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或平板保護殼,尤其是一種手機或平板的通用保護殼。
背景技術:
許多人對使用手機或平板保護殼和不使用保護殼會出現矛盾心理,使用保護殼會加重加厚,還會影響正常的散熱,更重要的是影響用戶體驗和手感,尤其是現在的手機或平板原裝的后殼都擁有良好的質感和觸感,但是不使用的話,手機或平板難免會因磕碰或跌落而受損壞。
此外目前很多手機或平板外殼是不帶有支架功能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手機或平板的通用保護殼,既可以保護手機或平板,也不會影響用戶對手機或平板的體驗和對其后殼的手感。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手機或平板的通用保護殼,包括連接帶,連接帶的一端設有若干卡扣,另一端設有多個卡孔,所述連接帶在卡扣和卡孔對接后形成環狀結構,所述連接帶穿有兩個對稱的V型帶,所述每個V型帶的兩條邊的末端各設一保護手機或平板邊角的護角。
優選的,所述兩個V型帶的同側的一邊上各設有一轉動支架,可以實現橫放或者豎放。
優選的,所述連接帶的中部設有一可吸附手機或平板后殼的吸盤。
優選的,所述每個護角為L型,其截面為C形卡扣結構。
優選的,所述每個V型帶均為扁平的彈性帶,所述每個轉動支架的材質為硬塑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護手機或平板的四個邊角及背面,其雙V型帶與連接帶的連接方式,可以根據不同尺寸和形狀的手機或平板進行調整,適用性強;環狀連接帶既可以在手機或平板跌落時在背面形成緩沖,也可以當作手指環提拎;手機或平板后殼大部分是外露的,不會影響散熱以及用戶對手機或平板后殼的觸感;轉動支架可以橫放手機或平板,實用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連接帶4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護角,2為V型帶,3為轉動支架,4為連接帶,5為卡扣,6為吸盤,7為卡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通用手機或平板保護殼,包括連接帶4,連接帶4的一端設有1個卡扣5,中部設有吸盤6,另一端設有四個卡孔7,所述連接帶4在卡扣5和卡孔7對接后形成環狀結構,所述連接帶4穿有兩個對稱的V型帶2,所述每個V型帶2的兩條邊的末端各設一保護手機或平板邊角的L型護角1,其截面為C形卡扣結構;所述兩個V型帶2的同側的一邊上各設有一硬塑料材質的轉動支架3;所述每個V型帶2均為扁平的彈性帶。
本實用新型各部分可以拆分,以便于安裝。可以先將手機或平板的邊角卡入四個護角1,再用連接帶4串為一體。因為手機或平板的尺寸差別很大,單純依靠材料本身的彈性不足以實現對所有手機或平板的通用,但是本裝置在保證V型帶2具有彈性的同時,只需要調整連接帶4的環形距離大小即可。然后再用吸盤6對手機后殼加以固定。
環狀連接帶4既可以在手機或平板跌落時在背面形成緩沖,也可以當作手指環提拎;手機或平板后殼大部分是外露的,不會影響散熱以及用戶對手機或平板后殼的觸感;轉動支架3可以橫放手機或平板,實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