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方法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887110閱讀:35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方法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蜂窩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蜂窩移動通信系統中,各個小區中使用相同頻率資源的用戶終端(UserEquipment,簡稱UE)會相互干擾,產生小區間干擾,嚴重影響系統容量和覆蓋。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通過對相鄰多個小區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進行協調,避免給相鄰小區的邊緣用戶分配相同的資源,并對用戶終端發射功率進行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小區間干擾。3GPP E-UTRAN技術規范定義了相鄰基站(evolved Node B,簡稱eNB)間交互上行高干擾指示(UL High Interference Indicator,簡稱HII)和上行干擾過載指示(ULInterference Overload Indicator,簡稱01)的方式來實現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該技術規范中,首先把小區可用資源劃分為N個資源塊(Resource Block,簡稱RB),索引為RB 0,RB 1,...,RB N-1 ;然后針對RB索引生成HII指示和/或01指示,其中,HII指示可以取值“I”或“0”,并且,“I”表示高干擾敏感度,“O”表示低干擾敏感度;01指示可以取值對應于“強干擾(high interference) ”、“普通干擾(medium interference) ” 或“弱干擾(lowinterference) ”,分別表示受到的干擾較大、受到的干擾適中或受到的干擾較小;基站把生成的HII指示發送給相鄰基站和/或把生成的01指示發送給相鄰基站;最后基站根據收到的HII指示和/或01指示進行干擾協調。圖1是HII指示格式和交互示意圖,圖2是01指示格式和交互示意圖。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方法及系統,在協作調度基礎上進行干擾協調,降低小區間干擾。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方法,其中,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和/或上行干擾過載指示(01),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上行干擾過載指示(01)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干擾過載指示(01),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用戶調度性能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HII干擾協調時刻和01干擾協調時刻位于基站調度周期內,同一基站調度周期內的01干擾協調時刻位于相鄰的HII干擾協調時刻之間或者位于HII干擾協調時刻之后。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位于同一基站調度周期內的相鄰HII干擾協調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同,HII干擾協調周期小于基站調度周期;位于同一基站調度周期內或同一 HII干擾協調周期內的相鄰OI干擾協調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同,OI干擾協調周期等于或小于HII干擾協調周期。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所述基站確定所述基站與相鄰小區基站產生上行高干擾的資源,通過比較所述基站在此資源上的優先級與相鄰小區基站在此資源上的優先級,決定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還是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發射功率調整操作。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所述基站判斷是否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所述基站收到了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HII指示、所述基站向此相鄰小區基站發送了 HII指示,或者判斷是否還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即所述相鄰小區基站不屬于所述基站的協作小區基站集合,如果是,對于一資源,如果所述基站收到該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HII指示在該資源對應位置為“I”且所述基站發送給該相鄰小區基站的HII指示在該資源對應位置也為“1”,則所述基站判斷其在該資源上的優先級是否低于相鄰小區基站在該資源上的優先級,如果低于,所述基站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如果高于,所述基站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并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聞標志。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所述基站判斷其收到的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在一資源對應位置是“強干擾”時,區分其在該資源上的調度其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強干擾源還是普通干擾源,并通過比較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與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決定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還是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發射功率調整操作。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所述基站判斷其收到的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在一資源對應位置是“強干擾”時,所述基站判斷其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強干擾源還是普通干擾源,如果所述基站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強干擾源,并且所述基站沒有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是否不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如果不低于,則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降低標志和干擾協調標志,如果低于,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如果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失敗,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降低標志,并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如果所述基站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普通干擾源,并且所述基站沒有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是否不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如果不低于,則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降低標志和干擾協調標志。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所述基站判斷其收到的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在某個資源對應位置是“弱干擾”時,所述基站判斷其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否設置了干擾協調標志,如果沒有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是否是小區中心用戶,如果是小區中心用戶,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如果不是小區中心用戶,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提聞標志。