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及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據物理小區標識PCI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PCI按照步長為ΔL分為ΔL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ΔS分為ΔS個小組,生成PCI資源列表,并通過三段地址碼標識每個PCI,其中,三段地址碼分別表示PCI的大組號、小組號和組內號;將PCI資源按分類逐一映射到新基站:每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對應一個小組PCI資源;ΔS個相鄰新基站組成一個基站簇,對應一個大組PCI資源;將每一個小組PCI資源中的第一位PCI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每一個小組PCI資源內剩余PCI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本發明能夠有效減少使用相同PCI小區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用戶在小區搜索時的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及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無線通信網絡中,物理小區標識PCI (Physical Cell ID)是物理層唯一標識小區的序列,其作用是加擾同步信道,使得終端在檢測同步信道的同時,獲得小區標識。由于物理小區標識與主同步序列碼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和輔同步序列碼
SSS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序列存在有--對應的關系,根據 3GPP (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協議規定,長期演進 LTE (Long Term Evolution)系統共有504個PCI可用,這504個PCI分別由不同的主同步序列和輔同步序列標識,504個物理小區標識又被分為168組,由168個輔同步序列表示,其表示組識別;每組3個標識由三個主同步序列表示,每組的3個標識通常被分配給同一基站控制下的不同小區。
[0003]在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及增強演進系統中,除了宏小區需要占用一部分PCI資源外,還要分配一部分PCI資源給家庭基站、中繼站和微小區等異構節點。在基站部署密集的區域,會出現PCI資源不足的情況,通常采用復用PCI來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以保證每個基站都能配置到PCI,復用PCI同時也給網絡帶來了復用干擾,即過于密集地配置PCI使復用PCI的兩個小區距離過近 ,就會產生相互干擾。
[0004]另外,通過對PCI碼的互相關性研究發現,標識PCI的輔同步序列碼互相關性并不理想,在網絡環境不佳的情況下,PCI會受到由輔同步序列碼移位生成的其他PCI的干擾,且移位越小,干擾越大,從而也為正確識別同步信號帶來了困難。因此對于相鄰的小區來說,需要配置輔同步序列碼移位較大的PCI,換句話說,盡量將移位較小的PCI資源分配給距離較遠的節點,以避免因為碼屬性不理想帶來的干擾。
[0005]但是,在實現本發明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現有技術亟需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案,以能夠有效減少使用相同PCI小區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用戶,尤其是處在小區邊緣的用戶在小區搜索時的性能,同時能夠縮短配置時延,保證配置的時效性。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及裝置,以能夠有效減少使用相同PCI小區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用戶,尤其是處在小區邊緣的用戶在小區搜索時的性能,同時能夠縮短配置時延,保證配置的時效性。
[0007]—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包括:
[0008]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K分為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個小組,生成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并通過三段地址碼標識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每個物理小區標識,其中,所述三段地址碼分別表不物理小區標識的大組號、小組號和組內號;
[0009]將物理小區標識資源按分類逐一映射到新基站:每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As個相鄰新基站組成一個基站簇,對應一個大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
[0010]將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的第一位物理小區標識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
[0011]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Λ ^分為Λ ^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個小組,生成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包括: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分為個大組時,將相隔步長為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大組中,共分成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中的物理小區標識按照相隔步長為As分成As個小組中,將相隔步長為As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小組中,同一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相鄰的兩個物理小區標識相隔的距離為Λ^Χ As ;所述三段地址碼由三段二進制編碼組成,以點號”分開,其中,第一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大組號;第二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某個大組內的小組號;第三段地址碼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組內號,用以標識任何一個物理小區標識在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位置。
