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
背景技術:
室內分布覆蓋系統是針對室內移動電話用戶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內部的移動通信環境而采取的一種技術方案,是利用室內天線分布網絡將基站的信號均勻分布在室內的每一個角落,確保室內的移動通信用戶享受到流暢的語音和數據服務。
我國現有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家移動通信服務商,其通信網絡的制式、頻率都不相同,如果每一家移動通信企業都在室內建設一個通信系統的話,將浪費大量的設備資源,造成了及其嚴重的浪費,近年來,三家運營商開始采用共享方式來建設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系統,以達成資源的共享和節約,采用共享方式以后,將有更多的移動通信網絡信號需要合路接入同一套室內覆蓋分布系統。
在現有技術中,室內覆蓋分布系統存在著至少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系統復雜,施工成本高,由于互調式干擾的存在,導致在施工的過程中要考慮線路、無源器件、天線等的布置和走向,設計和施工的成本都很高;二是室內天線系統的設計或施工不合理,會導致室內信號分布不均勻,信號質量較差;三是防雷接地系統的布局不合理,存在安全隱患;四是信號的鏈路處理不合理,導致信號的衰減或功率分配不合理。
因此,現有技術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的一種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包括:
POI多系統接入平臺、室內天線系統、射頻同軸電纜、泄露電纜、功分器、耦合器、電橋、電源系統、室外天線系統、防雷接地系統;
所述PIO多系統接入平臺運用頻段整合、功率分配和后級合路技術將多系統合路信號傳輸至室內天線系統和室外天線系統,同時將接收到的室內天線系統和室外天線系統的上行信號分別傳輸至相應的接收機中;
所述室內天線系統通過射頻同軸電纜、泄露電纜、功分器、耦合器、電橋與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連接,用于將室內移動通信設備的上行信號發送至PIO多系統接入平臺,并將下行信號輻射到室內空間;
所述射頻同軸電纜、泄露電纜、功分器、耦合器、電橋位于室內天線系統和PIO多系統接入平臺之間的連接鏈路上,所述射頻同軸電纜用于傳輸上行下行信號,所述泄露電纜用于使信號場強均勻分布,并有效地控制覆蓋范圍,所述功分器用于將一路輸入信號能量分成多路輸出信號能量,所述耦合器用于對射頻同軸電纜內的微波信號進行取樣,所述電橋用于載波合路、同系統的上行下行信號合路;
所述電源系統為用電設備供電;
所述室外天線系統用于本地PIO多系統接入平臺與其他平臺的數據交換;
所述防雷接地系統通過接地網、接地排、接地電纜、底線方式與用電設備和電磁設備連接,用于對設備進行防雷接地保護;
所述室內天線系統、室外天線系統通過射頻同軸電纜、泄露電纜、功分器、耦合器、電橋與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連接,所述電源系統向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室內天線系統、室外天線系統連接供電,所述防雷接地系統與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室內天線系統、室外天線系統、電源系統提供防雷接地保護。
基于上述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包括:A型(6頻)POI、B型(9頻)POI、C型(12頻)POI,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適用于多系統多制式共用天線分布系統、抑制干擾信號、用于基站和天線之間變換和連接、用于基站信號的合路及天線信號的分路、用于實現不同應用場景的載波和小區配置及組網,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的工作頻率為:移動 GSM900:下行934-960MHz,上行:889-915MHz;移動 DCS:下行1805-1830MHz,上行:1710-1735MHz;移動 TD-LTE(F頻段):1885-1915MHz;移動 TD-LTE(E頻段):2320-2370MHz;電信 CDMA800:下行865-880MHz,上行:820-835MHz;電信 LTE FDD1.8G:下行1860-1880MHz,上行:1765-1785MHz;電信 LTE FDD2.1G:下行2110-2130MHz,上行:1920-1940MHz;聯通 LTE FDD1.8G:下行1830-1860MHz,上行:1735-1765MHz;聯通WCDMA:下行2130-2170MHz,上行:1940-1980 MHz。
