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音源傳輸線與耳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890314閱讀:30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音源傳輸線與耳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音源傳輸線與耳機,且特別是有關于可切換饋入信號的傳輸順序的音源傳輸線與耳機。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當使用者希望收聽電子裝置(例如手機、MP3隨身聽、PDA等)中的音頻信號時,除了可以直接利用電子裝置上的喇叭播放聲音之外,也可以選擇將耳機的音源傳輸接頭插接在電子裝置的耳機插座中,使得耳機上的揚聲器可以播放出電子裝置中的音頻信號。隨著科技的演進,市面上耳機的音源傳輸接頭通常可分為三節式與四節式兩種,每一節皆為一個信號傳輸單元。目前,電子裝置的耳機插座中通常會設置有四個信號耦接端,以對應四節式的音源傳輸接頭,使得每一個信號傳輸單元都可以承載不同的耳機信號。在此,這些信號傳輸單元所承載的耳機信號可分別為左聲道信號、右聲道信號、麥克風信號以及接地信號。若以手機為例子,雖然各家手機廠商對于耳機插座的大小、尺寸已有了統一的規格,然而各家手機廠商對于耳機插座中的四個信號耦接端的定義卻不盡相同。舉例來說,部分的手機廠商習慣以耳機插座中的第一個信號耦接端(對應耳機的音源傳輸接頭上的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元)來傳輸左聲道信號,然而也有另一部分的手機廠商習慣以耳機插座中的第一個信號耦接端(對應耳機的音源傳輸接頭上的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元)來傳輸麥克風信號。也就是說,各家手機廠商對于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不一定相同,但由于傳統的耳機內部的電路是固定的,若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元已預設連接在左耳的喇叭元件,顯然地,左耳的喇叭元件僅能正確判讀左聲道信號,而沒有辦法處理麥克風信號。另一方面,若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元已預設連接在麥克風元件,麥克風元件同樣僅能正確判讀麥克風信號,而沒有辦法處理左聲道信號。為了解決上述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不一定相同的問題,中國臺灣發明專利第1324891號揭示了一種可以適應性解讀多個耳機信號的耳機,此專利的主要內容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第1324891號專利的耳機裝置9具有音源傳輸接頭90以及多組開關SWl SM,信號傳輸單元902對應連接開關SWl,同理,信號傳輸單元904 908也分別一對一連接開關SW2 SW4。另外,音源傳輸接頭90可以通過信號傳輸單元902 908接收來自手機的左聲道信號、右聲道信號、麥克風信號以及接地信號。在此,第1324891號專利聲稱,由于手機的左聲道信號、右聲道信號、麥克風信號以及接地信號均不一定出現在哪一個信號傳輸單元中(視各家手機廠商的規格而有所不同),因此耳機裝置9實際上配置有16種信號傳輸的模式。以開關SWl為例子,開關SWl可以任意地將信號傳輸單元902所承載的耳機信號輸出成耳機可接收的左聲道信號LCH、右聲道信號RCH、麥克風信號MIC或接地信號GND。也就是說,第1324891號專利在4個開關都可以輸出耳機可接收的左聲道信號LCH、右聲道信號RCH、麥克風信號MIC或接地信號GND的情況下,方能解決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不一定相同的問題。然而,從實際使用、制造的角度來看,僅通過機械、結構上的操作而達成16種信號線路的切換,使得4個開關以第1324891號專利(特別是圖3)的方式分別輸出耳機可接收的4種信號(LCH、RCH、GND、MIC),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從第1324891號專利的說明書第9頁11行可知,第1324891號專利尚需額外配置一個控制信號產生器來產生控制信號,并利用所述控制信號去切換所述4個開關的信號傳輸模式。換句話說,第1324891號專利實際上是要利用一個IC晶片去控制所述4個開關以選擇16種信號傳輸模式。于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應可了解,使用者要從16種信號傳輸模式中自行選擇出正確的信號傳輸模式并不容易(特別是使用者并不一定了解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有何差異),且若在耳機中置入IC晶片會大幅增加耳機的生產、制造成本,并需要安裝、配置額外的電池或電力線以提供IC晶片所需的電力,將使得耳機產品缺乏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臺灣專利第201143226號公開揭示了一種通過機械、結構上的操作而達成切換信號線路的耳機。然而,從中國臺灣專利第201143226號公開的說明書第9頁11-14行可知,201143226號專利不過是揭示了切換三節式與四節式音源傳輸接頭的技術,實際上沒有辦法解決上述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不一定相同的問題,且由于該專利所揭示的結構過于簡單,于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完全沒有辦法通過第1324891號專利與第201143226號公開內容的組合,以實現更復雜的切換功能。因此,如何在不使用IC晶片的情況下,解決上述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不一定相同的問題,實乃目前業界亟欲達成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音源傳輸線,可以機械性地切換實體線路的電性連接關系,使得音源傳輸接頭傳輸的耳機信號可以正確地被耳機所接收。因此,本發明在不需要使用IC晶片的情況下,同樣可以解決不同廠商對于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不一定相同的問題。