[0012]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時,當檢測到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數量超過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可用的物理小區標識數量時,復用其他組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0013]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復用其他組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包括:首先復用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I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其次選擇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2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如此類推,遍歷所有大組號;若當遍歷所有大組號后仍然不夠使用,則將小組號加1,重新遍歷所有大組號,如此類推,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0014]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將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的第一位物理小區標識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包括:當一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后,采用相同配置方法逐一對其他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進行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直到最終完成網絡中所有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其中,所述異構節點包括如下類型:微小區、微微小區、中繼節點和家庭基站。
[0015]另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包括:
[0016]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生成單元,用于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Al分為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個小組,生成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并通過三段地址碼標識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每個物理小區標識,其中,所述三段地址碼分別表示物理小區標識的大組號、小組號和組內號;
[0017]分類映射單元,用于將物理小區標識資源按分類逐一映射到新基站:每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As個相鄰新基站組成一個基站簇,對應一個大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
[0018]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用于將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的第一位物理小區標識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
[0019]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生成單元,具體用于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分為個大組時,將相隔步長為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大組中,共分成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中的物理小區標識按照相隔步長為As分成八8個小組中,將相隔步長為As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小組中,同一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相鄰的兩個物理小區標識相隔的距離為L1X As ;所述三段地址碼由三段二進制編碼組成,以點號”分開,其中,第一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大組號;第二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某個大組內的小組號;第三段地址碼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組內號,用以標識任何一個物理小區標識在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位置。
[0020]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具體用于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時,當檢測到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數量超過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可用的物理小區標識數量時,復用其他組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0021 ] 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進一步具體用于首先復用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I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其次選擇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2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如此類推,遍歷所有大組號;若當遍歷所有大組號后仍然不夠使用,則將小組號加1,重新遍歷所有大組號,如此類推,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0022]可選的,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所述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具體用于當一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后,采用相同配置方法逐一對其他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進行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直到最終完成網絡中所有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其中,所述異構節點包括如下類型:微小區、微微小區、中繼節點和家庭基站。
[0023]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為采用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征進行分類,并通過三段地址碼表示每個PCI所在的分類情況,以便實現快速地為網絡所有的新基站及其覆蓋范圍下的異構節點進行物理小區標識自動配置;并作為通用的配置方法為單個網絡節點添加時的自動配置PCI提供了解決方案的技術手段,所以達到了如下的技術效果:能夠有效減少使用相同PCI小區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用戶,尤其是處在小區邊緣的用戶在小區搜索時的性能,同時能夠縮短配置時延,保證配置的時效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流程圖;
[0026]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7]圖3為本發明應用實例物理小區標識的分類自配置方法的一個應用場景示意圖;
[0028]圖4為本發明應用實例物理小區標識的分類自配置方法的操作步驟圖;
