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資源配置方法和基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資源配置方法和基站。
技術背景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3G技術也在不斷演進。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和 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Access,高速上行分組接入技術)是3G技術的重要演進。HSUPA通過一系列的關鍵技術如10ms/aiis 短幀,物理層采用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動重傳請求)以及Node B(Node Base,節點基站)對UE(User Equipment,用戶設備)的快速調度等實現高速上行數據傳輸。
在HSUPA 中使用 E-DCH(Enhanced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l,增強專用傳輸信道)來承載用戶數據,E-DCH分為調度E-DCH(用于承載非實時業務)和非調度E-DCH(用于承載實時業務)。對于調度E-DCH而言,用戶設備UE何時可在E-DCH上傳輸數據由網絡側的調度授權來決定,調度授權信息AG (Absolute Grant,絕對授權)和RG (Relative Grant, 相對授權)分別通過E-AGCH(E-DCH Absolute Grant Channel, E-DCH絕對授權信道)和 E-RGCH(E-DCH Relative Grant Channel,E_DCH相對授權信道)來承載。而網絡側下發授權AG和RG是由UE上報的SI (Scheduling Information,調度信息)和對分配給該UE的載波資源是否滿意決定的。
發明人在實施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存在如下缺點
現有技術只描述了單載波情況下,對在單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資源是否充足的判定方法,引入雙載波后,對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并沒有給出具體的判定方案,隨著雙載波的廣泛應用,對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進行判定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資源配置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用戶設備上報的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結果;上述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包括上述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其中一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且上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且該載波與上述雙載波的另一個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都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上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上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基站,該基站包括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用戶設備上報的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結果;上述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包括上述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其中一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且上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且該載波與上述雙載波的另一個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都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上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上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對雙載波的每個載波是否滿足相關條件進行判斷,以判定在每個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并上報基站。進一步地,基站根據判定結果,確定為雙載波中的一個或兩個資源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從而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中資源確定方法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2是本發明中資源確定方法又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3是本發明中資源確定方法又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4是本發明中資源確定方法又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5是本發明中資源上報方法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6是本發明中的資源分配系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7是本發明中用戶設備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8是本發明中用戶設備又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9是本發明中用戶設備又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提供了一種用戶設備、資源確定方法、資源上報方法及資源分配系統, 具體地,提供一種判定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的技術方案,以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參見圖1,為本發明中資源確定方法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方法,包括
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其中一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且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且該載波與雙載波的另一個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時,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具體地,在步驟100,判斷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每個載波是否滿足以下條件
該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
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
該載波與雙載波的另一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
步驟101,若雙載波的一個載波同時滿足以上條件,則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執行步驟102。
步驟102,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具體實現的時候,對三個條件的判斷沒有先后順序,只要有一個條件不滿足,則在步驟102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只有在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時,才在步驟101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資源確定方法,可以判定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以使基站根據判定結果,為雙載波的一個或兩個資源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從而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上述實施例說明了判定在雙載波的每個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時候,需要滿足的三個條件,現將“該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定義為條件一;將“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定義為條件二 ;將“該載波與雙載波的另一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定義為條件三;在具體實施例的時候,對于是否滿足條件一,條件二,條件三的判斷是沒有先后順序之分的。只要不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則可以不再進行其他條件的判斷,直接判定為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對雙載波中的每個載波是否滿足每個條件進行判斷的過程。
