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文檔序號:8004876閱讀:1386來源:國知局
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和接收方法,其中,該發送方法包括:將需要發送的組播數據拆分為多個組播包;在每個組播包的包頭添加參數信息,參數信息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本發明通過拆分組播數據,然后發送拆分后的組播包能提供高效的組播通信機制,并且減少數據延時,此外,通過給拆分后的組播包添加具有確定每個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的包頭,有利于組播包發送的完整性和有序性,進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專利說明】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計算機領域,并且特別地,涉及一種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和接收方法。【背景技術】
[0002]InfiniBand架構是一種支持多并發鏈接的“線纜轉換”技術,主要用于底層的輸入/輸出通信,在串行鏈路上實現高速率、低延時的效果。InfiniBand架構作為一種統一的互聯架構,不僅可以用于存儲I/O和網絡1/0,而且也可以用于進程間通信。InfiniBand架構的主要特點是高帶寬,單條鏈路的SDR (Single Date Rate,單數據率)帶寬為2.5Gbps,DDR (Double Date Rate,雙數據率)帶寬為 5Gbps, QDR (Quad Date Rate,四位數據率)帶寬為lOGbps,如果需要更大的帶寬,只需要增加鏈路數量即可,比如4倍的QDR帶寬可以達到40Gbps)、低時延(交換機延時140ns、應用程序延時3 μ S、新的網卡技術將使應用程序延時降低到I μ s水平)、系統擴展性好(可輕松實現完全無擁塞的數萬端設備的InfiniBand網絡)。另外,InfiniBand 標準支持 RDMA (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遠程直接存儲器存取),使得在使用InfiniBand構筑服務器、存儲器網絡時比萬兆以太網以及FC (FibreChannel,網狀通道)具有更高的性能、效率和靈活性。
[0003]基于InfiniBand的多客戶端的實現,即在服務器端接收到多個客戶端的連接請求后,與多個客戶端建立連接,然后服務器端依次將同一份數據發送給多個客戶端。如圖1所示,InfiniBand的組播可以基于硬件實現,服務器節點(發送方)與多個客戶端建立連接后,與客戶端交護必要的信息,將接收到的數據加入QP(Queue paar,即隊列隊,未在圖中示出,包括發送隊列和接收隊列)的接收隊列中,位于發送隊列中的組播數據可以經過交換機同時有效地傳送至多個接收者(圖1中僅列如三個客戶端作為示例),然后,服務器節點將已發送完成的數據加入CQ(Completion queue,完成隊列)。當交換機接收到服務器端發送的組播包后,會復制該組播包,并向加入該組播組的多個接收者發送該組播包,接收者將接收到的數據加入QP的接收隊列中,然后將接收隊列中的數據經過發送隊列提交給用戶,已提交完成的數據加入CQ。
[0004]雖然InfiniBand具有高速率、低延時的特性,但通過分析和實際的測試可知,在對多客戶端支持的設計方案中,傳輸時的數據延時會隨著客戶端數量的增長而基本上呈線性增長。
[0005]針對相關技術中傳輸組播數據至多客戶端引起的數據延時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0006]針對相關技術中傳輸組播數據至多客戶端引起的數據延時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和接收方法、以及服務器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和接收端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能夠減少傳播組播數據時的數據延時,提高通信效率。
[0007]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0008]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 一種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
[0009]該傳送方法包括:
[0010]將需要發送的組播數據拆分為多個組播包;
[0011]在每個組播包的包頭添加參數信息,參數信息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
[0012]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
[0013]其中,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包括:
[0014]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0015]優選地,該組播包的長度小于2K。
[0016]進一步地,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包括:
[0017]基于遠程直接存儲器存取RDMA協議發送封裝后的組播包。
[0018]并且,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包括:
[0019]將組播包發送至交換機,由交換機對組播包進行復制并將復制的組播包發送至接收端。
[0020]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 一種組播數據的接收方法。
[0021]該接收方法包括:
[0022]接收預先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多個組播包;
[0023]根據每個組播包的包頭的參數信息確定當前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
[0024]根據每個組播包的位置將該組播包加入接收隊列。
[0025]進一步地,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包括:
