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無線通信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856272閱讀:24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無線通信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移動電話等移動通信系統開始了基于CDMA方式的第三代方式下的業務,不過在3GPP (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下,已經展開關于可進行更高速通信的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長期演進)的討論(非專利文獻I)。說到這里,除了傳輸速率的高速化之外,削減傳輸延遲也是重大的課題。為了使傳輸速率高速化并削減傳輸延遲而進行了這樣的研究,即在LTE通信系統中,與以往的系統相比,實現了切換(Hand Over)方法的高度化。在移動通信中,當移動站在通信中移動時,會根據接收狀態而發生進行通信的基站的轉換(切換)。因此,對于高速/低延遲通信而言,實現切換的高度化是必不可缺的。在LTE通信系統中,以分組交換系統為基本,因此切換(Hand Over)就成為Hand Hand Over。在Hand Hand Over中,在切斷了移動站與移動前進行通信的基站之間的線路連接后,進行移動站與移動目的地基站之間的線路連接。在Hand Hand Over中,由于在即將進行切換之前得到了移動目的地基站的系統信息,因此能夠短時間地進行切換,但在切換中會發生用戶數據的傳輸中斷狀態。因此,為了減小傳輸延遲,尤為重要的是,縮短傳輸中斷狀態以及防止傳輸中斷過程中分組的缺失。一旦在傳輸中斷過程中發生了分組缺失的情況下,需要通過端到端的分組重新發送來進行恢復,因此傳輸延遲變大。另外,在LTE通信系統的切換中,將如下方法標準化,所述方法是通過從移動源基站向移動目的地基站轉發包含發給移動站的控制信息和分組在內的數據中的、未從該移動源基站傳輸到移動站的分組,由此來進行交接(非專利文獻2)。·切換時的交接圖21是切換時的交接說明圖。在圖21 (A)中,兩個基站la、lb與上級站(例如MME/SAE網關)2連接。移動站4存在于基站Ia的小區3a內,當前正在與基站Ia進行通信。在該狀態下,如圖21 (B)所示,當移動站4朝基站Ib的方向移動并進入到小區3b內時執行切換,移動站的通信基站從基站Ia切換到基站lb。其中,將切換前正在進行通信的基站稱為移動源基站(源基站),將切換后進行通信的基站稱為移動目的地基站(目標基站)。移動源基站Ia將從上級站2接收到的分組保存在內置緩存器中,并向移動站4依次發送保存在該緩存器中的分組。因此,在發生切換時,存在存儲在緩存器中而尚未發送給移動站的分組。在圖21 (B)中,在緩存器中存儲有切換前接收且未向移動站發送的分組n-2 n,需要在切換后將這些分組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b發送到移動站4。因此,在切換序列執行時,移動源基站Ia將分組n-2 η轉發(forwarding)給移動目的地基站lb。通過使用這種轉發方法,移動目的地基站Ib在切換之后立刻向移動站4發送該分組,因此不會發生分組中斷。所以,不會發生端到端的分組重新發送,能夠執行高速的切換。另外,上述n-2 η是表不分組順序的編號(序列號)。·切換圖22是LTE通信系統的切換說明圖,圖23是LTE通信系統中目前設想的切換步驟說明圖。 移動站4通過測定報告(Measurement Report)(來自基站I和周邊基站的接收狀況報告)向移動源基站I通知需要進行切換HO (Hand Over) (I.測定控制)。移動源基站I根據測定報告的內容來確定目標基站Ib (2. HO目的地確定),并向該移動目的地基站Ib發送切換請求(3. HO請求)。此時,移動源基站Ia還發送移動站的信息(移動站ID和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務質量)信息等)等。移動目的地基站Ib根據這些信息來進行呼叫接入控制(4.呼叫接入控制)。當移動目的地基站Ib允許接入移動站時,向移動源基站回復切換響應(5. HO響應)。然后,移動源基站Ia向移動站4發出切換指示(6. HO指示),并在此前后開始(分組轉發forwarding)數據(分組)的交接。接收到切換指示的移動站4通過L1/L2信令來確保與移動目的地基站Ib保持同步(7.同步確保),在確保了同步后,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b發送切換完成的報告(8. HO完成)。由此,移動目的地基站Ib將切換完成的報告發送給上級站2 (9. HO完成)。上級站2在接收到切換完成的報告時,將分組傳輸路徑從移動源目的地Ia切換到移動目的地基站Ib (10.路徑切換),并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b回復HO完成響應(11.HO完成響應)。移動目的地基站Ib根據HO完成響應而向移動源基站Ia通知切換HO已經完成(12.資源釋放)。之后,消除移動源基站Ia與上級站2之間的路徑(13.資源釋放)。 分組的順序匹配控制在上述切換序列執行中,當發生分組轉發(forwarding)時,在移動目的地基站Ib中,可能由于從上級站2進入的分組而導致該轉發來的分組發生跳躍,從而導致序列號紊舌L。如果移動目的地基站Ib是在序列號紊亂的狀態下向移動站4轉發分組,則移動站不能按正確順序接收到分組,因此通信質量惡化,結果導致在切換前后無法實現高質量的通信。在此,對于LTE通信系統而言,在基站和移動站中利用如下方法來保持分組的順序匹配性。圖24是該分組的順序匹配的說明圖,移動目的地基站Ib相比于從上級站接收到的分組優先傳輸從移動源基站Ia轉發來的分組,由此來保持分組的順序匹配性。在圖24中,在切換前,在移動源基站Ia中存儲有分組n_5 n,這些分組中的分組n-5 n-2已經被發送給移動站4,而分組n_l和η尚未被發送給移動站4。此外,向移動站發送的分組中的分組n-5和n-3未被移動站4正確地接收(NACK),而分組n_4和n_2則被正常地接收到(ACK)。因此,移動站4將分組n-4、n-2保存在緩存器BFl中,而未保存分組n_5 和 n_3。在該狀態下,當發生切換時,移動源基站Ia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b轉發(forwarding)未被移動站4正常接收的分組n_5和n_3以及尚未向移動站4發送的分組η-l n,移動目的地基站Ib將該分組存儲在緩存器BF中。此外,上級站2在切換后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b發送要發給移動站4的兩個分組m m+1,移動目的地基站Ib將該分組存儲在緩存器BF中。當移動目的地基站Ib可以與移動站4進行通信時,首先向移動站4優先發送從移動源基站Ib轉發來的分組n-5、n-3、n_l η。然后,發送從上級站2接收到的分組m m+1。如圖25所示,移動站4按照序列號順序對切換之前接收完畢的分組n-4、n-2和切換之后接收的分組n-5、n-3、n-l n、m m+1進行重新排列,并按順序把它們傳遞給上位層。上面是通過轉發(forwarding)將分組n-5、n-3、η-l η全部轉發(forwarding)給移動目的地基站Ib的情況,但還存在只轉發了分組n-5、n-3,而η-l η的轉發出現了延遲的情況。圖26是該情況下的分組順序匹配的說明圖。移動目的地基站Ib將轉發來的分組η-5、η-3和從上級站進入的分組m m+1存儲在緩存器BF中,但首先向移動站優先發送從移動源基站Ia轉發來的分組n-5、n-3。