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無線網絡接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物聯網行業的迅速發展,Wi-Fi(Wireless-Fidelity,無線局域網)類物聯網設備,例如智能家居設備等,已經被廣泛使用。Wi-Fi類物聯網設備在使用前,都需要進行Wi-Fi配網,而大多數的Wi-Fi類物聯網設備并沒有用戶操作界面,一般都是通過一鍵配網或熱點配網的方式連接路由器,實現Wi-Fi配網。其中,一鍵配網是指讓需要配網的設備處于網絡混雜模式,sniffer(嗅探器)進行空中抓包,手機向設備發送約定好的特征碼以及附加的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設備只有在接收到約定的特征碼后,才能截取附加的Wi-Fi帳號和密碼,并通過截取的Wi-Fi帳號和密碼連接路由器。但是,當出現路由器和手機不兼容的情況時,一鍵配網并不能確保設備和路由器能夠連接上。熱點配網是指設備處于一個Wi-Fi熱點的狀態,手機連接該熱點,并將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發送給設備,設備通過獲取的Wi-Fi賬號和密碼連接路由器。采用熱點配網方式進行Wi-Fi配網時,手機熱點需要在設備和路由器之間不斷地切換,步驟繁瑣,且非專業人員需要一定的學習才能成功配網,實現起來較為困難。
為了確保網絡安全,防止網絡信息泄露,很多用戶都會定期地更新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而當Wi-Fi賬號和密碼發生改變后,與該路由器相連的所有物聯網設備均需單獨地重新進行Wi-Fi配網。由于一鍵配網或熱點配網方式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性,導致了物聯網設備重新配網的過程非常繁瑣和復雜。尤其是在與路由器相連的物聯網設備較多的情況下,物聯網設備重新配網的過程更為繁瑣和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可在更新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后,降低物聯網設備重新配網的繁瑣性和復雜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驟S1:對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更新設置;步驟S2:確定是否用戶需要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同步至與所述路由器相連的設備中;若是,則進入步驟S3,若否,則使所述路由器重啟,按照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認證;步驟S3:選擇需要進行Wi-Fi賬號和密碼同步的設備;步驟S4:所述路由器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通過網絡傳輸協議同步至所選擇的設備,所選擇的設備按照更新后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重新登錄。
當需要對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更新時,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控制方法,每個設備無需再單獨地重新進行Wi-Fi配網,路由器只需將更新后的Wi-Fi賬號和密碼統一通過網絡傳輸協議同步至需要與該路由器相連的設備中,即可完成設備與路由器之間的連網設置,避免了使用現有技術中一鍵配網和熱點配網的方式進行重新配網,從而極大地降低了設備重新配網的繁瑣性和復雜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一;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二;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三;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四;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五;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的交互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均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包括:
步驟S1:對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更新設置。
步驟S2:確定是否用戶需要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同步至與路由器相連的設備中;若是,則進入步驟S3,若否,則使路由器重啟,按照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認證。
步驟S3:選擇需要進行Wi-Fi賬號和密碼同步的設備。
步驟S4:路由器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通過網絡傳輸協議同步至所選擇的設備,所選擇的設備按照更新后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重新登錄。
當需要對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更新時,采用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每個設備無需再單獨地重新進行Wi-Fi配網,路由器只需將更新后的Wi-Fi賬號和密碼統一通過網絡傳輸協議同步至需要與該路由器相連的設備中,即可完成設備與路由器之間的連網設置,避免了使用現有技術中一鍵配網和熱點配網的方式進行重新配網,從而極大地降低了設備重新配網的繁瑣性和復雜性。
如圖2所示,對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更新設置的步驟S1具體包括:
步驟S11:登錄路由器的頁面。
步驟S12:對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更新設置,設置完成后對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保存。
需要說明的是,在步驟S12中,對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保存僅為對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了存儲操作,在執行完步驟S12后,路由器依舊按照更新之前的Wi-Fi賬號和密碼與設備之間保持連接。