進行條件一的判斷時,對雙載波的兩個載波分別判斷,即判斷在每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是否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更具體地,判斷在每個載波當前傳輸的 E-TFC(E-DCH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E-DCH 傳輸格式合并)選擇的數據是否已經達到SG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調度數據。另外,當載波處于非激活狀態時,也可以認為該載波滿足條件一。滿足條件一的載波,則需要判斷其是否滿足條件二和條件三,不滿足條件一的載波,則判定為該載波上分配的資源充足。
進行條件二的判斷時,對雙載波的兩個載波的判斷結果可能會有不同,一方面,對于每個載波,每增加發送最小 RLC PDU size (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size,無線鏈路控制協議數據單元)的數據時,增加的發射功率不同,另一方面,某個載波上已經達到 UE 最大支持的 E-TFCI (E-DCH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Indicator, E-DCH傳輸格式合并指示),而另一個載波還沒有達到。上述兩個方面的情況都會導致兩個載波在條件二的判斷結果不一致,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對條件二的判定方法。
在對雙載波是否滿足條件二的判斷時,有幾種情況,第一,直接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二的判斷;第二,先進行了是否滿足條件一的判斷;第三,先進行了是否滿足條件三的判斷;第四,先進行了條件一和條件三的判斷。在以下的實施例中,假設在對雙載波是否滿足條件二的判斷之前已經進行了是否滿足條件一的判斷,則根據條件一的判定結果,會有以下處理方式
參見圖2,為本發明中資源確定方法又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假設在對雙載波是否滿足條件二的判斷之前已經進行了是否滿足條件一的判斷, 并且雙載波的一個載波不滿足條件一,另一個載波滿足條件一。
對于不滿足條件一的載波,已經判定在該載波上分配的資源充足,因此不必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二的判斷。
在步驟200,對于滿足條件一的載波,則需要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二的判斷(判斷是否滿足條件二)即判斷用戶設備是否有充足的傳輸功率可以在該載波上提高數據傳輸速率,具體地,如果網絡側配置的是MAC-i/is實體,則判斷用戶設備的發射功率是否允許在該載波上多發送32bits ;如果網絡側配置的是MAC-e/es實體,則判斷用戶設備的發射功率是否允許在該載波上多發送一個最小RLC PDU0若該載波不滿足條件二,則執行步驟201, 若滿足條件二,則執行步驟202,
需要說明的是,MAC-i/is和MAC-e/es兩種MAC實體,不同之處在于,它們支持的 RLC PDU的格式不一樣,MAC-i/is支持的RLC PDU的長度可變,MAC-e/es支持的RLD PDU 的長度固定。
步驟201,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步驟202,進一步的判斷其是否滿足條件三,只有在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時,執行步驟 203 ;
步驟203,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
參見圖3,為本發明中資源確定方法又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如果雙載波的兩個載波都滿足條件一,則對兩個載波分別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二的判斷。
具體地,步驟300,分別假設一個載波上的功率不變,判斷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另一個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具體地,若網絡側配置的是MAC-e/es實體,判斷用戶設備的發射功率是否允許在該載波上多發送一個最小RLC PDU,若網絡側配置的是 MAC-i/is,則是多發送 32bits ;
具體地,固定所述雙載波的第一載波的功率,判斷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是否能夠提高第二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固定所述雙載波的第二載波的功率,判斷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是否能夠提高第一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
若在步驟300,固定第一載波的功率時,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提高第二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固定第二載波的功率時,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提高第一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則執行步驟301 ;若在步驟300,固定雙載波的第一載波的功率,判斷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不能夠提高第二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固定雙載波的第二載波的功率,判斷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不能夠提高第一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則執行步驟304 ;若在步驟300, 固定雙載波的第一載波的功率,判斷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不能夠提高第二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固定雙載波的第二載波的功率,判斷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第一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則執行步驟305 ;
步驟301,判斷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是否能夠同時提高第一載波和第二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
若步驟301的判斷結果是若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同時提高第一載波和第二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則執行步驟302 ;否則執行步驟303 ;
步驟302,判定兩個載波都滿足條件二 ;即判定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第一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且判定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第二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
步驟303,判定提高數據傳輸功率需要功率較小的載波滿足條件二 ;具體地,若網絡側配置的是MAC-e/es實體,判定多發送一個最小RLC PDU需要功率較小的載波滿足條件二 ;若網絡側配置的是MAC-i/is,則是多發送32bits需要功率較小的那個載波滿足條件--ο
步驟304,判定第一載波和第二載波都不滿足條件二,即判定在第一載波和第二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步驟305,判定第一載波不滿足條件二,即判定在第一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判定第二載波滿足條件二。
在判斷是否滿足條件二時,用戶設備要進行以下操作
如果網絡側配置的是MAC-i/is,用戶設備判斷E-TFC中是否有傳輸塊大小比 Happy Bit所在TTI (Transmission Time hterval,傳輸時隙)中的E-TFC選擇的傳輸塊大小大至少32bits ;如果配置的MAC-e/es,判斷E-TFC中是否有傳輸塊大小比資源滿意度標識(Happy Bit)所在TTI中的E-TFC選擇的傳輸塊大小大至少χ比特,其中χ表示的是, 在緩存中有數據的所有不屬于非調度MAC-d流的邏輯信道中配置的最小RLC PDU size。
Happy Bit是一個單比特,它有兩種取值“Happy”和“Unhappy”代表了 UE對Node B分配給自己的資源是否滿意,即在對應的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Happy Bit存在于每個 TTI 的上行 E-DPCCH(E-DCH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E-DCH 專用物理控制信道)。
則UE根據與Happy Bit所在TTI中E-TFC選擇傳輸數據所用的功率偏置,檢測 E-TFC的狀態是否是“support”。
檢測E-TFC為“support”狀態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該E-TFC需要的信道化碼在E-DPDCH最大信道化碼取值范圍內;
