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建立用戶關系的方法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即時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建立用戶關系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即時通信領域,即時通信用戶端之間具有一定的關系,例如,好友就是其中的一種。好友是即時通信中,由即時通信用戶設定的具有密切關系的即時通信對象。最初,好友的設定需要由一方即時通信用戶在得知對方的賬號等信息之后,通過即時通信終端界面上提供的入口,發送一個要求對方加其為好友的請求信息,對方在收到信息后判斷是否接收其為好友,如果接收,則成為該即時通信用戶的好友,享有該即時通信用戶好友的權利和即時通信方式。當前的社交網站為了把更多的用戶關系建立起來,讓更多的潛在用戶建立關系,提出了多種算法對用戶進行匹配計算,根據匹配計算的結果推薦某些還沒有建立關系的用戶互相認識并建立關系。通常通過在用戶登錄后的頁面中推薦用戶類似“你可能認識的人”、“可能感興趣的人”、“擁有幾位共同朋友的人”等朋友推薦,用戶可以選擇加對方為好友或加關注等,對方可以選擇加好友或關注,也可以沒有任何回應。如果對方選擇回應,則回應的方式即為建立好友關系或互相關注。在具體實現時,當前社交網站的好友推薦是系統對各用戶的屬性進行匹配后在相應頁面位置提供可能結交朋友推薦,用戶的選擇為“加為好友”或置之不理,當用戶選擇加為好友時,系統會向對方發送一份添加好友申請,待對方看到此申請通知時,可以決定是否同意對方的好友申請,也可選擇置之不理。實際上這種添加好友申請是一種離線消息確認機制,由一方發送請求給另一方,并等待回應,一旦另一方獲得請求,在回應或不理后此消息即消亡。現有技術中的用戶關系推薦系統雖然有利于在更多的潛在用戶之間建立起關系,但是從技術實現而言,由于每次的推薦僅一次有效,因此,如果一次推薦之后,用戶沒有接受,則該消息隨即消亡;日后如果再想在這兩個用戶之間進行推薦,則系統需要重新利用用戶的屬性等信息,并結合一定的算法進行計算,從而造成對系統計算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建立用戶關系的方法及系統,能夠在為更多的潛在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的過程中,避免造成對系統計算資源的浪費。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種建立用戶關系的方法,包括:利用預置的算法,在尚未建立關系的用戶之間進行計算;當計算出需要為第一用戶推薦第二用戶時,向所述第一用戶發送推薦信息,并向用戶提供選擇接受推薦及不接受推薦的入口 ;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對保存的選擇信息對應的用戶進行屬性監控,當監控到所述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出現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時,重新向所述第一用戶或第二用戶發送推薦信息,以便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其中,所述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包括: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
肩、O優選地,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還包括:根據所述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的屬性,標記出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所述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包括: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相似屬性的用戶,以及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用戶關系的用戶。其中,所述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包括: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如果未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或者,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但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則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優選地,還包括:根據所述選擇信息對重新發送推薦信息進行權重調整。優選地,還包括: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判斷是否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并且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如果是,則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一種建立用戶關系的系統,包括:計算單元,用于利用預置的算法,在尚未建立關系的用戶之間進行計算;推薦單元,用于當計算出需要為第一用戶推薦第二用戶時,向所述第一用戶發送推薦信息,并向用戶提供選擇接受推薦及不接受推薦的入口 ;保存單元,用于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重新推薦單元,用于對保存的選擇信息對應的用戶進行屬性監控,當監控到所述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出現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時,重新向所述第一用戶或第二用戶發送推薦信息,以便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其中,所述保存單元包括:第一保存子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優選地,還包括:標記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根據所述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的屬性,標記出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所述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包括: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相似屬性的用戶,以及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用戶關系的用戶。