然后,在由移動源基站Ia進行的分組n_l、n的轉發出現了延遲的情況下,移動目的地基站Ib監視是否經過了設定時間(Waiting Time :等 待時間),當經過了等待時間仍然未從移動源基站Ia轉發來分組η-1、η時,視為轉發結束,發送從上級站接收的分組m、m+1。另外,在轉發結束后,移動目的地基站Ib即使從移動源基站Ia接收到分組η-1、η,也會將該分組丟棄。移動站4執行按序列號順序對接收到的分組進行重新排列的處理(重排序)。如圖27所示,移動站4按序列號順序對切換之前接收完畢的分組η-4、η-2和切換之后接收的分組n-5、n-3、m、m+1進行重新排列,并按順序把它們傳遞給上位層。·協議結構如上所述,在LTE通信系統的切換中,分組轉發(forwarding)和分組的重排序處理是必要的技術。這里,對這些功能的關系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圖28是表示移動站與網絡之間的協議結構的說明圖。在移動站與基站之間,至少設置有 F1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分組數據匯聚協議)層、RLC (RadioLink Control :無線鏈路控制)層、以及下位層(MAC層/物理層MAC/PIIY)。MME/S-GW具備分組路由功能等。各協議的主要功能如下。(I) rocp:在rocp層中,在發送側壓縮上位協議的報頭,并附加序列號進行發送。在接收側,對序列號進行檢查,由此來進行重復接收的廢棄處理。在rocp層中不進行重新發送。(2) RLC :RLC層是具有重新發送功能的層,新附加與來自HXP的數據中附加的序列號不同的RLC層中的序列號,并進行發送。例如,在從rocp接收到序列號為η的數據時,將該數據分割成多份,對各個分割數據分別附加RLC層中的序列號1(1)、1(2)、I (3)···,并進行發送。接收側利用該序列號I (·),向發送側通知表示數據的正常接收/異常接收的送達確認信號(Ack/Nack信號)。如果返回了 Ack信號,則發送側丟棄所保存的數據,另一方面,如果返回了 Nack,則發送側重新發送所保存的相應數據。(3)下位層MAC =MAC層是對RLC層的數據進行復用/分離的層。即,在發送側,對RLC層的數據進行復用將其作為發送數據,在接收側,把MAC層的接收數據分離為RLC層的數據。
PIIY :PIIY層是在用戶終端4與基站I之間以無線方式進行數據收發的層,將MAC層數據轉換成無線數據,或將無線數據轉換成MAC層數據。向移動站發送的數據首先從上位層(例如IP層)進入rocp層而成為rocp sdu(Service Data Unit :服務數據單元),然后被附加報頭信息(PDCP層的序列號等)而成為PDCP PDU (Protocol Data Unit :協議數據單兀)。PDCP PDU被發回到RLC層而成為RLC SDU,然后被附加報頭信息(RLC層的序列號等)而成為RLC PDU0 RLC PDU經過下位層的處理而到達移動站的RLC層。在該RLC層中,去除報頭而重新構筑RLC sdu,然后在rocp層中 去除rocp pdu的報頭而成為rocp sdu,并發回到上位層。在這種協議結構中,對于LTE通信系統而言,以rocp SDU為單位實施分組轉發,Wrocp pdu為單位實施重排序。此外,在以rocp sdu為單位實施轉發的情況下,沒有對以PDCP SDU為單位的分組附加序列號等報頭信息,因此無法將該序列號進行轉發。因此,在以rocp SDU為單位實施轉發的情況下,還要轉發應該附加的序列號等報頭信息。另外,RLCSDU與rocp PDU實質上是相同的數據,因此在本說明書中只要沒有特別限定,就將它們統稱為分組,在描述了該分組的編號的情況下,該編號是指rocp PDU的序列號。·移動源基站裝置的動作圖29是切換時的移動源基站裝置的動作流程圖。移動源基站Ia在通過測定報告從用戶終端4接收到接收電場強度等時(步驟101),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切換HO (步驟102),如果不需要進行切換則返回到始點。但是,當確定為需要進行切換時,移動源基站Ia根據測定報告的內容來確定移動目的地基站lb,向該移動目的地基站Ib發送切換請求(步驟103)。然后,接收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b發送來的切換響應(步驟104),進行剩余分組的轉發(步驟107)。之后,接收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b發送來的資源釋放消息(步驟108),執行資源釋放(步驟109)。·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動作圖30是切換時的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動作流程圖。移動目的地基站Ib在從移動源基站Ia接收到HO請求(包含移動站ID和QoS信息等)時(步驟121),根據這些信息來進行呼叫接入控制,判斷是否允許接入移動站(步驟122)。如果不允許,則執行后處理(步驟130),結束切換控制。另一方面,在允許接入移動站的情況下,向移動源基站Ia回復HO響應(步驟123)。接著,移動目的地基站Ib將從移動源基站Ia轉發來的分組存儲在緩存器中(步驟124),并且從移動站4接收HO完成的報告(步驟125)。如果接收到HO完成的報告,則移動目的地基站Ib將HO完成的報告發送給上級站2(步驟126)。上級站2在接收到切換完成的報告時,將分組傳輸路徑從移動源基站Ia切換到移動目的地基站lb,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b回復HO完成響應。如果移動目的地基站Ib從上級站2接收到HO完成響應(步驟127),則從由移動目的地基站Ib轉發來的分組開始將其優先發送給移動站,在發送了該分組后,向移動站發送從上級站2接收到的分組(調度步驟128)。此外,與步驟128并行地,移動目的地基站Ib向移動源基站Ia發送資源釋放消息(步驟129),進行后處理(步驟130),結束切換控制。另外,在步驟128的調度處理中由移動源基站Ia進行的分組轉發發生延遲的情況下,移動目的地基站Ib監視是否經過了設定時間(Waiting Time :等待時間),當經過了等待時間仍然未轉發來分組時,視為轉發結束,發送從上級站接收的分組,并且在轉發結束后,即使從移動源基站Ia接收到分組,也會將該分組丟棄。·移動站的動作圖31是切換時的移動站的動作流程圖。移動站4的測定部通過測定報告向移動源基站通知接收電場強度等(步驟151)。之后,等待來自移動源基站Ia的HO指示,當接收到HO指示時(步驟152),通過L1/L2信令來確保與移動目的地基站Ib保持同步(步驟153),在確保了同步后,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b 發送切換完成的報告(步驟154),然后,移動站在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b接收到分組時,執行重排序處理(步驟155 160)。S卩,移動站的控制部在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b接收到下位層分組時,構筑RLCSDU,將該RLC SDU(PDCP I3DU)交給重排序部(步驟155)。重排序部檢查序列號是否存在缺失(步驟156),如果序列號不存在缺失而是連續的,則將該RLC SDU(PDCP TOU)作為TOCP SDU傳遞給上位層(步驟160)。另一方面,如果序列號存在缺失,則控制部指示重排序部保存rocpPDU0由此,重排序部保存rocp PDU (步驟157),并檢查是否接收到序列號連續的RLC SDU(PDCP PDU)(步驟158)。