UE功率能夠支持該E-TFC。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資源確定方法,在對雙載波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二的判斷時, 提供了各種可能的解決辦法,可以唯一的判定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以使基站根據判定結果,為雙載波的一個或兩個資源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從而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在對雙載波是否滿足條件三的判斷時,同樣有幾種情況,第一,直接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三的判斷;第二,先進行了是否滿足條件一的判斷;第三,先進行了是否滿足條件二的判斷;在以下的實施例中,假設直接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三的判斷。
參見圖4,為本發明中資源確定方法又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本發明實施例中,對于雙載波中的兩個載波是同時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三的判斷的,即在步驟400,聯合判斷兩個載波是否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元ο
具體地判斷兩個載波是否在資源滿意度標識延遲狀態(Happy_Bit_Delay_C onditon)時間內不能將TEBS (Total E-DCH Buffer Matus,E-DCH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兩個載波使用的 Happy_Bit_Delay_Conditon 相同)。Happy_Bit_Delay_Condition 是 RRC配置給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媒體接入控制)的一個Happy Bit延遲時間。
在MAC-e/MAC-i中,兩個載波共用一個緩存器,也就對應一個TEBS。因此,在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三的判斷時,雙載波的每一個載波,都使用與傳輸HappyBit所在相同TTI的, E-TFC所選的用于數據傳輸的功率偏置,根據每一個載波當前服務授權與所有進程中激活進程所占比例(在IOms TTI情況下,激活進程所占比例為1 1)的乘積結果,判斷TEBS 的數據在Happy_Bit_Delay_C0nditi0n時間內能不能全部傳輸完。
若雙載波滿足條件三,并且之前已經判定了雙載波都滿足條件一和條件二,則執行步驟401 ;若雙載波滿足條件三,并且在之前已經判定了雙載波中的一個載波不滿足條件一和條件二,則執行步驟402 ;若雙載波不滿足條件三,則執行步驟403 ;
步驟401,判定在雙載波的兩個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不充足;
步驟402,判定在不滿足條件一,條件二,滿足條件三的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充足。
步驟403,判定雙載波的兩個載波上分配的用戶的資源充足。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資源確定方法,在對雙載波進行是否滿足條件三的判斷時, 提供了各種可能的解決辦法,可以唯一的判定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以使基站根據判定結果,為雙載波的一個或兩個資源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從而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基于上述各個實施例提供的資源確定方法,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資源上報方法,包括
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其中一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且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且該載波與雙載波的另一個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時,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向基站上報在雙載波上分配資源是否充足。
具體的流程參見圖5
步驟500,判斷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每個載波是否滿足以下條件
該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
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
該載波與雙載波的另一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
若雙載波的一個載波同時滿足以上條件,則執行步驟501,否則執行步驟502 ;
步驟501,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
步驟502,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步驟503,向基站上報在雙載波上分配資源是否充足。
用戶設備可以將在雙載波上分配資源是否充足的情況攜帶在Happy Bit中上報給基站。可選的,可以將雙載波中每個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情況攜帶在兩個Happy Bit中上報給基站,也可以在一個Happy Bit中攜帶在兩個載波分別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情況。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資源上報方法,提供了判定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 并將判定結果上報給基站的解決辦法,可以唯一的判定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以使基站根據判定結果,為雙載波的一個或兩個資源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從而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參見圖6,為本發明中的資源分配系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例的系統包括
用戶設備60,用于判斷在該雙載波的每個載波上為用戶設備60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并向基站61上報在雙載波上分配資源是否充足;
基站61,用于根據用戶設備60上報的內容,為對應的載波分配資源。
具體地,判斷每個載波上為用戶設備60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條件如下
該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
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
該載波與雙載波的另一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
若雙載波的一個載波同時滿足以上條件,則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60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60分配的資源充足;
可選的,用戶設備60將在雙載波上分配資源是否充足判定結果攜帶在Happy Bit 中上報給基站61。可選的,可以將雙載波中每個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情況攜帶在兩個Happy Bit中上報給基站61,也可以在一個Happy Bit中攜帶在兩個載波分別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情況。
Happy Bit是一個單比特,它有兩種取值“Happy”和“Unhappy”代表了 UE對Node B分配給自己的資源是否滿意,即在對應的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Happy Bit存在于每個TTI的上行E-DPCCH的傳輸中。
需要說明的是,在同一個TTI 中,由 E-DPDCH(E_DCH 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hannel, E-DCH專用物理數據信道)傳輸用戶數據,由E-DPCCH傳輸相應的控制信息。上行專用信道E-DPCCH傳輸的內容如下
RSN(Retransmission Sequence Number,) :2bit
E-TFCI :7Bit
Happy Bit : lbit,例如 “Happy” 取 1,“Unhappy” 取 0,或者相反。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資源分配系統,提供了判定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 并將判定結果上報給基站的解決辦法,可以唯一的判定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以使基站根據判定結果,為雙載波的一個或兩個資源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從而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參見圖7,為本發明中用戶設備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的用戶設備,包括
判斷模塊70,用于分別判斷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每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是否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分別判斷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是否能夠提高雙載波中每個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聯合判斷雙載波的每個載波是否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
