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尋呼方法、設備及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尋呼drx(非連續接收)機制:從無線網絡側來說,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長期演進)系統,終端有兩種狀態,即rrc_connected(連接)狀態和rrc-idle(空閑)狀態。終端只有在進入到rrc_connected狀態才能發送上行數據。一旦終端發送數據完成,網絡監測終端長時間無數據傳輸后通過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使用終端的rrc連接,使終端進入rrc_idle狀態。
終端在idle狀態下的主要工作就是監聽網絡側的尋呼。為了省電都是以drx方式監聽尋呼。即每一個尋呼周期中僅僅有一個子幀(10ms)是處于接收狀態,該周期內其它時間都是非接收狀態的,如圖1所示。
對于尋呼過程,由cn(核心網)實體發起尋呼,尋呼消息(paging)首先從mme(移動性管理實體)發送到enb(基站),如圖2所示。該尋呼消息中攜帶uespecificdrx配置。對于lte系統,enb將比較該drx配置和系統消息中配置的drx參數,使用二者較短的drx周期來發送尋呼消息。在enb發送的尋呼消息中,攜帶被尋呼的ue(終端)標識。ue接收尋呼消息后,發現里面包含自己的尋呼標識,則后續會相應該尋呼,通過發起連接建立過程進入connection狀態。
網絡為了對ue進行移動性管理,以及ue的數據收發,會使用大量的信令。為了節約空口的信令開銷,在lter14引入了一個新的rrc狀態,稱為lightconnection(lc,輕連接)狀態。狀態轉換示意圖,如圖3所示。當ue在lightconnection狀態時,mme仍然認為終端處于連接態,而基站認為終端處于rrc-light-connection狀態,不能收發數據,但可以監聽尋呼。
現有技術中,終端僅有connection和idle兩種狀態,尋呼機制是針對idle 態的ue進行設計的,無法用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ue,即,當有下行數據到達時,基站如何尋呼ue,目前還沒有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尋呼方法、設備及系統,解決了當有下行數據到達時,基站可以向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發送尋呼消息。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尋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當第一基站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所述第一基站生成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
所述第一基站根據所述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
可選地,所述接收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過專用信令配置處于連接態的終端進入輕連接態;
所述第一基站保持已進入輕連接態的終端的s1連接。
可選地,所述第一基站根據所述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使用所述終端的s-tmsi作為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所述終端發送尋呼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基站使用所述終端的連接恢復標識作為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所述終端發送尋呼消息,其中,所述連接恢復標識由所述第一基站生成;或者
所述第一基站將所述尋呼標識發送給所述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在所述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均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可選地,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與所述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
所述第一基站將下行數據發送給已進入連接態的所述終端。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尋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發送的用于尋呼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尋呼消息,其中,所述尋呼消息是在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由所述第一基站在尋呼區域內發送;
所述第二基站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建立與所述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
所述第二基站將與所述終端建立連接的信息通知所述第一基站。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所述第一基站發送的下行數據;
所述第二基站將所述下行數據發送給所述終端。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又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尋呼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監聽尋呼消息;
當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收到所述尋呼消息時,所述終端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并從輕連接態進入連接態。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系統信息,所述系統信息中攜帶有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所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監聽尋呼消息,包括:
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按照配置的尋呼參數并結合所述終端的標識計算尋呼位置,監聽尋呼消息。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又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尋呼標識生成模塊,用于當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生成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
第一尋呼消息發送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
可選地,所述基站還包括:
配置模塊,用于通過專用信令配置處于連接態的終端進入輕連接態;
連接保持模塊,用于保持已進入輕連接態的終端的s1連接。
可選地,所述尋呼消息發送模塊,進一步用于:
使用所述終端的s-tmsi作為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所述終端發送尋呼消息;或者
使用所述終端的連接恢復標識作為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所述終端發送尋呼消息,其中,所述連接恢復標識由所述第一基站生成;或者