如果接收到序列號連續的RLC SDU (H)CP PDU),則將該RLC SDU(PDCP H)U)作為PDCP SDU傳遞給上位層,并且將所保持的PDCP PDU傳遞給上位層(步驟160)。此外,在步驟158中,如果未接收到序列號連續的RLC SDU (H)CP PDU),則監視是否經過了預定時間(步驟159),如果尚未經過預定時間,則重復步驟157及之后的處理,而如果已經經過了預定時間,則即使序列號不連續,也要將所保存的HXP PDU傳遞給上位層(步驟160)。·課題但是,當在LTE通信系統中執行伴有切換的分組轉發時,存在如下課題。即,當執行切換時,如上所述,在LTE通信系統中,執行遺留在移動源基站Ia中的移動站數據的交接,并產生伴隨交接的分組轉發(forwarding)。但是,在上述切換控制中,當移動目的地基站Ib的等待時間(Waiting Time)的值較小時,存在盡管尚未轉發所有分組,移動目的地基站Ib就開始傳輸從上級站接收到的分組,從而丟棄尚未轉發的分組的問題。另一方面,在等待時間的值較大時,移動目的地基站Ib在經過等待時間之前不傳輸從上級站接收到的分組,從而存在發生傳輸延遲的問題。即,在以往的切換控制中,會發生通信延遲增加以及吞吐量惡化的問題,無法在切換前后確保高質量的通信。作為第I現有技術,存在從移動源基站向移動目的地基站通知所轉發的最后的分組(Last Packet)的方法(參照非專利文獻3)。在轉發出現延遲的情況下,被通知了最后的分組的移動目的地基站可以將從上級站接收到的分組的序列號設為最后的分組的序列號+ I并進行跳躍傳輸。此外,移動目的地基站可以將轉發來的分組的序列號與最后的分組的序列號進行比較,由此來強制結束等待定時器(Waiting Timer),從而能夠在最佳定時檢測轉發的結束。但是,在轉發過程中丟棄了最后的分組的情況下,移動目的地基站無法可靠地檢測到最后的分組。
此外,作為第2現有技術,存在這樣的移動通信系統該移動通信系統用于在正進行高速分組通信的基站之間進行切換時,實現不發生數據丟失的高速分組數據轉發(參照專利文獻I)。在該移動通信系統中,當發生切換時,切換源的基站向切換目的地基站轉發(forwarding)分組數據。但是,這一技術并未改善由移動站的重排序造成的通信延遲增加以及吞吐量惡化。此外,作為第3現有技術,存在這樣的方法在移動目的地基站中,不等待所轉發的分組的到達,而是跳躍地傳輸從上級站傳輸來的分組(參照專利文獻2)。在該方法中,通過區分從移動源基站接收到的分組和從上級站接收到的分組,能夠實現分組的跳躍傳輸。但是,在移動站中需要設置兩個順序控制的功能,導致其控制變得復雜。由上,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要將從上級站(例如是與移動源基站不同的、向移動目的地基站發送數據(分組)的裝置)傳輸給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分組迅速傳輸到移動站。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即使從移動源基站轉發來的分組與從上級站傳輸來的分 組混在一起,也能夠通過從順序控制的對象中排除該從上級站傳輸來的分組,由此僅利用一個順序控制功能即可正確地對轉發來的分組進行重排序。另外,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可以定位于,提供實施例等中記載的未由現有技術公開的事項。優選的是,這樣的事項是為了得到現有技術所無法獲得的效果所必須的事項。非專利文獻I :3GPP, “Requirements for Evolved UTRA (E-UTRA) and EvolvedUTRAN (E-UTRAN), ,,TR25. 913 V7. 3. 0, Release 7, March2006.非專利文獻2 :3GPP,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TS36. 300,Release8, V8. 0. 0, April 2007.非專利文獻3:Samsung, “Method to release resources at source ENB duringhandover, ” R3-061032, RAN3#53, September 2006.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4-282652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愿2006-086537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無線通信系統是這樣的通信系統從移動目的地基站向移動站發送附加了表示順序的編號的數據(例如分組),并在移動站中按編號順序對數據進行重新排列。本發明的通信系統具有該無線通信系統具有移動源基站、移動目的地基站以及移動站,所述移動站具有從所述移動源基站接收第一 rocp pdu和第一序列號的單元;接收單元,其從所述移動目的地基站接收第二 rocp rou,其中,該第二 rocp pdu是利用所述移動源基站向所述移動目的地基站轉發的第二序列號和rocpsDU而生成的;存儲單元,其存儲與所述第一 rocp pdu對應的rocp sdu和與所述第二 rocp pdu對應的rocp sdu ;以及重排序單元,其根據該第一序列號和第二序列號,按編號順序發送所存儲的rocp Sdu0


圖I是第I實施例的說明圖。圖2是PDCPPDU分組的格式例。
圖3是切換前的rocp層和RLC層的分組處理的說明圖。圖4是切換后的HXP層和RLC層的分組處理的說明圖。圖5是基站的結構圖。圖6是移動站的結構圖。圖7是第I實施例的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動作流程圖。圖8是第I實施例的移動源基站的流程圖。圖9是第I實施例的移動站的動作流程圖。圖10是移動站的重排序處理流程。 圖11是第2實施例的說明圖。圖12是PDCPPDU分組的格式例。圖13是切換后的HXP層和RLC層的分組處理的說明圖(之一)。圖14是切換后的HXP層和RLC層的分組處理的說明圖(之二)。圖15是第2實施例的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動作流程圖。圖16是第2實施例的移動站的動作流程圖。圖17是將HXP PDU的序列號附隨在相應的HXP SDU數據后并通過數據平面(U-Plane)進行通知的例子。圖18是將rocp PDU的序列號SN附隨在相應的I3DCP SDU數據后并通過U-Plane進行通知,同時通過C-plane通知序列號的例子。圖19是圖18的切換順序步驟。圖20是完全不存在要轉發的HXP SDU數據的情況的例子。圖21是切換時的交接說明圖。圖22是LTE通信系統的切換說明圖。圖23是在LTE通信系統中目前所設想的切換步驟說明圖。圖24是移動站的重排序處理的第I說明圖。圖25是移動站的重排序處理的第2說明圖。圖26是移動站的重排序處理的第3說明圖。圖27是移動站的重排序處理的第4說明圖。圖28是表示移動站與網絡之間的協議結構的說明圖。圖29是切換時的移動源基站裝置的動作流程圖。圖30是切換時的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動作流程圖。圖31是切換時的移動站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A)本發明的原理在本發明中,通過使基站和移動站能夠執行以下兩個處理來解決其課題。處理I :在切換后,由于來自移動源基站的數據轉發發生了延遲,因此不等待該數據的接收而傳輸(跳躍傳輸)從上級站機接收完畢的數據,在該情況下,使得移動站能夠識別出該數據是跳躍數據,并執行跳躍傳輸。