[0026]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0027]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 一種服務器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
[0028]該服務器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包括:
[0029]主控模塊,用于在對服務器進行初始化的情況下,配置監聽模塊、發送模塊、查詢發送狀態模塊;
[0030]監聽模塊用于建立并維持與接收方的通信;
[0031]發送模塊用于將需要發送的組播數據拆分為多個組播包,并在每個組播包的包頭添加參數信息,參數信息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以及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
[0032]查詢發送狀態模塊用于查詢每個組播包的發送狀態,并控制發送模塊對多個組播包進行逐個發送。
[0033]其中,上述監聽模塊用于建立并維持與接收方的通信包括:
[0034]基于遠程直接存儲器存取RDMA協議建立并維持與接收方的通信。
[0035]進一步地,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包括:
[0036]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0037]此外,發送模塊用于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包括:[0038]將組播包發送至交換機,由交換機對組播包進行復制并將復制的組播包發送至接收端。
[0039]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接收端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
[0040]該接收端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包括:
[0041]主控模塊,用于在對接收端進行初始化的情況下,配置接收模塊、查詢模塊;
[0042]接收模塊用于接收預先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多個組播包,根據每個組播包的包頭的參數信息確定當前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并根據每個組播包的位置將該組播包加入接收隊列;
[0043]查詢模塊用于在查詢到接收隊列中存在數據的情況下,提交接收隊列中的數據。
[0044]其中,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包括:
[0045]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0046]本發明通過拆分組播數據,然后發送拆分后的組播包能提供高效的組播通信機制,并且減少數據延時,此外,通過給拆分后的組播包添加具有確定每個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的包頭,有利于組播包發送的完整性和有序性,進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47]圖1是現有技術中傳輸組播數據的示意圖;[0048]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的流程圖;[0049]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發送組播數據的示意圖;[0050]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服務器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的框圖;[0051]圖5是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服務器端運行的示意圖;[0052]圖6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組播數據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圖;[0053]圖7是根據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的組播數據的接收方法的流程圖;[0054]圖8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接收端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的框圖;[0055]圖9是為根據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的服務器端接收步驟的流程圖;[0056]圖10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CS模型的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0057]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58]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
[0059]如圖2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發送方法可以包括:
[0060]步驟S201,將需要發送的組播數據拆分為多個組播包,每個組播包需要滿足長度要求,優選地,該組播包的長度小于2K ;
[0061]步驟S203,在每個組播包的包頭添加參數信息,參數信息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0062]步驟S205,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并且優選地,基于遠程直接存儲器存取RDMA協議發送封裝后的組播包,將組播包發送至交換機(可以存儲至交換機的緩存中),由交換機對組播包進行復制并將復制的組播包發送至多個接收端,并且,基于需要接收組播包的客戶端的數量確定復制的份數,此外,可以將多個需要接收組播數據的接收端加入一個組播組,通過設置組播組可以避免重發或是漏發現象。
