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系統及相關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系統及相關設備。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計費方法中,離線計費系統接收通訊的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近距離使用記錄,根據使用記錄中的關聯標識核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是否一致,最后根據核對后確定的使用記錄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計費方法可以通過核對終端用戶的近距離使用記錄對用戶進行計費,克服了現有技術中近距離業務通訊過程不經過網絡服務提供商部署的網元而無法準確計費的技術缺陷,滿足了網絡服務提供商對用戶進行精確計費的需求。
【專利說明】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系統及相關設備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系統 及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社交類應用的普及,近距離業務越來越重要。近距離業務(proximity-based service,ProSe)包括近距離發現業務和近距離通訊業務。而近距離通訊業務的類型 包括一個發送終端對應多個接收終端(〇ne-t〇-many)、一個發送終端對應一個接收終端 (one-to-one)〇
[0003] 現有技術中的近距離通訊業務的one-to-many通訊流程中,首先由近距離業務功 能實體(ProSe function)對近距離業務的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提供群組ID、近距離業務 二層組標識(ProSe layer-2 group ID)、近距離業務群組IP多播地址(ProSe group IP multicast address)和近距離通訊的無線資源,無線資源包括頻譜帶寬等參數。在配置完 成后,通訊的發送終端選擇合適的無線資源發起一對多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發送終端通過 將近距離業務二層組標識作為目的二層標識(destination layer-2ID)向上述IP多播地 址發送IP數據。同時,通訊的接收終端收聽上述無線資源來接收一對多的多播IP數據,實 現近距離通訊業務。
[0004] 但是,現有技術僅提供了近距離業務的實現方法,但并未提供近距離業務的計費 方法,因此現有技術函待改進。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實現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的方法、系統和相關設備。
[0006]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近距離業務計費方法,包括:
[0007] 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所述上報消 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0008] 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 錄;
[0009] 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 計費信息;
[0010] 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0011]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 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包括:
[0012] 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是否一致;
[0013] 若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一致,則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 終端或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014]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方法 還包括:
[0015] 若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一致,則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 送終端的使用記錄,或者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 用記錄中使用量較大的使用記錄。
[0016] 結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或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 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上述使用記錄包括近距離業務使用時長、使用次數、 使用流量中的至少一種。
[0017] 結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 現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關聯標 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具體包括:
[0018] 獲取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 用記錄;
[0019] 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所述 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
[0020]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包括:
[0021] 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所述上報消 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0022] 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 錄;
[0023] 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 計費信息;
[0024] 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請求離線計費系統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 費。
[0025]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請求對所 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包括:
[0026] 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生成計費數據記錄;
[0027] 向0FCS發送所述計費數據記錄。
[0028] 結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所述方法還包括:
[0029] 向所述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核對后確定的計費信息。
[0030] 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包括:
[0031] 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獲取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0032] 在所述上報條件滿足時,所述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 功能實體,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 識。
[0033] 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獲取近 距離業務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包括:
[0034] 近距離業務通訊發送終端生成近距離業務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0035] 結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所述上報條件包括:
[0036] 預設間隔上報、在預設時間內上報、在用戶每次使用所述近距離業務后上報或者 在用戶設備返回公共陸地移動網絡時一次性上報中的至少一種。
[0037] 結合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或第三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 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關聯標識包括通訊標識、IP數據發送時間和IP 數據接收時間、應用類型、通訊業務類型、上報序列號、群組標識中的至少一種。
[0038] 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離線計費系統,包括:
[0039] 上報接收單元,用于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 報消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 訊的關聯標識;
[0040] 第一關聯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 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041] 第一核對單元,用于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 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042] 計費單元,用于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0043] 結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核對單元包括:
[0044] 核對模塊,用于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是 否一致;
[0045] 計費信息確定模塊,用于在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一致時,確定本 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046]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0047] 所述計費信息確定模塊還用于在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一致時, 則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或者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 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使用量較大的使用記錄。
