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包括設備間系統、主干系統、管理區系統,水平區系統以及工作區系統。本發明的改進主要在于構建了完全不同于現有技術的工作區子系統布線體系。在該布線體系下,將水平區系統的電纜、光纖等傳輸介質承載的信號轉換為可以匹配統一的工作區配線的電信號,并通過已經布設在工作區的工作區配線網格實現該電信號的傳輸。工作區的布線和調整可以完全通過在配線插口選擇并插入配線插件加以實現,這樣避免了對工作區布線的施工改造作業,節約了時間和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辦公信息化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數字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以信息網絡和信息設備為基礎的智能辦公系統為人們的工作創造了更加高效和易用的軟硬件環境。一個功能完整的智能辦公系統應當包括電話系統、計算機聯網系統、有線電視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多媒體播放系統、打印系統坐寸ο
[0003]應用于智能辦公的各個系統需要進行視頻、音頻和數據形式信號的傳輸,而系統布線是上述信號傳輸的通道,從而構成了實現系統的業務和控制功能的重要支撐平臺。建立高速、穩定、可靠的布線體系,對于保障整個智能辦公系統的順利運行具有基礎性的作用。
[0004]在大型和綜合化的智能辦公系統當中,其布線體系包括設備間系統、主干系統、管理區系統、水平區系統以及工作區系統。設備間系統部署在智能辦公系統總機房的設備間,包括系統總配線架、跳線以及相關有源設備,例如UPS電源等。主干系統是由所述設備間引出的語音主干線以及數據主干線,由于在建筑物各層件垂直分布因而又被稱為垂直干線系統,其中語音主干線是承載模擬音頻信號的電纜,數據主干線采用多模光纖。管理區系統設置在各樓層的配線間,包括多口配線架、電纜跳線以及智能光纖跳線,實現主干系統的電纜和光纖與各層電纜、光纖的銜接。水平區系統分別在各樓層水平分布,從而將布線從所述配線間延伸到各辦公室的工作區。工作區系統包括在辦公室內部分布的工作區布線以及將辦公設備接入布線體系的接入點,所述接入點包括數據接入點和語音接入點,例如光纖面板和語音面板等。
[0005]智能辦公系統布線體系中的設備間系統、主干系統、管理區系統、水平區系統在系統施工時即已經得到詳細規劃,投入運行后其設備位置與線路分布基本保持不變。而與其它系統有所不同的是,工作區系統伴隨著辦公室內的工位和辦公設備布置的改變,往往需要不斷進行線路分布和接入點位置的調整施工。
[0006]特別是目前,大多數辦公室為了適應租售對象流動性大的特點,普遍采用了開間式的建筑格局,再利用玻璃隔板等將較大的開間劃分為各個工作區。通過采用這種開間式辦公室,充分降低了進行辦公室格局調整的難度,也使得的工作區系統的施工改造變得日益頻繁。據統計,為了滿足人員增減、部門變動和裝修風格變化等各方面的需要,企事業單位平均每隔兩到三年就需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辦公室格局調整,相應地引起針對智能辦公系統布線體系的施工改造。
[0007]除了空間分布引起的布線體系變化以外,智能辦公系統自身的系統升級換代也往往會涉及到系統線路等方面的改造。例如,電話系統以IP電話替代模擬電話、電視系統由有線電視變為網絡電視,以及網絡帶寬的不斷增大等,都需要相應地調整系統內的線路和接入點設置。
[0008]不論是出于以上原因中的哪一種,一旦需要對線路和接入點進行改造施工,其都要經歷一個非常復雜繁瑣的過程,這期間所花費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都是比較可觀的,遠大于設備的移動以及隔板等建筑結構的重新安裝,而且更麻煩的是,施工期間不可避免地造成智能辦公系統全部或局部停止運行。
[0009]為了能夠盡可能地避免因辦公室調整導致必須對布線體系的線路進行施工改造,至少將改造限制在最小范圍,在現有技術中提出了開放型的布線設計方案,例如美國的TIA/EIA-568A、國際標準化組織IS0/IEC的11801以及歐盟的EN 50173等,我國近年也推出了作為通信行業標準的《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這些標準在大的架構方面具有很強的共同性。以業內普遍采用的TIA/EIA標準來說,其提出了基于多用戶插座MUTO和集合點CP的線纜布設規范。
