專利名稱:一種lte解速率匹配與harq合并的裝置與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TE (Long Term Evolution system,長期演進系統)解速率匹配與HARQ (Hybir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合并的裝置與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在通信技術領域由3G時代向4G時代的過渡過程中,LTE系統被廣泛的認為是準4G無線通信系統。在LTE系統中,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吞吐率,采用HARQ方式調整調制編碼速率,補償信道變化的影響。HARQ方式具體是指將FE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前向糾錯碼)與 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自動重傳請求)結合的通信方式。發送端對數據進行糾錯編碼處理,接收端按照一定算法進行糾錯譯碼。譯碼成功反饋確認信息,否則反饋失敗信息。發送側根據反饋信息進行新的數據包傳輸(如果反饋為確認信息),或重傳失敗的數據包(如果反饋為失敗信息)。從而增加系統的可靠性,提高傳輸效率。LTE系統中的速率匹配過程,主要包括子塊交織操作和重復打孔操作。其中,子塊交織操作是將傳輸過程中的連續錯誤分散化,提高譯碼的糾錯能力,打孔是將部分比特作為無效數據打掉,重復是通過在軟緩存器中循環取數來達到重復的效果,重復與打孔操作的目的是將編碼后的速率調整至空中接口的速率;解速率匹配過程則是速率匹配的逆過程,即包括子塊解交織和去重復打孔操作。具體的,速率匹配過程為發送側采用Turbo編碼的方式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進行1/3編碼,編碼輸出三路長度相等的序列,即一個系統位序列與兩個校驗位序列。編碼完成后對各路數據分別填充處理,并按行寫入的方式構成系統位矩陣 Vskx32,校驗位矩陣 VP1KX:32 與 VP、X32。
權利要求
1.一種長期演進LTE系統解速率匹配與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合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1)獲取用于計算解速率匹配和HARQ合并的傳輸塊級的控制參數和碼塊級的控制參數,所述碼塊級的控制參數包括當前碼塊子塊交織引入的填充比特個數ND、當前碼塊子塊交織對應的行數R、當前碼塊大小cbSize、各碼塊對應的在混合自動重傳請求軟緩存 HARQ soft buffer 中的長度 Ncb ;步驟2)依據初始化交織后的矩陣的列號Colun^tart、所述碼塊級的控制參數中的Nd 計算,得到初始化交織后的矩陣的第Colm^tart列對應的填充比特個數;步驟幻根據所述碼塊級的控制參數中的R、所述第Colmi^tart列對應的填充比特個數及所述Ncb計算對應的系統矩陣Skx32及校驗位行交叉矩陣P2kx32中可恢復的數據個數,并更新所述Colun^tart,得到新Colun^tart,其中,P21^2為校驗位交叉矩陣PIkx32與P、X32 行交叉構成;步驟4)依據所述可恢復的數據個數、所述新Colm^tart以及當前數據的傳輸狀態和合并系數,對混合自動重傳請求存儲庫HARQ soft buffer中存儲的無符號數據進行合并;步驟5)將合并后的數據存儲于HARQ soft buffer中;步驟6)對存儲于所述HARQ soft buffer中的合并后的數據進行解子塊交織處理,生成譯碼所需的系統位序列與校驗位序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對HARQsoft buffer中存儲的無符號數據進行合并之前,包括將所述HARQ soft buffer中對應的用m個比特表示的無符號數轉化為η個比特的有符號數,其中,η為重傳數據的比特數,m < 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主要包括判斷所述ColumStart是否小于等于31,如果是,則數據位于系統位矩陣中,根據所述ColumStart查詢原始矩陣列號Colun^nitial的索引號Colun^nitial_idx,將所述 ColumStart賦予所述Columhitialidx ;如果否,則數據位于校驗位交織矩陣中,將依據 floor {(ColumStart-32) /2}mod32 計算后的 Colun^tart,賦予所述 ColumInitial_idx ;獲取所述原始矩陣列號Columhitial ;將所述Colui^nitial與所述Nd減1的值Nd-I進行比較,如果所述Columhitial大于 ND-1,則得到初始化交織后的矩陣的第Colm^tart列在對應的系統位交織矩陣&X32、校驗位交織矩陣PIkx32中的填充比特個數nullNumSPl為0,如果所述Columhitial小于等于 ND-1,則得到所述第Colun^tart列在對應的&X32、P1K>^2中的填充比特個數nullNumSPl為 1 ;判斷所述Columhitial是否位于最后一列,如果是,則得到所述第Colun^tart列在校驗位交織矩陣P2KX32中的填充比特個數nullNumSP2為1,如果否并且Columhitial小于Nd-2,,則所述第Colun^tart列在P2KX32中的填充比特個數nullNumSP2為1,如果否并且Columhitial大于等于ND_2,則所述第Colun^tart列在P2Km2中的填充比特個數 nullNumSP2 為 O。