[0063]其中,文中所述的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均可以包括: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并且,接收方可以根據第一數據頭判斷多個組播包是否接收完成,進一步地,接收方可以根據第二數據頭將多個數據進行正確排序。
[0064]如圖3所示,在實際應用中,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可以應用為以下步驟:
[0065]主線程執行初始化設置,進行緩沖資源分配,成生發送線程、查詢線程、等待線程和刪除線程,在成功之后將數據掛在隊列,在需要結束時取消其它線程,如果不結束,則繼續將數據掛在隊列;
[0066]等待線程隨時監聽客戶端發來的連接,然后接收,在成功地與客戶端交換數據之后,將客戶端加入全局客戶鏈表,如果交換數據失敗,則主線程執行取消其它線程;
[0067]發送線程判斷隊列上是否有數據,如果無,則休眠,如果有,則獲取組播緩存,取隊列數據拷貝到組播緩存中,再將組播緩存持在QP發送隊列;
[0068]查詢線程判斷數據是否發送成功,如果成功,則繼續查詢,如果沒有發送成功則休眠;
[0069]刪除線程判斷客戶端是否斷開連接,如果是則將該斷開連接的客戶端從全局客戶端鏈表中刪除,如果否,則刪除線程休眠。
[0070]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服務器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
[0071]如圖4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服務器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可以包括:
[0072]主控模塊41,用于在對服務器進行初始化的情況下,配置監聽模塊、發送模塊、查詢發送狀態模塊;
[0073]監聽模塊42,用于建立并維持與接收方的通信;
[0074]發送模塊43,用于將需要發送的組播數據拆分為多個組播包并在每個組播包的包頭添加參數信息,參數信息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以及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
[0075]查詢發送狀態模塊44,用于查詢每個組播包的發送狀態,并控制發送模塊對多個組播包進行逐個發送。
[0076]其中,監聽模塊42用于建立并維持與接收方的通信可以包括:基于遠程直接存儲器存取RDMA協議建立并維持與接收方的通信。
[0077]進一步地,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0078]此外,在發送模塊43用于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時,可以將組播包發送至交換機,由交換機對組播包進行復制并將復制的組播包發送至接收端。[0079]如圖5所示,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服務器端運行的示意圖。為了支持一個服務器多個客戶端(即,本文中所述的接收端),服務器端需要按多線程/多進程的方式設計,其中,多線程/多進程主要包括:主線程、監聽線程、發送線程、查詢發送狀態線程、刪除上下文線程。以下主要描述每個線程的角色用途。
[0080]1、主線程。用戶通過主線程設定RDMA Lib的一些配置參數、創建監聽線程、發送線程、查詢線程和刪除上下文線程,分配緩沖區,以及做必要的退出清理工作。其中,配置參數主要包括監聽線程的端口、IB (InfiniBand)設備名和端口號、每幀的長度、幀緩沖區的數目、組播組的IP地址、本地IB卡的IP地址等等。此外,在主線程生成其它線程之后,每個線程彼此獨立運作。
[0081]2、監聽線程。也稱為等待連接線程。用于與隨時可能發起連接請求的客戶端建立初始連接,雙方交換RDMA通信的必要信息。由于在RDMA雙方通信之前,必須通過另外一種通信通道交換彼此的身份和認證信息,否則RDMA連接將無法建立。其中,另外一種通信通道通常指socket信道,本文也采用socket信道。
[0082]3、發送線程。用于將每幀數據發送至客戶端,并寫至存儲加速卡(SysCache )設備。本線程的主要任務是將用戶的組播數據(可以為10MB)拆分成小包(優選地,單個小包的長度可以為2KB),并進行封裝包頭,然后發送到交換機/路由器。由交換機/路由器進行復制,并轉發到組播組里的各個客戶端。
[0083]其中,在監聽線程和發送線程之間,包括異步發送數據步驟,用于將組播數據入隊,然后數據出除列后進入發送線程。
[0084]4、查詢發送狀態線程。在將每一幀數據發送交換機后,查詢發送狀態線程用于查詢數據是否發送成功,如果發送成功,則可以進行下一幀數據的發送,否則,需要等待該數據幀發送成功。采用并行的兩個線程執行,即,將查詢發送狀態線程和發送線程的分離,可以提高數據發送的速率。
[0085]5、刪除上下文線程。在服務器端,通過鏈表來維護客戶端與服務器進行RDMA通信的必要信息(也可以稱為上下文信息),用于RDMA Write操作定時發送心跳。在客戶端斷開后,服務器向客戶端發送的心跳得不到回應,則服務器可以認定該客戶端已斷開通信連接,因此,服務器會將這些信息從鏈表中刪除,并釋放本地的資源。由于在操作鏈表之前需要獲取鎖,而釋放本地資源比較耗時,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服務器端還維護了一個移除鏈表,用于將鏈接斷開客戶端(也可稱為死掉客戶端)的上下文信息從激活鏈表中刪除,放入移除鏈表中。刪除上下文線程主要是負責定時檢測移除鏈表中是否有元素,如果有,則刪除移除鏈表中的元素,釋放斷開客戶端對應的本地IB資源,否則,睡眠后繼續檢測。
[0086]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組播數據的接收方法。
[0087]如圖6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接收方法可以包括:
[0088]步驟S601,接收預先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多個組播包;
[0089]步驟S603,根據每個組播包的包頭的參數信息確定當前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進一步地,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0090]步驟S605,根據每個組播包的位置將該組播包加入接收隊列,并且,需要將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從每個組播包中剝離出來之后,根據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位置封裝剝離后的多個組播包。
