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收發方法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信號收發方法及裝置,其中,該方法包括: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按照該指定間隔對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使用排列后的天線進行信號收發。通過本發明,解決了相關技術中FDD系統中天線數目較大時發送導頻帶來較大開銷的問題,減小了FDD系統中發送導頻信號帶來的開銷,提高了FDD系統的資源利用率。
【專利說明】信號收發方法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信號收發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多輸入多輸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簡稱為ΜΙΜΟ)技術是無線移動通信領域中智能天線技術的重大突破。該技術能夠在不增加帶寬的情況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統的容量和頻譜利用率;可以利用多徑來減輕多徑衰落;并能有效地消除共道干擾,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誤碼率,是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必須采用的關鍵技術。
[0003]最大化發揮MMO技術優勢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有效的獲取信道系數,當通信系統中(例如基站)的天線數目較少的時候,對于下行鏈路的通信,往往采用基站向終端用戶發送下行導頻,終端通過導頻測量下行鏈路的信道,然后將測量信息反饋給基站,對于上行鏈路的通信,基站為了獲取上行鏈路的信道,也同樣需要終端向基站發送導頻信息,基站通過上行導頻來測量上行信道,從而獲得相應的信道系數。可以看出,由于需要在上行和下行鏈路中發送導頻,所以帶來了一定的開銷,對于這個問題,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時分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TDD)系統的上下行互易性(因為上下行鏈路使用相同的頻段,通過不同時間來區分),只需要終端向基站發送上行導頻,從而節約了下行導頻開銷。但是對于頻分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簡稱為FDD)系統來說,由于上下行使用不同的頻段傳輸數據,一般來說,只能承受上下行都發送導頻帶來的開銷,當終端和基站的天線數目較少時,此種開銷問題不大,但是當終端和基站的天線數目較大時,此種開銷顯然不可接受。
[0004]針對相關技術中FDD系統中天線數目較大時發送導頻帶來較大開銷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相關技術中FDD系統中天線數目較大時發送導頻帶來較大開銷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信號收發方法及裝置,以至少解決上述問題。
[0006]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 一種信號收發方法,包括: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按照所述指定間隔對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
[0007]優選地,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包括: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與上下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之比相等。
[0008]優選地,在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條直線的情況下,設N為天線位置個數,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包括: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第一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λ i與第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λ 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直線的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X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鏈路與所述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0009]優選地,在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個二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設M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包括: 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與入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 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 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 其中,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0010]優選地,在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個三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設L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M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三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包括: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八與入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其中,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0011 ] 優選地,每一個天線位置上能夠放置至少一個天線。
[0012]優選地,所述天線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單振子形成的天線、多振子形成的天線。
`[0013]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信號收發裝置,包括:確定模塊,用于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排列模塊,用于按照所述指定間隔對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信號收發模塊,用于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
[0014]優選地,所述確定模塊還用于:根據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與上下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之比相等,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
[0015]優選地,在所述排列模塊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條直線的情況下,設N為天線位置個數,所述信號收發模塊包括:第一控制模塊,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第一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 !與第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λ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直線的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所述第一控制模塊還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λ 2與λ i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鏈路與所述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0016]優選地,在所述排列模塊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個二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設M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所述信號收發模塊包括:第二控制模塊,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1與入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所述第二控制模塊還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其中,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0017]優選地,在所述排列模塊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個三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設L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M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三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所述信號收發模塊包括:第三控制模塊,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1與λ 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所述第三控制模塊還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其中,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0018]通過本發明,采用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按照該指定間隔對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使用排列后的天線進行信號收發的方式,解決了相關技術中FDD系統中天線數目較大時發送導頻帶來較大開銷的問題,減小了 FDD系統中發送導頻信號帶來的開銷,提高了 FDD系統的資源利用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0]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方法的流程圖;