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主要包括判斷所述Colun^tart是否小于等于31,如果是,則所述第Colun^tart列位于系統位矩陣,以所述R為單位計算Skx32中第Colm^tart列可恢復的數據個數,并更新Colm^tart ; 如果否,則所述第Colun^tart列位于校驗位矩陣,以2R為單位計算校驗位行交叉矩陣 P2ex32中第Colun^tart列可恢復的數據個數,并更新Colun^tart。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R為單位計算&>^2中第 ColumStart列可恢復的數據個數,并更新Colun^tart,包括判斷第ColumStart列是否為所述HARQsofi buffer的最后一列,如果是,則判斷數據是否在Colm^tart列內結束,如果是,則當前碼塊處理完畢,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 E-validDataStart+nulNum, ColumStart無需更新,結束;其中,E為承載當前碼塊的有效比特個數,其中不包括填充的比特個數,validDataStart為當前可恢復數據在長度E中的起始位置,nulNum為權利要求4中列Colun^tart未更新前位于系統位交織矩陣中對應的填充比特的個數;判斷HARQ soft buffer是否在第Colun^tart列內結束,如果是,則判斷數據是否在 ColumStart列內結束,如果否,則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R,繼續判斷HARQ soft buffer是否在第Colun^tart列最后結束,如果是,則更新Colun^tart為0,如果否,則更新Colun^tart 為 ColumStart+1,結束;判斷HARQ soft buffer是否在第Colun^tart列內結束,如果否,則判斷數據是否在Colun^tart列內結束,如果是,則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Ncb-Colun^tartXR,同時更新Colun^tart為0,結束;其中,Ncb為各碼塊對應的在HARQ soft buffer中的長度, ColumStart為當前數據位于交織矩陣中的列號,R為當前碼塊子塊交織對應的行數;判斷HARQ soft buffer是否在第Colun^tart列內結束,如果否,則判斷數據是否在 Colun^tart列內結束,如果否,則判斷碼塊數據處理完成時,是否達到HARQ soft buffer的結束位置,如果是,則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E-validDataStart+nulNum,ColumStart無需更新,如果否,則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Ncb-Colun^tart*R,更新Colun^tart為0,結束。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2R為單位計算校驗位行交叉矩陣 P2ex32中第Colun^tart列可恢復的數據個數,并更新Colun^tart,包括判斷HARQ soft buffer是否在第Colun^tart列或Colun^tart+1列結束,如果是,則判斷數據是否在第Colm^tart列或第Colm^tart+1列內結束,如果是,則當前碼塊處理完畢,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E-validDataStart+nulNum,Colun^tart無需更新,結束;其中, nulNum為權利要求4中列Colun^tart未更新前位于校驗交織矩陣中對應的填充比特的個數的之和 nullNumSPl+nullNum SP2 ;判斷HARQ soft buffer是否在第Colun^tart列或第Colun^tart+1列內結束,如果是, 則判斷數據是否在Colun^tart列或第Colun^tart+Ι列內結束,如果否,則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2R,繼續判斷HARQ soft