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骨傳導喇叭和耳機,屬于音響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一種骨傳導喇叭作為新型的技術,在外部嘈雜的環境下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而現有骨傳導喇叭的結構包括用于貼緊皮膚的振動片,傳遞振動的傳振片,振動發生源的磁腔、磁鐵、導磁片和線圈,這些結構以線性的方式進行連接和組裝。
用于貼緊皮膚的振動片在結構上可以節省,同時喇叭在在墜落時,單純的線性結構容易因為沖擊發生偏移導致整個裝置失靈。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通過提供一種骨傳導喇叭和耳機。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一方面為一種骨傳導喇叭,包括振動結構和安置結構,其中,振動結構包括傳振片、磁腔、磁鐵、導磁片和線圈,安置結構包括線圈支架和環形的喇叭支架;所述振動結構容納于喇叭支架,傳振片連接磁腔,磁腔連接磁鐵,磁鐵連接導磁片,所述磁鐵和導磁片位于線圈內,所述線圈兩側分別連接線圈支架和磁腔。
優選地,所述傳振片中心設置有安裝孔,所述磁腔設置有定位柱,通過定位柱連接傳振片。
優選地,所述傳振片包括環形結構,環內設置有三條等距分布的條幅,條幅一端連接環形結構,另一端結合在環狀結構中心。
優選地,所述傳振片為鋼制振膜。
優選地,所述線圈支架設置有用于嵌設線圈、喇叭支架的凸臺。
優選地,所述安置結構還包括焊線板,所述線圈支架兩側分別連接喇叭支架和焊線板板。
優選地,所述線圈支架設置有通孔,所述焊線板在通孔位置設置有與通孔對應的缺口。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的另一方面為一種骨傳導耳機,使用上述的骨傳導喇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相對現有骨傳導喇叭,通過傳振片直接與皮膚接觸,節省一個振動片,同時將磁鐵、磁片放置于線圈的腔體內,使喇叭體積更小,針對沖擊的抵抗能力更高。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基于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骨傳導喇叭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
基于發明的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方面為一種骨傳導喇叭,包括振動結構和安置結構,其中,振動結構包括傳振片1、磁腔2、磁鐵3、導磁片4和線圈5組成,安置結構包括線圈支架7和環形的喇叭支架6;所述振動結構容納于喇叭支架,傳振片連接磁腔,磁腔連接磁鐵,磁鐵連接導磁片,所述磁鐵和導磁片位于線圈內,所述線圈兩側分別連接線圈支架和磁腔。
傳振片為用于傳遞振動能量的金屬片,其中心開孔;磁腔為圓柱形,其中心有柱,通過該柱來固定傳振片;磁鐵和導磁片重疊并內置于線圈之內以形成振動組件,線圈支架的結構為圓片型,其上設置有類似若干個圓盤疊起的凸臺,凸臺分別嵌合線圈和喇叭支架,線圈的一端和磁腔接觸,另一端則嵌合在線圈支架上;喇叭支架為環形結構,在環的底部有槽位,用于和線圈支架的凸臺嵌合。
當線圈通電的時候,產生磁場變化以驅動磁鐵,實現振動組件的振動,然后磁腔將振動傳遞到傳振片,傳振片將振動傳遞到骨骼以實現聲音的傳遞。
所述傳振片中心設置有安裝孔,所述磁腔設置有定位柱,通過定位柱連接傳振片。
在本實施例中,傳振片包括環形結構,環內設置有三條等距分布的條幅,條幅一端連接環形結構,另一端結合在環狀結構中心。
在傳振片的中心開設有安裝孔,通過安裝孔與定位柱結合來固定傳振片。
所述傳振片為鋼制振膜。
鋼制的振膜在成本上占優,同時振動效果也符合預期。
所述線圈支架設置有用于嵌設線圈、喇叭支架的凸臺。
線圈支架設置有類似不同直徑和高度的圓盤重疊在一起的凸臺,由于線圈和喇叭支架都是環狀結構,通過環和凸臺之間的嵌合,可以起到定位和連接的作用。
所述安置結構還包括焊線板8,所述線圈支架兩側分別連接喇叭支架和焊線板板,所述線圈支架設置有通孔,所述焊線板在通孔位置設置有與通孔對應的缺口。
通孔用于讓驅動電路進入喇叭內部,電路用于輸出驅動線圈的信號,驅動電路由位于焊線板的元件組成。
基于發明的實施例2,一種骨傳導耳機,使用上述的骨傳導喇叭。
以上所述,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達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其技術方案和/或實施方式可以有各種不同的修改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