[0048] 結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 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0049] 所述使用記錄包括近距離業務使用時長、使用次數、使用流量中的至少一種。
[0050] 結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第四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 現方式或第四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0051 ] 所述第一關聯單元包括:
[0052] 記錄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 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
[0053] 關聯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 用記錄中所述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
[0054] 第五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包括:
[0055] 消息接收單元,用于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 報消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 訊的關聯標識;
[0056] 第二關聯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 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057] 第二核對單元,用于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 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058] 計費請求單元,用于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請求離線計費系統對所述發送終端和/ 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0059] 結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計費請求單元包括:
[0060] 記錄生成模塊,用于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生成計費數據記錄;
[0061] 記錄發送模塊,用于向0FCS發送所述計費數據記錄。
[0062] 結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所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還包括:
[0063] 計費信息發送單元,用于向所述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核對后 確定的計費信息。
[0064] 第六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其包括:
[0065] 獲取單元,用于獲取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0066] 上報單元,用于在所述上報條件滿足時,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所 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0067] 結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獲取單元獲取近距離業務的關 聯標識和上報條件包括:
[0068] 所述獲取單元生成近距離業務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0069] 結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所述終端還包括:
[0070] 數據發送單元,用于在所述終端作為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時,通過IP數據 向近距離業務通訊的接收終端發送所述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0071] 結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 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上報條件包括:
[0072] 預設間隔上報、在預設時間內上報、在用戶每次使用所述近距離業務后上報或者 在用戶設備返回公共陸地移動網絡時一次性上報中的至少一種。
[0073] 結合第六方面、第六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第六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 現方式或第六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
[0074] 所述關聯標識包括通訊標識、IP數據發送時間和IP數據接收時間、應用類型、通 訊業務類型、上報序列號、群組標識中的至少一種。
[0075] 第七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系統,其包括如第四方 面所述的離線計費系統以及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0076] 所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用于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 收終端的上報消息,向離線計費系統發送所述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 肩、。
[0077] 第八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系統,其包括如第五方 面所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以及離線計費系統,
[0078] 所述離線計費系統用于根據所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的請求對所述發送終端和/ 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0079]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可以為…
[0080] 其中,通訊時間戳具體包括會話時間,IP數據包的發送或IP數據包的接收時間, 消息上報時間等。
[0081]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計費方法中,離線計費系統接收通訊的發送終端和接收終 端的近距離使用記錄,根據使用記錄中的關聯標識核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 錄是否一致,最后根據核對后確定的使用記錄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計費方法可以通過核對終端用戶的近距離使用記錄 對用戶進行計費,克服了現有技術中近距離業務通訊過程不經過網絡服務提供商部署的網 元而無法準確計費的技術缺陷,滿足了網絡服務提供商對用戶進行精確計費的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82]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 的附圖。其中:
[0083]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系統架構圖;
[0084]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085]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086]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087]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088]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089]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中一種近距離通訊的 方法流程圖;
[0090]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中另一種近距離通訊 的流程圖;
[0091]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092]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近距離業務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093] 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七提供的離線計費系統的示意圖;
[0094] 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七提供的離線計費系統中第一核對單元的示意圖;
[0095] 圖13是本發明實施例七提供的離線計費系統中第一關聯單元的示意圖 [0096] 圖14是本發明實施例八提供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的示意圖;
[0097] 圖15是本發明實施例八提供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中計費請求單元的示意圖;
[0098] 圖16是本發明實施例九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的示意圖;
[0099] 圖17是本發明實施例十提供的離線計費系統的示意圖;
[0100] 圖18是本發明實施例十一提供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的示意圖;
[0101] 圖19是本發明實施例十二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的示意圖;
[0102] 圖20是本發明實施例十三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系統的示意圖;
[0103] 圖21是本發明實施例十四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104]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 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的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 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105] 本發明提供一種業務計費方法、系統及相關設備,參見圖1,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 中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系統架構圖。
[0106] 如圖所示,用戶設備UE之間通過PC5連接,UE A與UE B接入演進的UMTS陸地無 線接入網(E-UTRAN),網絡側的設備包括移動性管理實體(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MME)、S/PGW、SLP、歸屬用戶服務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以及 ProSe Function。 ProSe Function是屬于運營商部署的管理近距離業務的邏輯功能實體,計費實體(可以為 離線計費系統)的地址配置在ProSe Function, ProSe Function負責與計費實體的交互, 可以收集UE的上報消息。
