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耳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氣囊式耳機。
背景技術:
耳機作為人們生活中的常用品,在現代生活中已經非常普及,并且隨著技術的提高耳機的質量越來越好,音質也越來越好,但是隨著質量和音質的提升,耳機的重量也越來越大,人們在長時間佩戴耳機會壓迫耳朵周圍的血管和神經,因此佩戴一段時間后需要摘下休息一下,以緩解使用者的疲勞,但是頻繁的佩戴和摘下耳機十分麻煩給使用者帶來很大的不便,因此我們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革新,使其能夠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囊式耳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氣囊式耳機,包括耳機連接橋、耳機罩、防護罩、軟墊、氣囊、耳機線連接柱、耳機線、揚聲器、氣體壓縮筒、活塞、聯動桿、條形鋸齒、電機齒輪、微型電機、微控制器、分氣室和導氣管,所述耳機連接橋兩端下側分別與耳機罩連接,所述耳機罩外側設有防護罩,所述耳機罩內側設有軟墊,所述軟墊內部設有氣囊,所述右側耳機罩下側設有耳機線連接柱,所述耳機線連接柱下側與耳機線連接,所述耳機罩內側設有揚聲器,所述耳機連接橋內部設有氣體壓縮筒,所述氣體壓縮筒內側設有活塞,所述活塞右側設有聯動桿,所述聯動桿下側設有條形鋸齒,所述條形鋸齒下側與電機齒輪吻合,所述電機齒輪設置在微型電機上,所述微型電機右側設有微控制器,所述氣體壓縮筒左側設有分氣室,所述分氣室通過導氣管與氣囊連接。
優選的,所述控制面板設置在右側耳機罩上。
優選的,所述耳機連接橋的長度可以調節。
優選的,所述耳機連接橋中間設有頭部固定罩。
優選的,所述耳機連接橋的材質為聚苯乙烯。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氣囊式耳機設有氣囊,通過氣囊的充氣與否,耳機與人耳之間的間隙,讓人耳能夠間歇性的與耳機人力保證耳部血液流通舒暢,從而保證人的健康,并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省時省力,使用方便,能夠有效的解決現有耳機存在的不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耳機連接橋,2、耳機罩,3、防護罩,4、軟墊,5、氣囊,6、耳機線連接柱,7、耳機線,8、揚聲器,9、氣體壓縮筒,10、活塞,11、聯動桿,12、條形鋸齒,13、電機齒輪,14、微型電機,15、微控制器,16、分氣室,17、導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氣囊式耳機,包括耳機連接橋1、耳機罩2、防護罩3、軟墊4、氣囊5、耳機線連接柱6、耳機線7、揚聲器8、氣體壓縮筒9、活塞10、聯動桿11、條形鋸齒12、電機齒輪13、微型電機14、微控制器15、分氣室16和導氣管17,所述耳機連接橋1兩端下側分別與耳機罩2連接,所述耳機連接橋1的長度可以調節,這樣設置使其適應性更強,可以適應更多的人群,所述耳機連接橋1中間設有頭部固定罩,這樣設置,可以帶到更好的將耳機與使用者頭部固定的作用,所述耳機連接橋1的材質為聚苯乙烯,這樣設置,可以增加耳機連接橋1的強度,并且避免彈性造成的擠壓力,所述控制面板設置在右側耳機罩2上,這樣設置可以方便對耳機進行控制,所述耳機罩2外側設有防護罩3,所述耳機罩2內側設有軟墊4,所述軟墊4內部設有氣囊5,所述右側耳機罩2下側設有耳機線連接柱6,所述耳機線連接柱6下側與耳機線7連接,所述耳機罩2內側設有揚聲器8,所述耳機連接橋1內部設有氣體壓縮筒9,所述氣體壓縮筒9內側設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右側設有聯動桿11,所述聯動桿11下側設有條形鋸齒12,所述條形鋸齒12下側與電機齒輪13吻合,所述電機齒輪13設置在微型電機14上,所述微型電機14右側設有微控制器15,所述氣體壓縮筒9左側設有分氣室16,所述分氣室16通過導氣管17與氣囊5連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氣囊式耳機時,將耳機罩2扣在使用者的耳朵上,然后將耳機線7接入播放器,在使用耳機時,微型電機14帶動電機齒輪13逆時針轉動,從而帶動聯動桿11向左移動利用活塞10壓縮氣體,壓縮氣體通過分氣室16后,分別經過導氣管給兩個氣囊5進行充氣,從而使耳機罩2更能貼合人耳,在臨時不使用耳機時,則微型電機14聯動桿11右移,將氣囊5內的氣體放入氣體壓縮筒9內,從而使耳機罩2與人耳之間間隙增大,防止長時間擠壓人耳造血液不流通。
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