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通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老齡化問題也隨之出現,并且愈演愈烈。人口老齡化是21世紀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針對老年人提供相應的服務越來越受到重視。
針對老年人設計的移動終端已經得到了廣泛使用。現有技術中基于移動終端進行信息交互普遍針對的服務對象是年輕人,一般為多個用戶之間通過移動終端的應用程序進行信息交互。例如,微信、QQ等。然而,現在缺少一種針對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詢服務的信息交互方法,尤其是在服務人員數量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提高服務效率,提升老人的滿意度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信息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終端向第一服務器發送第一請求消息,所述第一請求消息中包含第一用戶ID;
所述第一服務器獲取所述第一用戶ID對應的第一服務ID發送給所述第一終端;
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第二服務器發送第二請求消息,所述第二請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服務ID;
所述第二服務器根據所述第二請求消息從交互信息數據庫中獲取第一交互信息;
所述第二服務器將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一服務ID對應的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第一交互信息處理成第二交互信息,并發送給所述第一服務器;
所述第一服務器將所述第二交互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一終端。
進一步的,在第一終端向第一服務器發送第一請求消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終端接收第一用戶輸入的激活指令,根據所述激活指令獲取信息交互界面數據;
根據所述信息交互界面數據生成信息交互界面。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服務器獲取所述第一用戶ID對應的第一服務ID發送給所述第一終端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服務器對所述第一用戶ID進行驗證,驗證成功后返回響應消息。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請求消息還包括咨詢信息,所述咨詢信息為所述第一終端記錄的所述第一用戶輸入的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服務器根據所述第二請求消息從交互信息數據庫中獲取第一交互信息具體包括:
所述第二服務器解析所述第二請求消息,提取所述咨詢信息;
對所述咨詢信息進行識別處理,根據識別結果獲取查詢條件信息;
根據所述查詢條件信息在所述交互信息數據庫中查詢第一交互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交互信息具體包括:視頻信息、音頻信息、文字信息、圖片信息、位置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第一交互信息處理成第二交互信息具體包括:
所述第二終端對所述第一交互信息進行篩選,并添加第一服務ID,生成第二交互信息。
進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服務器將所述第二交互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一終端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第一終端對所述第二交互信息進行解析,并在所述信息交互界面進行顯示。
進一步的,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第二終端向所述第二服務器發送第三請求消息,所述第二服務器根據所述第三請求消息從交互信息數據庫中獲取第三交互信息并發送給所述第二終端;
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第三交互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一服務器;
所述第一服務器將所述第三交互信息推送給所述第一終端。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即時通訊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的第一終端、第二終端、第一服務器和第二服務器。
本發明涉及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統,用戶ID和服務ID建立對應關系,使用戶能夠利用服務ID獲取交互信息,服務ID對應的終端根據用戶發送的請求在交互信息數據庫中查詢相應的交互信息發送給用戶終端,節省了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的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的信息交互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發明技術方案中的第一終端為針對老年人設計的具有處理能力的終端設備,例如老人專用手機等。第二終端為服務端的終端設備,包括臺式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
圖1為本發明信息交互方法的流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01,第一終端向第一服務器發送第一請求消息,所述第一請求消息中包含第一用戶ID。
在本步驟之前,需要對第一終端進行激活操作,第一終端接收第一用戶輸入的激活指令,根據激活指令獲取信息交互界面數據,根據信息交互界面數據生成信息交互界面。
本步驟為第一用戶ID對應的第一終端向第一服務器登錄的過程,登錄后,第一服務器存儲第一用戶ID。
步驟102,所述第一服務器獲取所述第一用戶ID對應的第一服務ID發送給所述第一終端。