[0029]圖5為本發明應用實例按照步長Al = 8,As = 3生成的PCI資源列表示意圖;
[0030]圖6為本發明應用實例PCI資源與網絡節點映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2]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流程圖,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包括:
[0033]101、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分為 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個小組,生成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并
通過三段地址碼標識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每個物理小區標識,其中,所述三段地址碼分別表示物理小區標識的大組號、小組號和組內號;
[0034]102、將物理小區標識資源按分類逐一映射到新基站:每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As個相鄰新基站組成一個基站簇,對應一個大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
[0035]103、將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的第一位物理小區標識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
[0036]可選的,所述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分為Λ ^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個小組,生成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包括: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分為個大組時,將相隔步長為AJ勺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大組中,共分成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中的物理小區標識按照相隔步長為As分成As個小組中,將相隔步長為As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小組中,同一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相鄰的兩個物理小區標識相隔的距離為Λ^Χ As ;所述三段地址碼由三段二進制編碼組成,以點號”分開,其中,第一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大組號;第二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某個大組內的小組號;第三段地址碼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組內號,用以標識任何一個物理小區標識在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位置。[0037]可選的,所述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時,當檢測到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數量超過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可用的物理小區標識數量時,復用其他組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0038]可選的,所述復用其他組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包括:首先復用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I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其次選擇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2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如此類推,遍歷所有大組號;若當遍歷所有大組號后仍然不夠使用,則將小組號加1,重新遍歷所有大組號,如此類推,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0039]可選的,所述將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的第一位物理小區標識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包括:當一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后,采用相同配置方法逐一對其他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進行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直到最終完成網絡中所有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其中,所述異構節點包括如下類型:微小區、微微小區、中繼節點和家庭基站。
[0040]對應于上述方法實施例,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結構示意圖,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包括:
[0041]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生成單元21,用于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分為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A小組,生成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并通過三段地址碼標識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每個物理小區標識,其中,所述三段地址碼分別表示物理小區標識的大組號、小組號和組內號;
[0042]分類映射單元22,用于將物理小區標識資源按分類逐一映射到新基站:每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個相鄰新基站組成一個基站簇,對應一個大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
`[0043]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23,用于將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的第一位物理小區標識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
[0044]可選的,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生成單元21,具體用于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K分為個大組時,將相隔步長為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大組中,共分成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中的物理小區標識按照相隔步長為As分成As個小組中,將相隔步長為As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小組中,同一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相鄰的兩個物理小區標識相隔的距離為Λ^Χ As ;所述三段地址碼由三段二進制編碼組成,以點號”分開,其中,第一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大組號;第二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某個大組內的小組號;第三段地址碼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組內號,用以標識任何一個物理小區標識在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位置。