buffer是否在第Colun^tart列或第Colun^tart+1列最后結束,如果是,則更新Colun^tart為0,如果否,則更新Colun^tart為Colun^tart加2,結束;判斷HARQ soft buffer是否在第Colun^tart列或第Colun^tart+1列內結束,如果否, 則判斷數據是否至Colun^tart列或第Colun^tart+Ι列內結束,如果是,則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Ncb-Colun^tartX2R,同時更新 Colun^tart 為 0,結束;判斷HARQ soft buffer是否在第Colun^tart列或第Colun^tart+1列內結束,如果否,則判斷數據是否至Colun^tart列或第Colun^tart+Ι列內結束,如果否,則判斷碼塊數據處理完成時,是否達到HARQ soft buffer的結束位置,如果是,則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E-validDataStart+nulNum,ColumStart無需更新,如果否,則可恢復的數據個數為 Ncb-Colun^tart X 2R,更新 ColumStart 為 O,結束。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之后,還包括判斷傳輸塊內所有的碼塊是否處理完畢,如果是,則結束;如果否,則更新所述碼塊級控制參數。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述對存儲于HARQsoft buffer中的合并后的數據進行解子塊交織處理,包括從系統位序列、校驗位序列中第k個數據起始,所述k初始化為O ;將k與在碼塊級的控制參數中的當前碼塊長度cbSize上增加4的值cbSize+4進行比較,如果k小于等于cbSize+4,則計算存儲地址,當存儲地址超過當前碼塊的存儲范圍時,則所述第k個數據默認為O ;當存儲地址未超過當前碼塊的存儲范圍時,則從所述HARQ soft buffer中讀取對應k的數據,并在k的基礎上增加1,使k = k+Ι,并返回執行將k與 cbSize+4進行比較這一步驟;如果k大于cbSize+4,則結束。
9.一種長期演進LTE系統解速率匹配與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ARQ合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控制參數獲取單元,用于計算解速率匹配和HARQ合并的傳輸塊級的控制參數和碼塊級的控制參數;填充比特個數計算單元,用于依據初始化交織后的矩陣的列號Colm^tart、所述碼塊級的控制參數中的Nd計算,得到初始化交織后的矩陣的第Colm^tart列對應的填充比特個數;恢復數據個數計算及列更新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碼塊級的控制參數中的R、所述第 ColumStart列對應的填充比特個數及所述Ncb計算對應的系統矩陣SKm2及校驗位行交叉矩陣P2kx32中可恢復的數據個數,并更新所述Colm^tart,得到新Colm^tart,其中,P2ex32 為校驗位交叉矩陣與P2Km2行交叉構成;軟比特合并單元,用于依據所述可恢復的數據個數、所述新Colun^tart以及當前數據的傳輸狀態和合并系數,對混合自動重傳請求軟緩存HARQ soft buffer中存儲的無符號數據進行合并;HARQ合并狀態管理單元,用于獲取當前數據的傳輸與合并狀態,對所述HARQ soft buffer中的數據狀態進行更新,產生HARQ soft buffer中數據的合并系數以及當前傳輸數據的合并系數;HARQ soft buffer單元,用于存儲合并后的數據;解子塊交織單元,對存儲于所述HARQ soft buffer中的合并后的數據進行解子塊交織處理,生成譯碼所需的系統位序列與校驗位序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LTE解速率匹配與HARQ合并的裝置和方法,其方法主要為在進行LTE解速率匹配時,構造維數為R×32的系統位交織矩陣SR×32,以及維數為2R×32的校驗位行交叉矩陣P2R×32,準確地恢復出傳輸數據及填充位在HARQ soft buffer中的位置,并在數據恢復過程中實現對重傳數據的合并處理,最后直接對矩陣SR×32與P2R×32進行解子塊交織處理。在此過程中,以2R為單位對P2R×32進行合并處理,簡化了子塊交織矩陣的恢復實現過程,并且,HARQ soft buffer中只存儲無符號數,從而節省了存儲空間,提高了對數據的處理效率,降低了系統功耗。
文檔編號H04L1/00GK102412938SQ201210002449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5日
發明者任江濤, 吳齊發, 唐相國, 張國松, 李亞輝, 胡劍鋒, 莫勇 申請人:合肥東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