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移動終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屏省電的方法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移動終端作為簡單通信設備伴隨移動通信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自2007年開始,智能化引發了移動終端基因突變,從根本上改變了終端作為移動網絡末梢的傳統定位。移動智能終端幾乎在一瞬之間轉變為互聯網業務的關鍵入口和主要創新平臺,新型媒體、電子商務和信息服務平臺,互聯網資源、移動網絡資源與環境交互資源的最重要樞紐,其操作系統和處理器芯片甚至成為當今整個ICT產業的戰略制高點。
目前的移動終端在進行顯示的時候顯示亮度和刷新頻率是固定不變的,即功耗是固定的,不能根據使用情況進行功率調節,進而進行省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屏省電的方法,旨在解決移動終端的功耗不能根據使用情況進行功率調節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顯示屏省電的方法,應用于移動終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判斷所述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是否存在用戶;
若存在,則檢測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并檢測當前的環境光亮度;
獲取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
根據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和當前的環境光亮度,以及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控制所述顯示屏的功率。
進一步地,若所述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不存在用戶,則將所述顯示屏的亮度和刷新頻率均將至最低值。
進一步地,通過所述顯示終端上的距離傳感器檢測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通過所述顯示終端的光敏傳感器對當前的環境亮度進行采集。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和當前的環境光亮度,以及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控制所述顯示屏的功率的步驟,包括:
根據以下算式計算所述顯示屏的功率W2:
將所述顯示屏的功率調整為功率W2;
其中,W1為所述顯示屏的功率調整前的功率,L1是用戶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L2是預設參考距離,S1是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S2是預設參考頻率。
進一步地,在所述將所述顯示屏的功率調整為功率W2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根據預設周期檢測當前環境光亮度,并更新所述功率W2。
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
判斷單元,用于判斷所述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是否存在用戶;
檢測單元,用于檢測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并檢測當前的環境光亮度;
獲取單元,用于獲取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
控制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和當前的環境光亮度,以及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控制所述顯示屏的功率。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單元還用于在所述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不存在用戶,則將所述顯示屏的亮度和刷新頻率均將至最低值。
進一步地,通過所述顯示終端上的距離傳感器檢測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通過所述顯示終端的光敏傳感器對當前的環境亮度進行采集。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單元具體用于:
根據以下算式計算所述顯示屏的功率W2:
將所述顯示屏的功率調整為功率W2;
其中,W1為所述顯示屏的功率調整前的功率,L1是用戶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L2是預設參考距離,S1是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S2是預設參考頻率。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
更新單元,用于根據預設周期檢測當前環境光亮度,并更新所述功率W2。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首先判斷所述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是否存在用戶;若存在,則檢測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并檢測當前的環境光亮度,然后獲取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并根據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和當前的環境光亮度,以及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控制所述顯示屏的功率,能夠根據顯示屏及用戶的使用情況進行功率調節,實現功耗降低,達到省電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屏省電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屏省電的方法的流程;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框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現進行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屏省電的方法的流程,為了便于說明,僅列出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應用于移動終端的顯示屏省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判斷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是否存在用戶。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移動終端的前置攝像頭檢測移動終端的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是否存在用戶,優選的,采用前置雙攝像頭對用戶進行對位及距離測定,還可以采用紅外或激光測距儀進行距離檢測。
步驟S20,若存在,則檢測用戶的頭部距離顯示屏的距離,并檢測當前的環境光亮度。
具體地,通過顯示終端上的距離傳感器檢測用戶的頭部距離顯示屏的距離,通過顯示終端的光敏傳感器對當前的環境亮度進行采集。若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不存在用戶,則將顯示屏的亮度和刷新頻率均將至最低值。
步驟S30,獲取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
步驟S40,根據用戶的頭部距離顯示屏的距離和當前的環境光亮度,以及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控制顯示屏的功率。
作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步驟S40的優選實施方式為:
根據以下算式計算顯示屏的功率W2:
將顯示屏的功率調整為功率W2;
其中,W1為顯示屏的功率調整前的功率,L1是用戶頭部距離顯示屏的距離,L2是預設參考距離,S1是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S2是預設參考頻率。
根據上述算式可知,調整后的顯示屏的功率W2與用戶頭部距離顯示屏的距離,以及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相關,而進行調整后的功率W2小于調整前功率W1,進而節省電能,進行省電。
如圖2所示,作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在步驟S40之后,還包括:
步驟S50,根據預設周期檢測當前環境光亮度,并更新功率W2。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首先判斷所述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是否存在用戶;若存在,則檢測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并檢測當前的環境光亮度,然后獲取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并根據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和當前的環境光亮度,以及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控制所述顯示屏的功率,能夠根據顯示屏及用戶的使用情況進行功率調節,實現功耗降低,達到省電的目的。
圖3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框架結構示意圖,為了便于說明,僅列出與本發明實施例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包括:判斷單元100、檢測單元200、獲取單元300、控制單元400以及更新單元500;
判斷單元100用于判斷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是否存在用戶;檢測單元200用于檢測用戶的頭部距離顯示屏的距離,并檢測當前的環境光亮度;獲取單元300用于獲取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控制單元400用于根據用戶的頭部距離顯示屏的距離和當前的環境光亮度,以及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控制顯示屏的功率;更新單元500用于根據預設周期檢測當前環境光亮度,并更新功率W2。
作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控制單元400還用于在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不存在用戶,則將顯示屏的亮度和刷新頻率均將至最低值。
作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通過顯示終端上的距離傳感器檢測用戶的頭部距離顯示屏的距離,通過顯示終端的光敏傳感器對當前的環境亮度進行采集。
作為本發明一優選實施例,控制單元400具體用于:
根據以下算式計算顯示屏的功率W2:
將顯示屏的功率調整為功率W2;
其中,W1為顯示屏的功率調整前的功率,L1是用戶頭部距離顯示屏的距離,L2是預設參考距離,S1是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S2是預設參考頻率。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與上述顯示屏省電的方法的實施例對應,其工作原理和方式均對應適用,這里就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首先判斷所述顯示屏前預設距離范圍內是否存在用戶;若存在,則檢測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并檢測當前的環境光亮度,然后獲取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并根據所述用戶的頭部距離所述顯示屏的距離和當前的環境光亮度,以及所述顯示屏當前的刷新頻率控制所述顯示屏的功率,能夠根據顯示屏及用戶的使用情況進行功率調節,實現功耗降低,達到省電的目的。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為上述實施例包括的各個單元只是按照功能邏輯進行劃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劃分,只要能夠實現相應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單元的具體名稱也只是為了便于相互區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在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所述的存儲介質,包括ROM/RAM、磁盤、光盤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