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耳機,可以機械性地切換實體線路的電性連接關系,使得音源傳輸接頭傳輸的耳機信號可以正確地被耳機所接收。因此,本發明在不需要使用IC晶片的情況下,同樣可以解決不同廠商對于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不一定相同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音源傳輸線,所述音源傳輸線具有音源傳輸接頭與線控器。音源傳輸接頭具有多個信號傳輸單元,用以傳輸電子裝置的多個耳機信號。線控器經信號纜線耦接音源傳輸接頭,且線控器具有信號輸入模塊、信號輸出模塊、第一控制件以及多組導線電路。信號輸入模塊具有多個信號輸入端,每一個信號輸入端一對一地耦接于所述多個信號傳輸單兀其中之一。信號輸出模塊具有多個信號輸出端。第一控制件機械式地連動至少第一導電件與第二導電件,第一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所述多個信號輸入端,且第二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所述多個信號輸出端。每一組導線電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有預設的端子對應關系,且不同的導線電路被預設的端子對應關系皆不相同。此外,第一控制件選擇性地控制第一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在所述多組導線電路其中一組的輸入端,或控制第二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在同一組導線電路的輸出端。于本發明一示范實施例中,線控器具有第一本體部與第二本體部,第一本體部用以容置第一開關,且第二本體部可轉動地連接于第一本體部。當相對于第一本體部轉動第二本體部時,第二本體部連動第一控制件,使第一控制件控制第一導電件與第二導電件同時耦接所述多組導線電路其中一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耳機,所述耳機具有音源傳輸接頭、線控器以及聲音輸出裝置。音源傳輸接頭具有多個信號傳輸單元,用以傳輸電子裝置的多個耳機信號。線控器經信號纜線耦接音源傳輸接頭,且線控器具有信號輸入模塊、信號輸出模塊、第一控制件以及第一開關。信號輸入模塊具有多個信號輸入端,每一個信號輸入端一對一地稱接于所述多個信號傳輸單元其中之一。信號輸出模塊具有多個信號輸出端。第一控制件機械式地連動第一導電件與第二導電件,第一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所述多個信號輸入端,且第二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所述多個信號輸出端。第一開關具有多組導線電路,每一組導線電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有預設的端子對應關系,且不同的導線電路被預設的端子對應關系皆不相同。此外,第一控制件選擇性地控制第一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在所述多組導線電路其中一組的輸入端,并同時控制第二導電件的輸入端稱接在同一組導線電路的輸出端。聲音輸出裝置耦接信號輸出模塊,依據所述多個信號輸出端所輸出的耳機信號的順序,以對應產生聲音。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音源傳輸線與耳機設置有多組的導線電路,且不同的導線電路被預設的端子對應關系皆不相同。藉此,使用者可以依據不同電子裝置的規格,通過控制件機械性地切換不同的導線電路,使得音源傳輸接頭傳輸的耳機信號可以正確地被耳機所接收。因此,本發明在不需要使用IC晶片的情況下,同樣可以解決不同廠商對于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不一定相同的問題。為使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者。


圖1是現有技術的耳機的功能方塊圖;圖2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耦接一組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示意圖;圖2B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耦接另一組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示意圖;圖2C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耦接再一組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示意圖;圖3A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耦接一組導線電路與一組附屬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不意圖;圖3B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耦接另一組導線電路與一組附屬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不意圖;圖3C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耦接另一組導線電路與另一組附屬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不意圖;圖4是圖3A中的耳機的立體視圖;圖5是圖4中的耳機的部分的內部結構圖;圖6是圖5中的耳機的部分的內部結構圖;圖7是圖6中的耳機的部分的內部結構圖;圖8A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三連動件與開關的一結構示意圖SB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三連動件與開關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耳機;10:音源傳輸接頭;102、104、106、108:信號傳輸單元;12:線控器;120:信號輸入模塊;120a 120d:信號輸入端;122:信號輸出模塊;122a 122d:信號輸出端;124:開關;1240、1242、1244:導線電路;1240a、1242a、1244a:導線電路的輸入端;1240b、1242b、1244b:導線電路的輸出端;126:控制件;1260、1262:導電件;1260a、1262a:導電件的輸入端;1260b、1262b:導電件的輸出端;14:聲音輸出裝置;2:耳機;20:首源傳輸接頭;202、204、206、208:信號傳輸單元;22:線控器;220:信號輸入模塊;220a 220d:信號輸入端;222:信號輸出模塊;222a 222d:信號輸出端;224、228:開關;2240、2242:導線電路;2280、2282:附屬導線電路;2240a、2242a:導線電路的輸入端;2240b、2242b:導線電路的輸出端;2280a,2282a:附屬導線電路的輸入端;2280b,2282b:附屬導線電路的輸出端;226,230:控制件;2260、2262、2300、2302:導電件;2260a、2262a、2300a、2302a:導電件的輸入端;2260b,2262b,2300b,2302b:導電件的輸出端;24:聲音輸出裝置;