基于上述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室內天線系統包括:室內全向吸頂天線、室內定向吸頂天線、室內壁掛天線、對數周期天線,天線的收發頻率為:800MHz~2500MHz。
基于上述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射頻同軸電纜包括:7/8″射頻同軸電纜、1/2″射頻同軸電纜、1/2″軟射頻同軸電纜,室內主干饋線使用7/8″射頻同軸電纜,水平部分饋線使用1/2″射頻同軸電纜,用于減小線纜損耗。
基于上述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泄露電纜包括:7/8″射頻泄露電纜、1/2″射頻泄露電纜,工作頻率為:806-960MHz,1710-2200MHz,2400-2500MHz,特征阻抗為50?,功率容量為:0.48kW,相對傳播速度為:0.88。
基于上述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功分器包括: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輸入端連接射頻輸入設備,所述輸出端連接射頻接收設備,當輸出端未連接射頻接收信號時,輸出端連接匹配負載,所述功分器有二功分、三功分、四功分。
基于上述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耦合器為腔體型結構耦合器,工作頻段為800~2500MHz,耦合度包括:3dB、5dB、7dB、10dB、15dB、20dB、30dB、40dB。
基于上述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防雷接地系統包括:地網、室內接地、線纜保護和浪涌保護器;
所述地網采用圍繞機房建筑物的環形接地體,環形接地體與建筑物基礎地網多點連通,鐵塔地網使用水平接地體與機房地網多點連通;
所述室內接地與地網相連接,室內接地包括室內接地排,所述室內地線排通過寬40毫米厚4毫米的熱鍍鋅扁鐵、直徑10~12mm或截面積不小于35平方毫米的銅芯導線連接到地網;
所述線纜保護是使線纜的金屬保護套接入地網,無金屬外護套的電纜穿鋼管埋地引入地網;
所述浪涌保護器一端通過浪涌保護器引接線與電源系統連接,另一端通過浪涌保護器接地線與地網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的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結構簡單,方案設計合理,能夠使室內的移動信號覆蓋均勻,由于本系統采用的設備均為現有技術的產品,因此,本系統的成本可控且能做到大幅度的降低。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圖做一簡單地介紹。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 POI多系統接入平臺、2室內天線系統、3射頻同軸電纜、4泄露電纜、5功分器、6耦合器、7電橋、8電源系統、9室外天線系統、10防雷接地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所述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包括:
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室內天線系統2、射頻同軸電纜3、泄露電纜4、功分器5、耦合器6、電橋7、電源系統8、室外天線系統9、防雷接地系統10;
所述PIO多系統接入平臺1運用頻段整合、功率分配和后級合路技術將多系統合路信號傳輸至室內天線系統2和室外天線系統9,同時將接收到的室內天線系統2和室外天線系統9的上行信號分別傳輸至相應的接收機中,PIO多系統接入平臺1是整個系統的數據處理與交換的核心,能夠將語音、數據、視頻等信號完成交換,并將交換后的信號發送到相應的目的地址;
所述室內天線系統2通過射頻同軸電纜3、泄露電纜4、功分器5、耦合器6、電橋7與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連接,用于將室內移動通信設備的上行信號發送至PIO多系統接入平臺1,并將下行信號輻射到室內空間,所述射頻同軸電纜3、泄露電纜4、功分器5、耦合器6、電橋7是室內天線系統2和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的信息傳輸鏈路,并對鏈路上傳輸的信號進行功率分配、信號耦合、轉接、發送等處理,確保信號的高質量、高可靠性的傳播;
所述射頻同軸電纜3、泄露電纜4、功分器5、耦合器6、電橋7位于室內天線系統2和PIO多系統接入平臺1之間的連接鏈路上,所述射頻同軸電纜3用于傳輸上行下行信號,所述泄露電纜4用于使信號場強均勻分布,并有效地控制覆蓋范圍,所述功分器5用于將一路輸入信號能量分成多路輸出信號能量,所述耦合器6用于對射頻同軸電纜內的微波信號進行取樣,所述電橋7用于載波合路、同系統的上行下行信號合路;