[0010]多用戶插座MUTO提供了一種集成化的水平電纜信息插座,電纜由該多用戶插座MUTO延伸到智能辦公系統的設備。一個多用戶插座MUTO可以服務于辦公室的多個工作區,但最多不超過12個工作區,一般選6個工作區。MUTO插座的主要作用是實現了水平區系統和各個工作區系統的銜接,并且保證了工作區的線路改造和位置移動不會影響到水平區系統。集合點CP安裝在工作區中,并且從該集合點CP通過一段較短的電纜連接到處在工作區的信號插座上。通過集合點CP,也保證了設備的移動等因素不會影響到水平區系統。
[0011]然而,上述規范方案雖然基本保證了水平區系統不受改造影響,但是工作區系統的重新布線和調整仍然不可避免,因而仍然需要較為繁瑣的施工、花費較高的成本并且導致一定時間上的辦公系統中斷。
【發明內容】
[0012]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本系統將所有語音、數據、音視頻信號在工作區當中均納入到統一規劃的結構化布線體系,為辦公系統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靠和快速的物理介質,支持電話、計算機聯網、視頻會議、有線電視、多媒體播放、打印等多種系統需要,對辦公室格局改造和辦公設備位置調整具有良好的適應性,能夠避免工作區的重新布線施工。
[0013]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包括設備間系統、主干系統、管理區系統,水平區系統以及工作區系統;所述設備間系統部署在總機房的設備間,接入語音電話網以及光纖骨干網;所述主干系統是由所述設備間引出的語音主干線以及數據主干線,延伸至建筑的各層的弱電井配線間;所述管理區系統設置在各樓層的弱電井配線間,用于實現所述主干系統的語音主干線以及數據主干線與各層電纜、光纖的銜接;所述水平區系統分別在各樓層水平分布,從而將布線從所述弱電井配線間延伸到各辦公室的工作區;其特征在于:
[0014]所述工作區系統包括插線適配盒、工作區配線、配線插口以及配線插件;其中,所述插線適配盒連接所述水平區系統從而接入由弱電井配線間延伸至工作區的光纖、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并且所述插線適配盒針對所述光纖、語音電纜和同軸電纜執行信號轉換,實現所述光纖、語音電纜和同軸電纜承載信號與工作區配線的適配;
[0015]所述工作區配線從所述插線適配盒的端口延伸至工作區空間,在工作區的空間范圍內分布有若干的配線插口,相鄰的配線插口之間通過工作區配線連接;所述工作區配線從經線方向和緯線方向串聯各個相鄰配線插口,形成配線布局網格;
[0016]在所述配線插件未被插入配線插口的情況下,連接到配線插口的各條工作區配線彼此沒有電接觸;在所述配線插件插入配線插口的情況下,實現與至少一條串聯該配線插口的工作區配線的電接觸。
[0017]優選的是,所述插線適配盒包括:光纖接入端子、語音電纜接入端子、同軸電纜接入端子、光電信號板、電信號處理板以及配線輸出端子;所述光纖接入端子用于連接承載數據信號的光纖;所述語音電纜接入端子連接承載語音信號的語音電纜;所述同軸電纜接入端子連接承載視頻信號的同軸電纜;所述光電信號板與所述光纖接入端子連接,并且通過所述配線輸出端子連接工作區配線,實現光纖與工作區配線之間的信號適配;所述電信號處理板連接語音電纜接入端子和同軸電纜接入端子,并且經由所述配線輸出端子連接工作區配線,實現語音電纜和同軸電纜與所述工作區配線之間的信號適配。
[0018]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光電信號板包括信號輸入通道和信號輸出通道,其中信號輸入通道包括:光電轉換器、解調器、第一基帶放大器、濾波器以及調制器,所述信號輸出通道包括解調器、第二基帶放大器、濾波器以及電光轉換器;在所述信號輸入通道上,由光纖傳來的輸入信號經光電轉換器的轉換生成電信號,該電信號進而被解調器解調形成基帶信號,經過第一基帶放大器進行放大以提升信號質量,再經濾波器進行濾波,消除噪聲雜波干擾,然后由調制器調制至適合在工作區配線之上傳輸的電信號;在信號輸出通道上,由工作區配線傳來的電信號經解調器的解調而轉換為基帶信號,并由第二基帶放大器執行信號放大,通過濾波器濾除其中的噪聲信號之后,由電光轉換器轉換為光信號經光纖執行傳輸。