其中,所述保存單元包括:第二保存子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如果未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或者,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但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則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優選地,還包括:調整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選擇信息對重新發送推薦信息進行權重調整。優選地,還包括:用戶關系建立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判斷是否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并且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如果是,則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例,本發明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通過本發明,在向用戶推薦與其他用戶建立用戶關系的過程中,如果暫時無法直接在兩個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會暫時保存用戶的選擇信息,如果在后續的監控過程中,發現用戶出現了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則可以重新進行推薦。因此,一次推薦具有存續性,當重新推薦時,不需要重新利用算法進行計算,能夠節省系統中的計算資源。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參見圖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建立用戶關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lOl:利用預置的算法,在尚未建立關系的用戶之間進行計算;這里所述的預置的算法可以采用已有技術中的算法,或者綜合使用多種算法,當然,具體采用何種算法或者采用哪些算法,可以根據實際應用中的需要來確定,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具體實現沒有影響,因此,這里也不再詳述具體的算法。S102:當計算出需要為第一用戶推薦第二用戶時,向所述第一用戶發送推薦信息,并向用戶提供選擇接受推薦及不接受推薦的入口;當發現需要向第一用戶推薦第二用戶時,就可以向第一用戶發送推薦信息,第一用戶可以在其登錄后的界面中發現該推薦信息。與現有技術不同,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不僅僅為用戶提供接受推薦的入口,還可以為用戶提供不接受推薦的入口。例如,當為第一用戶推薦加第二用戶為好友時,可以為用戶提供“喜歡”及“不喜歡”、或者,“想認識”及“不想認識”兩個入口(可以通過可操作按鈕等方式作為用戶的操作入口)等,第一用戶在收到系統的推薦信息之后,如果喜歡第二用戶,希望加第二用戶為好友,則可以點擊“喜歡”按鈕;否貝U,如果不喜歡第二用戶,暫時不想加第二用戶為好友,則可以點擊“不喜歡”按鈕。S103: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第一用戶的選擇推薦信息;當第一用戶根據系統提供的入口進入,選擇了接受或者不接受推薦之后,可以根據第一用戶的選擇情況,以及之前保存的有關該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之間的互相選擇情況,來判斷是否能直接在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建立關系,如果能,則直接建立該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的用戶關系。例如,如果第一用戶選擇喜歡第二用戶,并且經過查詢之前保存過的推薦信息及用戶選擇信息之后發現,之前曾向第二用戶推薦過第一用戶,且第二用戶也選擇過喜歡第一用戶,則就可以直接在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否則,如果第一用戶選擇了喜歡第二用戶,但之前尚未向第二用戶推薦過第一用戶,或者,雖然之前向第二用戶推薦過第一用戶,但第二用戶選擇了不喜歡第一用戶,則無法直接在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或者,如果第一用戶選擇了不喜歡第二用戶,則無論之前是否向第二用戶推薦過第一用戶,無論第二用戶是否喜歡第一用戶,暫時都無法直接在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無論出現上述何種情況,只要根據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暫時無法直接在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都會對此次推薦信息進行保存。也即,針對一次推薦,即使暫時沒能直接在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成功建立起用戶關系,本發明實施例也不是直接讓此次推薦消亡,而是將其保存下來,后續可以在此次推薦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推薦操作。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的保存推薦信息,可以是指,將曾經將第二用戶推薦給第一用戶這一事件記錄下來,這樣,后續如果再需要在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就不需要再使用步驟SlOl中所述的算法進行計算,節省計算資源。當然,在實際應用中,在保存一次推薦信息的同時,還可以保存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該選擇信息可以為后續的重新推薦進行加權或降權(例如,保存的選擇信息是喜歡,則重新推薦的權重可以增加,如果選擇信息是不喜歡,則重新推薦的權重可以下降),或者,如果后續還向第二用戶推薦了第一用戶,則還可以為是否直接在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提供判斷的依據。具體在保存推薦信息及用戶的選擇信息時,可以采用在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的數據庫中保存“準關系用戶群組”的方式來實現,并且還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選擇情況,分為多個群組。