3:耳機;30:音源傳輸接頭;32:線控器;320:第一本體部;322:第二本體部;34:聲音輸出裝置;36:麥克風;38:麥克風開關;324:第一連動件;326a、326b:第二連動件;328a、328b:第三連動件;330a、330b:開關;Pl P12:導電腳位;9:現有技術的耳機;90:音源傳輸接頭;Sffl SW4:開關;L:信號纜線;d:位移。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耳機的一示范實施例〕請參見圖2A,圖2A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耦接一組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示意圖。如圖2A所示,本發明的耳機I具有音源傳輸接頭10、線控器12以及聲音輸出裝置14。于實務上,音源傳輸接頭10通過一條信號纜線(未示于圖2A)與線控器12連接在一起,而聲音輸出裝置14可為一般市售耳機經常具有的揚聲器與麥克風。在此,音源傳輸接頭10與線控器12可組合起來看做一條音源傳輸線,而聲音輸出裝置14可以固設或可插拔地連接在音源傳輸線的信號輸出模塊上。以下分別說明耳機I之中各部元件的相對關系以及功能。音源傳輸接頭10具有信號傳輸單兀102、信號傳輸單兀104、信號傳輸單兀106以及信號傳輸單元108,分別用以傳輸一個種類的耳機信號。于實務上,音源傳輸接頭10插接在一個電子裝置(未示于圖式)中,而耳機信號包括了左聲道信號、右聲道信號、麥克風信號以及接地信號。由于電子裝置不固定左聲道信號、右聲道信號、麥克風信號以及接地信號的輸出順序,故本發明在此不限制任一個信號傳輸單兀(102 108)所承載的耳機信號的類型。另外,本發明同樣不限制音源傳輸接頭10的尺寸,舉例來說,音源傳輸接頭10可以用來插接在2.5mm或3.5mm的耳機孔中,于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視情況自行設計。于本實施例中,線控器12中具有信號輸入模塊120、信號輸出模塊122、開關124以及控制件126。信號輸入模塊120具有多個信號輸入端(120a 120d),每一個信號輸入端一對一地耦接于所述多個信號傳輸單元(102 108)其中之一。為了方便說明,本實施例示范了將信號輸入端120a耦接到信號傳輸單元102,信號輸入端120b耦接到信號傳輸單元104,信號輸入端120c耦接到信號傳輸單元106,信號輸入端120d耦接到信號傳輸單元108,然而這種電性連接關系并不是用以限制本發明。舉例來說,信號輸入端120a當然也可以耦接到其他的信號傳輸單元,在不脫離一個信號輸入端耦接一個信號傳輸單元的情況下,于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自由改變信號輸入端與信號傳輸單元的耦接關系。信號輸出模塊122具有多個信號輸出端(122a 122d),使得耳機信號可以在聲音輸出裝置14與線控器12之間進行傳輸。于實務上,聲音輸出裝置14可對應具有左揚聲器傳輸端、右揚聲器傳輸端、接地端以及麥克風傳輸端等端子。舉例來說,本發明可以預先將信號輸出端122a f禹接到左揚聲器傳輸端、信號輸出端122b f禹接到右揚聲器傳輸端、信號輸出端122c耦接到接地端,以及將信號輸出端122d耦接到麥克風傳輸端。換句話說,只要信號輸出端122a正確接收到左聲道信號、信號輸出端122b正確接收到右聲道信號、信號輸出端122c正確接收到接地信號,以及信號輸出端122d正確接收到麥克風信號時,聲音輸出裝置14便可以正常工作。開關124具有多組導線電路(1240 1244),每一組導線電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有預設的端子對應關系,且不同的導線電路被預設的端子對應關系皆不相同。另外,控制件126機械式地連動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藉此,控制件126可以選擇性地控制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分別耦接在所述多組導線電路(1240 1244)其中一組的兩端。舉例來說,圖2A示范了使用者直接操控控制件126,而將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分別耦接導線電路1240的兩端的例子。于實務上,導電件1260可以有一組輸入端1260a與一組輸出端1260b,輸入端1260a與輸出端1260b可以各自有4個彼此獨立導電點,而輸入端1260a的第I至4個導電點分別與輸出端1260b的第I至4個導電點電性連接。此外,導電件1260的輸入端1260a的4個導電點分別耦接信號輸入端(120a 120d),且導電件1262的輸出端1262b的4個導電點分別耦接信號輸出端(122a 122d)。請注意,上述的導電件1260與信號輸入模塊120之間、導電件1262與信號輸出模塊122之間的耦接關系是固定的,并不會隨著控制件126機械式地連動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時而有所改變。回到圖2A來看,當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分別耦接導線電路1240的兩端時,實際上導電件1260輸出端1260b會對應連接到導線電路1240的輸入端1240a。導線電路1240的輸入端1240a同樣也可以有4個導電點以分別對應導電件1260輸出端1260b上的4個導電點。同理,導線電路1240的輸出端1240b也可以有4個導電點以分別對應導電件1262輸入端1262a上的4個導電點。藉此,當使用者知道信號傳輸單元102可接收到左聲道信號時,便可通過控制件126選擇導通導線電路1240,使得信號輸出端122a正確接收到左聲道信號,而讓聲音輸出裝置14可以正常工作。