確定模塊71,在判斷模塊70的判斷結果為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其中一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且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且該載波與雙載波的另一個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都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時,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具體實現的時候,判斷模塊70進行的三個判斷沒有先后順序,只要有一個判斷結果為否,確定模塊71則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只有三個判斷的判斷結果為是時,確定模塊71才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戶設備,可以判定在雙載波上為其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 以使基站根據判定結果,為雙載波的一個或兩個資源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從而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參見圖8,為本發明中用戶設備又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的用戶設備,除了具有與上一實施例以及圖7所示的用戶設備相同的結構和功能以外,還包括
上報模塊72,用于向基站上報在雙載波上分配資源是否充足。
具體地,用戶設備將在雙載波上分配資源是否充足判定結果攜帶在HappyBit中上報給基站。可選的,可以將雙載波中每個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情況攜帶在兩個 Happy Bit中上報給基站,也可以在一個Happy Bit中攜帶在兩個載波分別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情況。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戶設備,可以唯一的判定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并通過上報模塊將判定結果上報至基站,以使基站根據判定結果,為雙載波的一個或兩個資源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從而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參見圖9,為本發明中用戶設備又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詳細描述用戶設備的判斷模塊的結構和功能,其包括
第一判斷單元90,用于分別判斷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每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是否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
第二判斷單元91,用于分別判斷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是否能夠提高雙載波中每個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
第三判斷單元92,用于聯合判斷雙載波的每個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是否都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三個判斷單元在具體實現的時候,對每個載波進行判斷是沒有先后順序的,也不是對每個載波都需要判斷一次,具體的,可以是第一判斷單元90先對雙載波進行判斷(對雙載波中的每個載波分別進行判斷),也可以是第二判斷單元91先對雙載波進行判斷(對雙載波中的每個載波分別進行判斷),或者還可以是第三判斷單元93 先對雙載波進行判斷(對雙載波中的每個載波聯合進行判斷),第一判斷單元和第二判斷單元中只要有一個判斷結果為是,或第三判斷單元的判斷結果為否時,則確定模塊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只有第一判斷單元和第二判斷單元判斷結果同時為是,且第三判斷單元的判斷結果為否時,確定模塊判定在該載波上為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戶設備,可以靈活的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給用戶設備的資源是否充足,以使基站根據判定結果,為雙載波的一個或兩個資源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從而提高網絡傳輸性能。
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發明可借助軟件加必需的硬件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全部通過硬件來實施。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對背景技術做出貢獻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 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可以存儲在存儲介質中,如ROM/RAM、磁碟、光盤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或者實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明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資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接收用戶設備上報的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結果;所述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包括所述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其中一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且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且該載波與所述雙載波的另一個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都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結果用資源滿意度標識Happy bit表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基站根據所述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結果,為所述雙載波中資源分配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
4.一種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接收單元,用于接收用戶設備上報的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結果;所述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包括所述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其中一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且所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且該載波與所述雙載波的另一個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都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所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結果用資源滿意度標識Happy bit表示。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任一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還包括處理單元,用于根據所述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結果,為所述雙載波中資源分配不足的載波分配資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資源配置方法和基站。資源確定方法,包括基站接收用戶設備上報的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的結果;上述判斷在雙載波上分配的資源是否充足包括上述用戶設備的雙載波的其中一個載波上的傳輸數據達到服務授權允許范圍內支持的最大傳輸數據,且上述用戶設備的傳輸功率能夠提高該載波的數據傳輸速率,且該載波與上述雙載波的另一個載波在同一個延遲時段內都不能將總緩存器狀態數據傳完,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上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不足,否則確定在該載波上為上述用戶設備分配的資源充足。采用本發明實施例,為雙載波的資源上報提供了解決方案,可以提高網絡性能。
文檔編號H04W88/08GK102510576SQ20121000414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10日
發明者張存飛, 張屹, 汪海丹, 賀傳峰, 馬潔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