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所述協作調度信息至少包括基站的協作小區基站集合,用戶終端的協作調度小區集合;所述資源優先級包括為相鄰小區基站的相同資源配置的不同的優先級。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所述用戶調度性能包括以下參數中的一種或多種:調度用戶的信干噪比,調度用戶的信噪比,調度用戶的信干比,調度用戶的調制編碼方案等級。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基站獲取服務小區內調度性能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且沒有設置干擾協調標志的調度用戶,所述基站判斷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則所述基站對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否則,如果不能提高,則所述基站對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以具有以下特點:所述對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包括:所述基站判斷服務小區內是否存在空閑資源,如果存在空閑資源,所述基站獲取空閑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所述基站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所述基站獲取其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分配給待調整調度用戶,同時釋放待調整調度用戶原有的調度資源,并為待調整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如果不存在空閑資源或者不存在適用的空閑資源,所述基站獲取服務小區內其他用戶的調度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及其對應的調度用戶,所述基站獲取這些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在待調整調度用戶調度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調度用戶及其對應的調度資源,作為備選調整用戶和備選調整資源,所述基站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備選調整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所述基站獲取其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及其對應的備選調整用戶,交換兩個調度用戶的調度資源,并為兩個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系統,包括基站,其中,所述基站包括上行干擾協調處理模塊;所述上行干擾協調處理模塊,用于在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和/或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還用于在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用戶調度性能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本方案可以在協作調度基礎上進行干擾協調,降低小區間干擾,提高系統性能。


圖1是現有技術中HII指示格式與交互示意圖。圖2是現有技術中OI指示格式與交互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中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方法流程圖。圖4是HI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和O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的一種設置方式示意圖;圖5是HI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和O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的另一種設置方式示意圖;圖6是具體實施例一、二中干擾協調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降低小區間上行干擾,可以采用協作調度小區間干擾協調技術,在對用戶終端調度資源協作調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協調和控制相鄰小區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發射功率,降低小區間干擾強度,提高系統性能。如圖3所示,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方法包括: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和/或上行干擾過載指示(01),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用戶調度性能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基站執行上述方法后,還可以保存干擾協調結果(包括用戶調度資源和用戶發射功率),根據干擾協調結果進行用戶調度和數據傳輸。其中,HII干擾協調時刻和OI干擾協調時刻位于基站調度周期內,同一基站調度周期內的OI干擾協調時刻位于相鄰的HII干擾協調時刻之間或者位于HII干擾協調時刻之后。HII干擾協調時刻和OI干擾協調時刻可以是等間隔分布也可以是非等間隔分布。位于同一基站調度周期內的相鄰HII干擾協調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同,HII干擾協調周期小于基站調度周期;位于同一基站調度周期內或同一 HII干擾協調周期內的相鄰OI干擾協調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同,OI干擾協調周期等于或小于HII干擾協調周期。如圖4所示,假設基站調度周期為40個TTI (Transport Time Interval,傳輸時間間隔),HI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為10個TTI,O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為I個TTI,假設系統當前傳輸時刻為第K個TTI,且基站調度周期到達,基站對用戶進行調度,確定用戶的調度資源;把調度時刻后的第一個傳輸時刻(即第K+1個TTI)作為HI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亥丨J,則當前調度周期內,第κ+ll個TT1、第K+21個TT1、第K+31個TTI同樣是HI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刻,基站在HI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刻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HII指示和/或OI指示執行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的干擾協調操作;把當期調度周期之內的其他傳輸時刻作為O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刻,即第K+2個TTI至第K+10個TT1、第K+12個TTI至第K+20個TT1、第K+22個TTI至第K+30個TT1、第K+32個TTI至第K+39個TTI為O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刻,基站在O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刻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OI指示執行基于用戶調度性能和協作調度信息的干擾協調操作。第K+40個TTI時,基站調度周期再一次到達,基站重新對用戶進行調度,確定用戶的調度資源。