[0045]可選的,所述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23,具體用于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時,當檢測到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數量超過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可用的物理小區標識數量時,復用其他組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0046]可選的,所述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23,進一步具體用于首先復用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I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其次選擇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2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如此類推,遍歷所有大組號;若當遍歷所有大組號后仍然不夠使用,則將小組號加1,重新遍歷所有大組號,如此類推,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0047]可選的,所述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23,具體用于當一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后,采用相同配置方法逐一對其他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進行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直到最終完成網絡中所有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其中,所述異構節點包括如下類型:微小區、微微小區、中繼節點和
家庭基站。
[0048]本發明實施例上述方法或裝置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為采用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征進行分類,并通過三段地址碼表示每個PCI所在的分類情況,以便實現快速地為網絡所有的新基站及其覆蓋范圍下的異構節點進行物理小區標識自動配置;并作為通用的配置方法為單個網絡節點添加時的自動配置PCI提供了解決方案的技術手段,所以達到了如下的技術效果:能夠有效減少使用相同PCI小區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用戶,尤其是處在小區邊緣的用戶在小區搜索時的性能,同時能夠縮短配置時延,保證配置的時效性。
[0049]以下舉應用實例進行說明:
[0050]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應用實例物理小區標識的分類自配置方法的一個應用場景示意圖,該應用場景是PCI分配的一種常見場景:整個區域需要布設大量的新基站,每一個新基站下部署了一定數量的異構節點,異構節點類型包括微小區(miciX) cell)、微微小區(Pico cell)、中繼節點(relay)和家庭基站(femtocell)。這些基站都已經完成選址、基建、通信設備安裝與加電、并等待完成包括PCI配置的基本參數和射頻參數的自配置,就能進入運行狀態。在完成自配置之前,不能為用戶提供無線接入服務。此時,網絡自組織技術實現對網絡節點PCI的自配置,復雜的配置工作不再需要人工進行,且自動化的配置方法不僅協調了新基站對新基站、異構節點對異構節點PCI使用的干擾,同時還考慮了新基站和異構節點之間的相互干擾與影響。在實際場景中,新基站的數量也不局限于圖3中的19個;同理,異構節點部署的數量和位置也不局限于圖3中所示,在實際網絡中,一個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數量可能會非常龐大,如針對家庭和辦公室設置的家庭基站,其部署位置隨機,數量龐大。此時,本發明為PCI的復用提供了一種通用方法,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網絡中使用了相同PCI所產生的干擾,同時保證地理位置較近的節點之間配置的PCI具有較低的互相關性。
[0051]本發明應用實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物理小區標識PCI的分類自配置方法,該方法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征進行分類,并通過三段地址碼表示每個PCI所在的分類情況,以便實現快速地為網絡所有的新基站及其覆蓋范圍下的異構節點進行物理小區標識自動配置;并作為通用的配置方法為單個網絡節點添加時的自動配置PCI提供了解決方案。
[0052]為了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應用實例提供了一種物理小區標識PCI的分類自配置方法,通過類似IP地址的編碼方式將PCI資源進行分類標識,使得網絡節點能夠快速便捷地尋找合適PCI并進行配置;通用的分配方法同時適用于兩個場景:在網絡初始部署階段大量網絡節點已經部署完成,等待配置PCI等基本參數配置的場景;網絡運行階段中,單個網絡節點增加到網絡中的場景。對PCI資源的分類是針對PCI碼屬性特征,將互相關性高的PCI分到不同組中,在對新基站配置時能夠保證相鄰PCI的距離相隔較遠。
[0053]如圖4所示,為本發明應用實例物理小區標識的分類自配置方法的操作步驟圖,具體步驟:
[0054]401、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PCI按照步長為\分為\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個小組,生成PCI資源列表,并通過三段地址碼標識每個PCI,三段地址碼分別表示PCI的大組號,小組號和組內號。
[0055]402、將PCI資源按分類逐一映射到新基站:每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對應一個小組PCI資源;As個相鄰新基站組成一個基站簇,對應一個大組PCI資源。
[0056]403、將一個小組資源中的第一位PCI分配給新基站,小組內剩余PCI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范圍下的異構節點。
[0057]404、當新基站覆蓋范圍下的異構節點數量超過該小組可用的PCI數量時,復用其他組的PCI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PCI配置為止。
[0058]405、采用相同的辦法完成網絡中其他新基站和異構節點的PCI配置。
[0059]所述步驟401中的PCI資源共168組,將相隔步長為Λ ^的所有PCI分到同一個大組中,共分成Λ L個大組,例如:\ = 8時,PCI為0、8、16、24、32、……160將分到同一大組中;再將每個大組中的PCI按照相隔步長為As分成Λ 8個小組中,這樣,同一小組中相鄰的兩個PCI相隔的距離為AlX As,例如,Al = 8且As = 3時,PCI為0、24、48、72、96、120、144將分到同一小組中。