例如,在向第一用戶推薦加第二用戶為好友時,如果第一用戶選擇喜歡第二用戶,但是發現尚未向第二用戶推薦過第一用戶,或者第二用戶之前選擇了不喜歡第一用戶,則可以在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的數據庫中存儲該選擇信息以供后續使用,此時,可以將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的關系稱為一種“準好友關系”,第二用戶將會出現在第一用戶的“準好友群組”中,第一用戶也將出現在第二用戶的“準好友群組”中,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都可以查看自己的準好友群組中包含哪些用戶。或者,如果第一用戶選擇了不喜歡第二用戶,但是,發現尚未向第二用戶推薦過第一用戶,或者,發現之前第二用戶曾經選擇喜歡第一用戶,則同樣可以在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的數據庫中存儲該選擇信息以供后續使用,此時,由于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有一方是喜歡另一方的,因此,同樣可以將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的關系稱為一種“準好友關系”,第二用戶將會出現在第一用戶的“準好友群組”中,第一用戶也將出現在第二用戶的“準好友群組”中。此外,如果第一用戶選擇了不喜歡第二用戶,并且發現之前在向第二用戶推薦第一用戶時,第二用戶曾經選擇了也不喜歡第一用戶,則證明這兩個用戶可能確實是暫時互不相識,因此,可以將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的關系稱為一種“準陌生人關系”,第二用戶將會出現在第一用戶的“準陌生人群組”中,第一用戶也將出現在第二用戶的“準陌生人群組”中,同樣,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都可以查看自己的準陌生人群組中包含哪些用戶。S104:對保存的推薦信息對應的用戶進行屬性監控,當監控到所述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出現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時,重新向所述第一用戶或第二用戶發送所述推薦信息,以便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對于保存下來的推薦信息,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會對這些推薦信息對應的用戶進行屬性監控,如果發現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出現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時,則可以重新向第一用戶或第二用戶發送所述推薦信息。也就是說,如果經過一次推薦之后發現,暫時無法直接在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則根據此次推薦,暫時在一定閾值范圍內(包括時間、地點、愛好、行業等),可以暫時不向第一用戶推薦與第二用戶存在某種相似或者聯系的其他用戶;同時,也會對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的屬性進行監控,如果發現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出現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例如,發現第二用戶的好友中出現了第一用戶喜歡過的用戶,等等,則可以重新將第二用戶推薦給第一用戶。或者,如果第二用戶已經在先選擇過不喜歡第一用戶,而第一用戶選擇的是喜歡第二用戶時,則在對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的屬性進行監控的過程中,當發現可以重新推薦時,可以重新向第二用戶發送推薦信息。當然如前文所述,在確定是否重新將第二用戶推薦給第一用戶時,還可以將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之前的選擇信息作為依據。例如,如果第一用戶以及第二用戶分別出現在對方的“準好友群組”中,則重新推薦的權重會增大;如果第一用戶以及第二用戶分別出現在對方的“準陌生人群組”中,則重新進行推薦的幾率不會太高,因此可以重新推薦的權重降低。當然如果監控到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之間出現了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則仍然可以重新進行推薦。當然,針對不同的情況,重新推薦的預置條件可以是不盡相同的,例如,針對上述在準陌生人之間進行重新推薦的條件可以是,如果發現雙發有過會面或者其他親近活動(可以通過監控用戶發表過的日志等方式來發現,例如,監控到第一用戶發表的名稱為“聚會”的日志中,出現了第二用戶的名字等關鍵詞,則可以得知第一用戶與第二用戶可能發生或會面或親近活動),則重新將第二用戶推薦給第一用戶,等等。可見,系統可以在各種算法的基礎上提供給用戶A不同的朋友推薦,假設其中有一個是用戶B,用戶A對系統提供的用戶B的信息進行判斷,告訴系統是否喜歡用戶B。如果用戶A喜歡用戶B則可以在自己和/或用戶B的數據庫中存儲相應喜歡信息以便未來使用,用戶A或系統可以獲得用戶A喜歡過人的數量及信息,用戶B或系統可以獲得喜歡過用戶B的人的數量及信息。當用戶A選擇喜歡用戶B后,系統會在用戶A或用戶B的數據庫中匹配用戶B是否喜歡用戶A的信息,如果系統發現用戶B也喜歡過用戶A,則系統自動將用戶A和用戶B連接為好友關系。如果用戶A選擇不喜歡用戶B后,系統會尋找是否有用戶B喜歡或不喜歡用戶A的信息,如果用戶B喜歡用戶A的話,系統自動配對存儲雙方的選擇,形成一種準好友關系,系統會暫時根據此關系在一定閾值范圍內(時間,地點,愛好,行業等)不向用戶A推薦跟用戶B存在某種相似或聯系的朋友,之后,對用戶A及用戶B的屬性進行監控,一旦用戶B的好友中出現用戶A喜歡的人,則系統會提前準備再次推薦用戶B給用戶A,推薦給用戶A的權重加大。如果用戶B不喜歡用戶A的話,則說明用戶A及用戶B對對方都不滿意,此時,由于互相再認識的概率比較低,所以再推薦的幾率也不會高,此時,雙方形成一種準陌生人關系,再次推薦認識的權重會更低,當然,可以根據計算的準陌生人的閾值來計算他們之間再次被推薦的幾率,例如,當社交網絡的線下應用偵測到雙方有會面或親近活動的話,可以提高雙方的關系級別,并可直接迅速被推薦,形成好友關系或準好友關系。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以一個實際應用中的例子,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更為詳細地介紹。假設小明登錄到社交網絡系統中,被系統推薦了一個朋友小紅,小明覺得小紅跟自己的行業相關度很高,又是同齡人,想認識小紅,選擇喜歡她,系統自動發現,小紅在之前的瀏覽中對小明也做出了喜歡的選擇,此時,系統即把小明和小紅連接起來成為社交網絡中的好友關系。