如圖5所示,假設基站調度周期為40個TTI (Transport Time Interval,傳輸時間間隔),HI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為當前調度周期內的前M個TTI,O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為當前調度周期內的其余TTI,假設系統當前傳輸時刻為第K個TTI,且基站調度周期到達,基站對用戶進行調度,確定用戶的調度資源;把當期調度周期內調度時刻后的M個傳輸時刻(即第K+1個TTI至第K+M個TTI)作為HI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基站在HI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HII指示和/或OI指示執行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的干擾協調操作;把當期調度周期之內的其余傳輸時刻作為O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即第K+M+1個TTI至第K+39個TTI為O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基站在O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OI指示執行基于用戶調度性能和協作調度信息的干擾協調操作。第K+40個TTI時,基站調度周期再一次到達,基站重新對用戶進行調度,確定用戶的調度資源。所述協作調度信息至少包括基站的協作小區基站集合,用戶終端的協作調度小區集合;所述資源優先級包括為相鄰小區基站的相同資源配置的不同的優先級。針對于HI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的場景,所述基站確定所述基站與相鄰小區基站產生上行高干擾的資源,通過比較所述基站在此資源上的優先級與相鄰小區基站在此資源上的優先級,決定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還是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發射功率調整操作。具體包括:所述基站判斷是否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所述基站收到了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HII指示、所述基站向此相鄰小區基站發送了 HII指示,或者判斷是否還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即所述相鄰小區基站不屬于所述基站的協作小區基站集合,如果是,對于一資源,如果所述基站收到該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HII指示在該資源對應位置為“ I ”且所述基站發送給該相鄰小區基站的HII指示在該資源對應位置也為“ 1”,則所述基站判斷其在該資源上的優先級是否低于相鄰小區基站在該資源上的優先級,如果低于,所述基站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如果高于,所述基站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并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針對O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的場景,所述基站判斷其收到的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在一資源對應位置是“強干擾”時,區分其在該資源上的調度其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強干擾源還是普通干擾源,并通過比較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與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決定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還是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發射功率調整操作。具體包括:所述基站判斷其收到的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在一資源對應位置是“強干擾”時,所述基站判斷其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強干擾源還是普通干擾源,如果所述基站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強干擾源,并且所述基站沒有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是否不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如果不低于,則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降低標志和干擾協調標志,如果低于,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如果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失敗,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降低標志,并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如果所述基站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普通干擾源,并且所述基站沒有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是否不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如果不低于,則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降低標志和干擾協調標志。所述基站判斷其收到的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在某個資源對應位置是“弱干擾”時,所述基站判斷其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否設置了干擾協調標志,如果沒有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是否是小區中心用戶,如果是小區中心用戶,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如果不是小區中心用戶,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提聞標志。上述方法還包括:所述基站獲取服務小區內調度性能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且沒有設置干擾協調標志的調度用戶,所述基站判斷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則所述基站對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否則,如果不能提高,則所述基站對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上述方法中,對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包括:所述基站判斷服務小區內是否存在空閑資源,如果存在空閑資源,所述基站獲取空閑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所述基站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所述基站獲取其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分配給待調整調度用戶,同時釋放待調整調度用戶原有的調度資源,并為待調整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如果不存在空閑資源或者不存在適用的空閑資源,所述基站獲取服務小區內其他用戶的調度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及其對應的調度用戶,所述基站獲取這些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在待調整調度用戶調度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調度用戶及其對應的調度資源,作為備選調整用戶和備選調整資源,所述基站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備選調整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所述基站獲取其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及其對應的備選調整用戶,交換兩個調度用戶的調度資源,并為兩個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本方法中,基站按照配置規則為基站配置HI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和/或O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和/或資源優先級,或者,按照配置規則為基站配置HI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和/或O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和/或資源優先級。