[0107] UE A與UE B上安裝了近距離業務應用(ProSe application),近距離應用連接到 近距離業務應用服務器(ProSe application server)。
[0108]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揭示的業務計費方法包括:
[0109] 步驟110、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 收終端的上報消息,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 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0110] 具體的,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可以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 端發送的上報消息,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可以接收通訊的接收終端發送的 上報消息。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中攜帶發送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 聯標識。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 關聯標識。
[0111] 需要指出的是,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可以為發送終端歸屬地的或 拜訪地的或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一般情況下,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 體是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0112] 如果發送終端在非漫游狀態下,使用了非歸屬地公用陸地移動網絡(Hom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VPLMN)以外的其他公用陸地移動網絡(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的資源,那么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就是非歸屬PLMN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 體,也就是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0113] 如果發送終端在漫游狀態下,使用了漫游地PLMN的資源,則其對應的的近距離業 務功能實體就是漫游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也就是拜訪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相 同的場景也適用于接收終端。
[0114] 其中,使用記錄包括近距離業務使用時長、使用次數、使用流量中的至少一種,關 聯標識用于關聯本次近距離業務通訊。此外,使用記錄還包括:用于標識終端的終端標識、 標識使用網絡服務的用戶標識以及用于區分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類型的標識中的一種或 幾種,以便于對使用網絡服務的用戶進行計費。
[0115] 上報消息是終端發送關聯標識和使用記錄的載體之一,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 根據實際需要使用其他的消息來發送上述關聯標識和使用記錄,上述關聯標識和使用記錄 還可以單獨發送給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0116] 步驟120、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接收到的上報消息到離線計費系統。
[0117] 具體的,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接收到的上報消息到發送終端 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Offline Charge System, 0FCS)。
[0118] 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可以發送接收到的上報消息到接收終端歸 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進而接收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將接收到的上報消息發送給發 送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此外,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也可以發送接 收到的上報消息到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進而由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 務功能實體發送接收到的上報消息到發送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
[0119] 步驟130、離線計費系統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 的上報消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 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0120] 其中,發送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接收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可以來自發送 終端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接收的接收終端的上 報消息可以來自接收終端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也可以來自接收終端歸屬地或拜 訪地或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還可以來自發送終端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0121] 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接收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接收的接收終端的上報消 息可以來自接收終端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接收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接收 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可以來自發送終端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也可以來自發送 終端歸屬地或拜訪地或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還可以來自接收終端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 能實體。
[0122] 步驟140、離線計費系統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 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123] 其中,離線計費系統可以根據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近距離業務發送終端的使 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通過關聯標識建立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 記錄之間的對應關系。
[0124] 步驟150、離線計費系統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 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125] 具體的,離線計費系統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 記錄是否一致,根據核對結果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126] 其中,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可以包括本次通訊核對確定的使用記錄。
[0127] 步驟160、離線計費系統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 行計費。
[0128] 其中,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根據核對后確定的計費信息以 及近距離業務計費策略對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一方或雙方進行計費。
[0129] 需要指出的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對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的實質在于對發 送終端的用戶或接收終端的用戶進行計費。
[0130]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計費方法中,離線計費系統接收通訊的發送終端和接收終 端的上報消息,根據上報消息中的關聯標識核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根 據核對后確定的計費信息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 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計費方法可以通過關聯并核對發送終端與接收終端的近距離使用記錄 對終端進行準確計費,克服了現有技術中近距離業務通訊不經過網絡服務提供商部署的網 元而無法準確計費的技術缺陷,滿足了網絡服務提供商對終端用戶進行準確計費的需求。
[0131] 參見圖3,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132] 如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 驟:
[0133] 步驟210、離線計費系統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 的上報消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 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0134] 其中,步驟210的執行過程和上述實施例一中的步驟130的執行過程相同,詳情參 見上述實施例一的描述。