由于信號輸出模塊122與聲音輸出裝置14的信號傳輸腳位是不變的(例如信號輸出端122a 122d分別f禹接到左揚聲器傳輸端、右揚聲器傳輸端、接地端以及麥克風傳輸端),故控制件126的作用在于選擇一個適當的導線電路1240,利用導線電路1240整理音源傳輸接頭10接收進來的耳機信號,并將耳機信號切換至正確的信號傳輸路徑上,使得信號輸出模塊122上的每一個信號輸出端(122a 122d)可以收到正確的耳機信號以傳輸給聲音輸出裝置14。也就是說,當控制件126選擇導通導線電路1240時,信號輸入模塊120的信號輸入端120a可以通過導電件1260、導線電路1240、導電件1262,而直接電性連接到信號輸出模塊的122信號輸出端122a。藉此,本實施例的耳機I便可將音源傳輸接頭10中的信號傳輸單兀102所承載的左聲道信號,直接傳輸到聲音輸出裝置14的左揚聲器傳輸端。當然,其他的耳機信號也可如上述的方式傳輸到聲音輸出裝置14上適當的傳輸端,本實施例在此不予贅述。于一實際情況中,若所述電子裝置是手機,且此手機的制造廠商是蘋果(Apple)、宏達電(HTC)或者三星(Samsung)時,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兀102 (第一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左聲道信號;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二個信號傳輸單元104(第二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右聲道信號;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三個信號傳輸單元106 (第三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接地信號;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四個信號傳輸單元108(第四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麥克風信號。此時,由于圖2A所示的導線電路1240在輸入端1240a上的第一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0b上的第一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使得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元102中的左聲道信號可以直接被傳輸到聲音輸出裝置14的左揚聲器傳輸端。同樣地,導線電路1240在輸入端1240a上的第二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0b上的第二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在輸入端1240a上的第三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0b上的第三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以及在輸入端1240a上的第四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0b上的第四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藉此可以正確地將每一個耳機信號傳輸給聲音輸出裝置14。然而,于另一實際情況中,若所述電子裝置是RM所生產的Blackberry手機時,則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元102 (第一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麥克風信號;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二個信號傳輸單元104 (第二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左聲道信號;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三個信號傳輸單元106 (第三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右聲道信號;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四個信號傳輸單元108 (第四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接地信號。此時,利用圖2A所示的導線電路1240是沒有辦法正確地將每一個耳機信號傳輸給聲音輸出裝置14的。因此,使用者可直接操控控制件126,而將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分別耦接另一個導線電路(例如導線電路1242)的兩端,使得信號輸出模塊122上的每一個信號輸出端(122a 122d)可以收到正確的耳機信號以傳輸給聲音輸出裝置14。請注意,雖然圖2A所示的實施例揭示了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都是可相對開關124移動的元件,然而實際上控制件126可以僅控制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其中之一。舉例來說,當控制件126僅控制導電件1260時,導電件1262與信號輸出模塊122可以被組合在一起,使得所有導線電路(1240 1244)的輸出端都可以直接耦接到信號輸出模塊122。另一方面,當控制件126僅控制導電件1262時,導電件1260與信號輸入模塊120可以被組合在一起,使得所有導線電路(1240 1244)的輸入端都可以直接耦接到信號輸入模塊120。藉此,本實施例也可經由移動導電件1260或導電件1262,使得開關124中的導線電路(1240 1244)可以被對應切換。請參見圖2B,圖2B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耦接另一組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示意圖。圖2A與圖2B的差異在于,圖2B所示為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耦接在導線電路1242的兩端。