資源優先級、調度性能門限值、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采用默認配置或者由系統統一配置。基站根據終端測量報告的服務小區和/或相鄰小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簡稱RSRP)判斷強干擾源和普通干擾源。所述協作調度信息至少包括基站的協作小區基站集合,用戶終端的協作調度小區集合;所述資源優先級包括為相鄰小區基站的相同資源配置的不同的優先級。所述用戶調度性能包括以下參數中的一種或多種:調度用戶的信干噪比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調度用戶的信噪比 SNR(Signal toNoise Ratio),調度用戶的信干比SIR(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調度用戶的調制編碼方案 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等級。所述基站根據功率調整標志調整用戶發射功率,所述功率調整標志包括發射功率大步長降低標志、發射功率小步長降低標志、發射功率大步長提聞標志、發射功率小步長提高楊。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上述方法。具體實施例一如圖6所示,基站eNBl_eNB7為七個相鄰基站,每個eNB下有三個小區,假設每個小區均有6個調度資源RB塊:RB0,RBI, RB2, RB3, RB4, RB5 ;為三個小區配置資源優先級,與 RB 對應,以 eNB I 下的三個小區為例:Cell 1: [3,3,2,2,1,I],Cell 8: [1,1,3,3,2,2],Cell 15:[2,2,1,1,3,3];并假設一個基站下的三個小區為該基站的協作小區集合,基站可以根據用戶的協作調度小區集合對協作小區集合中的用戶進行協作調度,例如eNBl中的Cell UCell 8和Cell 15為eNBl的協作小區集合。以Cell I 為例,Cell I 的相鄰小區包括 Cell 8,Cell 15,Cell IOXell 16,Cell9和Cell 21,假設當前傳輸時刻為HI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刻或者HI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Cell I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HII指示和/或01指示執行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的干擾協調操作,包括:假設Cell I收到Cell 10發送的HII指示,并且,Cell I給Cell 10發送了 HII指示,由于Cell 10不屬于Cell I所在的協作小區集合,則進一步假設Cell I收到Cell10發送的HII指示中資源RB2對應位置為“1”,且Cell I發送給Cell 10的HII指示在資源RB2對應位置也為“1”,然后Cell I判斷其在資源RB2上的優先級低于Cell 10,則CellI對其在資源RB2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假設Cell I收到Cell 10發送的HII指示中資源RBO對應位置為“ 1”,且Cell I發送給Cell 10的HII指示在資源RBO對應位置也為“1”,然后Cell I判斷其在資源RBO上的優先級高于Cell 10,則Cell I對資源RBO上的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并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可以提高,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聞標志。可選的,當Cell I完成對HII指示的處理后,Cell I進行下述處理:
Cell I獲取小區內調度性能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調度用戶為資源RBO上的調度用戶、資源RB2上的調度用戶和資源RB4上的調度用戶,其中沒有設置干擾協調標志的調度用戶為資源RB4上的調度用戶,然后,Cell I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否則,如果不能提高,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其中,Cell I對資源RBO (或RB4)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包括:Cell I判斷小區內是否存在空閑資源,如果存在空閑資源,則Cell I獲取空閑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然后,Cell I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然后,Cell I獲取其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分配給待調整調度用戶,同時釋放待調整調度用戶原有的調度資源,并為待調整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如果不存在空閑資源或者不存在合適的空閑資源,則Cell I獲取服務小區內其他用戶的調度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及其對應的調度用戶,然后,Cell I獲取這些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在待調整調度用戶調度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調度用戶及其對應的調度資源,作為備選調整用戶和備選調整資源,然后,CellI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備選調整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然后,Cell I獲取其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及其對應的備選調整用戶,交換兩個調度用戶的調度資源,并為兩個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本具體實施例中,以Cell I為例,Cell I的相鄰小區包括Cell 8, Cell 15, Cell10、Cell 16、Cell 9和Cell 21,其中,不屬于Cell I所在的協作小區集合的相鄰小區為Cell 10、Cell 16、Cell 9和Cell 21,當Cell I針對相鄰小區生成HII指示時,可以僅判斷是否需要針對Cell IOXell 16,Cell 9和Cell 21生成HII指示,也就是說,Cell I僅針對不屬于Cell I所在的協作小區集合的相鄰小區生成HII指示。那么,當HI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或者HI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Cell I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HII指示和/或OI指示執行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的干擾協調操作,并且,如果Cell I收到了某個相鄰小區發送的HII指示,則僅需要判斷Cell I是否給該相鄰小區發送了 HII指示,就不再需要判斷該相鄰小區是否不屬于Cell I所在的協作小區集合。該干擾協調過程可以降低相鄰小區基站間交互HII指示的信令開銷。此具體實施例中,在HII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刻或者在HII指示干擾協調時刻,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HII指示和/或OI指示執行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的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調度資源或發射功率,來降低小區間干擾,提高系統性倉泛。具體實施例二如圖6所示,基站eNBl_eNB7為七個相鄰基站,每個eNB下有三個小區,假設每個小區均有6個調度資源RB塊:RB0,RBl,RB2, RB3, RB4, RB5 ;假設一個基站下的三個小區為該基站的協作小區集合,基站可以根據用戶的協作調度小區集合對協作小區集合中的用戶進行協作調度,例如eNBl中的Cell UCell 8和Cell 15為eNBl的協作小區集合。以Cell I 為例,Cell I 的相鄰小區包括 Cell 8,Cell 15,Cell IOXell 16,Cell9和Cell 21,假設當前傳輸時刻為OI指示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刻或者OI指示干擾協調時亥lj,Cell I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OI指示執行基于用戶調度性能和協作調度信息的干擾協調操作,包括:假設Cell I收到Cell 9發送的OI指示在資源RBl對應位置為“強干擾”,則CellI判斷資源RBl上的調度用戶是否是Cell 9的強干擾源或者普通干擾源。