[0135] 步驟220、離線計費系統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 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136] 在本實施中,上述關聯標識包括通訊會話標識、通訊時間戳、應用類型、通訊業務 類型、上報序列號、群組標識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其中,應用類型為使用近距離業務的 應用程序的類型。通訊業務類型包括〇ne-t〇-〇ne,one-to-many等。上報序列號用于標識 上報消息。群組標識用于標識one-to-many時建立的群組。
[0137] 對應的,上述步驟220在具體實現時可以為:
[0138] 離線計費系統關聯具有相同通訊標識、通訊時間戳、應用類型、通訊業務類型、上 報序列號或群組標識的近距離業務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139] 其中,通訊時間戳具體包括會話時間,IP數據包的發送或IP數據包的接收時間, 消息上報時間等。
[0140]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 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的步驟(實施例一中的步驟150)具體包括步驟230-250。
[0141] 步驟230、離線計費系統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 用記錄是否一致。
[0142] 具體的,離線計費系統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 記錄是否一致,若使用記錄一致,則執行步驟240。若使用記錄不一致,則執行步驟250。
[0143] 步驟240、離線計費系統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的使用 記錄。
[0144] 在本實施例中,若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一 致,例如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相同或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則說 明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均真實有效,此時離線計費系統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 息為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145] 步驟250、離線計費系統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或者確 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使用量較大的使 用記錄。
[0146] 在本實施例中,若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一 致,例如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誤差不在允許范圍內,則說明發 送終端或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可信,此時離線計費系統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 終端的使用記錄,典型的例如在〇ne-t〇-many的應用場景中。
[0147] 此外,離線計費系統還可以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 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使用量較大的使用記錄,典型的例如在〇ne-t〇-many的應用場景中。
[0148] 在本實施例中,離線計費系統還可以在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 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一致的情況下,且判斷通訊類型為one-to-many -對多時,將發送 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為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149] 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不同場景靈活選擇上述兩種確定計 費信息的方法,而不限于上述給出的典型場景。
[0150] 步驟260、離線計費系統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 行計費。
[0151] 其中,步驟260的執行過程和上述實施例一中的步驟160的執行過程相同,詳情參 見上述實施例一的描述。
[0152] 在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計費方法中,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 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是否一致,然后根據核對結果的不同情況,給出了不同的確定計費信 息的方法,使得本發明實施例可以適應更多的應用場景,兼容性更好。
[0153] 參見圖4,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154] 如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 驟:
[0155] 步驟310、離線計費系統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 的上報消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 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0156] 其中,上述步驟310的執行過程和上述實施例一中的步驟130的執行過程相同,詳 情參見上述實施例一的描述。
[0157] 步驟320、離線計費系統獲取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上報時間早于或 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
[0158] 其中,離線計費系統獲取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 (包括網絡延遲等因素的約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丟棄上報時間晚于預設截止 時間的使用記錄。
[0159] 步驟330、離線計費系統根據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 的使用記錄中所述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
[0160] 在本實施中,沒有關聯所有的使用記錄,而是根據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所述 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所述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排 除了超期上報的使用記錄。
[0161] 步驟340、離線計費系統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 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162] 步驟350、離線計費系統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 行計費。
[0163] 上述步驟340-350的執行過程和上述實施例一中的步驟150-160的執行過程相 同,詳情參見上述實施例一的描述。
[0164] 在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計費方法中,離線計費系統在關聯使用記錄時僅關聯了 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包括網絡延遲等因 素的約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排除了超期上報的使用記錄。本發明實施例避免 了惡意篡改延期或拒絕上報的使用記錄對計費的影響,提高了近距離計費的準確性、全面 性和安全性。
[0165] 參見圖5,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166] 如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0167] 步驟410、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獲取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0168] 其中,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獲取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的 方式包括生成近距離業務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通過IP數據發送生成的關聯標識和上 報條件到接收終端。具體的,發送終端通過廣播或多播方式,例如MAC地址尋呼或者小區廣 播向近距離業務通訊的接收終端發送包含上述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的IP數據。
[0169] 對應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接收終端獲取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的方式包括:生成近距離業務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以及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 通過IP數據發送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上述兩種方式可以同時存在于接收終端中。
[0170] 在本實施中,上述關聯標識包括通訊會話標識、IP數據發送時間和IP數據接收時 間、應用類型、通訊業務類型、上報序列號、群組標識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其中,應用類 型為使用近距離業務的應用程序的類型。通訊業務類型包括one-to-one, one-to-many等。 上報序列號用于標識上報消息。群組標識用于標識one-to-many時建立的群組。
[0171]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上報條件包括預設間隔上報、在預設時間內上報、在用戶每次 使用所述近距離業務后上報或者在用戶設備返回公共陸地移動網絡時一次性上報中的一 種或多種組合生效。上報條件能強制終端在規定的時間內上報使用記錄,避免終端不上報 使用記錄以遺漏計費。
[0172] 步驟420、在所述上報條件滿足時,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 業務功能實體,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 標識。