詳細來說,圖2B所示的導線電路1242在輸入端1242a上的第一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2b上的第四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使得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兀102中的麥克風信號可以直接被傳輸到聲音輸出裝置14的麥克風傳輸端。此外,導線電路1242在輸入端1242a上的第二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2b上的第一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在輸入端1242a上的第三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2b上的第二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以及在輸入端1242a上的第四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2b上的第三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藉此可以正確地將每一個耳機信號傳輸給聲音輸出裝置14。于再一實際情況中,若所述電子裝置是諾基亞(Nokia)所生產的手機時,則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元102 (第一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左聲道信號;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二個信號傳輸單元104 (第二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右聲道信號;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三個信號傳輸單元106 (第三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麥克風信號;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四個信號傳輸單元108 (第四節),是被設計用來傳輸接地信號。此時,不論是利用圖2A或圖2B所示的導線電路1240、1242都沒有辦法正確地將每一個耳機信號傳輸給聲音輸出裝置14的。因此,使用者可直接操控控制件126,而將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分別耦接另一個導線電路(例如導線電路1244)的兩端,使得信號輸出模塊122上的每一個信號輸出端(122a 122d)可以收到正確的耳機信號以傳輸給聲音輸出裝置14。請參見圖2C,圖2C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耦接再一組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示意圖。圖2A與圖2C的差異在于,圖2C所示為導電件1260與導電件1262耦接在導線電路1244的兩端。詳細來說,圖2C所示的導線電路1244在輸入端1244a上的第一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4b上的第一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使得音源傳輸接頭10的第一個信號傳輸單兀102中的左聲道信號可以直接被傳輸到聲音輸出裝置14的左揚聲器傳輸端。此外,導線電路1244在輸入端1244a上的第二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4b上的第二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在輸入端1244a上的第三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4b上的第四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以及在輸入端1244a上的第四個導電點與輸出端1244b上的第三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藉此可以正確地將每一個耳機信號傳輸給聲音輸出裝置14。由上述可知,其實圖2A與圖2C中所分別示出的導線電路1240與導線電路1244的差異不大,實際上僅有兩條信號傳輸路徑有差異而已。因此,本發明各提出了另一種實施方式,使得上述三種信號傳輸方式的切換可通過一個4對2開關(4個輸入信號切換兩種模式)與一個2對2 (2個輸入信號切換兩種模式)開關實現。〔本發明的耳機的另一示范實施例〕請參見圖3A,圖3A所示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耦接一組導線電路與一組附屬導線電路的耳機的電路示意圖。本實施例的音源傳輸接頭20、聲音輸出裝置24、控制件226、信號輸入模塊220以及信號輸出模塊222與前一個實施例相同,在此不予贅述。與前一實施例不同的是,本實施例線控器22中的開關224僅只有兩組導線電路(2240與2242),并增加了一組開關230以及與開關228搭配的控制件230。其中開關224中的導線電路2240與前一實施例的導線電路1242有相同的端子對應關系,而開關224中的導線電路2242與前一實施例的導線電路1240有相同的端子對應關系。詳細來說,控制件230機械式地連動導電件2300與導電件2302,藉此,控制件230可以選擇性地控制導電件2300與導電件2302分別耦接在附屬導線電路2280或是附屬導線電路2282其中一組的兩端。在此,附屬導線電路2280在輸入端2280a上的第一個導電點與輸出端2280b上的第一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在輸入端2280a上的第二個導電點與輸出端2280b上的第二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另一方面,附屬導線電路2282在輸入端2282a上的第一個導電點與輸出端2282b上的第二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在輸入端2282a上的第二個導電點與輸出端2282b上的第一個導電點之間設置有信號傳輸路徑。值得一提的是,本實施例為了方便說明,故將導線電路2240設計與導線電路1242相同,而將導線電路2242設計與導線電路1240相同,然而本實施例并不限制導線電路2240與導線電路2242內部實際的端子對應關系。