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包括VR設備和VR設備手持座,VR設備上設置有光控感應燈、紅外攝像頭,VR設備設備內集成有光控感應燈的控制電路板以及紅外攝像頭的控制電路板,紅外攝像頭的控制電路板上設置與紅外攝像頭電連接的微處理器,微處理器集成有模數轉換模塊、視頻處理模塊和脈沖寬度調制模塊,微處理器與紅外燈模塊電連接。本實用新型集成有光控的感應燈和紅外攝像頭,光控的感應燈在夜間可以自動點亮,結合紅外攝像頭可實現在夜間使用VR設備,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較低、使用效果較好,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
【專利說明】
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VR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
【背景技術】
[0002]VR(Virtual Reality,即虛擬現實,簡稱VR),是由美國VPL公司創建人伊薩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體內涵是:綜合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各種現實及控制等接口設備,在計算機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中提供沉浸感覺的技術。其中,計算機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維環境稱為虛擬環境(即Virtual Environment,簡稱VE)。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可以創建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的技術。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環境,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維動態視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
[0003]虛擬現實硬件指的是與虛擬現實技術領域相關的硬件產品,是虛擬現實解決方案中用到的硬件設備。現階段虛擬現實中常用到的硬件設備,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它們分別是:1、建模設備(如3D掃描儀);2、三維視覺顯示設備(如3D展示系統、大型投影系統(如CAVE)、頭戴式立體顯示器等);3、聲音設備(如三維的聲音系統以及非傳統意義的立體聲);
4、交互設備(包括位置追蹤儀、數據手套、3D輸入設備(三維鼠標)、動作捕捉設備、眼動儀、力反饋設備以及其他交互設備)。
[0004]現有技術的虛擬現實硬件大多只能使用在白天或者光照較好的環境中,功能單一,限制了用戶的使用自由度,降低了用戶體驗效果,因此亟待開發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集成有光控的感應燈和紅外攝像頭,光控的感應燈在夜間可以自動點亮,結合紅外攝像頭可實現在夜間使用VR設備,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較低、使用效果較好,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VR設備和VR設備手持座,所述VR設備上設置有光控感應燈、紅外攝像頭,所述VR設備設備內集成有光控感應燈的控制電路板以及紅外攝像頭的控制電路板,所述紅外攝像頭的控制電路板上設置與紅外攝像頭電連接的微處理器,所述微處理器集成有模數轉換模塊、視頻處理模塊和脈沖寬度調制模塊,所述微處理器與紅外燈模塊電連接。
[0007]上述的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感應燈的控制電路板上集成與鋰電池兩端并聯的穩壓二極管DW,所述穩壓二極管DW和電阻R2、光敏電阻RG串聯組成的光線監測單元并聯,所述光敏電阻RG還通過電阻R3與三極管VT基極連接,所述三極管VT射極通過二極管D5與單向可控硅VS控制端連接,所述單向可控硅VS的陽極與二極管陣列的負向端連接,所述單向可控硅VS的陰極接地,所述二極管陣列的正向端連接鋰電池正極。
[0008]上述的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極管VT集電極連接鋰電池正極,所述極管VT射極還通過電阻R4接地。
[0009]上述的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燈模塊包含多個產生紅外光的紅外燈和安裝固定紅外燈的電路板。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實用新型集成有光控的感應燈和紅外攝像頭,光控的感應燈在夜間可以自動點亮,結合紅外攝像頭可實現在夜間使用VR設備,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較低、使用效果較好,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