[0173] 其中,發送終端發送上報消息到歸屬地或拜訪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然后歸 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會轉發上報消息到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或者拜訪地的 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會轉發上報消息到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0174] 接收終端發送上報消息到歸屬地或拜訪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然后歸屬地的 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會轉發上報消息到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或者拜訪地的近距離 業務功能實體會轉發上報消息到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0175] 在本實施例中,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向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上報消息之 前,向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請求加密密鑰,根據請求的加密密鑰加密發送上報消息 到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此外,加密方式還可以采用公鑰加密,即近距離業務通訊的 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通過公鑰加密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本發明實施例通 過加密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可以防止上報消息被惡意接收和篡改,提升 了近距離計費方法的安全性。
[0176] 以下實施例(步驟430-460)描述了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進行計費信息上報的過 程。這一過程可以在圖4實施例中步驟410 - 420之后進行。
[0177] 步驟430、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 收終端的上報消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 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0178] 具體的,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接收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可以來 自發送終端,其接收到的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可以來自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 體轉發。
[0179] 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接收的接收終端的上 報消息可以來自接收終端,其接收到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可以來自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 離業務功能實體轉發。
[0180] 其中,使用記錄包括近距離業務使用時長、使用次數、使用流量中的至少一種,關 聯標識用于關聯本次近距離業務通訊。此外,使用記錄還可以包括用于標識終端的標識、標 識使用網絡服務的用戶的標識以及用于區分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類型的標識,以便于對使 用運營商網絡服務和/或資源的用戶進行計費。
[0181] 上報消息是終端發送關聯標識和使用記錄的載體之一,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 根據實際需要使用其他的消息來發送上述關聯標識和使用記錄,上述關聯標識和使用記錄 還可以單獨發送給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0182] 步驟440、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 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183] 其中,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可以根據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近距離業務發送終 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通過關聯標識建立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 的使用記錄之間的對應關系。
[0184] 步驟450、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 端的使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185] 具體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 的使用記錄是否一致,根據核對結果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186] 在本實施例中,若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一 致,例如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相同或誤差在允許范圍內,則說 明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均真實有效,此時離線計費系統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 息為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187] 若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一致,例如發送終 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誤差不在允許范圍內,則說明發送終端或接收終 端的使用記錄不可信,此時離線計費系統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 錄,典型的例如在〇ne-t〇-many的應用場景中。
[0188] 此外,離線計費系統還可以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 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使用量較大的使用記錄,典型的例如在one-to-many的應用場景中。
[0189] 在本實施例中,離線計費系統還可以在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 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一致的情況下,且判斷通訊類型為one-to-many -對多時,將發送 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為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190] 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不同場景靈活選擇上述兩種確定計 費信息的方法,而不限于上述給出的典型場景。
[0191] 步驟460、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請求離線計費系統對所述發 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0192] 具體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生成計費數據記錄(Charging Data Record,⑶R)并發送到離線計費系統,請求離線計費系統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 終端進行計費,離線計費系統根據CDR以及近距離業務計費策略對發送終端、接收終端一 方或雙方進行計費。在一般情況下,發送終端由發送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計費,接收 終端由接收終端歸屬的離線計費系統計費。
[0193]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計費方法中,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接收通訊的發送終端和 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根據上報消息中的關聯標識核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 錄,根據核對后確定的計費信息請求離線計費系統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 費。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計費方法可以通過關聯并核對發送終端與接收 終端的近距離使用記錄對終端進行計費,克服了現有技術中近距離業務通訊不經過網絡服 務提供商部署的網元而無法準確計費的技術缺陷,滿足了網絡服務提供商對終端用戶進行 準確計費的需求。
[0194] 參見圖6,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195] 如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 驟:
[0196] 步驟510、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獲取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0197] 步驟520、在所述上報條件滿足時,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 業務功能實體,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 標識。
[0198] 上述步驟510-520的執行過程和上述實施例四中的步驟410-420的執行過程相 同,詳情參見上述實施例四的描述。
[0199] 步驟530、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轉發上報消息到發送終端對應的 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0200] 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接收上述接收終端發送的上報消息,根據接 收到的上報消息中的發送終端信息向近距離業務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 送所述接收到的上報消息。
[0201] 步驟540、發送終端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 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 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0202] 其中,發送終端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接收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可以來 自發送終端,其接收到的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可以來自接收終端歸屬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 實體轉發。