舉例來說,于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應可明白的是,若同時將附屬導線電路2280或是附屬導線電路2282內部實際的端子對應關系互換,導線電路2242當然也可以設計與導線電路1244相同。此外,與圖2A相同的是,雖然圖3A所示的實施例揭示了導電件2260與導電件2262都是可相對開關224移動的元件,而導電件2300與導電件2302都是可相對開關228移動的元件。然而,實際上控制件226可以僅控制導電件2260與導電件2262其中之一,且控制件230可以僅控制導電件2300與導電件2302其中之一。在此,圖3A示范了使用者直接操控控制件226,而將導電件2260與導電件2262分別耦接導線電路2240的兩端,且操控控制件230而將導電件2300與導電件2302分別耦接附屬導線電路2280的兩端的例子。請注意,在本實施例中,導電件2262的輸出端2262b的僅只有前兩個導電點耦接信號輸出端(222a 222b),而導電件2262的輸出端2262b的后兩個導電點耦接在導電件2300的輸入端2300a的兩個導電點上。此外,導電件2300的輸出端2300b的兩個導電點分別耦接到信號輸出端(222c 222d)。以實際操作的角度來說,當使用者以圖3A的方式使控制件226與控制件230分別導通導線電路2240以及附屬導線電路2280時,此線控器22實際上可以產生與圖2B的線控器12 —樣的功能。也就是說,圖3A的耳機2可以用來接收RM所生產的Blackberry手機所發送出的耳機信號。同樣地,當使用者以圖3B的方式使控制件226與控制件230分別導通導線電路2242以及附屬導線電路2280時,此線控器22實際上可以產生與圖2A的線控器12 —樣的功能。也就是說,圖3B的耳機2可以用來接收蘋果(Apple)、宏達電(HTC)或者三星(Samsung)所生產的手機所發送出的耳機信號。另一方面,當使用者以圖3C的方式使控制件226與控制件230分別導通導線電路2242以及附屬導線電路2282時,此線控器22實際上可以產生與圖2C的線控器12 —樣的功能。也就是說,圖3C的耳機2可以用來接收諾基亞(Nokia)所生產的手機所發送出的耳
機信號。若從耳機的外觀與結構來看,請參見圖4,圖4示出了圖3A中的耳機的立體視圖。如圖4所示,圖4所示的耳機3具有音源傳輸接頭30、線控器32以及聲音輸出裝置34。音源傳輸接頭30與圖3A中的音源傳輸接頭20相同,在此不予贅述。請注意,圖4所示音源傳輸接頭30、線控器32以及聲音輸出裝置34僅用以說明上述元件的耦接關系,并非用以限制音源傳輸接頭30以及聲音輸出裝置34耦接在線控器32的相對位置。舉例來說,在不影響功能的情況下,音源傳輸接頭30與聲音輸出裝置34當然也可以互換耦接在線控器32的位置。
線控器32經信號纜線L耦接音源傳輸接頭30,且線控器32具有第一本體部320與第二本體部322,第一本體部用以容置圖3A中線控器22的兀件(包括開關224與開關228),且第二本體部322可轉動地連接于第一本體部320。于實務上,第一本體部320與第二本體部322的外觀均為是一個柱狀體,舉例來說,所述柱狀體可以進一步定義為圓柱體。也就是說,相對于第一本體部320轉動第二本體部322時,實際上第二本體部322繞著第一本體部320的長軸的延伸線轉動。此外,當轉動第二本體部322時,第二本體部322會連動圖3A中的控制件226與控制件230其中至少一個。藉此,連動控制件226可以使圖3A中的導電件2260與導電件2262同時耦接導線電路2240或導線電路2242,或者,連動控制件230可以使導電件2300與導電件2302同時耦接附屬導線電路2280或附屬導線電路2282。請繼續參見圖4,耳機3的線控器32還可以具有麥克風36以及麥克風開關38,也就是說,聲音輸出裝置34可以僅包括揚聲器,而圖3A中的信號輸出模塊222的信號輸出端222d可以耦接到麥克風36,使得耳機3的收音與放音的功能被分離開來。從實際使用的方式來說,當麥克風開關38被使用者按壓下去的時候,耳機3的麥克風36才開始收音,于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應可明了麥克風36與麥克風開關38的功能,本發明在此不再繼續詳述。若將第一本體部320的外殼拆開時,可參見圖5。如圖5所不,第二本體部322在轉動時,實際上可以連動第一連動件324以同一旋轉速度轉動,而第二連動件326a同時會受到第一連動件324的連動而產生平行于第一本體部320的長軸的位移d。當然,第二本體部322的旋轉角度與位移d的大小可以具有相關性,舉例來說,當第二本體部322旋轉90度時,第二連動件326a會朝向第二本體部322的方向移動一個位移d,當第二本體部322繼續旋轉90度(共180度)時,第二連動件326a會朝相反方向移動一個位移d(回到原始位置)。在此,本實施例并不限制第二本體部322的旋轉角度與位移d的大小的換算關系,于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自行設定。接著,若將第二連動件326a隱藏不看時,由圖6可知,第二連動件326a實際上可以用以控制開關330a的第三連動件328a。當開關330a可以看成是圖3A中的開關224時,這個第三連動件328a即可以用以連動導電件2260與導電件2262。換句話說,第二本體部322、第一連動件324、第二連動件326a與第三連動件328a即可看成圖3A中的控制件226,使用者只需要通過轉動第二本體部322,即可達到切換開關224的目的。在此,所述位移d可以是導電件2260與導電件2262自導線電路2240切換至導線電路2242的實際距離。請注意,若是如圖2A具有三個導線電路時,任兩個導線電路之間的距離可以是一半的位移d,使得位移O、位移0.5d與位移d可以分別對應到三個導線電路。然而,從圖3A可知,本實施例的耳機并不僅只有一組開關330a,更還可以有另一組相仿的開關330b (其于圖7中;可對應到圖3A中的開關228)。請參見圖7,從耳機3的側視圖來看,若僅留下一組開關330a (以及與開關330a連動的第二連動件326a、第三連動件328a)、另一組開關330b (以及與開關330b連動的第二連動件326b、第三連動件328b)與用以設置開關330a、開關330b的基板38時,即可以看出開關330a與開關330b的相對關系O請繼續參見圖6與圖7,從實際操作的角度來說,第一連動件324可以經過適當的設計,選擇性地連動第二連動件326a或第二連動件326b,或者同時連動第二連動件326a與第二連動件326b。舉例來說,當使用者將第二本體部322以順時針旋轉90度時,第二連動件326a可以通過第一連動件324被連動,而當使用者將第二本體部322以逆時針旋轉90度時,第二連動件326b可以通過第一連動件324被連動。藉此,使用者可以依據手機的制造廠商,對應通過轉動第二本體部322,使得音源傳輸接頭30上的每一個耳機信號都可以正確地在聲音輸出裝置34 (或麥克風36)與手機之間進行傳輸與接收。