即,將用于識別是跳躍數據的識別信息包含在該數據中,或者將該識別信息附加到該數據中,或者使該識別信息與該數據對應起來,并例如利用控制信道進行發送。處理2 :移動站在檢測到發生了跳躍傳輸的情況下,不將該跳躍數據視為重排序對象,將其保存在緩存器中,等待從移動源基站轉發來的數據的到達。即,使用識別信息來區分從移動源基站轉發來的數據和未經過移動源基站發送來的數據,并進行重排序。在現有方法中,在從移動源基站向移動目的地基站的數據轉發(forwarding)發生了延遲的情況下,等待向移動站發送從上級站傳輸到移動目的地基站的數據。因此,由于要在經過規定時間(Waiting Time :等待 時間)之前等待該數據的到達,從而存在發生通信延遲增加以及吞吐量下降的課題。但是,如上所述,如果進行數據的跳躍傳輸,則即使在數據轉發(forwarding)發生延遲的情況下,也能夠將從上級站接收到的數據迅速傳輸給移動站,由此,減小了通信延遲。因此,與現有方法相比,能夠高質量地確保切換前后的通信質量。(B)第I實施例圖I是第I實施例的說明圖,其對以分組為單位來附加順序信息的情況行了說明,不過也可以是規定大小的數據。設為在切換前,在移動源基站Ila中存儲有分組n-5 n,這些分組中的分組n-5 n-2已經被發送到移動站14,而分組n_l和η未被發送到移動站14。例如,是由于分組η-l和η是在切斷移動源基站Ila與移動站14之間的無線線路之后才到達,因此這些分組η-l和η未被發送到移動站14。此外,設為向移動站發送的分組中的分組η_5、η_3未被移動站14正確接收到(NACK),而分組η-4、η-2被正常接收到(ACK)。因此,移動站14保存分組n-4、n-2,而沒有保存分組n_5、n_2。在該狀態下,當發生切換時,移動源基站Ila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轉發(forwarding)未被移動站14正常接收的分組n_5和n_3以及未發送的分組η_1、η。以下說明對分組進行轉發的情況下,但不限于這樣的例子。此外,上級站2在切換后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發送要發給移動站的兩個分組m m+1。另外,設分組n-5 η的轉發(forwarding)發生了延遲。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如果在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分組n-5、n-3、n_l η之前從上級站2接收到分組m、m+l,則對該從上級站接收到的分組m、m+ I附加跳躍識別碼F,并先將它們發送(跳躍傳輸)給移動站14。移動站14將從基站接收到的附加了跳躍識別碼F的分組保存到緩存器BF2中,并將它們排出在重排序處理的對象之外。圖I的(A)表示移動站14在緩存器BF2中保存有分組m、m + I,并且在切換前在緩存器BFl中保存有接收到的分組η — 4、η — 2的狀態。然后,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向移動站發送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的分組n-5、n-3、n-l η。移動站14將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lb接收到的這些分組η-5、η-3、η_1 η保存在緩存器BFl中,進行這些在切換后接收到的分組和在切換前接收到的分組n-4、n-2的重排序處理(參照圖I (B)),并按照連續編號順序將分組傳遞給上位層。另外,當經過了規定時間仍未接收到連續編號的分組時,結束重排序處理,將至此為止接收并重新排列的分組傳遞給上位層。另外,在轉發時,可以從移動源基站向移動目的地基站轉發所有分組,也可以只轉發分組中包含的一部分數據(用戶數據部分)。優選的是,對轉發數據附加順序信息。
此外,在圖I中,將序列號(順序信息)m、m+1分配給進行了跳躍傳輸的分組,不過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可以分配任意的序列號,還可以附加與對轉發的分組附加的序列號重復的編號,此外,也可以采用不重復的編號。 跳躍識別碼作為對分組附加跳躍識別碼F的例子,使用了 rocp PDU的報頭中包含的3比特的“type”字段。即,在該“type”字段中將新的type編號定義為跳躍識別碼F,并將該type編號附加給跳躍傳輸的分組。圖2是HXP PDU的格式例,(A)是無報頭的格式例,(B)是未附加rocp PDU的序列號的格式例,(C)和(D)是 附加了 rocprou的序列號的格式例。在(C)和(D)的格式中,在報頭HD中定義了 type字段和PID字段,用type字段表示HXP PDU的類別。PID字段是表示針對Data部中包含的數據的壓縮類別的字段。在type字段中,已規定了“type = 000”和“type = 001”,而未規定且未使用“type = 010 111”。因此,例如利用“type = 010”,作為用于識別進行了跳躍傳輸的TOCP PDU的type編號(跳躍識別碼)。·切換前后的H)CP層和RLC層的處理圖3是切換前的rocp層和RLC層的分組處理的說明圖。移動源基站IIb將TOCP層的分組n-5 n-2存儲在緩存器中(圖3的(A)),如(B)所示,在RLC層中將分組分割成多個數據,針對各個分割數據附加RLC層的序列號I、I + 1、I + 2、…、I + 6,然后發送給移動站14。移動站14在切換前在RLC層中進行針對HXP層的順序控制。在圖3中,設為移動站14沒有正常接收到分割數據1、1 + 4、1 + 5,S卩,分組n-5、n-3,但正常接收到了分組 n-4、n-2。圖4是切換后的rocp層和RLC層的分組處理的說明圖,并具體示出了 TOCP層和RLC層的處理狀態。另外,雖然移動站14是在切換前在RLC層中進行針對HXP層的順序控制,但規定在切換后對RLC層進行初始化。因此,順序控制的處理轉移到rocp層,移動站14在rocp層中執行切換序列。移動站14在重排序時起動定時器以判定重排序的結束。由于從上級站2接收的分組m、m + I率先到達,因此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對該分組m、m + I附加跳躍識別碼F,并先將其傳輸(跳躍傳輸)給移動站14。移動站14將從基站接收到的附加了跳躍識別碼F的分組保存在緩存器BF2中,并將它們排除在重排序處理的對象之外。之后,移動站14對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lb接收到的分組n-5、n-3、n-l η和在切換之前接收到的分組n-4、n-2進行重排序處理,并傳遞給上位層。另外,當定時器經過了規定時間Tm時,移動站14結束重排序處理,即使分組存在缺失,也仍然將接收到的分組發回給上位層。 窗口控制防備于到來了所能允許的數據量以上的數據的情況,移動站14在內部生成緩存器大小的窗口,并在重排序處理時進行以下的窗口控制。在圖4的例子中,窗口的左端為初始時所期待到達的編號n-5,窗口的右端為由所能允許的數據量(窗口緩存器大小)確定的編號n-2。移動站不對附加了跳躍識別碼F的分組應用窗口處理。在初始狀態(窗口狀態(O))下,當移動站14接收到所期待的分組(n-5)并進行重排序處理時,窗口狀態如(I)所示,因此,移動站向上位層轉發所期待的分組(n-5)及與其連續的分組(n-4)。接著,窗口狀態變為(2)所示的狀態,當移動站14在該狀態下接收到所期待的分組(n-3)而進行重排序處理時,窗口狀態變為(3)所示的狀態。因此,移動站向上位層轉發所期待的分組(n-3)及與其連續的分組(n-2)。然后,窗口狀態變為(4)所示的狀態,移動站14在該狀態下等待分組(η-1 )、n的接收,如果在設定時間Tm接收到分組(n_l )、n,則將它們轉發給上位層。