所述電源系統8為用電設備供電,電源系統8包括市電和低壓直流電,市電為市電用電設備供電,低壓直流電為芯片或終端設備供電,市電通過電源適配器將市電轉換成多種電壓模式的直流電;
所述室外天線系統9用于本地PIO多系統接入平臺1與其他平臺的數據交換,室外天線系統9包括天線塔、天線、電源,天線塔負責將天線架設到合適的高度,確保大范圍的覆蓋面積,并確保傳輸鏈路上無遮擋,電源為天線供電,多個室外天線系統9之間通過數據傳輸,實現通信數據的遠距離、大范圍覆蓋;
所述防雷接地系統10通過接地網、接地排、接地電纜、底線方式與用電設備和電磁設備連接,用于對設備進行防雷接地保護,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室內天線系統2、電源系統8、室外天線系統9均需要連接防雷接地系統10,防止系統設備損壞;
所述室內天線系統2、室外天線系統9通過射頻同軸電纜3、泄露電纜4、功分器5、耦合器6、電橋7與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連接,所述電源系統8向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室內天線系統2、室外天線系統9連接供電,所述防雷接地系統10與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室內天線系統2、室外天線系統9、電源系統8提供防雷接地保護。
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包括:A型(6頻)POI、B型(9頻)POI、C型(12頻)POI,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適用于多系統多制式共用天線分布系統、抑制干擾信號、用于基站和天線之間變換和連接、用于基站信號的合路及天線信號的分路、用于實現不同應用場景的載波和小區配置及組網,所述POI多系統接入平臺1的工作頻率為:移動 GSM900:下行934-960MHz,上行:889-915MHz;移動 DCS:下行1805-1830MHz,上行:1710-1735MHz;移動 TD-LTE(F頻段):1885-1915MHz;移動 TD-LTE(E頻段):2320-2370MHz;電信 CDMA800:下行865-880MHz,上行:820-835MHz;電信 LTE FDD1.8G:下行1860-1880MHz,上行:1765-1785MHz;電信 LTE FDD2.1G:下行2110-2130MHz,上行:1920-1940MHz;聯通 LTE FDD1.8G:下行1830-1860MHz,上行:1735-1765MHz;聯通WCDMA:下行2130-2170MHz,上行:1940-1980 MHz。
所述室內天線系統2包括:室內全向吸頂天線、室內定向吸頂天線、室內壁掛天線、對數周期天線,天線的收發頻率為:800MHz~2500MHz,全向天線是四周360度覆蓋的,定向是指定一個方向覆蓋,室內全向吸頂天線是360度的覆蓋,這類天線的增益較低,用于室內覆蓋為主,室內定向吸頂天線、室內壁掛天線、對數周期天線都是定向天線,只能覆蓋一定的角度,定向板狀天線的增益可以做的比較大,角度也可以多樣,如60度,90度,120度等,室內定向吸頂天線、室內壁掛天線在全帶寬內角度變化比較大。
所述射頻同軸電纜3包括:7/8″射頻同軸電纜3、1/2″射頻同軸電纜3、1/2″軟射頻同軸電纜3,室內主干饋線使用7/8″射頻同軸電纜3,水平部分饋線使用1/2″射頻同軸電纜3,用于減小線纜損耗。
所述泄露電纜4包括:7/8″射頻泄露電纜4、1/2″射頻泄露電纜4,工作頻率為:806-960MHz,1710-2200MHz,2400-2500MHz,特征阻抗為50?,功率容量為:0.48kW,相對傳播速度為:0.88。
所述功分器5包括:輸入端和輸出端,所述輸入端連接射頻輸入設備,所述輸出端連接射頻接收設備,當輸出端未連接射頻接收信號時,輸出端連接匹配負載,所述功分器有二功分、三功分、四功分。
所述耦合器6為腔體型結構耦合器,工作頻段為800~2500MHz,耦合度包括:3dB、5dB、7dB、10dB、15dB、20dB、30dB、40dB。
所述防雷接地系統10包括:地網、室內接地、線纜保護和浪涌保護器;
所述地網采用圍繞機房建筑物的環形接地體,環形接地體與建筑物基礎地網多點連通,鐵塔地網使用水平接地體與機房地網多點連通;
所述室內接地與地網相連接,室內接地包括室內接地排,所述室內地線排通過寬40毫米厚4毫米的熱鍍鋅扁鐵、直徑10~12mm或截面積不小于35平方毫米的銅芯導線連接到地網;
所述線纜保護是使線纜的金屬保護套接入地網,無金屬外護套的電纜穿鋼管埋地引入地網;
所述浪涌保護器一端通過浪涌保護器引接線與電源系統連接,另一端通過浪涌保護器接地線與地網連接。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移動通信的室內覆蓋分布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