且需特別說明的是,雖然上述實施例以旋轉第二本體部322的操作來帶動第三連動件328a進行位移,但實際上并不限于此。舉例來說,第二本體部322、第一連動件324以及第二連動件326b都可以被省略不用,只要第三連動件328a露出于第一本體部320的外殼而可被使用者直接推動。換句話說,使用者在操作耳機3時,可以不需要旋轉第二本體部322,而以一直線方向直接操作第三連動件328a,并使得第三連動件328a產生位移d,同樣可以達成切換開關330a中的導線電路的目的。請注意,雖然本實施例以轉動、直線推動的操作方式為例,于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應可明了,使用者更可以利用移動、滑動、按壓或其他適當的操作方式來控制線控器32上的任一構件,使得所述構件讓第三連動件328a產生位移d,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此外,針對第三連動件328a與開關330a的作動方式,請一并參見圖8A與圖8B。圖8A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三連動件與開關的一結構示意圖,而圖SB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第三連動件與開關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若將開關330a拆開來看,可以看出第三連動件328a會同時連動4個金屬滑塊(40、42、44、46),而這4個金屬滑塊(40、42、44、46)即可以看成圖3A中的導電件2260 (或導電件2262)。詳細來說,開關330a可以有12個導電腳位(Pl P12),其中導電腳位(Pl P4)可以分別連接到圖3A中信號輸入模塊220的各個信號輸出端(220a 220d),用以接收來自音源傳輸接頭30的耳機信號。另一方面,導電腳位P5、P7、P9、Pll可以分別連接到圖3A中導線電路2240的輸入端2240a,而導電腳位P6、P8、P10、P12可以分別連接到圖3A中導線電路2242的輸入端2242a。藉此,當第三連動件328a位于圖8A所示的位置時,導電腳位Pl P4可以通過金屬滑塊40、42、44、46而分別耦接到導電腳位P5、P7、P9、P11,而當第三連動件328a位于圖SB所示的位置時,導電腳位Pl P4可以通過金屬滑塊40、42、44、46而分別耦接到導電腳位P6、P8、P10、P12。藉此,圖8A與圖8B即可為一種用以實現圖3A中導電件2260切換導線電路2240與導線電路2242的例子。當然,只要導電腳位被連接到適當的輸入端或輸出端,本發明所述的其他的導電件都可以通過類似圖8A與圖SB的方式于對應的導線電路之間進行切換,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圖4中所示的線控器32第二本體部322是可以進行機械式地旋轉的,在各個連動件都會承受相當的應力,因此結構上并不適合與音源傳輸接頭30整合在一起。特別是,音源傳輸接頭30需要時常被插拔,若將線控器32與音源傳輸接頭30整合在一起會加速機械構件的損壞。因此,本專利的音源傳輸接頭30與線控器32之間需要有信號纜線L,以減少在插拔音源傳輸接頭30時,傳遞到線控器32的應力。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音源傳輸線與耳機設置有多組的導線電路,且不同的導線電路被預設的端子對應關系皆不相同。藉此,使用者可以依據不同電子裝置的規格,通過控制件機械性地切換不同的導線電路,使得音源傳輸接頭傳輸的耳機信號可以正確地被耳機所接收。因此,本發明在不需要使用IC晶片的情況下,同樣可以解決不同廠商對于耳機信號的傳輸順序不一定相同的問題。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局限本發明的專利范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于本發明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音源傳輸線,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音源傳輸接頭,適于耦接一電子裝置,具有多個信號傳輸單元,用以傳輸該電子裝置的多個耳機信號,每一該信號傳輸單兀傳輸該多個耳機信號其中之一;以及 一線控器,經一信號纜線耦接該音源傳輸接頭,包括: 一信號輸入模塊,具有多個信號輸入端,每一該信號輸入端一對一地稱接于該多個信號傳輸單元其中之一; 一信號輸出模塊,具有多個信號輸出端; 一第一控制件,機械式地連動至少一第一導電件或一第二導電件,該第一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該多個信號輸入端,且該第二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該多個信號輸出端;以及 多組導線電路,每一該導線電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有預設的一端子對應關系,且不同的導線電路被預設的該端子對應關系皆不相同; 其中該第一控制件選擇性地 至少控制該第一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在所述多組導線電路其中一組的輸入端,或者控制該第二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在同一組導線電路的輸出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源傳輸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控制件可依一旋轉的操作而產生位移。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源傳輸線,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控制件依一直線方向的操作而產生位移。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源傳輸線,其特征在于,該線控器具有一第一本體部與一第二本體部,該第一本體部用以容置一第一開關,且該多個導線電路形成于該第一開關上,該第二本體部可轉動地連接于該第一本體部,當相對于該第一本體部轉動該第二本體部時,該第二本體部連動該第一控制件,使該第一控制件控制該第一導電件與該第二導電件同時耦接所述多組導線電路其中一組。