[0203] 步驟550、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 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0204] 其中,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可以根據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所 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所述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包括網絡延遲等因素的 約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排除超期上報的使用記錄。
[0205] 步驟560、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 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206] 具體的,若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核對確定使用記錄一致,則確定 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若核對確定使用記錄不一致,則 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或者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 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使用量較大的使用記錄。在另一實施例中,近距離 業務功能實體還可以在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 一致的情況下,且判斷通訊類型為one-to-many -對多時,將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為 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207] 步驟570、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請求離線計 費系統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0208] 具體的,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生成計費數據 記錄并發送到發送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請求離線計費系統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 接收終端進行計費,進而離線計費系統根據CDR以及近距離業務計費策略對發送終端、接 收終端一方或雙方進行計費。
[0209] 步驟580、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向所述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 務功能實體發送核對后確定的計費信息。
[0210] 具體的,發送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向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 實體發送核對后確定的計費信息,以便于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向接收終端 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統發送核對后確定的計費信息,從而由接收終端歸屬地的離線計費系 統對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0211] 在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計費方法中,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可以根據關 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所述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 (包括網絡延遲等因素的約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排除超期上報的使用記錄,避 免了惡意篡改延期或拒絕上報的使用記錄對計費的影響,提高了近距離計費的準確性和安 全性。此外,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向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核對后確定的 計費信息,提供了一種由接收終端所在網絡的離線計費系統對接收終端進行計費的方法。
[0212] 為更詳細的理解本發明,下面給出近距離計費方法的具體應用場景。在本應用場 景中,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用戶終端包括UE1、UE2和UE3。其中,UE1為發送終端,UE2和UE3 為接收終端。
[0213] 參見圖7,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中一種近距 離業務通訊的方法流程圖。
[0214] 具體的,UE1-UE3屬于一個近距離通訊群組時,它們之間的近距離業務通訊流程包 括:
[0215] 步驟610、UE配置群組上下文、群組標識和上報條件。
[0216] 其中,UE1、UE2和UE3中預先配置一對多近距離通訊相關信息,該配置過程可以由 UE中的近距離應用程序中手工配置,還可以由網絡側的ProSe Function下發配置文件,自 動更新。UE2和UE3的配置過程和通訊流程均相同。
[0217] UE1通過預先配置獲得相關的群組上下文來傳輸IP層數據傳輸,群組上下文包括 近距離業務二層組標識和近距離業務群組IP多播地址。UE1還獲得了使用的無線資源的相 關參數以及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相關參數,計費相關參數包括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0218] 在本應用場景中,上報條件包括上報時間設置,關聯標識具體為上報序列號和通 訊時間。發送終端UE1和接收終端UE2-UE3的上報條件和關聯標識均由用戶設備各自配置。
[0219] 步驟620、UE1接入無線資源來發送組通訊,UE2、UE3監聽無線資源以接收組通訊。
[0220] 具體的,UE1尋找合適的無線資源來執行一對多近距離業務通訊,UE2、UE3監聽對 應的無線資源以接收組通訊。
[0221] 步驟630、UE1發起一對多近距離通訊。
[0222] 具體的,UE1通過將近距離業務二層組標識作為目的二層標識(destination layer-2 ID)向上述IP多播地址發送IP數據。UE2-UE3接收一對多通訊數據。
[0223]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步驟610-630的通訊流程可以結合實施例一到實施例四中的 計費方法,即在近距離通訊之后或在近距離通訊過程中執行實施例一到實施例四所描述的 計費方法。
[0224] 參見圖8,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中另一種近 距離通訊的流程圖。
[0225] UE1-UE3之間的近距離業務通訊流程包括:
[0226] 步驟710、配置群組上下文。
[0227] 其中,UE1、UE2和UE3中預先配置一對多近距離通訊相關信息,該配置過程可以由 UE中的近距離應用程序配置。UE2和UE3的通訊流程相同。
[0228] UE1-UE3通過配置獲得群組ID以及相關的群組上下文來傳輸IP層數據傳輸,群組 上下文包括近距離業務二層組標識和近距離業務群組IP多播地址。
[0229] 步驟720、發送終端生成計費相關參數并接入無線資源來發送組通訊,接收終端監 聽無線資源以接收組通訊。
[0230] 具體的,UE1生成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相關參數,并尋找合適的無線資源來執行 一對多近距離業務通訊,UE2、UE3監聽對應的無線資源以接收組通訊。計費相關參數包括 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0231] 在本應用場景中,上報條件包括上報時間設置,關聯標識具體為上報序列號和使 用業務時間。接收終端UE2-UE3接收發送終端UE1發送的上報條件和關聯標識。
[0232] 步驟730、發起一對多近距離通訊。
[0233] 具體的,UE1通過將近距離業務二層組標識作為目的二層標識向上述IP多播地址 發送IP數據,生成近距離業務使用記錄。該IP數據還攜帶計費相關參數,包括關聯標識和 上報條件。
[0234] UE2-UE3接收一對多近距離通訊數據,生成近距離業務使用記錄并獲得計費相關 參數,計費相關參數包括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上報條件包括上報時間設置,關聯標識具體 為上報序列號和發送終端的發送時間Event time。
[0235]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步驟710-730通訊流程可以結合實施例一到實施例四中的計 費方法,即在近距離通訊之后或在近距離通訊過程中執行實施例一到實施例四所描述的計 費方法。
[0236] UE1-UE3根據上報條件發送上報消息以及網絡側的設備處理上報消息的過程通過 下面的附圖繼續說明。
[0237] 參見圖9,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的流程圖。
[0238] 在本實施例中,區別于普通信令的交互,UE與ProSe Function之間的計費信息交 互需要更高安全級別,UE上報前向ProSe Function請求授權,上報UE標識和應用程序標 識,申請加密密鑰和有效時長,后續的上報過程使用公開的公鑰和/或本次請求的加密密 鑰進行加密,以確保數據傳輸的安全。同時,ProSe Function驗證用戶設備和用戶使用的 應用。
[0239] 在本實施例中,UE配置了歸屬公用陸地移動網絡(Home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HPLMN),使得UE能夠正確發起請求,獲得驗證授權。
[0240] 發送方Origination UE與接收方Destination UE通訊之前,可以采取協商上報 條件的方式(圖8所示)或預設上報條件的方式(圖7所示),以便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都 能在規定時間內上傳UE終端ProSe APP的使用信息。
[0241] 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0242] 步驟810、UE發送上報消息到對應的ProSe Function。
[0243] 在本應用場景中,對UE1提供近距離服務的為UE 1歸屬地的ProSe functionl, 對UE2和UE3提供近距離服務的均為UE2和UE3歸屬地的ProSe function〗。需要說明的, UE2和UE3也可以對應不同的ProSe Function,即由不同的ProSe Function對UE2和UE3 提供服務。
[0244] 在本實施例中,發送終端(Originating UE)可以在以下上報條件滿足時,發送上 報消息。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使用記錄包括近距離業務使用時長、使用次數、使用流量中的一種或多種。
[0245] 觸發式上報:預設上報時間間隔,發送終端UE1的ProSe APP就在預定時間觸發上 傳該時間段內所有的近距離業務使用記錄和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
[0246] 預設可以是用戶在終端上自行配置了上報時間間隔,也可以是HPLMN通過ProSe Function下發配置文件,也可以是UE中的應用程序自身配置的初始上報時間間隔。本發明 支持三方(用戶終端,應用程序和運營商)的配置方式,對所有角度的UE通用,后續不再累 述。
[0247] 預約式上報:通訊時協商N小時之內上傳的情況,N小時也可以表示數據傳送完 畢后立刻上報的情況,也可以表示數據傳送接收完成后規定的N小時到達的時刻上報的情 況,也可以包括N小時之內的任意時刻上報。