當小明選擇不喜歡小紅時,系統會根據小紅的各個屬性,對比分析小明的屬性,避免推薦給小明與小紅存在各種相似或有關系的朋友,當小紅的好友中存在小明喜歡的對象時,可以減弱上述避免推薦的策略,當各種屬性契合度越來越高,小紅好友中被小明喜歡的人越來越多,小明和他們的契合度越來越高并超過一定閾值時,系統重新推薦小紅給小明認識,并促進小明和小紅形成好友關系。在此過程中,小紅喜歡或不喜歡小明,成為對雙方關系判斷的一個重要依據,可以定義為準好友或準陌生人關系,根據系統自動判斷雙方契合度的高低來遞進或減退這種關系強度,以便反映雙方的一種遠近關系。沒有形成線上好友關系的小明和小紅,在現實生活中碰面或進行了親近活動,系統通過某種方法偵測到并重新提示給雙方,當雙方感覺對方是自己想認識的人時即可對系統提供的推薦進行確認并使得雙方形成好友關系。總之,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在向用戶推薦與其他用戶建立用戶關系的過程中,如果暫時無法直接在兩個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會暫時保存推薦信息,如果在后續的監控過程中,發現用戶出現了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則可以重新進行推薦。因此,一次推薦具有存續性,當重新推薦時,不需要重新利用算法進行計算,能夠節省系統中的計算資源。與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建立用戶關系的方法相對應,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建立用戶關系的系統,參見圖2,該系統可以包括:計算單元201,用于利用預置的算法,在尚未建立關系的用戶之間進行計算;推薦單元202,用于當計算出需要為第一用戶推薦第二用戶時,向所述第一用戶發送推薦信息,并向用戶提供選擇接受推薦及不接受推薦的入口 ;保存單元203,用于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重新推薦單元204,用于對保存的選擇信息對應的用戶進行屬性監控,當監控到所述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出現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時,重新向所述第一用戶或第二用戶發送推薦信息,以便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其中,保存單元203可以包括:第一保存子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在實際應用中,該系統還可以包括:標記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根據所述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的屬性,標記出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所述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包括: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相似屬性的用戶,以及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用戶關系的用戶。或者,保存單元203也可以包括:第二保存子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如果未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或者,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但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則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在實際應用中,該系統還可以包括:調整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選擇信息對重新發送推薦信息進行權重調整。此外,該系統還可以包括:用戶關系建立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判斷是否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并且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如果是,則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總之,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戶關系建立系統中,在向用戶推薦與其他用戶建立用戶關系的過程中,如果暫時無法直接在兩個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會暫時保存推薦信息,如果在后續的監控過程中,發現用戶出現了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則可以重新進行推薦。因此,一次推薦具有存續性,當重新推薦時,不需要重新利用算法進行計算,能夠節省系統中的計算資源。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發明可借助軟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臺的方式來實現。基于這樣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可以存儲在存儲介質中,如R0M/RAM、磁碟、光盤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或者實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尤其,對于裝置或系統實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實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及系統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塊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即可以理解并實施。