但是,如果在設定時間Tm的期間內未接收到分組(η — I)、n,則移動站14將保存在緩存器BF2中的分組m及之后的分組轉發給上位層,轉移到切換前的通常控制。如上所述,通過將跳躍分組排除在外地執行上述窗口控制,能夠執行針對分組n-5 分組η的重排序處理。另外,在窗口控制中,移動站14在接收到比窗口左端的序列號更小的序列號的分組的情況下,丟棄該分組。此外,移動站14在接收到比窗口右端的序列號更大的序列號的分組時,將該窗口右端的序列號設為該分組的序列號,將窗口左端的序列號變更為由窗口緩存器大小決定的編號,同時將從該窗口范圍內彈出的已接收分組傳遞給上位層。如果對跳躍分組也應用了窗口處理,則在接收到分組m的時刻,窗口狀態例如變 成窗口左端為n-2,窗口右端為m。在該情況下,移動站放棄尚未接收到的分組n-5、n-3的接收,將已接收分組n-4、n-2轉發給上位層。然后,將窗口右端的序列號設定為m,將窗口左端的序列號設定為由窗口大小決定的編號n-1,之后等待分組η-l、分組η、分組n+1、…、分組m-Ι的到來。但是,在這之中,分組n+1 分組m-1是實際上不存在的分組,因此,徒勞地等待了這些分組的接收,導致分組處理發生問題。 基站的結構圖5是基站的結構圖,示出了緩存部、調度部、收發部以及控制部。緩存部21是用于存儲從上級站進入的分組以及從相鄰基站(移動源基站)轉發來的分組的存儲器。在該圖中,在物理結構上設有兩個緩存器21a、21b,但也可以采用在物理結構上只設置一個存儲器,從軟件上進行分割利用的裝置結構。調度部22從正在通信的多個移動站中選擇進行無線傳輸的移動站,取出存儲在緩存器中的該基站的分組,發回給收發部。收發部23對從調度部傳輸來的分組進行編碼、調制處理,并利用無線方式進行實際的數據傳輸。此外,接收從移動站發送來的控制信號和各種數據并對其進行解調。控制部24具有緩存器管理部24a、H0控制部24b和測定控制部24c。緩存器管理部24a對存儲在緩存器21中的各種分組進行管理。如果在切換時執行數據交接,則至少要將存儲在緩存器21b中的未得到正常接收確認(ACK)的分組轉發給移動目的地基站lib。另一方面,在由于數據交接而導致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的分組的到達發生了延遲,從而跳躍傳輸從上級站2接收到的分組的情況下,在該跳躍分組的報頭的type字段中記入“type = 010”。HO控制部24b執行利用圖23說明的切換控制,測定控制部24c收集從移動站發送來的各種測定信息,例如移動站的無線質量CQI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等。 移動站的結構圖6是移動站的結構圖,示出了收發部31、緩存部32、重排序部33以及控制部34。收發部31與基站的收發部進行分組和控制信息的收發。緩存部32在不能根據接收到的下位層分組來構筑RLC PDU的情況下,保存到能夠構筑該RLC PDU為止,當RLC PDU構筑成功時,去除報頭,作為RLC SDU (PDCP I3DU)傳遞給重排序部33。重排序部33具有用于按照序列號順序對rocp PDU進行重新排列并將其傳遞給上位層的功能。重排序部33在檢測到PDCP PDU的序列號發生缺失時,將之后的rocp PDU保存在內置存儲器中,直到接收到序列號連續的rocp pdu為止。但是,在經過了規定時間該rocp pdu仍然未到達的情況下,重排序部停止重排序處理,將所存儲的所有rocp PDU傳遞給上位層。此外,重排序部33在進行重排序時,進行窗口控制,使得所處理的數據量不超過允許量。控制部34具有測定部34a、重排序管理部34b以及重新發送管理部34c。測定部34a測定發送給基站的各種測定信息。例如,測定移動站的無線質量CQI(Channel QualityInformation)。重排序管理部34b對重排序部33進行控制,在重排序部33所保存的HXPPDU發生了編號缺失的情況下,指示等待編號連續的HXP PDU的到達。此外,當該分組的到達等待時間經過了規定時間時,指示重排序部33停止重排序,并且指示去除所保存的所有PDCP PDU的報頭,作為rocp SDU傳遞給上位層,從而處于可接收新rocp PDU的狀態。然后,重排序管理部34b將到此為止接收的最大序列號設定為窗口右端的序列號,并通過考慮窗口大小來決定并設定窗口左端的序列號。這里,如果存在序列號比窗口左端的序列號更小的已接收分組,則直接將該分組轉發給上位層。重新發送管理部34c在重新發送控制時,按 照虛線所表示的路徑通過收發部向基站發送重新發送請求信號。·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動作圖7是第I實施例的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動作流程圖。移動目的地基站I Ib的切換控制部24b在從移動源基站I Ia接收到HO請求(包含移動站ID和QoS信息等)時(步驟201),根據這些信息進行呼叫接入控制,判斷是否允許接入移動站(步驟202 )。如果不允許則進行后處理(步驟213),并結束切換控制。另一方面,切換控制部24b在允許接入移動站的情況下,向移動源基站Ila回復HO請求響應消息(步驟203)。然后,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等待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的分組,之后,緩存部21在接收到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的分組時將其存儲起來(步驟204)。在該狀態下,切換控制部24b在從移動站14接收到HO完成的報告時(步驟205),向上級站12發送HO完成的報告(步驟206)。上級站在接收到切換完成的報告時,將分組的傳輸路徑從移動源基站Ila切換到移動目的地基站11b,并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回復HO完成響應。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的切換控制部24b在從上級站12接收到HO完成響應時(步驟207),向調度部22指示開始發送分組(步驟208)。由此,調度部22檢查是否需要進行分組跳躍傳輸(步驟209),如果不需要,則向移動站14優先發送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的分組(步驟210)。但是,如果來自移動源基站Ila的分組的轉發出現延遲從而需要進行分組跳躍傳輸,則調度部22執行從上級站12接收到的分組的跳躍傳輸。在執行跳躍傳輸時,將要進行跳躍傳輸的分組的type字段的類別號設定為010(type = 010),使移動站14能夠識別出該分組是跳躍傳輸分組(步驟211 ),然后向移動站14傳輸該分組(步驟210)。與以上處理并行地,切換控制部24b向移動源基站Ila發送資源釋放消息(步驟212 ),執行后處理(步驟213 ),結束切換控制。·移動源基站的動作圖8是第I實施例的移動源基站的裝置動作流程圖。