[0021]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裝置的結構框圖;[0022]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模塊的優選結構框圖一;[0023]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模塊的優選結構框圖二;[0024]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模塊的優選結構框圖三;[0025]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二的單極化陣列排列方式的示意圖;[0026]圖7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三的雙極化陣列排列方式的示意圖;[0027]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四的雙極化平面陣列排列方式的示意圖;[0028]圖9十根絕本發明實施例五的雙極化三維立體陣列排列方式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30]在FDD系統中,當基站和終端的天線數目較大時,需要一種方法來克服上述問題至少之一。根據TDD系統的互易性,設計出一種特殊的天線陣列,使得將之應用于FDD系統時,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同樣能夠具有互易性,從而節約了下行的導頻開銷,節約了大量的資源。
[0031]在本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信號收發方法,圖1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2]步驟S102,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
[0033]步驟S104,按照該指定間隔對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
[0034]步驟S106,使用排列后的天線進行信號收發。
[0035]本實施例通過上述步驟,按照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的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將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使用排列后的天線進行信號收發,能夠使得收發的信號具有類似于TDD系統的互易性,從而解決了相關技術中FDD系統中天線數目較大時發送導頻帶來較大開銷的問題,減小了 FDD系統中發送導頻信號帶來的開銷,提高了 FDD系統的資源利用率。
[0036]作為一種優選實施方式,可以使得通信節點上的天線位置中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與上下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之比相等。 使用這種排列方式的天線能夠使得FDD系統上下行通信鏈路的互易性更強。
[0037]步驟S104中將天線排列成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例如,可以排成一條直線,或者排成一個二維平面,或者排成一個三維立體,在下文中將以這三種排列方式為例分別詳細說明,當然并不限于這三種排列方式。
[0038]方式一:在排列的天線形成一條直線的情況下,可以設N為天線位置個數,則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Cl1:d2),等于第一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X工與第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X2之比 (A1 = A 2)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上述直線的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指該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或者,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Cl1:d2=A2: A工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上述直線的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該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
[0039]方式二:在排列的天線形成一個二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可以設M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則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Cd1: d2),等于入1:入2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或者,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Cl1:d2 = λ 2: λ i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
[0040]方式三:在排列的天線形成一個三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可以設L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M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三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則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Cl1:d2),等于λ 1: λ2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或者,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Cl1:Cl2=A2: λ i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
[0041]其中,上述三種方式中的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可以是相反的,例如,在第一通信鏈路為上行通信鏈路的情況下,第二通信鏈路為下行通信鏈路;在第一通信鏈路為下行通信鏈路的情況下,第二通信鏈路為上行通信鏈路。
[0042]優選地,上述每一個天線位置上能夠放置至少一個天線,并不限于放置一個天線,例如,兩個不同極化方向的天線就可以相互交叉的放置在同一個位置上。
[0043]通信節點上天線的種類可以有很多,優選地,上述天線可以是由單個振子形成的天線,也可以是由多個振子形成的天線,例如端射天線、邊射天線等。
[0044]優選地,上述通信節點的類型也有很多,例如:無線通信網絡中的各種設備,包括發射機,接收機,無線通信站,無線通信設備,各種類型基站(宏基站,微基站,Pico,Home-NodeB, femeto),中繼站,無線接入點,調制解調器,無線調制解調器,個人電腦,手持移動終端(例如,手機),智能終端,移動電腦,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機頂盒,掌上電腦,個人數字助理等。
[0045]對應于上述方法,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信號收發裝置,該裝置用于實現上述實施例及優選實施方式,已經進行過說明的不再贅述。如以下所使用的,術語“模塊”可以實現預定功能的軟件和/或硬件的組合。盡管以下實施例所描述的裝置較佳地以軟件來實現,但是硬件,或者軟件和硬件的組合的實現也是可能并被構想的。
[0046]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裝置的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該裝置包括:確定模塊22、排列模塊24和信號收發模塊26,下面對各個模塊進行詳細說明。
[0047]確定模塊22,用于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排列模塊24,與確定模塊22相連,用于按照確定模塊22確定的指定間隔對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信號收發模塊26,與排列模塊24相連,用于使用排列模塊24排列后的天線進行信號收發。
[0048]本實施例通過上述模塊,排列模塊24按照確定模塊22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的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將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信號收發模塊26使用排列后的天線進行信號收發,能夠使得收發的信號具有類似于 TDD系統的互易性,從而解決了相關技術中FDD系統中天線數目較大時發送導頻帶來較大開銷的問題,減小了 FDD系統中發送導頻信號帶來的開銷,提高了 FDD系統的資源利用率。
[0049]優選地,確定模塊22還可以用于根據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與上下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之比相等,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
[0050]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模塊26的優選結構框圖一,如圖3所示,在排列模塊24排列的天線形成一條直線的情況下,可以設N為天線位置個數,則信號收發模塊26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塊262,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第一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X工與第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 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直線的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或者,第一控制模塊262還可以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X工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