[0248] 需要說明的是,觸發式上報和預約式上報可以同時存在于用戶終端中,其以時間 先后為優先級,同樣針對于接收終端的上報條件,以下不再累述。
[0249] 同樣的,針對接收終端(Destination UE),可以在以下上報條件滿足時,發送上報 消息。
[0250] 觸發式上報:預先設置上報時間間隔,UE就在指定時間內上傳該時間段內所有的 使用記錄
[0251] 預約式上報:通訊時與發送終端協商N小時之內上傳的情況,N小時可以表示傳 送完畢后立刻上報的情況,也可以表示傳送接收完成后規定的N小時到達的時刻上報的情 況,也可以包括N小時之內的任意時刻上報。
[0252] 協商的N小時數可以由發送方單方面決定,也可以在接收方和發送方正式傳輸之 前通過信令交互的方式協商,也可以在發送方和接收方配置Group群組信息的默認設置 值。具體協商方式本發明實施例不限定。
[0253] 需要說明的是,接收終端可以是HPLMN的也可以是本地公用陸地移動網絡(Local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LPLMN)的監聽的用戶終端。UE2-UE3發送上報消息的方式 包括:
[0254] 方式一 :UE2-UE3各自上報到其正在使用的資源的PLMN的ProSe Function中,如 果使用歸屬運營商的資源,就上報到其HPLMN的ProSe Function中,如果使用本地非歸屬 運營商的資源,就上報到LPLMN的ProSe Function。LPLMN之后與HPLMN進行網間結算。
[0255] 方式二:UE2-UE3 全部上報到 HPLMN 的 ProSe Function 中,HPLMN 的 ProSe Function找到對應的LPLMN的ProSe Function,兩者進行網間結算。
[0256] 此外,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戶終端還存在于延遲上報的情況,例如發送終端和/ 或接收終端不在運營商的信號覆蓋范圍內,無法注冊在運營商的網絡上,因為不能建立鏈 接。那么當該UE重新回到運營商覆蓋范圍內,注冊之后,UE終端的ProSe APP就將離開時 間段內的ProSe APP參與通訊的使用信息上傳到其注冊的PLMN。針對延遲上報的UE,適用 事件式上報、觸發式上報以及預約式上報三種上報條件。
[0257] 事件式上報:UE回歸到PLMN的范圍內,注冊完成后,一次性上傳所有的使用信息, 其必須包括完整的離開時間段內的ProSe APP使用記錄和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
[0258] 觸發式上報:預先設置上報時間間隔,UE在指定時間間隔內上傳該時間段內所有 的使用記錄和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
[0259] 預約式上報:通訊時協商了 N小時之內上傳的情況,N小時也可以表示傳送完畢后 立刻上報的情況。
[0260] 需要說明的是,事件式上報、觸發式上報和預約式上報可以同時存在于用戶終端 中,三者是相互制約的,優先級是哪個條件滿足就優先使用該方式上報。
[0261] 此外,如果終端延遲的時間(事件式上報時間)超過了預約式上報要求的時間,那 此時該條使用記錄可以刪除,而無需上報。離線計費系統或者ProSe Function會在預約上 報的時間點關聯處理近距離業務通訊中其他終端的上報消息,如果終端延遲上報超過了預 設截止時間,可以由延遲的終端發送上報消息前自行核對,然后上傳,也可以是延遲的終端 發送上報消息后,ProSe Function或者離線計費系統丟棄超過預設截止時間發送的上報消 肩、。
[0262] 步驟820、UE2、UE3對應的ProSe Function轉發接收到的上報消息UE1對應的 ProSe Function。
[0263] UE2、UE3對應的ProSe Function 2判斷是one-to-many的通訊,而且是接收方, 將接收到的上報消息轉發給發送方UE1的HPLMN的ProSe Function 1。
[0264] 步驟830、UE1對應的ProSe Function轉發所有的上報消息到離線計費系統。
[0265] 其中,UE1對應的ProSe Function 1轉發所有的上報消息到離線計費系統,由離 線計費系統進行關聯核對。
[0266] 步驟840、離線計費系統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 記錄。
[0267] 其中,UE1的HPLMN的離線計費系統根據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 用記錄和多個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關聯標識可以為群組標識(Group ID),近距離業務通 訊時間Record Time等可用于唯一確定一次近距離通訊。
[0268] 步驟850、離線計費系統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 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0269] 在本實施例中,UE1的HPLMN的0FCS核對UE1、UE2和UE3在本次近距離業務通訊 中的使用記錄,UE1的使用記錄為30M,UE2、UE3的使用記錄分別為30M、25M,則確定本次近 距離通訊UE1、UE2的使用記錄為30M,UE3的使用記錄為30M (以發送終端為準)。
[0270] 步驟860、離線計費系統對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0271] 在本實施例中,UE1的HPLMN的0FCS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和近距離計費策略對 UE1-UE3 -方或多方進行計費。UE1的HPLMN的0FCS在計費后,可以與UE2、UE3歸屬地網 絡的0FCS進行網間結算。
[0272]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通過離線計費系統將多個終端的使用記錄進行關聯核對,提 高了計費數據的真實性,防止數據被第三方惡意篡改,提高了計費的安全性。
[0273] 下面再給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近距離計費方法的具體應用場景。在本應用場景 中,商戶1簽約了近距離業務,關注該商戶的用戶終端UE5、UE6在靠近該商戶時,會收到優 惠信息,方便用戶前往該商戶購買。此外,用戶終端還可以近距離業務查找該商戶,獲得該 商戶的優惠信息。
[0274] 在商戶終端和用戶終端通訊之前,需要對商戶終端配置群組(Group)信息,關注 該商戶的用戶在終端的ProSe App中配置群組信息,該群組消息包括:
[0275] 基本信息和授權信息:群組名商戶1,群組ID(456789),群公告優惠信息,授權的 PLMN。本應用場景中將群組ID作為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
[0276] 計費相關信息:上報條件(預定當天晚上11:00 PM上報使用記錄)。
[0277] 傳輸相關信息:群通訊所需的 ProSe Layer-2 Group ID, ProSe Group IP multicast address。
[0278] 在配置群組信息之后,商戶終端和UE5、UE6之間通過無線資源傳輸優惠信息,例 如廣告視頻。
[0279] 在數據傳輸過程中,IP數據包攜帶的相關參數如下表所示:
[0280]
【權利要求】
1. 一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所述上報消息中 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 信息; 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 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包括: 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是否一致; 若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一致,則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 或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若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一致,則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 端的使用記錄,或者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 錄中使用量較大的使用記錄。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記錄包括近距離業務使用時長、使 用次數、使用流量中的至少一種。
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 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具體包括: 獲取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 錄; 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所述上報 時間早于或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關聯標識包括通訊會話標識、通訊時間 戳、應用類型、通訊業務類型、上報序列號、群組標識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根據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包 括: 關聯具有相同通訊會話標識、通訊時間戳、應用類型、通訊業務類型、上報序列號或群 組標識的近距離業務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7. -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近距離業務通 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 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 信息; 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請求離線計費系統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請求對所述發送 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包括: 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生成計費數據記錄; 向OFCS發送所述計費數據記錄。
9. 如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 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包括: 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發送的上報消息,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接收終端對 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的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向所述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核對后確定的計費信息。