在圖8中,移動源基站Ila的測定控制部24a在通過測定報告而從移動站14接收到接收狀態信息時(步驟251),根據該接收狀態信息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切換(Hand Over OH)(步驟252),如果不需要進行切換,則返回到始點。但是,當確定為需要進行切換HO時,切換控制部24b根據測定報告的內容來確定移動目的地基站11b,向該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發送切換請求(步驟253)。然后,在接收到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發送來的HO響應消息時(步驟254),HO控制部24b向移動站14發送HO指示消息(步驟255),指示緩存管理部24a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轉發(分組轉發)剩余在緩存器21中的分組。由此,緩存管理部24a通過虛線的路徑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轉發(forwarding)緩存器21b中存在的未發送到移動站14的分組或未被正常接收的分組(NACK分組)(步驟256)。之后,接收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發送來的資源釋放消息(步驟257),執行資源釋放(步驟258)。
·移動站的動作圖9是移動站的動作流程圖。移動站14的測定部34a通過測定報告向移動源基站Ila通知接收狀態等(步驟271)。之后,控制部34等待從移動源基站Ila發送來的HO指示消息,當接收到HO指示消息時(步驟272),通過L1/L2信令來確保與移動目的地基站Ilb保持同步(步驟273),在確保了同步之后,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發送切換完成的報告(步驟274)。然后,控制部34檢查所接收到的分組是否為跳越分組,換言之,檢查是否為type=010的分組(步驟275),如果是跳躍分組,則將其排除在重排序對象之外并將其保存在緩存器32中,在經過設定時間后,去除報頭而設定成HXP SDU分組傳遞給上位層(步驟276)。另一方面,如果不是跳躍分組,則執行重排序,按照順序重新排列,然后作為HXP SDU傳遞給上位層(步驟277)。圖10是移動站的重排序處理流程。當移動站的收發部31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lb接收到下位層分組時(步驟301),重排序管理部34b檢查能否構筑RLC PDU (步驟302),在不能構筑時,檢查是否經過了設定時間(步驟303),在尚未經過設定時間時,將該下位層分組保存在緩存器32中(步驟304),進行步驟301及其之后的處理。當在接收到下位層分組之后經過了設定時間仍然不能構筑RLC PDU時,從緩存器中刪除下位層分組(步驟305)。另一方面,當在步驟302中能夠使用接收到的下位層分組構筑RLC PDU時,將該RLC PDU作為RLC SDU (H)CP I3DU)而傳遞給重排序部33 (步驟306)。重排序部33在接收到RLC SDU (PDCP I3DU)時,檢查是否存在序列號缺失(步驟307),如果序列號不存在缺失而是連續的,則刪除該RLC SDU (PDCP I3DU)的報頭將其設定成TOCP SDU傳遞給上位層(步驟311)。但是,如果序列號存在缺失,則重排序管理部34b指示重排序部33使其保存HXPPDU (步驟308)。由此,重排序部33保存HXP PDU,并檢查是否接收到序列號連續的RLCSDU (PDCP PDU)(步驟309)。如果接收到序列號連續的RLC SDU (H)CP PDU),則將該RLCsdu(PDCP rou)作為rocp sdu傳遞給上位層,并將所保存的rocp pdu傳遞給上位層(步驟311)。此外,如果在步驟309中未接收到序列號連續的RLC SDU(PDCP PDU),則監視是否經過了預定時間TM(步驟310),如果尚未經過預定時間Tm則重復步驟308及其之后的處理,而當經過了設定時間Tm時,即使序列號不連續,也將所保存的HXPPDU傳遞給上位層(步驟311)。如上所述,根據第I實施方式,可以將從上級站12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傳輸來的分組作為跳躍分組、在不進行等待的情況下將其傳輸給移動站14,從而能夠消除數據的延遲時間,能夠提高系統整體的吞吐量。此外,移動站14從重排序控制(順序控制)的對象中排除跳躍分組,對跳躍分組之外的分組進行順序控制,按照序列號順序將分組傳遞給上級裝置。其結果,移動站即使只具有一個順序控制功能,也能夠進行分組的順序控制。(C)第2實施例在第I實施例中,移動站14在設定時間Tm期間進行重排序處理,當經過了設定時間Tm時,結束重排序處理(圖10中的步驟310)。因此,移動站14在接收到從移動源基站Ila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轉發的所有分組之后,如果仍然未經過設定時間TM,則繼續執行重排序處理。在此,在第2實施例中,為了使移動站14能夠識別出重排序處理對象中的最后的分組,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對規定分組(最后的分組)附加識別符并傳輸到移動站,移動 站14在接收到該最后的分組時,即使尚未經過設定時間Tm也會立即結束重排序處理。圖11是第2實施例的說明圖,設為在切換前,在移動源基站Ila中存儲有分組n-5 η,這些分組中的分組n-5 n_2已經被發送到移動站14,但分組n_l和η未被發送到移動站14。例如,由于分組η-l和η是在切斷移動源基站Ila與移動站14之間的無線線路之后才到達,因此這些分組η-l和η未被發送到移動站14。此外,設為向移動站發送的分組中的分組n-5、n-3未被移動站14正確接收到(NACK),而分組n_4、n-2被正常接收到(ACK)0因此,移動站14保存分組n-4、n-2,而沒有保存分組n-5、n-3。在該狀態下,當發生切換時,移動源基站Ila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轉發(forwarding)未被移動站14正常接收的分組n_5和n_3以及未發送到的分組η_1、η。此外,上級站12在切換后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Ib發送兩個分組m m+1。其中,設分組n_5 η的轉發(forwarding)發生了延遲。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如果在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分組n_5、n_3、n_l η之前從上級站12接收到分組m、m+l,則對從該上級站接收到的分組m、m + I附加跳躍識別碼F,并先將它們發送(跳躍傳輸)給移動站14。移動站14將從基站接收到的附加了跳躍識別碼F的分組保存到緩存器BF2中,并將它們從重排序處理的對象中排除。圖11的(A)表示移動站14在緩存器BF2中保存有分組m、m + 1,并且在切換前在緩存器BFl中保存有接收到的分組η — 4、η — 2的狀態。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在經過了預定時間Tw (稱為Waiting Time (等待時間))為止將轉發來的分組發送給移動站,而如果經過了等待時間,則即使接收到轉發來的分組也會將其丟棄。因此,移動基站Ilb在經過等待時間之前接收到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的分組n-5、n-3、n_l,并保存在緩存器BF中并將其逐一傳輸給移動站。并且,設在從移動源基站Ila接收到分組η且在尚未傳輸給移動站的階段中等待時間到時。在該情況下,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對分組η附加表示是轉發來的最后的分組的識別符(L),并傳輸給移動站14。移動站14將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lb接收到的分組n-5、n-3、η-1、η保存在緩存器BFl中,如圖11 (B)所示,對這些分組和切換前接收到的分組η-4、η-2執行重排序處理,進行重新排列。此外,當檢測到附加給分組η的識別符(L)時,判斷為轉發結束,即使重排序的設定時間Tm尚未到時,也將已經重排序的分組傳遞給上位層,結束重排序處理。