[0091]在實際應用中,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組播數據的發送和接收方法可以采用CS(Client-Server)模型來支持單服務器與多客戶端的通信來實現,并且,可以在服務器和客戶端采用不同的開發平臺,例如,服務器端使用Linux操作系統,而客戶端可以采用Windows系統,也可以使用計算機領域公知的一些其它操作系統。
[0092]如圖7所示,在實際應用中,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組播數據的接收方法可以應用為以下步驟:
[0093]主線程與服務器端進行socket通信從而進行必要的信息交互,然后進行初始化設置、緩沖資源分配、生成查詢線程和、從隊列中獲取數據,詢問獲取數據是否結束,如果結束則關閉其它線程,如果未結束則繼續從隊列中獲取數據。
[0094]接收線程詢問本地是否有空緩存,如果否則將緩存掛到QP接收隊列,如果有則休眠1ms,然后繼續詢問本地是否有空緩存。
[0095]生成查詢線程獲取用戶緩存,在判斷是否收到數據,如果未接收到數據,則休眠Ims,然后繼續判斷是否完成一幀數據重組,如果接收到數據,則復制用戶緩存,判斷是否完成一幀數據重組,如果未完成一幀數據重組,由繼續接收數據,如果完成一幀數據重組,則將數據掛入隊列。
[0096]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接收端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
[0097]如圖8所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管理裝置可以包括:
[0098]主控模塊81,用于在對接收端進行初始化的情況下,配置接收模塊、查詢模塊;
[0099]接收模塊82,用于接收預先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多個組播包,根據每個組播包的包頭的參數信息確定當前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并根據每個組播包的位置將該組播包加入接收隊列;
[0100]查詢模塊83,用于在查詢到接收隊列中存在數據的情況下,提交接收隊列中的數據。
[0101]其中,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可以包括:
[0102]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0103]客戶端程序總體框架如圖5所示。為了達到低延時的性能要求,客戶端也采用了多線程的設計。
[0104]如圖9所示,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服務器端接收步驟的示意圖。為了達到低延時的性能要求,客戶端也采用了多線程的設計。線程的角色描述如下:
[0105]1、主線程。通過 socket 與服務器端建立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連接并與服務器進行必要的數據通信,獲取服務器發送的組播數據包的控制信息和組播組信息,然后分配本地的IB資源及緩沖區。最后創建接收線程和查詢線程,以及做必要的退出清理工作。
[0106]2、接收線程。接收來自服務器的組播數據包,獲取包頭中關于數據位置信息后,將包頭剔除掉后拷貝到預先分配好的數據接收緩存中。如果該緩存被填充滿,則加入接收隊列中,等待下一步操作。[0107]其中,建立連接后,在存接收線程之后,存在異步獲取數據步驟,接收線程將數據除隊之后,用于將組播數據進行異步接收,從而取出隊列,同時進行超時處理。
[0108]3、查詢線程。該線程會被周期性的喚醒,來檢查接收隊列上是否有數據,如果有數據,則將數據提交給用戶;否則,繼續會進入睡眠狀態,等待下一次被喚醒。
[0109]如圖10所示,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CS模型的原理圖,其中,CS模型分為服務器端、交換機端和客服端。
[0110]服務器端的操作包括:將等待發送的數據(即文中所說的組播數據)進行數據包的拆分,可以根據組播包的大小要求將組播包分為O號包至N號包,拆分后的小包(即文中所說的組播包,)能夠滿足組播包的大小要求,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組播包的長度可以小于2K ;此外,并根據組播包的總數計算出一個組播包數量的總值,并將該總值序列化作為第一數據頭,接收方可以根據總值判斷一個組播數據所包含的組播包是否完全接收完成,利用總值進行丟包檢測,可以防止漏發組播包;然后對拆分后的多個組播包再進行計算并序列化得出第二數據頭,該第二數據頭能表示每個組播包在多個組播包中的位置,第二數據頭的設置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客戶端在收到組播包后可以根據該序列號進行數據的重組;最后將兩個數據頭與拆分好的對應的組播包進行合并后通過RDMA協議寫入交換機的緩存中。圖4中由總值序列化得到的數據頭為第一數據頭,由序列號序列化得到的數據頭為第 數據頭。
[0111]交換機的操作包括:將收到的數據包進行復制,然后通過InfiniBand發送至組播組的各個客戶端的緩存中,預先建立組播組,將需要相同組播數據的多個客戶加入一個組播組。
[0112]客戶端的操作包括:在收到組播包后,通過剝離數據包頭(即兩個數據頭),通過兩個數據頭確定組播包在接收多個組播包中的位置后,將由一個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多個組播包組合后返回給客戶端。
[0113]進一步地,可以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將數據傳輸分為服務器和客戶端兩部分,服務器負責將數據發往已注冊并加入組播組的所有客戶端;客戶端負責接收這些數據。
[0114]綜上所述,借助于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通過拆分組播數據,然后發送拆分后的組播包能提供高效的組播通信機制,并且減少數據延時,此外,通過給拆分后的組播包添加具有確定每個組播包在組播數據中的位置的包頭,有利于組播包發送的完整性和有序性,進一步提高通信效率。此外,本發明中則采用InfiniBand的組播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效的單服務器、多客戶端的通信機制,幾乎可以將數據同時高速的發送到多客戶端,而且延時不會隨客戶端的增長而線性遞增。