[0019]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電信號處理板包括信號輸入通道和信號輸出通道,所述信號輸入通道包括第一調諧器、第一可控載波發生器以及第一濾波器,信號輸出通道包括第二調諧器、第二可控載波發生器以及第二濾波器;在信號輸入通道上,由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傳送的電信號通過第一調諧器以第一可控載波發生器產生的載波信號進行調制,從而將其調制至適合在工作區配線之上傳輸的電信號,經第一濾波器進行濾波后去除噪聲雜波干擾,然后由配線輸出端子傳輸至工作區配線;在信號輸出通道上,由工作區配線傳輸的電信號通過第二調諧器以第二可控載波發生器產生的載波信號進行調制,將其調制至適合在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上傳輸的電信號,再經過第二濾波器進行濾波,經由語音電纜接入端子和同軸電纜接入端子傳輸至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
[0020]優選的是,所述配線插口具有絕緣主體,所述絕緣主體包括向至少兩個方向延伸的配線載體,在每個配線載體上設置電接觸區,每個電接觸區分別與一條所述工作區配線實現電連接,并且在配線載體上具有卡套,以便實現對工作區配線的機械固定;絕緣主體具有中空的筒體,所述筒體用于從空間上容納和固定插入的配線插件,并且所述電接觸區由所述配線載體一直延伸至筒體的內壁上,從而與插入該筒體的配線插件主體外壁面的電觸片實現電連接,配件插件的兩個電觸片之間以導體結構實現相互電連接,從而搭接兩條工作區配線。
[0021]優選的是,所述配線插件按類型分為信號插座、跨接連接器、直接連接器以及轉角連接器。
[0022]進一步優選的是,其中所述跨接連接器、直接連接器以及轉角連接器用于根據布線的不同走向來搭接延伸至同一個配線插口處的兩根工作區配線;所述信號插座具有與辦公設備的信號線匹配的端子和信號轉接器,通過將信號插座插入配線插口作為用來與各種辦公設備的信號插頭相連的插線板。
[0023]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直接連接器用于使延伸至配線插口的工作區配線與在同一直線方向上延伸的另一工作區配線相互電連接。
[0024]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轉角連接器用于使延伸至配線插口的工作區配線電連接與該工作區配線呈90度方向上延伸的另一工作區配線。
[0025]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跨接連接器用于使經過同一個配線插口的工作區配線實現相互跨接。
[0026]從而,本發明的改進主要在于構建了完全不同于現有技術的工作區子系統布線體系。在該布線體系下,將水平區系統的電纜、光纖等傳輸介質承載的信號轉換為可以匹配統一的工作區配線的電信號,并通過已經布設在工作區的工作區配線網格實現該電信號的傳輸。工作區的布線和調整可以完全通過在配線插口選擇并插入配線插件加以實現,這樣避免了對工作區布線的施工改造作業,節約了時間和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8]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9]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工作區結構示意圖;
[0030]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插線適配盒結構框圖;
[0031]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插線適配盒光電信號板的結構框圖;
[0032]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的插線適配盒電信號處理板的結構框圖;
[0033]圖6A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配線插口和配線插件機械結構側向示意圖;