在第一服務器獲取第一用戶ID對應的第一服務ID發送給第一終端之前,第一服務器需要對第一用戶ID進行驗證,驗證成功則說明該用戶ID已在第一服務器注冊,為合法用戶,驗證成功后第一服務器向第一終端返回響應消息。
第一用戶ID登錄第一服務器之后,第一服務器為第一用戶ID分配第一服務ID,從而第一用戶ID和第一服務ID建立對應關系,第一用戶ID和第一服務ID在信息交互界面進行信息交互。
其中,一個服務ID可以對應一個用戶ID,也可以對應多個用戶ID。當一個服務ID對應多個用戶ID時,一個服務人員可以維護多個服務ID,為多個用戶ID對應的用戶服務,從而節省了服務人員數量。
步驟103,所述第一終端向所述第二服務器發送第二請求消息,所述第二請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服務ID。
在步驟103之前,第一用戶ID對應的第一終端和第一服務ID對應的第二終端均需要登錄第二服務器。第二服務器存儲第一用戶ID、第一服務ID以及第一用戶ID和第一服務ID之間的對應關系。第二服務器具體可以是云服務器,該云服務器可以從相應的云數據庫中獲取信息。
其中,第二請求消息中除包括第一服務ID之外,還包括咨詢信息,咨詢信息為第一終端記錄的第一用戶輸入的信息。咨詢信息包括語音信息、文字信息等。
例如,用戶以文字形式或語音形式輸入咨詢信息為“白內障手術后飲食注意”等。
步驟104,所述第二服務器根據所述第二請求消息從交互信息數據庫中獲取第一交互信息。
具體的,第二服務器解析第二請求消息,提取咨詢信息;對咨詢信息進行識別處理,根據識別結果獲取查詢條件信息;根據查詢條件信息在交互信息數據庫中查詢滿足查詢條件的第一交互信息。
當第二服務器為云服務器時,交互信息數據庫為云數據庫,云服務器可以根據查詢條件在云數據庫中查詢滿足條件的信息。
第一交互信息具體包括:視頻信息、音頻信息、文字信息、圖片信息、位置信息。
如步驟103中的例子,第二服務器從第二請求消息中提取語音或者文字形式的咨詢信息“白內障手術后飲食注意”,對咨詢信息進行識別后,生成識別結果獲取查詢條件,根據查詢條件信息在交互信息數據庫中查詢滿足查詢條件的咨詢信息“白內障手術后飲食注意”對應的交互信息,交互信息的形式可以是視頻信息、音頻信息、文字信息、圖片信息等。
如果第二服務器從第二請求消息中提取語音或者文字形式的咨詢信息“某某醫院怎么走”,則第二服務器對咨詢信息進行識別后,生成識別結果獲取查詢條件,根據查詢條件信息在交互信息數據庫中查詢該醫院的位置信息。
步驟105,所述第二服務器將所述第一交互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一服務ID對應的第二終端。
具體的,第二服務器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第二請求消息后,從中提取出第一服務ID,根據第一服務ID將第一交互信息發送到相應的第二終端。
如步驟104中的例子,第二服務器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第二請求消息后,從中提取出第一服務ID,根據第一服務ID將咨詢信息“白內障手術后飲食注意”對應的交互信息發送到相應的第二終端。
步驟106,所述第二終端將所述第一交互信息處理成第二交互信息,并發送給所述第一服務器。
具體的,第二終端對第一交互信息進行篩選,并添加第一服務ID,生成第二交互信息。
第二終端根據預設條件對第一交互信息進行篩選,例如,篩除不完整文件、格式不符合要求的文件等,添加第一服務ID后生成向第一服務器發送的第二交互信息。
步驟107,所述第一服務器將所述第二交互信息發送給所述第一終端。
具體的,第一服務器接收到第二交互信息后,提取第一服務ID,根據第一服務ID查詢到對應的第一用戶ID,將第二交互信息發送給第一用戶ID對應的第一終端。
在第一服務器將第二交互信息發送給第一終端之后,還包括:
第一終端對第二交互信息進行解析,并在信息交互界面進行顯示。
另外,本發明技術方案還包括第二終端向第一終端推送信息的步驟,具體包括:第二終端向第二服務器發送第三請求消息,第二服務器根據第三請求消息從交互信息數據庫中獲取第三交互信息并發送給第二終端;第二終端將第三交互信息發送給第一服務器;第一服務器將第三交互信息推送給第一終端。
本發明涉及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統,用戶ID和服務ID建立對應關系,使用戶能夠利用服務ID獲取交互信息,服務ID對應的終端根據用戶發送的請求在交互信息數據庫中查詢相應的交互信息發送給用戶終端,節省了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涉及的信息交互系統的示意圖。如圖所示,所述系統包括:第一終端1、第二終端2、第一服務器3和第二服務器4。
第一終端1向第一服務器3發送第一請求消息,第一請求消息中包含第一用戶ID;第一服務器3獲取第一用戶ID對應的第一服務ID發送給第一終端1;第一終端1向第二服務器4發送第二請求消息,第二請求消息中包含第一服務ID;第二服務器4根據第二請求消息從交互信息數據庫中獲取第一交互信息;第二服務器4將第一交互信息發送給第一服務ID對應的第二終端2;第二終端2將第一交互信息處理成第二交互信息,并發送給第一服務器3;第一服務器3將第二交互信息發送給第一終端1。
本發明涉及的信息交互系統,用戶ID和服務ID建立對應關系,使用戶能夠利用服務ID獲取交互信息,服務ID對應的終端根據用戶發送的請求在交互信息數據庫中查詢相應的交互信息發送給用戶終端,節省了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專業人員應該還可以進一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件、計算機軟件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現,為了清楚地說明硬件和軟件的可互換性,在上述說明中已經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組成及步驟。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還是軟件方式來執行,取決于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明的范圍。
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驟可以用硬件、處理器執行的軟件模塊,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施。軟件模塊可以置于隨機存儲器(RAM)、內存、只讀存儲器(ROM)、電可編程ROM、電可擦除可編程ROM、寄存器、硬盤、可移動磁盤、CD-ROM、或技術領域內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儲介質中。
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