如圖3所示,選擇需要進行Wi-Fi賬號和密碼同步的設備的步驟S3具體包括:
步驟S31:路由器的頁面跳轉至設備列表,其中,設備列表中包含與路由器相連的所有設備。
步驟S32:在設備列表中選擇需要進行Wi-Fi賬號和密碼同步的設備。
步驟S33:將選擇完成后的設備列表進行提交。
需要說明的是,步驟S32中,在設備列表中對需要進行Wi-Fi賬號和密碼同步的設備進行選擇時,根據用戶的實際需要,選擇方式可包括全選、單選、多選和全不選四種方式。
在對路由器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更新設置后,在設備列表中統一選擇出需要進行Wi-Fi賬號和密碼同步的設備,進而可實現對所選擇的設備統一進行Wi-Fi賬號和密碼的同步操作,無需再對每個設備單獨地重新進行Wi-Fi配網,極大地降低了設備重新配網的繁瑣性和復雜性。
具體的,在使路由器按照更新后的Wi-Fi賬號和密碼重新認證時,根據用戶操作習慣的不同,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的步驟S4有兩種不同的實現方案,如下所示:
方案一:
如圖4所示,步驟S4具體包括:
步驟S41:路由器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通過網絡傳輸協議同步至所選擇的設備。
步驟S42:所選擇的設備接收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存儲,并將接收完成的結果回復至路由器。
步驟S43:路由器等待所選擇的設備的回復。
步驟S44:路由器重啟,按照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認證。
步驟S45:所選擇的設備按照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重新登錄。
需要說明的是,在路由器重啟,按照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認證的操作的過程中,路由器與設備之間處于斷開連接的狀態,直至路由器按照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了認證,以及設備按照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重新登錄后,路由器與設備之間才重新處于連接狀態。
其中,步驟S43具體包括:
步驟S431:設置回復超時時間。
步驟S432:在回復超時時間內,實時判斷路由器是否接收到全部所選擇的設備的回復,若是,則進入步驟S44;若否,則進入步驟S433。
步驟S433:判斷回復超時時間是否結束,若是,則進入步驟S434;若否,則路由器繼續等待,并返回步驟S432。
步驟S434:確定用戶是否需要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重新同步至未回復的設備中,若是,則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重新同步至未回復的設備中;若否,進入步驟S44。
在實際操作中,并不能保證路由器與所選擇的全部設備之間都能同步成功,通過設定步驟S431~步驟S434,在由某種因素導致了路由器與某一設備之間的同步失敗時,用戶可再一次選擇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重新同步至未回復的設備,保證了同步過程的可靠性。此外,為路由器設置合適的回復超時時間,可避免路由器進入長時間的等待過程,提高了同步效率。
方案二:
如圖5所示,步驟S4具體包括:
步驟S41':路由器重啟,按照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認證。
步驟S42':路由器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通過網絡傳輸協議同步至所選擇的設備。
步驟S43':所選擇的設備接收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存儲,并將接收完成的結果回復至路由器。
步驟S44':路由器等待所選擇的設備的回復。
步驟S45':所選擇的設備按照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進行重新登錄。
其中,步驟S44'具體包括:
步驟S441':設置回復超時時間。
步驟S442':在回復超時時間內,實時判斷路由器是否接收到全部所選擇的設備的回復,若是,則進入步驟S45';若否,則進入步驟S443'。
步驟S443':判斷回復超時時間是否結束,若是,則進入步驟S444';若否,則路由器繼續等待,并返回步驟S442'。
步驟S444':確定用戶是否需要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重新同步至未回復的設備中,若是,則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重新同步至未回復的設備中;若否,則進入步驟S45'。
方案一和方案二都為步驟S4的具體實施方案,且都可以實現路由器將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通過網絡傳輸協議同步至所選擇的設備的過程。
一般情況下,能夠實現路由器同步Wi-Fi賬號和密碼的方式很多,可以在路由器與設備之間采用網絡層連接的基礎上實現,也可以在路由器與設備之間采用TCP/IP應用層連接的基礎上實現。當路由器與設備之間采用TCP/IP應用層連接時,基于方案一,如圖6所示,所選擇的設備進行Wi-Fi配網的過程具體包括:
將設備端設置為服務器端,路由器設置為客戶端。設備端創建網絡套接字端口,按照具體的協議綁定指定端口號,綁定成功后,設備端監聽端口,等待更新的Wi-Fi賬號和密碼的數據到來;路由器端創建網絡套接字端口,按照具體的協議綁定與設備端相同的端口號,綁定成功后,路由器按照網絡傳輸協議將更新的Wi-Fi帳號和密碼發送到設備端。設備端接收路由器發來的Wi-Fi帳號和密碼,并對Wi-Fi帳號和密碼進行存儲,存儲完成后,設備端將接收完成的結果回復至路由器。路由器等待回復過程結束后,重新啟動,用更新后的Wi-Fi帳號和密碼進行認證,設備也用更新后的Wi-Fi帳號和密碼進行重新登錄。在路由器重啟以及設備重新登錄的過程中,路由器和設備之間處于斷開連接的狀態。在路由器認證結束以及設備重新登錄之后,路由器和設備之間重新恢復連接狀態。
需要說明的是,針對路由器與設備之間的同步技術,可以指定相應的Wi-Fi賬號和密碼同步標準,所有按照該標準生產的路由器、Wi-Fi類產品(并不限定物聯網產品),都可以采用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實現Wi-Fi配網的控制方法進行同步。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