將所述尋呼標識發送給所述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在所述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均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可選地,所述基站還包括:
第二連接建立模塊,用于建立與所述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
第一數據發送模塊,用于將下行數據發送給已進入連接態的所述終端。
可選地,其特征在于,
第一廣播模塊,用于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又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尋呼消息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發送的用于尋呼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是在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由所述第一基站在尋呼區域內發送;
第二尋呼消息發送模塊,用于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可選地,所述基站還包括:
第二連接建立模塊,用于建立與所述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
通知模塊,用于將與所述終端建立連接的信息通知所述第一基站。
可選地,所述基站還包括:
下行數據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發送的下行數據;
第二數據發送模塊,用于將所述下行數據發送給所述終端。
可選地,所述基站還包括:
第二廣播模塊,用于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又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
監聽模塊,用于在處于輕連接態時監聽尋呼消息;
發起連接建立模塊,用于在收到所述尋呼消息時,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并從輕連接態進入連接態。
可選地,所述終端還包括:
系統信息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系統信息,所述系統信息中攜帶有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所述監聽模塊進一步用于:在處于輕連接態時按照配置的尋呼參數,計算尋呼位置,監聽尋呼消息。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又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尋呼系統,包括:
第一基站,用于當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生成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
所述第一基站,還用于根據所述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
終端,用于在處于輕連接態時監聽尋呼消息;
所述終端,還用于當處于輕連接態接收到所述尋呼消息時,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并從輕連接態進入連接態。
依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又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尋呼系統,包括:
第一基站,用于當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生成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
所述第一基站,還用于根據所述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
第二基站,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發送的用于尋呼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尋呼消息;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終端,用于在處于輕連接態時監聽尋呼消息;
所述終端,還用于當處于輕連接態接收到所述尋呼消息時,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并從輕連接態進入連接態。
上述技術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終端在idle狀態下監聽尋呼的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lte系統s1接口尋呼消息的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狀態轉換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絡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絡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6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中的尋呼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中的尋呼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中的尋呼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中的尋呼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第七實施例中inter-enb的尋呼和下行數據發送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第八實施例中的基站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的第九實施例中的基站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的第十實施例中的基站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的第十一實施例中的基站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的第十二實施例中的終端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的第十三實施例中的終端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的第十四實施例中的尋呼系統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的第十五實施例中的尋呼系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參見圖4和圖5,圖中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網絡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包括終端41和第一基站42,其中,第一基站42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41的下行數據;如圖4所示,包括:終端41、第一基站42和第二基站43,其中, 第二基站43位于第一基站42的尋呼區域,第一基站42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41的下行數據。終端41是指能夠發送或接收無線信號的設備,包括用戶設備(終端)、個人數字助理(pda)、無線調制解調器、無線通信裝置、手持裝置、膝上型計算機、無繩電話、無線本地回路(wll)站、能夠將移動信號轉換為wifi信號的cpe(customerpremiseequipment,客戶終端)或移動智能熱點、或其他不通過人的操作就能自發與移動通信網絡通信的設備等。上述第一基站42和第二基站43可以是宏基站(macrobasestation)、微基站(picobasestation)、nodeb(3g移動基站的稱呼)、增強型基站(enb)、中繼站、接入點、rru(remoteradiounit,遠端射頻模塊)、rrh(remoteradiohead,射頻拉遠頭)等。
