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數據轉存的傳送網關鍵性能指標自動巡檢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通信業務量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傳統波分配合SDH的傳輸底層架構越來越無法滿足大數據量傳輸的需求。因此,誕生了現在流行的OTN傳輸技術,傳輸速率也提升到了100G級別。100G系統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傳送網運維提出一些新挑戰:
1)100G光傳送網對性能指標十分敏感,稍微一點光功率波動都可能影響業務,單純靠告警來判別傳送網的運行質量已經遠遠無法滿足需求;
2)在現有的傳送網網管中,主流廠家網管都存在性能指標保存時間短、性能分析功能缺失等問題,不適應100G等新技術運維的要求。
目前,傳送網運維大部分是采用設備廠家提供的配套網管,而市場上主流廠家網管15分鐘性能指標只能保存數小時,保存時間過短導致部分故障無法排查根源性原因;網管缺乏性能自動分析功能,導致線路衰耗、光功率等關鍵指標手工巡檢耗時大,消耗人力多,周期長,最終使得運維人員無法快速準確地評判傳送網的運行質量與運行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以上現有技術的難題,提供了一種基于數據轉存的傳送網關鍵性能指標自動巡檢系統,該系統將廠家網管輸出的傳送網性能指標轉存至數據庫服務器中,實現傳送網關鍵性能指標的長期存儲與自動巡檢,并進一步完成對傳送網運行情況的智能分析。
為實現以上實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基于數據轉存的傳送網關鍵性能指標自動巡檢系統,包括數據采集機、數據庫服務器和前端服務器,其中數據采集機的輸入端與廠家網管的數據輸出端連接,數據采集機的輸出端與數據庫服務器的輸入端連接,數據庫服務器與前端服務器連接。
上述方案中,數據采集機定時采集廠家網管輸出的傳送網性能指標,并將其傳輸至數據庫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對這些數據進行存儲。當前端服務器接收到用戶請求時,向數據庫服務器請求傳輸傳送網性能指標,數據庫接收到請求后將這些數據發送至前端服務器,前端服務器將這些數據呈現給用戶,或者基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產生性能預警、趨勢預測、運行情況分析報告等分析結果并呈現給用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巡檢系統將廠家網管輸出的傳送網性能指標轉存至數據庫服務器中,實現傳送網關鍵性能指標的長期存儲與自動巡檢,并進一步完成對傳送網運行情況的智能分析。
附圖說明
圖1為自動巡檢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自動巡檢系統的數據傳輸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闡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自動巡檢系統包括數據采集機、數據庫服務器和前端服務器,其中數據采集機的輸入端與廠家網管的數據輸出端連接,數據采集機的輸出端與數據庫服務器的輸入端連接,數據庫服務器與前端服務器連接。
上述方案中,如圖2所示,數據采集機定時采集廠家網管輸出的傳送網性能指標,并將其傳輸至數據庫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對這些數據進行存儲。當前端服務器接收到用戶請求時,向數據庫服務器請求傳輸傳送網性能指標,數據庫接收到請求后將這些數據發送至前端服務器,前端服務器將這些數據呈現給用戶,或者基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產生性能預警、趨勢預測、運行情況分析報告等分析結果并呈現給用戶。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