11. 一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近距離業務通訊的 終端獲取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在所述上報條件滿足時,所述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 實體,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獲取近距離 業務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包括: 近距離業務通訊發送終端生成近距離業務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 終端通過IP數據向近距離業務通訊的接收終端發送所述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所述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獲取近距離業務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包括: 近距離業務通訊的接收終端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通過IP數據發送的關聯 標識和上報條件。
14. 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報條件包括: 預設間隔上報、在預設時間內上報、在用戶每次使用所述近距離業務后上報或者在用 戶設備返回公共陸地移動網絡時一次性上報中的至少一種。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發送上報消 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包括: 所述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向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請求加密密鑰,根據請求的加密密 鑰加密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或者所述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通過公鑰加密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16.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關聯標識包括通訊標識、IP數據發送 時間和IP數據接收時間、應用類型、通訊業務類型、上報序列號、群組標識中的至少一種。
17. -種離線計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報接收單元,用于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 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 關聯標識; 第一關聯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 端的使用記錄; 第一核對單元,用于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計費單元,用于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離線計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核對單元包括: 核對模塊,用于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是否一 致; 計費信息確定模塊,用于在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一致時,確定本次通 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19. 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離線計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計費信息確定模塊還用于 在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不一致時,則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 的使用記錄,或者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為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中使用量較大的使用記錄。
20. 如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離線計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記錄包括近距離 業務使用時長、使用次數、使用流量中的至少一種。
21. 如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離線計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關聯單元包括: 記錄獲取模塊,用于獲取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中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預設 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 關聯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所述發送終端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 錄中所述上報時間早于或等于預設截止時間的使用記錄。
22. 如權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離線計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關聯標識包括通訊會 話標識、通訊時間戳、應用類型、通訊業務類型、上報序列號、群組標識中的至少一種; 所述第一關聯單元根據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 使用記錄包括: 所述第一關聯單元關聯具有相同通訊會話標識、通訊時間戳、應用類型、通訊業務類 型、上報序列號或群組標識的近距離業務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23. -種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接收單元,用于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 息,所述上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發送終端或接收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 關聯標識; 第二關聯單元,用于根據所述關聯標識關聯本次通訊中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和接收終 端的使用記錄; 第二核對單元,用于核對相關聯的發送終端的使用記錄與所述接收終端的使用記錄, 確定本次通訊的計費信息; 計費請求單元,用于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請求離線計費系統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接 收終端進行計費。
24.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計費請求單元包括: 記錄生成模塊,用于根據確定的計費信息生成計費數據記錄; 記錄發送模塊,用于向OFCS發送所述計費數據記錄。
25.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接收單元具體 用于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發送的上報消息,以及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接收終 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的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
26. 如權利要求23到25任一項所述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計費信息發送單元,用于向所述接收終端對應的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發送核對后確定 的計費信息。
27. -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獲取近距離業務通訊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上報單元,用于在所述上報條件滿足時,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所述上 報消息中攜帶所述終端在所述通訊中的使用記錄和所述通訊的關聯標識。
28. 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單元獲取近距離業務的關聯標 識和上報條件包括: 所述獲取單元生成近距離業務的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29. 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數據發送單元,用于在所述終端作為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時,通過IP數據向近 距離業務通訊的接收終端發送所述關聯標識和上報條件。
30. 如權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報條件包括: 預設間隔上報、在預設時間內上報、在用戶每次使用所述近距離業務后上報或者在用 戶設備返回公共陸地移動網絡時一次性上報中的至少一種。
31. 如權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報單元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 離業務功能實體具體包括: 所述上報單元向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請求加密密鑰,根據請求的加密密鑰加密發送上 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或者所述上報單元通過公鑰加密發送上報消息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32. 如權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關聯標識包括通訊標識、IP數 據發送時間和IP數據接收時間、應用類型、通訊業務類型、上報序列號、群組標識中的至少 一種。
33. -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離線計 費系統以及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 所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用于接收近距離業務通訊的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 端的上報消息,向離線計費系統發送所述發送終端的上報消息和接收終端的上報消息。
34. -種近距離業務通訊的計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近距離 業務功能實體以及離線計費系統, 所述離線計費系統用于根據所述近距離業務功能實體的請求對所述發送終端和/或 接收終端進行計費。
【文檔編號】H04W4/24GK104113831SQ201410363474
【公開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6日
【發明者】陳珊, 柴曉前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