`[0060]所述步驟401中的三段地址碼是類似于網絡IP地址的編碼方式,由三段二進制編碼組成,以點號”分開。其中第一段地址碼對應PCI資源列表中的大組號;第二段地址碼對應PCI資源列表中某個大組內的小組號;第三段地址碼對應一個PCI小組中的組內號,用以標識任何一個PCI在該小組內的位置。例如,PCI位于第四大組,第一小組中的第三位,其三段地址碼為011.000.010。
[0061]所述步驟402中對相鄰新基站和覆蓋范圍下的異構節點的判斷,是根據新基站在建網初期已經獲得的基本配置信息確定的,這些信息可以用于輔助PCI自配置且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信息包括通過衛星導航系統得到的地理位置信息,節點類型,鄰區關系,小區半徑等。相鄰新基站是指相互存在于對方鄰區關系中的新基站;覆蓋范圍是指異構節點所在的位置是否在新基站的小區半徑覆蓋范圍內。
[0062]所述步驟402中PCI資源對網絡節點的映射,確定了 PCI資源分類與新基站之間的關系,即一個大組PCI資源對應一個基站簇;同一個大組內的小組PCI資源對應基站簇內的新基站,從而確定每個新基站的大組號和小組。
[0063]所述步驟403中的配置方法是在某個新基站確定了大組號和小組號后進行的;規定小組內第一位PCI,即第三段地址碼為000的PCI分配給新基站,小組內剩余PCI隨機分配給其他異構節點。當異構節點數量少于該小組剩余PCI資源數量時,多余的PCI將放棄不用。當異構節點數量大于剩余PCI資源數量時,需要復用其他組的PCI資源。[0064]所述步驟404中的復用原則為,首先復用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I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PCI,例如本地新基站PCI —二段地址碼為001.000,則優先選擇010.000小組內的除010.000.000外的PCI資源進行復用;其次選擇大組號加2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PCI資源,如此類推。若當遍歷所有大組號后仍然不夠使用,則將小組號加1,重新遍歷所有大組號,如此類推,例如新基站001.000已經遍歷所有大組,則選擇001.001小組內的除001.001.000外的PCI資源,并重新遍歷大組號。
[0065]所述步驟405中,PCI自配置是以一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為單位周期進行配置。當一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完成PCI配置后,采用相同配置方法逐一完成其他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進行PCI配置,直到最終完成網絡中所有新基站的PCI配置。
[0066]本發明應用實例方法所述的新基站是指長期演進系統LTE及其增強系統LTE-A中的宏基站,異構節點類型包括微小區(micro cell)、微微小區(Pico cell)、中繼節點(relay)和家庭基站(femtocell)。
[0067]本發明應用實例所述生成的PCI資源列表中所有PCI資源按照相隔步長為分為Λ ^個大組,首先保證了每個大組中的所有元素相隔足夠遠,確保所有互相關性高的PCI被分到不同的大組中,即每一個大組中的所有PCI都保持低互相關性。再次,每個大組PCI又被按照相隔步長為As分為As個小組,因為每個小組的PCI只對應一個新基站,保證了每個新基站覆蓋范圍下的異構節點所配置的PCI分隔得足夠遠。PCI資源列表的分類可以使用其他步長的組合,如Al = 6, Δ5 = 4或者Al = 7, As = 4等,步長的選擇可以根據不同的網絡拓撲結構而定,例如當網絡中新基站數量較大,每個新基站覆蓋下異構節點數量較少時,可采用步長如= 14,As = 4,其充足的分類數量能夠滿足新基站的配置需求,同時每個小組內包含了 2個PCI用于異構節點配置,不會造成過多的資源浪費。
[0068]本發明應用實例方法的應用場景是有設定數量的新基站以及其覆蓋范圍下的異構節點請求完成物理小區標識的配置,同時能實現在網絡運行狀態下的單個網絡節點添加到網絡中時請求的PCI配置。新基站添加時,通過周圍鄰區PCI的三段地址碼,從PCI資源列表中選擇一個未使用的相同大組不同小組內的首位PCI進行配置;對于新添加的異構節點,可通過獲知其所在的新基站PCI的三段地址碼,從PCI資源列表相同的小組內選擇未使用的PCI進行配置。
[0069]所述PCI自配置方法是針對蜂窩移動通信長期演進LTE系統及其增強系統,該方法同樣適用于CDMA系統的擾碼分配,GSM系統的頻率分配,以及無線局域網的頻率信道分配。
[0070]如圖5所示,為本發明應用實例按照步長Alj = 8, As = 3生成的PCI資源列表示意圖,介紹了本發明應用實例中網絡自組織服務器生成的物理小區標識PCI的分類情況,具體如下:
[0071]物理小區標識共168組,由輔同步序列碼通過移位疊加生成,分類如圖5中資源列表中的0-167號編碼的PCI。
[0072]舉例采用步 長Al = 8,As = 3對0-167號編碼的PCI進行分類,生成資源列表。
[0073]首先對0-167的PCI按照相隔步長Λ l = 8分為8個大組,即圖5中每一列為一個大組,每個大組包含了 21個編碼號相差為8的PCI。再將每個大組中的PCI按照步長As=3分為3個小組,每個小組包含7個編碼號相差為24的PCI,如第一大組第一小組包含PCI編碼號為:0,24,48,72,96,120,144。再將所有PCI進行三段地址碼標識其大組號,小組號和組內號。例如,位于第三大組、第二小組的第三位的PCI編碼號為58,其三段地址碼為 010.001.010。
[0074]如圖6所示,為本發明應用實例PCI資源與網絡節點映射示意圖。具體介紹本發明應用實例方法針對設定數量的新基站和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自配置的一個實施例的試驗情況:
[0075]在網絡部署初期,首先按照步驟401所述方法生成PCI資源列表以待使用,例如采用如圖5所示\ = 8,As = 3的PCI資源列表,該資源列表中每個小組包含I個用于宏基站和6個用于異構節點的PCI。接著,進行PCI資源列表和網絡節點間的映射。
[0076]PCI的分配以一個新基站為單位進行,完成一個基站及其覆蓋范圍下的異構節點的PCI配置后,再進行下一個新基站的PCI配置。
[0077]該新基站根據PCI資源與網絡節點的映射關系確定其大組號和小組號,如該新基站是第四個基站簇中首個未配置PCI的新基站,則其大組號和小組號為011.000,該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將使用011.000小組內的PCI資源。其次,將小組內的第一個PCI分配給新基站,即新基站采用PCI三段地址碼為011.000.000進行配置,對應PCI資源列表中的組值為3的PCI。
[0078]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在不超過6個的情況下,統一配置與新基站PCI地址碼相同的大組號和小組號,即為011.000,從該小組中隨機分配得到一個PCI,如圖6中所示異構節點隨機分配得到PCI的三段地址碼為011.000.001,對應PCI資源列表中的組值為27的 PCI。
[0079]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若超過了 6個,則需要復用其他組的PCI。根據異構節點的數量確定需要復用PCI的個數,如異構節點數量為36個時,除本地PCI小組外,仍需要5個PCI小組資源來滿足配置需求。復用其他小組PCI資源時,只需確定復用PCI的大組號和小組號,其規則為:
[0080]首先復用與本地PCI大組號加I的小組內的PCI,例如本圖6中所示異構節點的大組號011加I,小組號不變,則選擇PCI小組100.010內用于異構節點的PCI,因此該異構節點配置的PCI三段地址碼為100.010.001。
[0081]如果圖6中異構節點數量龐大,需要繼續復用其他小組的PCI時,則復用與大組號加2的PCI資源,如此類推遍歷全部大組。如果還不能滿足要求,則小組號加1,大組號從新輪回,如此類推。例如當異構節點數量不斷增加時,針對本地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其復用的PCI資源前兩段地址碼順序為011.010,100.010,101.010,110.010,111.010,
000.010,001.010,010.010,011.000,100.000,101.000,110.000,111.000,000.000,
001.000,010.000,011.001,100.001,101.001,110.001,111.001,000.001,001.001,