上面是在發送分組η之前等待時間到時的情況,但還存在在將分組η傳輸到移動站之后的階段中等待時間到時的情況。在該情況下,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對從上級站12接收到的分組m+2附加表示是最后的分組的識別符(L),并傳輸給移動站14。接收到附加了該識別符的最后的分組的移動站14判斷為轉發結束,即使重排序的設定時間Tm尚未到時也會立即結束重排序處理。此外,雖然通過轉發接收到了分組n-3,不過還存在在未接收到分組n_l、n的階段等待時間到時的情況。在該情況下,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對分組n-3附加表示是最后分組的識別符(L),并傳輸給移動站14。移動站14檢測到附加了該識別符(L)的最后的分組而結束重排序處理。 最后分組識別碼L
在對分組附加表示是最后的識別符(最后分組識別碼)時,使用HXP PDU的報頭中包含的3比特的“type”字段。即,在該“type”字段中將新的type編號定義為最后分組識別碼L,并將該type編號分配給經過等待時間之后最先發送的分組。圖12是TOCP PDU的格式例,(A)是無報頭的格式例,(B)是未附加HXP PDU的序列號的格式例,(C)和(D)是附加了 HXP PDU的序列號的格式例。在(C)和(D)的格式中,在報頭HD中定義了 type字段和PID字段,用type字段表示PDCP PDU的類別。在type字段中,已規定了 “type = 000”和“type = 001”,而未規定且未使用“type = 010 111”。因此,例如利用“type = 011”,作為用于識別在經過等待時間之后最先發送的HXPPDU分組(最后的分組)的type號。· PDCP層和RLC層的處理圖13、圖14是切換后的HXP層和RLC層的分組處理的說明圖。圖13表示對向移動站傳輸的分組η附加了最后分組識別碼L的情況。移動站14在重排序時起動定時器以判定重排序的結束。這里,在將設定時間Tm設定成較大的值的情況下,與分組η是否是所轉發的最后的分組無關地,繼續進行重排序處理,在設定時間Tm到時之前不能將分組發回到上位層。但是,在第2實施例中,移動站14在接收到附加了最后分組識別碼L的分組η (最后的分組)時,立即結束重排序,將所有的HXP PDU分組發回到上位層。此外,防備于到來了所能允許的數據量以上的數據的情況,移動站14在重排序時進行窗口控制。窗口的左端為所期待到達的編號n-5,窗口的右端是作為所能允許的數據量的上限的值(圖中為η)。但是,如實施例I所示,沒有對“type = 010”的分組應用窗口處理。通過這種處理,能夠執行針對分組n-5 分組η的重排序。圖14表示對分組m+2附加了最后分組識別碼L的情況。移動站14在接收到分組m+2 (最后的分組)的時刻,即使設定時間Tm尚未到時,也會立即結束重排序,將已接收的所有HXP PDU分組發回到上級層。此外,與圖13同樣地執行窗口控制。·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動作圖15是第2實施例的移動目的地基站的動作流程圖,對與第I實施例的圖7中的步驟相同的步驟賦予相同的標號。第2實施例中的基站、移動站具有圖5、圖6所示的結構。移動目的地基站I Ib的切換控制部24b在從移動源基站I Ia接收到HO請求(包含移動站ID和QoS信息等)時,根據這些信息來進行呼叫接入控制,判斷是否允許接入移動站。如果不允許,則執行后處理,然后結束切換控制(步驟201 202、213)。
另一方面,在切換控制部24b允許接入移動站14的情況下,向移動源基站Ila回復HO請求響應消息,并開始對經過時間進行計時。然后,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等待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的分組,并將該分組存儲在緩存部21中(步驟203 204)。在該狀態下,切換控制部24b在從移動站14接收到HO完成的報告時,將HO完成的報告發送給上級站12 (步驟205 206)。上級站12在接收到切換完成的報告時,將分組傳輸路徑從移動源基站Ila切換到移動目的地基站11b,向移動目的地基站回復HO完成響應。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的切換控制部24b在從上級站接收到HO完成響應時,指示調度部22開始發送分組(步驟207 208)。接著,調度部22監視經過時間是否超過了設定時間Tw,即,等待時間是否到時(步驟501),如果等待時間尚未到時,則檢查是否需要進行分組的跳躍傳輸(步驟209),如果不需要,則從移動目的地基站Ila所轉發來的分組開始將其優先發送給移動站14(步驟210)。但是,當轉發出現延遲從而需要進行分組的跳躍傳輸時,調度部22執行從上級站22接收到的分組的跳躍傳輸。為了執行跳躍傳輸,將要跳躍傳輸的分組報頭的type字段的類別號設 定為010 Ctype=OlO),使得移動站14能夠識別出該分組是跳躍分組,然后將該分組傳輸給移動站(步驟210)。與以上處理并行地,切換控制部24b向移動源基站Ila發送資源釋放消息(步驟212 ),返回步驟501,檢查等待時間是否已到時,如果尚未到時,則重復執行步驟209及之后的處理。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驟501中等待時間到時,則在等待時間到時之后立刻將傳輸的分組的type號設定成“011”。即,在到時后立刻對所要傳輸的分組附加最后分組識別碼L,并將該分組(最后的分組)傳輸給移動站(步驟502 503),然后進行后處理,結束切換控制(212 213)。另外,在步驟502中,為了能夠識別出附加了最后分組識別碼L的最后的分組是從移動源基站Ila轉發來的分組,還是從上級站12接收到的分組,在為前者的情況下將type號設定為“011”,在為后者的情況下將type號設定為“100”。這樣就使后述的移動站14的重排序處理變得容易。 移動站的動作圖16是移動站的動作流程圖,對與圖8中的動作流程相同的步驟標注相同標號。移動站的測定部34a通過測定報告向移動源基站Ila通知接收狀態等。之后,控制部34等待從移動源基站發送來的HO指示消息,當接收到HO指示消息時,通過L1/L2信令來確保與移動目的地基站Ilb保持同步,在確保了同步之后,向移動目的地基站發送切換完成的報告(步驟271 274)。然后,控制部34檢查所接收到的分組是否為跳越分組,換言之,檢查是否為type=010的分組(步驟600),如果是跳躍分組,則將該分組排除在重排序對象之外并將其保存在緩存器32中(步驟601)。另一方面,如果不是跳躍分組,則檢查所接收到的分組是否為最后的分組,換言之,檢查是否為type=011的分組(步驟602)。如果不是最后的分組,則開始重排序,并按順序對rocp pdu分組進行重新排列,生成rocp sdu傳遞給上位層(步驟603)。然后,檢查預定時間Tm是否到時(步驟604),如果設定時間Tm尚未到時,則重復步驟600及之后的處理,而如果設定時間Tm到時,則結束重排序處理,然后從尚未傳遞給上位層的rocp PDU分組中刪除報頭而生成rocp sdu,并將其傳遞給上位層(步驟605)。接著,將重排序對象之外的分組傳遞給上位層而結束處理(步驟606)。另一方面,在步驟602中,如果所接收到的分組是最后的分組,則立刻停止重排序處理(步驟607)。此時,如果最后的分組是轉發來的分組,則通過該最后的分組生成rocpSDU分組并傳遞給上位層,停止重排序。