[0012]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紅外攝像頭控制電路結構框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光控感應燈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如圖1、2所示,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VR設備I和VR設備手持座3,所述VR設備I上設置有光控感應燈2、紅外攝像頭4,所述VR設備I設備內集成有光控感應燈2的控制電路板以及紅外攝像頭4的控制電路板,所述紅外攝像頭4的控制電路板上設置與紅外攝像頭4電連接的微處理器5,所述微處理器5集成有模數轉換模塊6、視頻處理模塊7和脈沖寬度調制模塊8,所述微處理器5與紅外燈模塊9電連接,所述紅外燈模塊9包含多個產生紅外光的紅外燈和安裝固定紅外燈的電路板。
[0017]如圖3所示,所述光控感應燈2的控制電路板上集成與鋰電池兩端并聯的穩壓二極管DW,所述穩壓二極管DW和電阻R2、光敏電阻RG串聯組成的光線監測單元并聯,所述光敏電阻RG還通過電阻R3與三極管VT基極連接,所述三極管VT射極通過二極管D5與單向可控硅VS控制端連接,所述單向可控硅VS的陽極與二極管陣列的負向端連接,所述單向可控硅VS的陰極接地,所述二極管陣列的正向端連接鋰電池正極。所述三極管VT集電極連接鋰電池正極,所述極管VT射極還通過電阻R4接地。
[0018]在白天由于光敏電阻RG受到自然光的照射呈現低阻值,三極管VT的基極電位低,而被反偏置,因此VT截止,單向可控硅VS門極為低電平被關斷,LED不亮。到天黑后光敏電阻RG因無光照呈現高阻值,VT導通,VS的門極即有正向觸發電壓而導通,LED通電發光。開關K為手動控制開關,只要K閉合,不管白天黑夜,LED均能發光。
[0019]紅外攝像頭從對應的區域中采集模擬視頻信號,并將視頻信號發送至微處理器MCU,微處理器MCU中的模數轉換模塊將模擬信號高速轉換為數字信號,視頻分析算法模塊對轉換后的數字視頻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分析出圖像信號中處于運動狀態的物體和運動狀態物體的實際狀況;脈沖寬度調制模塊根據分析出得運動物體的狀況實時改變Pwm的占空比,然后將對應的脈沖寬度發送至紅外燈模塊,從而對紅外燈的發光情況進行控制。可以根據當前標清模擬視頻中運動物體的狀況和運動物體的遠近,自動控制所需紅外燈的亮度,當視頻圖像中有運動的物體時使紅外燈發光亮度變大,當視頻圖像中長時間沒有運動物體時自動控制紅外燈亮度減弱,智能化程度高,降低了整個設備的功耗。
[0020]通過上述內容可知,夜晚時光控的感應燈可以自動點亮,結合紅外攝像頭可實現在夜間使用VR設備。
[0021]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VR設備(I)和VR設備手持座(3),所述VR設備(I)上設置有光控感應燈(2)、紅外攝像頭(4),所述VR設備(I)設備內集成有光控感應燈(2)的控制電路板以及紅外攝像頭(4)的控制電路板,所述紅外攝像頭(4)的控制電路板上設置與紅外攝像頭(4)電連接的微處理器(5),所述微處理器(5)集成有模數轉換模塊(6)、視頻處理模塊(7)和脈沖寬度調制模塊(8),所述微處理器(5)與紅外燈模塊(9)電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感應燈(2)的控制電路板上集成與鋰電池兩端并聯的穩壓二極管DW,所述穩壓二極管DW和電阻R2、光敏電阻RG串聯組成的光線監測單元并聯,所述光敏電阻RG還通過電阻R3與三極管VT基極連接,所述三極管VT射極通過二極管D5與單向可控硅VS控制端連接,所述單向可控硅VS的陽極與二極管陣列的負向端連接,所述單向可控硅VS的陰極接地,所述二極管陣列的正向端連接鋰電池正極。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極管VT集電極連接鋰電池正極,所述極管VT射極還通過電阻R4接地。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夜視功能的VR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燈模塊(9)包含多個產生紅外光的紅外燈和安裝固定紅外燈的電路板。
【文檔編號】G03B15/05GK205693758SQ201620572733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4日 公開號201620572733.7, CN 201620572733, CN 205693758 U, CN 205693758U, CN-U-205693758, CN201620572733, CN201620572733.7, CN205693758 U, CN205693758U
【發明人】高彬
【申請人】深圳市鴻緒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