010.001。
[0082]網絡中最后一個基站簇中的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進行PCI配置。PCI配置以基站為單位逐個進行,直到網絡中最后一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完成配置為止。
[0083]本發明應用實例一種用于蜂窩移動通信網絡中同構和異構場景下的物理小區標識PCI分類自配置方法,該方法根據PCI的物理屬性特征,將PCI按照不同步長分類,生成PCI資源列表,分類后每個PCI由一個三段地址碼標識;網絡節點再根據其基站的部署位置和鄰區關系,通過鄰區所使用PCI的地址碼快速地從PCI資源列表中搜索合適的PCI進行配置;本發明應用實例同時適用于在網絡運行狀態下新基站或異構節點添加時的PCI自配置,將互相關性大的PCI分在不同組中,從而規避了在網絡環境不理想情況下由于PCI互相關產生的干擾。本分類自配置方法兼顧了復雜度和性能,便于PCI快速與高效配置。本發明的有益結果是:本發明應用實例不僅能夠有效減少使用相同PCI小區之間的相互干擾,提高用戶,尤其是處在小區邊緣的用戶在小區搜索時的性能,同時能夠縮短配置時延,保證配置的時效性。本發明應用實例方法為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同構及異構場景下提供了一種通用的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操作步驟容易,計算復雜度低,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0084]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了解到本發明實施例列出的各種說明性邏輯塊(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單元,和步驟可以通過電子硬件、電腦軟件,或兩者的結合進行實現。為清楚展示硬件和軟件的可替換性(interchangeability),上述的各種說明性部件(illustrative components),單元和步驟已經通用地描述了它們的功能。這樣的功能是通過硬件還是軟件來實現取決于特定的應用和整個系統的設計要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于每種特定的應用,可以使用各種方法實現所述的功能,但這種實現不應被理解為超出本發明實施例保護的范圍。
[0085]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種說明性的邏輯塊,或單元都可以通過通用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專用集成電路(ASIC),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或其它可編程邏輯裝置,離散門或晶體管邏輯,離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組合的設計來實現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處理器可以為微處理器,可選地,該通用處理器也可以為任何傳統的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也可以通過計算裝置的組合來實現,例如數字信號處理器和微處理器,多個微處理器,一個或多個微處理器聯合一個數字信號處理器核,或任何其它類似的配置來實現。
[0086]本發明實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驟可以直接嵌入硬件、處理器執行的軟件模塊、或者這兩者的結合。軟件模塊可以存儲于RAM存儲器、閃存、ROM存儲器、EPROM存儲器、EEPROM存儲器、寄存器、硬盤、可移動磁盤、⑶-ROM或本領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儲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儲媒介可以與處理器連接,以使得處理器可以從存儲媒介中讀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儲媒介存寫信息。可選地,存儲媒介還可以集成到處理器中。處理器和存儲媒介可以設置于ASIC中,ASIC可以設置于用戶終端中。可選地,處理器和存儲媒介也可以設置于用戶終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0087]在一個或多個示例性的設計中,本發明實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軟件、固件或這三者的任意組合來實現。如果在軟件中實現,這些功能可以存儲與電腦可讀的媒介上,或以一個或多個指令或代碼形式傳輸于電腦可讀的媒介上。電腦可讀媒介包括電腦存儲媒介和便于使得讓電腦程序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儲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電腦可以接入訪問的可用媒體。例如,這樣的電腦可讀媒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0M、CD-ROM或其它光盤存儲、磁盤存儲或其它磁性存儲裝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載或存儲以指令或數據結構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電腦、或通用或特殊處理器讀取形式的程序代碼的媒介。此外,任何連接都可以被適當地定義為電腦可讀媒介,例如,如果軟件是從一個網站站點、服務器或其它遠程資源通過一個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字用戶線(DSL)或以例如紅外、無線和微波等無線方式傳輸的也被包含在所定義的電腦可讀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盤(disc)包括壓縮磁盤、鐳射盤、光盤、DVD、軟盤和藍光光盤,磁盤通常以磁性復制數據,而碟片通常以激光進行光學復制數據。上述的組合也可以包含在電腦可讀媒介中。
[0088]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包括: 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分為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個小組,生成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并通過三段地址碼標識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每個物理小區標識,其中,所述三段地址碼分別表不物理小區標識的大組號、小組號和組內號; 將物理小區標識資源按分類逐一映射到新基站:每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As個相鄰新基站組成一個基站簇,對應一個大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 將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的第一位物理小區標識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K分為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個小組,生成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包括: 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分為個大組時,將相隔步長為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大組中,共分成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中的物理小區標識按照相隔步長為As分成八8個小組中,將相隔步長為As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小組中,同一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相鄰的兩個物理小區標識相隔的距離為A-As; 