[011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組播數據的發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需要發送的所述組播數據拆分為多個組播包; 在每個組播包的包頭添加參數信息,所述參數信息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所述組播數據中的位置; 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包括: 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所述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所述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所述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所述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組播包的長度小于2K。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包括: 基于遠程直接存儲器存取RDMA協議發送封裝后的組播包。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包括: 將組播包發送至交換機,由所述交換機對組播包進行復制并將復制的組播包發送至接收端。
6.—種組播數據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預先由所述組播 數據拆分得到的多個組播包; 根據每個組播包的包頭的參數信息確定當前組播包在所述組播數據中的位置; 根據每個組播包的位置將該組播包加入接收隊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發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包括: 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所述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所述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所述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所述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8.一種服務器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模塊,用于在對服務器進行初始化的情況下,配置監聽模塊、發送模塊、查詢發送狀態模塊; 所述監聽模塊用于建立并維持與接收方的通信; 所述發送模塊用于將需要發送的所述組播數據拆分為多個組播包,并在每個組播包的包頭添加參數信息,所述參數信息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所述組播數據中的位置,以及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 所述查詢發送狀態模塊用于查詢每個組播包的發送狀態,并控制所述發送模塊對所述多個組播包進行逐個發送。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監聽模塊用于建立并維持與接收方的通信包括: 基于遠程直接存儲器存取RDMA協議建立并維持與接收方的通信。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包括: 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所述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所述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所述第二數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所述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送模塊用于對添加參數信息后的組播包進行組播發送包括: 將組播包發送至交換機,由所述交換機對組播包進行復制并將復制的組播包發送至接收端。
12.一種接收端數據傳輸的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模塊,用于在對接收端進行初始化的情況下,配置接收模塊、查詢模塊; 所述接收模塊用于接收預先由所述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多個組播包,根據每個組播包的包頭的參數信息確定當前組播包在所述組播數據中的位置,并根據每個組播包的位置將該組播包加入接收隊列; 所述查詢模塊用于在查詢到所述接收隊列中存在數據的情況下,提交所述接收隊列中的數據。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管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組播包的參數信息包括: 第一數據頭和第二數據頭,其中,所述第一數據頭用于表示由所述組播數據拆分得到的組播包的數量,所述第二數 據頭用于表示當前組播包在所述多個組播包中的排序。
【文檔編號】H04L12/953GK103441937SQ201310366935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1日
【發明者】張建斌, 袁清波, 苗艷超, 劉新春, 邵宗有 申請人:曙光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那坡县| 北碚区| 太康县| 南开区| 姚安县| 正定县| 宁明县| 盐津县| 高雄县| 松溪县| 临泽县| 若羌县| 宣城市| 尤溪县| 新郑市| 古蔺县| 蓝田县| 南投市| 泽普县| 丰台区| 林口县| 繁昌县| 哈尔滨市| 汝阳县| 巢湖市| 商河县| 南乐县| 龙游县| 建湖县| 稷山县| 高尔夫| 收藏| 库尔勒市| 阳城县| 抚顺县| 交城县| 广西| 清涧县| 沾益县| 隆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