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p2p節點分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P2P節點分組方法,屬于流媒體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用戶對多媒體內容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傳統的C/S模式無法滿足廣大用戶的需求。P2P(PeertoPeer)技術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難題,P2P流媒體的應用,能夠充分利用網絡中節點的空閑資源,每個節點既是客戶端又是服務端,既能為其他節點提供數據又能接受數據。從拓撲結構上看,P2P網絡平臺由兩個層次組成。上面一層是服務器級的⑶N(ContentDeliveryNetwork,即互聯網內容發布網絡)網絡,下面一層是應用的客戶節點組成的P2P網絡。P2P網絡的組成構件有中心跟蹤(CenterTracker,以下簡寫為CT)服務器、NP(normalpeer)節點、數據源(Source)服務器(例如WEB服務器)。CT服務器會根據NP的特點對NP進行分組以優化P2P分享以及更好的網絡整體傳輸。然而傳統的CT服務器僅僅是根據同源屬性的方式,把觀看同一視頻的節點放到節點表中,此方式造成NP分組策略比較單一。
發明內容本發明提出一種P2P節點分組方法,其利用豐富化的節點表數據結構來優化P2P節點的分組策略。一種P2P節點分組方法,所述P2P網絡包括CT服務器、NP節點、Source服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T服務器可根據豐富化的節點表采用多種節點分組策略,包括如下優選步驟A、NP節點在播放某視頻時向CT服務器報告NP節點自身信息;B、CT服務器收集并分析NP節點信息,并根據分析結果生成節點表;C、CT根據節點表產生節點分組策略,并根據該策略將NP節點分組;D、同組NP之間根據各自需要向同組的其他的NP請求數據。上述任一方案優選的是,上述步驟A所述NP為PC、智能手機。上述任一方案優選的是,上述步驟A所述NP自身信息包括;NP節點唯一標識,NP節點所看影片的片源ID以及NP節點自身IP信息;上述任一方案優選的是,上述步驟B所述節點表元素包括NP節點唯一標識、片源ID、ISP、NP節點所在地。上述任一方案優選的是,上述步驟B所述CT服務器根據NPNP節點的IP以及IP數據庫得到每個NP節點的ISP及所在地。上述任一方案優選的是,上述步驟C所述CT服務器根據節點表元素生成多種節點分組策略,包括P1、將片源ID相同的NP節點劃分為一組的策略;P2、將片源ID相同且同ISP的NP節點分為一組的策略;P3、將片源ID相同且同地域的NP節點分為一組的策略;P4、將片源ID相同且同地域同ISP的NP節點分為一組的策略。上述任一方案優選的是,對于根據所述節點分組策略分為一組的N個NP節點,每個NP節點都從Source服務器上面取N分之一的數據,其他的數據都從同組的另外N-1個NP節點上面去取。上述任一方案優選的是,對于根據所述節點分組策略分為一組的編號為1-M的M個NP節點,每個NP節點根據自己的編號去Source服務器取自己的編號的那一塊數據,當需要獲取非自身編號的數據塊時,可以直接向編號與所需數據塊編號相同的NP節點發送數據請求而獲取所需數據塊。附圖1是按照本發明方法所涉及的構件CT服務器按節點分組策略Pl將NP節點分組的示意圖。附圖2是按照本發明方法所涉及的構件CT服務器按節點分組策略P2將NP節點分組的示意圖。附圖3是按照本發明方法所涉及的構件CT服務器按節點分組策略P3將NP節點分組的示意圖。附圖4是按照本發明方法所涉及的構件CT服務器按節點分組策略P3將NP節點分組的另一示意圖。附圖5是按照本發明方法所涉及的構件CT服務器按節點分組策略P3將NP節點分組的又一示意圖。附圖6是按照本發明方法所涉及的構件CT服務器按節點分組策略P4將NP節點分組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在P2P網絡平臺中,本發明涉及到跟此有關的構件是CT服務器、NP節點。NP節點是具體應用依附的網絡實體,其可以是一個具體的應用客戶端。本發明中,NP節點跟三類實體連接,分別是NP節點和NP節點互相連接、NP節點連接到Source服務器、NP節點連接到CT服務器。在本實施例中,NP節點在播放某視頻時向CT服務器報告NP節點自身信息,該信息包括;NP唯一標識,NP所看影片的片源ID以及NP自身IP信息;例如,某NP節點甲正在收看片源ID為1001的影片《變形金剛》,該NP節點甲的IP為123.115.149.116,NP節點甲將自己的UUID、收看片源ID、IP地址發送給CT服務器。CT服務器收集并分析NP節點信息,并根據分析結果生成節點表,這些NP節點信息來自不同的NP節點。CT服務器首先根據NP節點的IP以及IP數據庫得到每個NP節點的ISP及所在地并結合NP的UUID以及所看影片片源ID形成一個節點表。CT服務器根據節點表以及節點分組策略,將NP節點分組,所述策略包括P1、將片源ID相同的NP節點劃分為一組的策略;P21、將片源ID相同且同ISP的NP節點分為一組的策略;P3|、將片源ID相同且同地域的NP節點分為一組的策略;P4|、將片源ID相同且同地域同ISP的NP節點分為一組的策略;在本實施例中,如果按照策略Pl將NP分組,則以相同片源ID為關鍵字查找出對應UUID組。為了方便理解可參考附圖-1。在本實施例中,如果按照策略P2將NP分組,則以相同片源ID和相同ISP為關鍵字查找出對應UUID組。為了方便理解可參考附圖_2。在本實施例中,如果按照策略P3將NP分組,則以相同片源ID和相同所在地域為關鍵字查找出對應UUID組。為了方便理解可參考附圖-3、附圖-4、附圖-5。