如果該調度用戶是Cell 9的強干擾源,且Cell I沒有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Cell I判斷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是否不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如果不低于,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降低標志和干擾協調標志;否則,如果低于,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并且,如果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失敗,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降低標志,并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如果該調度用戶是Cell 9的普通干擾源,且Cell I沒有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Cell I判斷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是否不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如果不低于,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降低標志和干擾協調標志。進一步,當Cell I完成對其收到的各個相鄰小區發送的OI指示中存在的“強干擾”指示的處理后,Cell I對其收到的各個相鄰小區發送的OI指示中存在的“弱干擾”指示進行處理:假設Cell I收到Cell 9發送的OI指示在資源RB3對應位置為“弱干擾”,則CellI判斷其對資源RB3上的調度用戶是否設置了干擾協調標志,如果沒有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Cell I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則Cell I判斷該調度用戶是否是小區中心用戶,如果是小區中心用戶,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否則,如果不是小區中心用戶,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提聞標志。進一步,當Cell I完成對其收到的各個相鄰小區發送的OI指示中存在的“弱干擾”指示的處理后,Cell I進行下述處理:Cell I獲取小區內調度性能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調度用戶,假設為資源RBl上的調度用戶和資源RB5上的調度用戶,其中沒有設置干擾協調標志的調度用戶為資源RB5上的調度用戶,然后,Cell I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否則,如果不能提高,則Cell I對該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其中,Cell I對資源RBl (或RB5)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包括:Cell I判斷小區內是否存在空閑資源,如果存在空閑資源,則Cell I獲取空閑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然后,Cell I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然后,Cell I獲取其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分配給待調整調度用戶,同時釋放待調整調度用戶原有的調度資源,并為待調整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如果不存在空閑資源或者不存在合適的空閑資源,則Cell I獲取服務小區內其他用戶的調度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及其對應的調度用戶,然后,Cell I獲取這些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在待調整調度用戶調度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調度用戶及其對應的調度資源,作為備選調整用戶和備選調整資源,然后,CellI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備選調整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然后,Cell I獲取備選調整資源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及其對應的備選調整用戶,交換兩個調度用戶的調度資源,并為兩個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本具體實施例中,在OI干擾協調周期到達時刻或者在OI指不干擾協調時刻,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OI指示執行基于用戶調度性能和協作調度信息的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調度資源或發射功率,來降低小區間干擾,提高系統性能。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他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儲于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如只讀存儲器、磁盤或光盤等。可選地,上述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也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集成電路來實現。相應地,上述實施例中的各模塊/單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軟件功能模塊的形式實現。本發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軟件的結合。
權利要求
1.一種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方法,其中, 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和/或上行干擾過載指示(01),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 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用戶調度性能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HII干擾協調時刻和OI干擾協調時刻位于基站調度周期內,同一基站調度周期內的OI干擾協調時刻位于相鄰的HII干擾協調時刻之間或者位于HII干擾協調時刻之后。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位于同一基站調度周期內的相鄰HII干擾協調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同,HII干擾協調周期小于基站調度周期; 位于同一基站調度周期內或同一 HII干擾協調周期內的相鄰OI干擾協調時刻之間的時間間隔相同,OI干擾協調周期等于或小于HII干擾協調周期。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確定所述基站與相鄰小區基站產生上行高干擾的資源,通過比較所述基站在此資源上的優先級與相鄰小區基站在此資源上的優先級,決定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還是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發射功率調整操作。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判斷是否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所述基站收到了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HII指示、所述基站向此相鄰小區基站發送了 HII指示,或者判斷是否還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即所述相鄰小區基站不屬于所述基站的協作小區基站集合,如果是,對于一資源,如果所述基站收到該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HII指示在該資源對應位置為“I”且所述基站發送給該相鄰小區基站的HII指示在該資源對應位置也為“1”,則所述基站判斷其在該資源上的優先級是否低于相鄰小區基站在該資源上的優先級,如果低于,所述基站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如果高于,所述基站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并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聞標志。