[0034]圖6B至圖6D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配線插口和配線插件機械結構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并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實施例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36]圖1是本發明所述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的布線體系包括設備間系統101、主干系統102、管理區系統103、水平區系統104以及工作區系統105。設備間系統101部署在總機房的設備間,包括系統總配線架、跳線以及相關有源設備,例如UPS電源等。其中總配線架包括光纖配線架和語音配線架,以上配線架分別通過RJ45跳線和光纖跳線接入語音電話網以及光纖骨干網;主干系統102是由所述設備間引出的語音主干線以及數據主干線,延伸至建筑的各層的弱電井配線間,其中語音主干線為5類電纜,而數據主干線采用6芯多模光纖。管理區系統103設置在各樓層的弱電井配線間,包括多口配線架、電纜跳線以及智能光纖跳線,其中通過電纜跳線和智能光纖跳線的跳接,實現主干系統102的語音主干線以及數據主干線與各層電纜、光纖的銜接。水平區系統104分別在各樓層水平分布,從而將布線從所述弱電井配線間延伸到各辦公室的工作區。工作區系統105連接到水平區系統104的電纜和光纖實現連接,工作區系統105是本申請的主要改進點,其采用統一的結構化布線體系以便達到本申請的效果O
[0037]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工作區結構示意圖。本發明所述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的工作區系統105具體包括插線適配盒201、工作區配線202、配線插口 203以及配線插件204。所述插線適配盒201連接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的水平區系統104,承載數據信號的光纖、承載語音信號的語音電纜以及承載視頻信號的同軸電纜等由弱電井配線間延伸至工作區的空間位置,并且接入所述插線適配盒201。所述插線適配盒201將會針對光纖、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執行信號轉換,從而實現以上傳輸介質承載信號與工作區配線202的適配。工作區配線202采用非屏蔽雙絞線電纜結構,從插線適配盒201的端口出發,延伸至辦公工作區空間。沿著各個工作區配線202設置配線插口 203,配線插口 203是工作區配線202的連接點,所述配線插件204通過插入配線插口 203實現與工作區配線202的電接觸。所述配線插件204具有多種類型,具體來說包括信號插座、跨接連接器、直接連接器以及轉角連接器等類型。
[0038]圖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述插線適配盒201的結構框圖。所述插線適配盒201具體包括光纖接入端子201A、語音電纜接入端子201B、同軸電纜接入端子201C、光電信號板201D、電信號處理板201E以及配線輸出端子201F。光纖接入端子201A用于連接承載數據信號的光纖,語音電纜接入端子201B可連接承載語音信號的語音電纜,并且由同軸電纜接入端子20IC連接承載視頻信號的同軸電纜。
[0039]光電信號板201D與所述光纖接入端子201A連接,該光電信號板上具體包括信號輸入通道和信號輸出通道,其中信號輸入通道如圖4所示,包括光電轉換器401、解調器402、第一基帶放大器403、濾波器404以及調制器405,圖4中示出的信號輸出通道包括解調器406、第二基帶放大器407、濾波器408以及電光轉換器409。在所述信號輸入通道上,由光纖傳來的輸入信號經光電轉換器401的轉換生成電信號,該電信號進而被解調器402解調形成基帶信號,經過第一基帶放大器403進行放大以提升信號質量,再經濾波器404進行濾波,消除噪聲雜波干擾,然后由調制器405調制至適合在工作區配線202之上傳輸的電信號。在信號輸出通道上,由工作區配線202傳來的電信號經解調器406的解調而轉換為基帶信號,并由第二基帶放大器407執行信號放大,通過濾波器408濾除其中的噪聲信號之后,由電光轉換器409轉換為光信號經光纖執行傳輸。從圖3中可以看到,光電信號板201D一方面連接光纖接入端子201A,另一方面連接配線輸出端子201F,因而調制器405以及解調器406均經由所述配線輸出端子201F連接工作區配線202并從而實現與工作區配線202之間的電信號發射和接收。