在本實施例中,如果按照策略P4將NP分組,則以片源相同ID、相同ISP和以及相同所在地域為關鍵字查找出對應UUID組。為了方便理解可參考附圖_6。更進一步,NP節點還向CT服務器報告自身所擁有的數據,所述擁有的數據信息是通過MTB(Metadatatablebit)表來表示,所述MTB表包含NP節點的UUID、片源ID、分塊數據表。所述數據表記錄某影片各分塊數據是否存在,以供其他NP下載所需數據塊。對于根據上述任一策略分為一組的N個NP節點,每個NP節點都從Source服務器上面取N分之一的數據,其他的數據都從同組的另外N-1個NP節點上面去取。例如有100個NP節點在觀看同一視頻,CT服務器按照上述策略Pl進行了分組,則該100個NP節點分為一組,這時候每個NP節點都只從Source服務器上取1%的數據,另外99%數據都是從其他Np節點上獲得對于根據上述策略分為一組的編號為1-M的M個NP節點,每個NP節點根據自己的編號去Source服務器取自己的編號的那一塊數據,當需要獲取非自身編號的數據塊時,可以直接向編號與所需數據塊編號相同的NP節點發送數據請求而獲取所需數據塊。例如,同組NP節點數為20,CT把20個NP節點分別編號為1_20,某NP節點編號為18去Source服務器去取編號18的那一塊數據,如果該NP節點需要編號19的數據,它可以直接向編號為19的NP節點發送數據請求。權利要求1.一種P2P節點分組方法,所述P2P網絡包括CT服務器、NP節點、Source服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T服務器可根據豐富化的節點表采用多種節點分組策略,該方法包括如下優選步驟A、NP節點在播放某視頻時向CT服務器報告NP節點自身信息;B、CT服務器收集并分析NP節點信息,并根據分析結果生成節點表;C、CT服務器根據節點表產生節點分組策略,并根據該策略將NP節點分組;D、同組NP節點之間根據各自需要向同組的其他的NP節點請求數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2P節點分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NP節點為PC、智能手機。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2P節點分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NP節點自身信息包括;NP節點唯一標識,NP節點所看影片的片源ID、NP節點自身IP信息;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2P節點分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節點表元素包括NP節點唯一標識、片源ID、ISP、NP節點所在地。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2P節點分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CT服務器根據NP節點的IP以及IP數據庫得到每個NP節點的ISP及所在地。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P2P節點分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所述CT服務器根據節點表元素生成多種節點分組策略,包括P1、將片源ID相同的NP節點劃分為一組的策略;P2、將片源ID相同且同ISP的NP節點分為一組的策略;P3、將片源ID相同且同地域的NP節點分為一組的策略;P4、將片源ID相同且同地域同ISP的NP節點分為一組的策略。6.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P2P節點分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根據所述節點分組策略分為一組的N個NP節點,每個NP節點都從Source服務器上面取N分之一的數據,其他的數據都從同組的另外N-1個NP節點上面去取。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P2P節點分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根據所述節點分組策略分為一組的編號為1-M的M個NP節點,每個NP節點根據自己的編號去Source服務器取自己的編號的那一塊數據,當需要獲取非自身編號的數據塊時,可以直接向編號與所需數據塊編號相同的NP節點發送數據請求而獲取所需數據塊。全文摘要本發明提出一種P2P節點分組方法,其利用豐富化的節點表數據結構來優化P2P節點的分組策略。所述P2P網絡包括CT服務器、NP節點、Source服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CT服務器可根據豐富化的節點表采用多種節點分組策略,所述P2P節點分組方法包括如下優選步驟A、NP節點在播放某視頻時向CT服務器報告NP節點自身信息;B、CT服務器收集并分析NP節點信息,并根據分析結果生成節點表;C、CT根據節點表產生節點分組策略,并根據該策略將NP節點分組;D、同組NP之間根據各自需要向同組的其他的NP請求數據。文檔編號H04L29/08GK103036908SQ20121058819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優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發明者李茗,邵長松,趙瑞前,張海,馬宙,李卓,王世有申請人: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