所述三段地址碼由三段二進制編碼組成,以點號”分開,其中,第一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大組號;第二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某個大組內的小組號;第三段地址碼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組內號,用以標識任何一個物理小區標識在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位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時,當檢測到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數量超過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可用的物理小區標識數量時,復用其他組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用其他組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包括: 首先復用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I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其次選擇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2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如此類推,遍歷所有大組號;若當遍歷所有大組號后仍然不夠使用,則將小組號加1,重新遍歷所有大組號,如此類推,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的第一位物理小區標識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包括: 當一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后,采用相同配置方法逐一對其他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進行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直到最終完成網絡中所有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其中,所述異構節點包括如下類型:微小區、微微小區、中繼節點和家庭基站。
6.一種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包括: 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生成單元,用于根據物理小區標識的碼屬性特性,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Λ ^分為Λ ^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資源按步長As分為As個小組,生成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并通過三段地址碼標識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每個物理小區標識,其中,所述三段地址碼分別表示物理小區標識的大組號、小組號和組內號; 分類映射單元,用于將物理小區標識資源按分類逐一映射到新基站:每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As個相鄰新基站組成一個基站簇,對應一個大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 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用于將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的第一位物理小區標識分配給新基站,并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生成單元,具體用于將所有物理小區標識按照步長為K分為個大組時,將相隔步長為AJ勺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大組中,共分成個大組;再將每個大組中的物理小區標識按照相隔步長為As分成As個小組中,將相隔步長為As的所有物理小區標識分到同一個小組中,同一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中相鄰的兩個物理小區標識相隔的距離為L1X As ;所述三段地址碼由三段二進制編碼組成,以點號”分開,其中,第一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的大組號;第二段地址碼對應所述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列表中某個大組內的小組號;第三段地址碼對應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組內號,用以標識任何一個物理小區標識在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的位置。`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具體用于將所述每一個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剩余物理小區標識隨機分配給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時,當檢測到該新基站覆蓋下的異構節點數量超過該小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內可用的物理小區標識數量時,復用其他組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進一步具體用于首先復用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I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其次選擇與本地新基站大組號加2的小組內用于配置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資源,如此類推,遍歷所有大組號;若當遍歷所有大組號后仍然不夠使用,則將小組號加I,重新遍歷所有大組號,如此類推,直到所有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為止。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物理小區標識分類自配置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組內物理小區標識分配單元,具體用于當一個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完成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后,采用相同配置方法逐一對其他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進行物理小區標識配置,直到最終完成網絡中所有新基站及其覆蓋下的異構節點的物理小區標識配置,其中,所述異構節點包括如下類型:微小區、微微小區、中繼節點和家庭基站。
【文檔編號】H04W16/02GK103796208SQ201210418321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6日
【發明者】彭木根, 魏垚, 閔仕君, 王文博 申請人:北京郵電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