[0040]電信號處理板201E —方面連接語音電纜接入端子201B和同軸電纜接入端子201C,另一方面經由所述配線輸出端子201F連接工作區配線202。電信號處理板201E的信號輸入通道和信號輸出通道如圖5所示,均包括調諧器、濾波器以及可控載波發生器。在信號輸入通道上,由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傳送的電信號通過第一調諧器501以第一可控載波發生器503產生的載波信號進行調制,從而將其調制至適合在工作區配線202之上傳輸的電信號,經第一濾波器502進行濾波后去除噪聲雜波干擾,然后由配線輸出端子201F傳輸至工作區配線202。類似地,在信號輸出通道上,由工作區配線202傳輸的電信號通過第二調諧器504以第二可控載波發生器506產生的載波信號進行調制,將其調制至適合在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上傳輸的電信號,再經過第二濾波器505進行濾波,經由語音電纜接入端子20IB和同軸電纜接入端子20IC傳輸至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
[0041]可見,通過插線適配盒201實現了將不同傳輸介質之上的不同信號形式和不同載波頻率的信號轉換為可由統一規格的工作區配線202承載傳輸的電信號,然后將各路電信號分別傳送至各條工作區配線202。
[0042]如圖2所示,工作區配線202從插線適配盒201的配線輸出端子201F出發,在工作區的空間范圍內延伸。在工作區的空間范圍內分布有若干的配線插口 203,相鄰的配線插口 203之間通過工作區配線202連接。為了適應辦公室各種設備布局的需要,各工作區配線202從經線方向和緯線方向串聯各個相鄰配線插口 203,形成配線布局網格。所述配線插件204可插入配線插口 203,在該配線插件204未被插入配線插口 203的情況下,連接到該配線插口 203的各條工作區配線202彼此斷開,故沒有電接觸。配線插件204分為信號插座、跨接連接器、直接連接器以及轉角連接器等類型,插入到配線插口 203的配線插件204實現與延伸至該配線插口 203的工作區配線202的電接觸。其中,跨接連接器、直接連接器以及轉角連接器用于根據布線的不同走向來搭接延伸至同一個配線插口 203處的兩根工作區配線202。信號插座具有與辦公設備的信號線匹配的端子,并且還具有信號轉接器;通過將信號插座插入配線插口 203,可以作為用來與各種辦公設備的信號插頭相連的插線板。
[0043]圖6A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配線插口 203和配線插件204機械結構側向示意圖。所述配線插口 203具有絕緣主體203A,所述絕緣主體包括向至少兩個(一般為四個)方向延伸的配線載體203B,在每個配線載體上設置電接觸區203C,每個電接觸區203C分別與一條所述工作區配線202實現電連接,并且在配線載體上具有卡套203D,以便實現對工作區配線202的機械固定。絕緣主體203A具有中空的筒體203E,該筒體203E從空間上容納和固定插入的配線插件204,并且所述電接觸區203C由所述配線載體203B —直延伸至筒體203E的內壁上,從而與插入該筒體203E的配線插件主體204A外壁面的電觸片204B實現電連接,配件插件204的兩個電觸片204B之間以導體結構204C實現相互電連接,從而通過該配件插件204達成了搭接兩條工作區配線202的目標。
[0044]圖6B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配線插口 203和配線插件204機械結構俯視示意圖。如圖所示,配線插口 203的筒體內壁設置四個電接觸區203C,相鄰的兩個電接觸區203C彼此以90度相對設置。該圖中所示出的是直接連接器類型的配線插件,因而可以看到該配線插件204的兩個電觸片204B彼此以180度相對設置,從而與180度相對的兩個電接觸區203C實現電接觸。這樣,如圖6B所示,通過插入直接連接器類型的配線插件204,使延伸至該配線插口 203的工作區配線202與在同一直線方向上延伸的另一工作區配線202相互電連接。
[0045]圖6C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配線插口 203和配線插件204機械結構俯視示意圖。如圖所示,配線插口 203的筒體內壁設置四個電接觸區203C,相鄰的兩個電接觸區203C彼此以90度相對設置。圖6C中所示出的是轉角連接器類型的配線插件,因而可以看到該配線插件204的兩個電觸片204B彼此以90度相對設置,從而與90度相對的兩個電接觸區203C實現電接觸。這樣,通過插入轉角連接器類型的配線插件204,使延伸至該配線插口 203的工作區配線202電連接與該工作區配線202呈90度方向上延伸的另一工作區配線202。