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判斷其收到的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在一資源對應位置是“強干擾”時,區分其在該資源上的調度其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強干擾源還是普通干擾源,并通過比較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與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決定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還是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執行發射功率調整操作。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判斷其收到的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在一資源對應位置是“強干擾”時,所述基站判斷其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強干擾源還是普通干擾源,如果所述基站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強干擾源,并且所述基站沒有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是否不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如果不低于,則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降低標志和干擾協調標志,如果低于,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如果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失敗,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降低標志,并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如果所述基站在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該相鄰小區基站的普通干擾源,并且所述基站沒有對該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的調度性能是否不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如果不低于,則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降低標志和干擾協調標志。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判斷其收到的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在某個資源對應位置是“弱干擾”時,所述基站判斷其對該資源上的調度用戶是否設置了干擾協調標志,如果沒有設置干擾協調標志,則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所述基站判斷該調度用戶是否是小區中心用戶,如果是小區中心用戶,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如果不是小區中心用戶,所述基站對該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小步長提聞標志。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協作調度信息至少包括基站的協作小區基站集合,用戶終端的協作調度小區集合; 所述資源優先級包括為相鄰小區基站的相同資源配置的不同的優先級。
10.如權利要求1、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戶調度性能包括以下 參數中的一種或多種:調度用戶的信干噪比,調度用戶的信噪比,調度用戶的信干比,調度用戶的調制編碼方案等級。
11.如權利要求4、5、6、7、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基站獲取服務小區內調度性能低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且沒有設置干擾協調標志的調度用戶,所述基站判斷調度用戶的發射功率是否能夠提高,如果能夠提高,則所述基站對調度用戶設置發射功率大步長提高標志;否則,如果不能提高,則所述基站對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
12.如權利要求4、5、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對調度用戶執行調度資源調整操作包括: 所述基站判斷服務小區內是否存在空閑資源,如果存在空閑資源,所述基站獲取空閑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所述基站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所述基站獲取其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分配給待調整調度用戶,同時釋放待調整調度用戶原有的調度資源,并為待調整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 如果不存在空閑資源或者不存在適用的空閑資源,所述基站獲取服務小區內其他用戶的調度資源中相鄰小區基站發送的OI指示為“弱干擾”的資源,并獲取待調整調度用戶在這些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資源及其對應的調度用戶,所述基站獲取這些資源上的調度用戶在待調整調度用戶調度資源上調度時調度性能高于或等于預先設置的調度性能門限值的調度用戶及其對應的調度資源,作為備選調整用戶和備選調整資源,所述基站計算待調整調度用戶在備選調整資源上調度時對其協作調度小區相應調度用戶造成的頻譜效率損失,并獲取頻譜效率損失不大于預先設置的頻譜效率損失門限值的資源,所述基站獲取其中對待調整調度用戶性能最優的資源及其對應的備選調整用戶,交換兩個調度用戶的調度資源,并為兩個調度用戶設置干擾協調標志。
13.一種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系統,包括基站,其中, 所述基站包括上行干擾協調處理模塊; 所述上行干擾協調處理模塊,用于在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和/或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 還用于在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用戶調度性能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 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進行協作調度小區間上行干擾協調的方法及系統,此方法包括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高干擾指示(HII)和/或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資源優先級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干擾協調時刻到達時,基站根據已經獲取的協作調度信息和從相鄰小區基站收到的上行干擾過載指示(OI),基于協作調度信息和用戶調度性能執行干擾協調操作,調整用戶終端的調度資源和/或發射功率。本方案可以在協作調度基礎上進行干擾協調,降低小區間干擾,提高系統性能。
文檔編號H04W52/24GK103209472SQ20121000869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2日
發明者李衛敏, 劉錕, 魯照華, 羅薇, 盧科學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铁岭市| 武川县| 龙江县| 孙吴县| 惠水县| 久治县| 甘谷县| 庆元县| 澄城县| 丰县| 西畴县| 嘉定区| 咸阳市| 徐州市| 蒙山县| 新闻| 偏关县| 阆中市| 邻水| 雅江县| 五家渠市| 平阳县| 嘉祥县| 普宁市| 旬阳县| 崇文区| 富裕县| 洛宁县| 合江县| 海兴县| 岳普湖县| 班玛县| 城固县| 宽城| 清河县| 比如县| 岗巴县| 邵阳县| 青州市| 临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