此外,如果最后的分組是從上級站12接收到的分組,則立刻停止重排序,將該最后的分組接在重排序對象之外的分組的最后。然后,將重排序對象之外的分組傳遞給上位層而結束處理(步驟606)。如上所述,根據第2實施例,移動站是參照最后分組識別碼來檢測轉發結束的情況,由此能夠立即停止重排序。因此,能夠消除數據的延遲時間,提高系統整體的吞吐量。(D)第3實施例 到此為止所示出的順序信息(序列號n、m)是為了便于說明而利用的簡單編號,而實際上順序信息是由基站附加的。如前所示,在LTE通信系統中,轉發是按照HXP SDU的數據單位來實施的。因此,在發生轉發的情況下,無法從移動源基站Ila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發送Sequence Number字段,從而需要某種方法來通知序列號(Sequence Number)。在本實施例中,移動源基站Ila將序列號與HXP SDU數據一起通知給移動目的地基站,并且移動目的地基站基于該序列號將該序列號附加給轉發來的rocp sdu數據(分組)。圖17是將HXPPDU的序列號附隨在相應的rocp sdu數據(分組)中(在帶內),并通過數據平面(U-Plane)進行通知的例子。雖然在圖17中僅僅示出了 HXPSDU數據及附隨于該數據的序列號SN,但是為了將該HXP SDU數據作為一組分組,還需要附加控制信息(報頭信息)。移動源基站IIa在每次轉發HXP SDU數據時,都會按照圖17的格式通知附隨在該rocp SDU數據中的序列號SN,移動目的地基站I Ib基于該序列號將該序列號附加給轉發來的rocp SDU數據(分組)。S卩,在圖17的狀況下,移動源基站I Ia首先通過數據平面U-plane轉發序列號n_5和最初的HXP SDU數據。然后,通過U-plane轉發序列號n-3和下一個HXP SDU數據。之后,在轉發從上級站12接收到的HXP SDU數據n-l、n時,同樣地通過U-plane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轉發序列號HXP SDU數據及其序列號。在移動目的地基站Ilb中,由于接收到通過U-plane通知的序列號η_5、η_3、η-1, η,由此能夠識別出所轉發來的數據的序列號。圖18是將rocp PDU的序列號SN附隨在相應的HXP SDU數據中(在帶內)并通過U-Plane進行通知,同時移動源基站Ila將未能確認到由移動站正常接收的HXP SDU數據的序列號作為下一個SN通過控制平面(C-plane)進行通知的例子。在圖19的切換順序圖中,將通過該C-plane進行的序列號(下一個SN)通知表示為“SN交接”。SN交接可以與移動源基站Ila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進行HO請求同時地進行。在圖18的狀況中,移動源基站Ila首先通過U-plane轉發序列號n-5和最初的PDCP SDU數據。接著,通過U-plane轉發序列號n-3和下一個HXP SDU數據。此外,移動源基站Ila同時僅將未能確認到由移動站正常接收的rocp SDU的序列號n-5作為下一個SN通過C-plane通知給移動目的地基站Ilb (SN交接)。之后,移動源基站Ila在轉發從上級站12接收到的rocp SDU數據η-1、η時,同樣地經由U-plane向移動目的地Ilb轉發PDCP SDU數據及其序列號。移動目的地基站Ilb接收通過C-plane通知的序列號n_5和通過U-plane通知的序列號η_5、η_3、η_1、η,但是由于通過U-plane通知的序列號比通過C-plane通知的序列號大,因此基于該通過U-plane通知的序列號對此后的HXP SDU數據附加序列號,并傳輸到移動站。S卩,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忽略通過C-plane通知的序列號n-5o圖20是完全不存在要轉發的rocp SDU數據的情況的例子。作為下一個SN,移動源基站Ila經由C-plane向移動目的地基站Ilb通知未能確認到由移動站正常接收的序列號n+1。如果在移動源基站IIa未接收到HXP SDU數據的情況下等待時間到時,則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基于通過C-plane通知的序列號對此后的HXPSDU數據附加序列號,并傳輸給移動站。即,移動目的地基站Ilb將從上級站12接收到的分組m的序列號設為n+1而傳輸給移動站。
以上,根據本發明,能夠將從上級站向移動目的地基站傳輸來的分組作為跳躍分組而迅速地傳輸到移動站,能夠消除數據的延遲時間,提高系統整體的吞吐量。此外,移動站從重排序控制(順序控制)的對象中排除跳躍分組,對跳躍分組之外的分組進行順序控制,按照序列號順序將分組傳遞給上位裝置。其結果,移動站即使只具有一個順序控制功能,也能夠正確地進行重排序對象分組的順序控制。此外,根據本發明,移動站是參照最后分組識別碼來檢測轉發結束的情況,由此能夠立即停止重排序。因此,能夠消除數據的延遲時間,提高系統整體的吞吐量。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 該無線通信系統具有移動源基站、移動目的地基站以及移動站, 所述移動站具有 從所述移動源基站接收第一 rocp PDU和第一序列號的單元; 接收單元,其從所述移動目的地基站接收第二 rocp rou,其中,該第二 rocppDU是利用所述移動源基站向所述移動目的地基站轉發的第二序列號和rocp SDU而生成的; 存儲單元,其存儲與所述第一 rocp PDU對應的rocp SDU和與所述第二 rocppDU對應的PDCP SDU ;以及 重排序單元,其根據該第一序列號和第二序列號,按編號順序發送所存儲的rocpsDU。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序列號通過控制平面從所述移動源基站轉發到所述移動目的地基站。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線通信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rocp SDU和所述序列號通過用戶平面從所述移動源基站轉發到所述移動目的地基站。
全文摘要
一種無線通信系統,其具有移動源基站、移動目的地基站以及移動站,所述移動站具有從所述移動源基站接收第一PDCP PDU和第一序列號的單元;接收單元,其從所述移動目的地基站接收第二PDCP PDU,其中,該第二PDCP PDU是利用所述移動源基站向所述移動目的地基站轉發的第二序列號和PDCP SDU而生成的;存儲單元,其存儲與所述第一PDCP PDU對應的PDCP SDU和與所述第二PDCP PDU對應的PDCP SDU;以及重排序單元,其根據該第一序列號和第二序列號,按編號順序發送所存儲的PDCP SDU。
文檔編號H04W36/02GK102761921SQ20121025134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6日
發明者大渕一央, 太田好明, 杉山勝正, 河崎義博, 田中良紀, 田島喜晴 申請人:富士通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揭东县| 深泽县| 屯昌县| 临漳县| 岳池县| 大渡口区| 开江县| 仁化县| 察隅县| 泊头市| 静宁县| 商丘市| 阿克苏市| 介休市| 兴仁县| 寿光市| 道真| 缙云县| 莒南县| 江达县| 闽清县| 兴义市| 昔阳县| 塔河县| 双峰县| 当阳市| 金湖县| 昌邑市| 仙游县| 来安县| 伊川县| 西昌市| 犍为县| 永济市| 云梦县| 贵港市| 望都县| 马龙县| 海安县|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