[0046]在某些情況下,同一個配線插口 203處可能會需要具有相互交叉的兩條走線,兩條走線雖然在空間延伸方向上具有交叉,但二者并沒有電接觸,因而需要使用跨接連接器。圖6D是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配線插口 203和配線插件204機械結構俯視示意圖。如圖所示,配線插口 203的筒體內壁設置四個電接觸區203C,相鄰的兩個電接觸區203C彼此以90度相對設置。跨接連接器類型的配線插件204的配線插件主體204A上共有四個電觸片204B,相鄰的電觸片204B彼此以90度相對設置,其中兩個以180度彼此相對的電觸片204B與180度相對的兩個電接觸區203C實現電接觸,兩個電觸片204B以導體結構實現電連接;另外兩個以180度彼此相對的電觸片204B與180度相對的另兩個電接觸區203C實現電接觸,這兩個電觸片204B也以導體結構實現電連接,并且該導體結構與前面提到的導體結構相互絕緣。這樣,通過插入跨接連接器類型的配線插件204,使經過該配線插口 203的工作區配線實現相互跨接。
[0047]因而,不論是辦公設備安置在辦公區的任何位置上,都可以通過在距離該辦公設備最近的配線插口 203插入并固定信號插座類型的配線插件204,并且將跨接連接器、直接連接器或者轉角連接器等類型的配線插件204插入選定的配線插口 203,來構造插線適配盒201至辦公設備的信號傳輸線路。這樣不論是新鋪布線還是布局調整,都能夠通過變更各個配線插口 203的配線插件204來比較容易地加以實現。
[0048]從而,本發明的改進主要在于構建了完全不同于現有技術的工作區子系統布線體系。在該布線體系下,將水平區系統的電纜、光纖等傳輸介質承載的信號轉換為可以匹配統一的工作區配線的電信號,并通過已經布設在工作區的工作區配線網格實現該電信號的傳輸。工作區的布線和調整可以完全通過在配線插口選擇并插入配線插件加以實現,這樣避免了對工作區布線的施工改造作業,節約了時間和成本。
[004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還可以應用在其它設備中;以上描述中的尺寸和數量均僅為參考性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適當的應用尺寸,而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包括設備間系統、主干系統、管理區系統,水平區系統以及工作區系統;所述設備間系統部署在總機房的設備間,接入語音電話網以及光纖骨干網;所述主干系統是由所述設備間引出的語音主干線以及數據主干線,延伸至建筑的各層的弱電井配線間;所述管理區系統設置在各樓層的弱電井配線間,用于實現所述主干系統的語音主干線以及數據主干線與各層電纜、光纖的銜接;所述水平區系統分別在各樓層水平分布,從而將布線從所述弱電井配線間延伸到各辦公室的工作區;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區系統包括插線適配盒、工作區配線、配線插口以及配線插件;其中,所述插線適配盒連接所述水平區系統從而接入由弱電井配線間延伸至工作區的光纖、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并且所述插線適配盒針對所述光纖、語音電纜和同軸電纜執行信號轉換,實現所述光纖、語音電纜和同軸電纜承載信號與工作區配線的適配; 所述工作區配線從所述插線適配盒的端口延伸至工作區空間,在工作區的空間范圍內分布有若干的配線插口,相鄰的配線插口之間通過工作區配線連接;所述工作區配線從經線方向和緯線方向串聯各個相鄰配線插口,形成配線布局網格; 