[0051]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模塊26的優選結構框圖二,如圖4所示,在排列模塊24排列的天線形成一個二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可以設M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則信號收發模塊26可以包括:第二控制模塊264,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A1與入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或者,第二控制模塊264還可以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 M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
`[0052]圖5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信號收發模塊26的優選結構框圖三,如圖5所示,在排列模塊24排列的天線形成一個三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可以設L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M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三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則信號收發模塊26可以包括:第三控制模塊266,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與入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或者,第三控制模塊266還可以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第一通信鏈路。
[0053]其中,上述第一至三控制模塊中的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可以是相反的,例如,在第一通信鏈路為上行通信鏈路的情況下,第二通信鏈路為下行通信鏈路;在第一通信鏈路為下行通信鏈路的情況下,第二通信鏈路為上行通信鏈路。
[0054]下面結合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以下優選實施例結合了上述實施例及其優選實施方式。
[0055]實施例一
[0056]在本優選實施例中以無線通信領域為例進行說明,提供了一種通信節點上的多天線排練方法與裝置。在無線通信系統(網絡)中,網絡節點(也稱通信節點)的信號收發裝置上的天線具有如下的特征:
[0057]—、對于配置有N個天線的通信節點,可以將它們排列成直線,或者排列在一個平面內,或者形成三維立體,排列在襯底上。
[0058]二、上述N個天線中的每m (m可以為任意自然數)個天線放置在襯底上的同一個位置,例如,兩個不同極化方向的天線可以相互交叉的放置在同一位置,這樣N個天線在襯底上需
[0059]H要m個位置來放置。
[0060]三、上述天線可以是單個振子或者是由多個振子形成的天線(例如:端射天線,邊射天線等)。
[0061]四、當放置這N個天線的位置形成一條直線時,相鄰三個位置(第
【權利要求】
1.一種信號收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按照所述指定間隔對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包括: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與上下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之比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條直線的情況下,設N為天線位置個數,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包括: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第一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X1與第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X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直線的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鏈路與所述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個二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設M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二方向 上天線位置個數,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包括: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工與A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 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其中,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個三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設L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M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三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包括: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A1與入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 其中,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個天線位置上能夠放置至少一個天線。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單振子形成的天線、多振子形成的天線。
8.一種信號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確定模塊,用于根據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 排列模塊,用于按照所述指定間隔對通信節點上的天線進行排列; 信號收發模塊,用于使用排列后的所述天線進行信號收發。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模塊還用于: 根據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與上下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之比相等,確定相鄰天線之間的指定間隔。`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列模塊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條直線的情況下,設N為天線位置個數,所述信號收發模塊包括: 第一控制模塊,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第一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λ !與第二通信鏈路使用的電磁波中心頻率對應的電磁波波長λ 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直線的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 所述第一控制模塊還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λ 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指定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鏈路與所述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11.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列模塊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個二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設M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所述信號收發模塊包括: 第二控制模塊,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1與入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 所述第二控制模塊還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λ 2與A1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其中,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12.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列模塊排列的所述天線形成一個三維空間結構的情況下,設L為第一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M為第二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N為第三方向上天線位置個數,所述信號收發模塊包括:第三控制模塊,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與入2之比的情況下,使用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M-1個位置、且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 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或者,所述第三控制模塊還用于在每相鄰三個天線位置之間的距離之比,等于入2與入:之比的情況下,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L-1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 M-1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I個至第N-1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二通信鏈路,并使用所述第一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L個位置、所述第二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M個位置、且所述第三方向上從第2個至第N個位置的天線用于所述第一通信鏈路;其中,第一通信鏈路與第二 通信鏈路的通信方向相反。
【文檔編號】H04B7/04GK103516406SQ201210205404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
【發明者】朱登魁, 寧迪浩, 肖華華, 李子榮, 魯照華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