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音源傳輸線,其特征在于,該線控器還包括: 一第二控制件,機械式地連動一第三導電件與一第四導電件,該第三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該第二導電件的部分的輸出端,且該第四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部分的該多個信號輸出端;以及 一第二開關,耦接于該第三導電件與該第四導電件之間,具有多組附屬導線電路,每一該附屬導線電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有預設的一附屬端子對應關系,且不同的附屬導線電路被預設的該附屬端子對應關系皆不相同; 其中該第二控制件選擇性地控制該第三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在所述多組附屬導線電路其中一組的輸入端,并同時控制該第四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在同一組附屬導線電路的輸出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音源傳輸線,其特征在于,該線控器具有一第一本體部與一第二本體部,該第一本體部用以容置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且該第二本體部可轉動地連接于該第一本體部,當相對于該第一本體部轉動該第二本體部時,該第二本體部至少連動該第一控制件或該第二控制件,并至少使該第一控制件控制該第一導電件與該第二導電件同時耦接所述多組導線電路其中一組,或使該第二控制件控制該第三導電件與該第四導電件同時耦接所述多組附屬導線電路其中一組。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音源傳輸線,其特征在于,該線控器的該第二本體部繞著該第一本體部的長軸的延伸線轉動。
8.一種耳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音源傳輸接頭,適于耦接一電子裝置,具有多個信號傳輸單元,用以傳輸該電子裝置的多個耳機信號,每一該信號傳輸單兀傳輸該多個耳機信號其中之一; 一線控器,經一信號纜線耦接該音源傳輸接頭,包括: 一信號輸入模塊,具有多個信號輸入端,每一該信號輸入端一對一地稱接于該多個信號傳輸單元其中之一; 一信號輸出模塊,具有多個信號輸出端; 一第一控制件,機械式地連動至少一第一導電件或一第二導電件,該第一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該多個信號輸入端,且該第二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該多個信號輸出端;以及 多組導線電路,每一該導線電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有預設的一端子對應關系,且不同的導線電路被預設的該端子對應關系皆不相同;以及 一聲音輸出裝置,耦接該信號輸出模塊,依據該多個信號輸出端所輸出的該多個耳機信號的順序,以對應產生聲音; 其中該第一控制件選擇性地至少控制該第一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在所述多組導線電路其中一組的輸入端,或者控制該第二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在同一組導線電路的輸出端。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耳機,其特征在于,該線控器具有一第一本體部與一第二本體部,該第一本體部用以容置一第一開關,且該多個導線電路形成于該第一開關上,該第二本體部可轉動地連接于該第一本體部,當相對于該第一本體部轉動該第二本體部時,該第二本體部連動該第一控制件,使該第一控制件控制該第一導電件與該第二導電件同時耦接所述多組導線電路其中一組。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耳機,其特征在于,該線控器還包括: 一第二控制件,機械式地連動一第三導電件與一第四導電件,該第三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該第二導電件的部分的輸出端,且該第四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部分的該多個信號輸出端;以及 一第二開關,耦接于該第三導電件與該第四導電件之間,具有多組附屬導線電路,每一該附屬導線電路的輸入端與輸出端之間有預設的一附屬端子對應關系,且不同的附屬導線電路被預設的該附屬端子對應關系皆不相同; 其中該第二控制件選擇性地控制該第三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在所述多組附屬導線電路其中一組的輸入端,并同時控制該第四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在同一組附屬導線電路的輸出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音源傳輸線與耳機,所述音源傳輸線具有音源傳輸接頭與線控器。線控器經信號纜線耦接音源傳輸接頭。于線控器中,信號輸入模塊上的其中一個信號輸入端耦接于音源傳輸接頭上的其中一個信號傳輸單元。第一控制件機械式地至少連動第一導電件與第二導電件,使得第一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信號輸入模塊上的多個信號輸入端,且第一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在其中一組導線電路的輸入端,或者,使得第二導電件的輸入端耦接在同一組導線電路的輸出端,且第二導電件的輸出端耦接信號輸出模塊上的多個信號輸出端。
文檔編號H04R3/00GK103188581SQ20121004621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30日
發明者李裕隆, 許博樺 申請人:勝德國際研發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嘉荫县| 屏东县| 永嘉县| 武川县| 株洲县| 佛学| 栾川县| 云林县| 阿荣旗| 嘉善县| 郓城县| 汤原县| 绍兴县| 辽宁省| 靖边县| 五大连池市| 儋州市| 靖西县| 马龙县| 广平县| 哈尔滨市| 靖西县| 开化县| 南靖县| 浙江省| 东乌珠穆沁旗| 林甸县| 都兰县| 桂东县| 龙游县| 鲁甸县| 中超| 浦城县| 横峰县| 榆树市| 美姑县| 兴安盟| 沙田区| 丰宁|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