在所述配線插件未被插入配線插口的情況下,連接到配線插口的各條工作區配線彼此沒有電接觸;在所述配線插件插入配線插口的情況下,實現與至少一條串聯該配線插口的工作區配線的電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線適配盒包括:光纖接入端子、語音電纜接入端子、同軸電纜接入端子、光電信號板、電信號處理板以及配線輸出端子;所述光纖接入端子用于連接承載數據信號的光纖;所述語音電纜接入端子連接承載語音信號的語音電纜;所述同軸電纜接入端子連接承載視頻信號的同軸電纜;所述光電信號板與所述光纖接入端子連接,并且通過所述配線輸出端子連接工作區配線,實現光纖與工作區配線之間的信號適配;所述電信號處理板連接語音電纜接入端子和同軸電纜接入端子,并且經由所述配線輸出端子連接工作區配線,實現語音電纜和同軸電纜與所述工作區配線之間的信號適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電信號板包括信號輸入通道和信號輸出通道,其中信號輸入通道包括:光電轉換器、解調器、第一基帶放大器、濾波器以及調制器,所述信號輸出通道包括解調器、第二基帶放大器、濾波器以及電光轉換器;在所述信號輸入通道上,由光纖傳來的輸入信號經光電轉換器的轉換生成電信號,該電信號進而被解調器解調形成基帶信號,經過第一基帶放大器進行放大以提升信號質量,再經濾波器進行濾波,消除噪聲雜波干擾,然后由調制器調制至適合在工作區配線之上傳輸的電信號;在信號輸出通道上,由工作區配線傳來的電信號經解調器的解調而轉換為基帶信號,并由第二基帶放大器執行信號放大,通過濾波器濾除其中的噪聲信號之后,由電光轉換器轉換為光信號經光纖執行傳輸。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信號處理板包括信號輸入通道和信號輸出通道,所述信號輸入通道包括第一調諧器、第一可控載波發生器以及第一濾波器,信號輸出通道包括第二調諧器、第二可控載波發生器以及第二濾波器;在信號輸入通道上,由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傳送的電信號通過第一調諧器以第一可控載波發生器產生的載波信號進行調制,從而將其調制至適合在工作區配線之上傳輸的電信號,經第一濾波器進行濾波后去除噪聲雜波干擾,然后由配線輸出端子傳輸至工作區配線;在信號輸出通道上,由工作區配線傳輸的電信號通過第二調諧器以第二可控載波發生器產生的載波信號進行調制,將其調制至適合在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上傳輸的電信號,再經過第二濾波器進行濾波,經由語音電纜接入端子和同軸電纜接入端子傳輸至語音電纜以及同軸電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線插口具有絕緣主體,所述絕緣主體包括向至少兩個方向延伸的配線載體,在每個配線載體上設置電接觸區,每個電接觸區分別與一條所述工作區配線實現電連接,并且在配線載體上具有卡套,以便實現對工作區配線的機械固定;絕緣主體具有中空的筒體,所述筒體用于從空間上容納和固定插入的配線插件,并且所述電接觸區由所述配線載體一直延伸至筒體的內壁上,從而與插入該筒體的配線插件主體外壁面的電觸片實現電連接,配件插件的兩個電觸片之間以導體結構實現相互電連接,從而搭接兩條工作區配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線插件按類型分為信號插座、跨接連接器、直接連接器以及轉角連接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跨接連接器、直接連接器以及轉角連接器用于根據布線的不同走向來搭接延伸至同一個配線插口處的兩根工作區配線;所述信號插座具有與辦公設備的信號線匹配的端子和信號轉接器,通過將信號插座插入配線插口作為用來與各種辦公設備的信號插頭相連的插線板。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連接器用于使延伸至配線插口的工作區配線與在同一直線方向上延伸的另一工作區配線相互電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角連接器用于使延伸至配線插口的工作區配線電連接與該工作區配線呈90度方向上延伸的另一工作區配線。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辦公建設數字化信息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連接器用于使經過同一個配線插口的工作區配線實現相互跨接。
【文檔編號】H04L29/06GK104468292SQ201410690887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6日
【發明者】陳漢達, 陶旭東, 陳音, 陳飛雁, 王玥 申請人:浙江中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