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建立用戶關系的方法及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建立用戶關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預置的算法,在尚未建立關系的用戶之間進行計算; 當計算出需要為第一用戶推薦第二用戶時,向所述第一用戶發送推薦信息,并向用戶提供選擇接受推薦及不接受推薦的入口; 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 對保存的選擇信息對應的用戶進行屬性監控,當監控到所述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出現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時,重新向所述第一用戶或第二用戶發送推薦信息,以便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包括: 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還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的屬性,標記出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所述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包括: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相似屬性的用戶,以及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用戶關系的用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包括:` 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如果未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或者,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但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則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根據所述選擇信息對重新發送推薦信息進行權重調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判斷是否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并且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如果是,則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
7.一種建立用戶關系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計算單元,用于利用預置的算法,在尚未建立關系的用戶之間進行計算; 推薦單元,用于當計算出需要為第一用戶推薦第二用戶時,向所述第一用戶發送推薦信息,并向用戶提供選擇接受推薦及不接受推薦的入口 ; 保存單元,用于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 重新推薦單元,用于對保存的選擇信息對應的用戶進行屬性監控,當監控到所述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出現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時,重新向所述第一用戶或第二用戶發送推薦信息,以便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單元包括: 第一保存子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標記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根據所述第一用戶及第二用戶的屬性,標記出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所述暫時不向所述第一用戶推薦的用戶包括: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相似屬性的用戶,以及與所述第二用戶具有用戶關系的用戶。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單元包括: 第二保存子單 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如果未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或者,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但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不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則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
11.根據權利要求7至10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調整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選擇信息對重新發送推薦信息進行權重調整。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用戶關系建立單元,用于當所述第一用戶通過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時,判斷是否曾向所述第二用戶推薦所述第一用戶,并且所述第二用戶從所述接受推薦入口進入,如果是,則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建立用戶關系的方法及系統,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利用預置的算法,在尚未建立關系的用戶之間進行計算;當計算出需要為第一用戶推薦第二用戶時,向所述第一用戶發送推薦信息,并向用戶提供選擇接受推薦及不接受推薦的入口;當根據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無法直接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時,保存所述第一用戶的選擇信息;對保存的選擇信息對應的用戶進行屬性監控,當監控到所述第一用戶和/或第二用戶出現符合預置條件的屬性時,重新向所述第一用戶或第二用戶發送所述推薦信息,以便在所述第一用戶與所述第二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能夠在為更多的潛在用戶之間建立用戶關系的過程中,避免浪費系統計算資源。
文檔編號H04L29/08GK103209111SQ20121000755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1日
發明者林凡, 王堅 申請人:北京淘友天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