第一實施例
結合圖4或圖5所示的網絡結構,參見圖6,圖中示出了一種尋呼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s601、當第一基站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第一基站生成終端的尋呼標識。
步驟s602、第一基站根據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
可選地,第一基站使用終端的s-tmsi(臨時身份標識)作為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終端發送尋呼消息;或者第一基站使用終端的連接恢復標識作為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終端發送尋呼消息,其中,連接恢復標識由第一基站生成;或者第一基站將尋呼標識發送給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在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均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可選地,在上述步驟s601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第一基站通過專用信令配置處于連接態的終端進入輕連接態;所述第一基站保持已進入輕連接態的終端的s1連接。
可選地,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之后,方法還包括:第一基站建立與所述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第一基站將下行數據發送給已進入連接態的所述終端。
可選地,方法還包括:第一基站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第二實施例
結合圖5所示的網絡結構,參見圖7,圖中示出了一種尋呼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s701、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發送的用于尋呼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尋呼消息,其中,尋呼消息是在第一基站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由第一基站在尋呼區域內發送。
步驟s702、第二基站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尋呼消息。
可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第二基站建立與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第二基站將與終端建立連接的信息通知第一基站。
可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發送的下行數據;第二基站將下行數據發送給終端。
可選地,在本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第二基站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第三實施例
結合圖4或圖5所示的網絡結構,參見圖8,圖中示出了一種尋呼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s801、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監聽尋呼消息。
需要說明的是,終端監聽到的尋呼消息可以是第一基站發送的,也可以是第二基站發送的。
步驟s802、當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收到尋呼消息時,終端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并從輕連接態進入連接態。
可選地,方法還包括:接收系統信息,所述系統信息中攜帶有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相應地,在步驟s801中,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按照配置的尋呼參數并結合終端的標識(例如imsi)計算尋呼位置,監聽尋呼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第四實施例
結合圖4或圖5所示的網絡結構,參見圖9,圖中示出了一種尋呼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s901、enb通過專用信令,配置連接態的ue進入lc態。
需要說明的是,enb同時保持該ue的s1連接,此時mme仍然認為ue處于連接態。
步驟s902、enb接收mme發送的該ue的下行數據。
步驟s903、enb生成該ue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ue發送尋呼消息。
需要說明的是,尋呼區域可以包括一個或者多個enb,接收到下行數據的enb將尋呼標識發送給尋呼區域中的所有基站(可以通過x2,s1或者其他的基站間接口),在整個尋呼區域中的基站均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尋呼消息。
需要說明的是,enb可以使用ue的s-tmsi作為尋呼標識,也可以自身生成一個尋呼標識,本實施例中并不限定尋呼標識的具體形式。
步驟s904、lc態的ue按照系統信息里配置的尋呼周期,計算尋呼位置,監聽尋呼。
步驟s905、當lc態的ue收到自身的尋呼時,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從lc態進入連接態。
步驟s906、enb建立ue的rrc連接,同時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
需要說明的是,建立rrc連接的enb將該ue已進入連接態的信息通知給接收到下行數據的enb(即生成尋呼標識的enb),后者將ue的下行數據發送給前者(可以通過x2或者其他的基站間接口)。
步驟s907、enb將下行數據發送給已經進入連接態的ue。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第五實施例
在本實施例中ue的尋呼標識為s-tmsi,具體地:
enb通過系統信息廣播lightconnection(lc)狀態ue的尋呼參數,包括尋呼周期,尋呼密度等。ue發起連接建立過程,enb在該ue進入連接狀態時,獲取該ue的s-tmsi,并一直保存。之后,enb通過專用信令,配置該連接態的ue進入lc態,同時保持該ue的s1連接,此時mme仍然認為ue處于連接態。進入lc狀態的ue按照系統信息中配置的尋呼周期和尋呼密度,結合自身的imsi,計算尋呼位置(使用現有技術中的計算方式),監聽尋呼。后續有該ue的下行數據到達,mme直接將下行數據發送給enb,enb使用s-tms作為該ue的尋呼標識,并通過空口向ue發送尋呼消息。
當lc態的ue收到自身的尋呼后,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從lc態進入連接態。enb建立ue的rrc連接,同時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之后,enb將下行數據發送給已經進入連接態的ue。
第六實施例
在本實施例中,enb生成ue的尋呼標識,具體地:
enb通過系統信息廣播lightconnection(lc)狀態ue的尋呼參數,包括尋呼周期,尋呼密度等。ue發起連接建立過程,進入連接態收發數據。之后,enb為該ue隨機生成一個40bit的連接恢復標識,當enb通過專用信令,配置該連接態的ue進入lc態時,將該連接恢復標識配置給ue;同時enb保持該ue的s1連接,此時mme仍然認為ue處于連接態。進入lc狀態的ue按照系統信息中配置的尋呼周期和尋呼密度,結合自身的imsi,計算尋呼位置(例如使用現有技術中的計算方式),監聽尋呼。后續有該ue的下行數據到達,mme直接將下行數據發送給enb,enb將該ue的連接恢復標識作為該ue的尋呼標識,并通過空口向ue發送尋呼消息。
當lc態的ue收到自身的尋呼后,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從lc態進入連接態。enb建立ue的rrc連接,同時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之后,enb將下行數據發送給已經進入連接態的ue。
第七實施例
本實施例中是inter-enb(指的是站間切換)的尋呼和下行數據發送,如圖10所示,具體地:
lightconnection(lc)尋呼區域下的enb通過系統信息廣播lc狀態ue的尋呼參數,包括尋呼周期,尋呼密度等。ue在enb1發起連接建立過程,進入連接態收發數據。之后,enb1為該ue生成尋呼標識,當第一基站通過專用信令,配置該連接態的ue進入lc態時,將該尋呼標識配置給ue;同時第一基站保持該ue的s1連接,此時mme仍然認為ue處于連接態。進入lc狀態的ue按照系統信息中配置的尋呼周期和尋呼密度,結合自身的imsi,計算尋呼位置(使用現有技術中的計算方式),監聽尋呼。
后續有該ue的下行數據到達,mme直接將下行數據發送給第一基站,該第一基站將ue的尋呼標識發送給尋呼區域中的所有基站(可以通過x2,s1或者其他的基站間接口),在整個尋呼區域中的基站(比如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均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該ue的尋呼消息。
如果當前lc態的ue已經移動到第二基站下,則該ue在第二基站下收到自身的尋呼后,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從lc態進入連接態。第二基站建立ue的rrc連接,同時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之后第二基站將該ue已進入連接態的信息通知給第一基站,第一基站將ue的下行數據發送給第二基站(可以通過x2或者其他的基站間接口);之后,第二基站將下行數據發送給已經進入連接態的ue。
第八實施例
參見圖11,圖中示出了一種基站,包括:
尋呼標識生成模塊1101,用于當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生成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
第一尋呼消息發送模塊1102,用于根據所述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
可選地,所述基站還包括:
配置模塊,用于通過專用信令配置處于連接態的終端進入輕連接態;
連接保持模塊,用于保持已進入輕連接態的終端的s1連接。
可選地,尋呼消息發送模塊,進一步用于:使用所述終端的s-tmsi作為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所述終端發送尋呼消息;或者使用所述終端的連接恢復標識作為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 空口向所述終端發送尋呼消息,其中,所述連接恢復標識由所述第一基站生成;或者將所述尋呼標識發送給所述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在所述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均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可選地,基站還包括:第二連接建立模塊,用于建立與所述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第一數據發送模塊,用于將下行數據發送給已進入連接態的所述終端。
可選地,基站還包括:第一廣播模塊,用于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第九實施例
參見圖12,圖中示出了一種基站,包括:
第一處理器1202,用于當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生成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
第二收發機1201,用于根據所述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
可選地,第一處理器1202,還用于通過專用信令配置處于連接態的終端進入輕連接態;以及保持已進入輕連接態的終端的s1連接。
可選地,第二收發機1201,進一步用于:使用所述終端的s-tmsi作為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所述終端發送尋呼消息;或者使用所述終端的連接恢復標識作為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并在尋呼區域內通過空口向所述終端發送尋呼消息,其中,所述連接恢復標識由所述第一基站生成;或者將所述尋呼標識發送給所述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在所述尋呼區域內的多個第二基站均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可選地,第一收發機1201,還用于建立與所述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將下行數據發送給已進入連接態的所述終端。
可選地,第一收發機1201,還用于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 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其中,在圖12中,總線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總線和橋,具體由第一處理器1202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第一存儲器1203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鏈接在一起。總線架構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鏈接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總線接口提供接口。第一收發機1201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于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
第十實施例
參見圖13,圖中示出了一種基站,包括:
尋呼消息接收模塊1301,用于接收第一基站發送的用于尋呼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是在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由所述第一基站在尋呼區域內發送;
第二尋呼消息發送模塊1302,用于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可選地,基站還包括:
第二連接建立模塊,用于建立與所述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
通知模塊,用于將與所述終端建立連接的信息通知所述第一基站。
可選地,基站還包括:
下行數據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發送的下行數據;
第二數據發送模塊,用于將所述下行數據發送給所述終端。
可選地,基站還包括:
第二廣播模塊,用于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第十一實施例
參見圖14,圖中示出了一種基站,包括:
第一處理器1402,用于控制第二收發機1401執行接收第一基站發送的用于 尋呼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尋呼消息,所述尋呼消息是在所述第一基站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由所述第一基站在尋呼區域內發送;以及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可選地,第二收發機1401,還用于建立與所述終端的rrc連接,并將連接建立過程中攜帶的尋呼相關的nas消息丟棄;以及將與所述終端建立連接的信息通知所述第一基站。
可選地,第二收發機1401,還用于通過系統信息廣播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其中,在圖14中,總線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總線和橋,具體由第二處理器1402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第二存儲器1403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鏈接在一起。總線架構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鏈接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總線接口提供接口。第二收發機1401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于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第十二實施例
參見圖15,圖中示出了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
監聽模塊1501,用于在處于輕連接態時監聽尋呼消息;
發起連接建立模塊1502,用于在收到所述尋呼消息時,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并從輕連接態進入連接態。
可選地,所述終端還包括:
系統信息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系統信息,所述系統信息中攜帶有處于輕連接態終端的尋呼參數;
所述監聽模塊進一步用于:在處于輕連接態時按照配置的尋呼參數,計算尋呼位置,監聽尋呼消息。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第十三實施例
參見圖16,圖中示出了一種終端,所述終端包括:
第三處理器1602,用于根據從第三存儲器1603中讀取的程序控制第三收發機1601執行:用于在處于輕連接態時監聽尋呼消息;在收到所述尋呼消息時,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并從輕連接態進入連接態。
其中,在圖16中,總線架構可以包括任意數量的互聯的總線和橋,具體由第三處理器1602代表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第三存儲器1603代表的存儲器的各種電路鏈接在一起。總線架構還可以將諸如外圍設備、穩壓器和功率管理電路等之類的各種其他電路鏈接在一起,這些都是本領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對其進行進一步描述。總線接口提供接口。第三收發機1601可以是多個元件,即包括發送機和接收機,提供用于在傳輸介質上與各種其他裝置通信的單元。針對不同的用戶設備,用戶接口1604還可以是能夠外接內接需要設備的接口,連接的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小鍵盤、顯示器、揚聲器、麥克風、操縱桿等。
第十四實施例
參見圖17,圖中示出了一種尋呼系統,包括:
第一基站1701,用于當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生成終端的尋呼標識;
所述第一基站1701,還用于根據所述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
終端1702,用于在處于輕連接態時監聽尋呼消息;
所述終端1702,還用于當處于輕連接態接收到所述尋呼消息時,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并從輕連接態進入連接態。
第十五實施例
參見圖18,圖中示出了一種尋呼系統,包括:
第一基站1801,用于當接收到處于輕連接態的終端的下行數據時,生成所述終端的尋呼標識;
所述第一基站1801,還用于根據所述尋呼標識,在尋呼區域內發送尋呼消息;
第二基站18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發送的用于尋呼處于輕連接態的終 端的尋呼消息;
所述第二基站1802,用于在覆蓋范圍下的小區內發送所述尋呼消息;
終端1803,用于在處于輕連接態時監聽尋呼消息;
所述終端1803,還用于當處于輕連接態接收到所述尋呼消息時,發起連接建立過程,并從輕連接態進入連接態。
在本實施例中,能夠解決處于lightconnection狀態的終端的尋呼問題,降低了系統整體的信令開銷,同時保證了系統性能。
應理解,說明書通篇中提到的“一個實施例”或“一實施例”意味著與實施例有關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包括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此,在整個說明書各處出現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或“在一實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實施例。此外,這些特定的特征、結構或特性可以任意適合的方式結合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
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應理解,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并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后,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絡”在本文中常可互換使用。
應理解,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系。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實施例中,應理解,“與a相應的b”表示b與a相關聯,根據a可以確定b。但還應理解,根據a確定b并不意味著僅僅根據a確定b,還可以根據a和/或其它信息確定b。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方法和裝置,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 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包括,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上述以軟件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的集成的單元,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上述軟件功能單元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計算機設備(可以是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等)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收發方法的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u盤、移動硬盤、只讀存儲器(read-onlymemory,簡稱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accessmemory,簡稱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
以上所述的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