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提倡在宏層104與每一個LPN毫微微層114-118之間使用單獨帶寬頻譜以避免不同小區層之間的干擾問題。某些實施例通過停用在來自CSG小區的子幀的某一部分上來自CSG小區的傳送,限制了由CSG小區生成的干擾。參考圖5,示出了兩個子幀,其中CSG靜默它們在每個子幀部分上的傳送。確切地說,在圖5中,在50%的子幀上靜默傳送,這發生在每個子幀上。相比當小區靜默它們的傳送時甚至在子幀中傳送CRS信號的幾乎空白子幀(ABS)技術,CA技術需要僅在小區是活動的子幀502部分上傳送CRS信號,如圖5所示。在從CSG層504的信號傳送中,CRS信號508僅在小區是活動的子幀502部分上傳送,而在小區傳送被靜默的子幀506部分上不傳送。
[0045]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26-130向宏小區104報告它們的相應小區特定參考信號干擾消除(CRS-1C)能力,其標識不能夠執行CRS-1C的宏UE是否遭受來自CSG小區114-118的高干擾。如果確定CRS-1C能力的這種缺乏,則服務宏BS 106指令最靠近的CSG LPN112 (或乃至靠近整個CSG LPN層的一組CSG LPN 108 - 112),以觸發基于CA的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技術,并且因而根據物理資源塊(PRB)利用切換到混合接入(HA)模式,靜默在子幀506的某一部分上的CSG LPN的112傳送,并且由此提供對特定UE 130的臨時接入。CSG小區118確定小區118中的業務載荷是否允許在請求的時間量內沉默,并且通過ACK或NACK消息傳遞對宏小區的106請求作出響應。以這種方式,由CRS信號傳送生成的干擾量被減少,并且缺乏CRS干擾消除能力的UE 130獲得了更好的服務條件。干擾減少不僅由于CRS信號引起,而且由于源自于數據傳送的干擾引起。CSG靜默CRS信號和如ICIC操作率所規定的帶寬部分上的數據傳送。這些實施例改進了 UE 126-130的總體鏈路質量測量(LQM),并減少了小區邊緣效應,對CSG小區118本身的性能沒有影響。
[0046]示范實施例開始于確認條件發生的步驟,其中宏小區106標識連接到它的UE126-130正在遭受來自宏小區區域104中的附近CSG小區114-118的嚴重干擾。一旦確定了這個干擾,宏小區106就觸發第二塊中的CSG小區114-118,以使ICIC方案能夠保護附近的宏UE 126-130。圖6A和6B是圖示根據示范實施例從CSG LPN 108-112、宏BS 106和宏UE裝置126-130的角度用于減少異構通信網絡中的干擾的細節的流程圖。
[0047]現在參考圖6A、6B和7,示出了圖示用于從宏BS 106的角度減少異構通信網絡中的干擾的方法中步驟的流程圖。圖6A和6B此外圖示了在該過程中涉及的宏BS 106、CSGBS 112和UE 130之間的順序消息交換。
[0048]在CSG LPN 108-112部署在宏基站(BS) 106覆蓋區域104內(這個信息在部署CSG LPN 114-118的區域104中的宏基站106處可用)的HetNet部署中,在步驟702執行從宏小區104中的UE 126-130接收鏈路質量測量的過程。此過程涉及接收信道質量指示符(CQI)、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參考信號接收質量(RSRQ)等。基于所報告的用戶設備(UE) 126-130的測量,可在宏基站106估計小區104中的UE 126-130的鏈路質量測量。由此,在宏基站106可知道到UEs 126-130的鏈路的鏈路質量測量。進一步說,在宏BS 106基于從UE 126-130接收的信號強度知道UE 126-130的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SINR)。為了簡化表述而非限制,在下文將使用術語鏈路質量測量(LQM)表示UE 126-130的任何類型鏈路質量測量,包含SINR。例如而非限制,可從3GPP TS 32.762的表6.S.1.1中利用示范閾值。例如,可接受最小RSRP閾值質量值可能是-140 dBm。此外,對于X可利用的示范值可大于-140 dBm,并且對于Y可利用的示范值可小于-140 dBm。還可根據運營商偏好使用其它值。
[0049]在步驟704,宏基站檢查接收的LQM信息的質量以確定它是否在給定LQM閾值級值LQM閾值以下。具體地說,UE 126-130的鏈路質量測量與預定閾值相比較以確定鏈路質量是否在可接受級以下。低LQM級可以是(I)來自服務BS 104 (進行這個檢查的宏BS 104)的較差信號強度的結果,作為(2)來自不同于CSG鄰居小區114-118的高其它小區干擾的結果或作為⑶始發自CSG小區114-118的高其它小區干擾的結果。為了確定低信號質量是否由于存在鄰居CSG小區114-118引起,在步驟706,在宏BS 106檢查來自服務BS 104和來自最強干擾鄰居基站112的RSRP級。也就是,檢查(a)來自服務基站104的RSRP是否好;即,它是否高于給定第一 RSRP閾值,以及(b)來自最強鄰居基站,宏BS 106的覆蓋區域104內的鄰居宏基站或者開放接入(OA)毫微微基站的RSRP是否在給定第二 RSRP閾值以下。這個干擾相鄰基站可被稱為第三節點,一般與宏第一節點BS 106和CSG第二節點108-112形成對比。發現(a)和(b)是存在與宏UE裝置126-130靠得很近(即相鄰)的CSG小區114-118的指示符。作為驗證的形式,在步驟708,服務BS 106請求UE 126-130開始附近CSG小區114-118的RSRP報告。
[0050]在步驟710,并且還參考圖1B,宏BS 106從UE 130接收鄰居CSG小區118的RSRP報告,并且在步驟712,宏BS 106確定CSG小區118的RSRP是否大于某一閾值,并且UE 130不是這個CSG 118的成員。這個雙條件的發生確認在UE130的干擾138從CSG鄰居小區118引起。
[0051]確定UE 130是否是具體CSG 118的成員例如可通過兩種方式完成:
(I)宏BS 106指令CSG BS 112發送其“CSG白列表”,其含有已經接入到CSG小區118的UE 132的記錄。宏BS 106在接收到這個列表后可搜索列表,并確定這個特定UE 130是否是目標CSG 118的成員。
[0052](2)宏BS 106向CSG小區118發送請求以確定這個指定UE 130是否是CSG小區118的成員。CSG小區118執行對其“CSG白列表”的檢查,并用ACK或NACK消息對宏BS106做出響應。
[0053]通過完成步驟712,已經確定宏UE 130的低LQM級主要是來自始發于鄰居CSG小區118的小區干擾138的結果,并且UE 130不能避免這個干擾,因為它不是這個CSG小區118的成員。一旦已經確定宏UE 130正在經受來自CSG小區118的干擾,并且UE 130是CSG小區118的非成員,接下來的過程就是確定小區間干擾協調(ICIC)方案是否能或者應該在CSG小區118觸發。這可通過使用不同級別粒度來完成,例如:(I)僅在最有效的侵略CSG小區118上啟用ICIC以保護宏UE 130 ;⑵在與遭受來自CSG小區的嚴重干擾的UE 130靠得很近的一組CSG小區112-118上啟用ICIC ;或(3)跨整個CSG LPN小區層啟用ICIC。
[0054]可啟用ICIC方案的粒度級別是宏小區區域104中的業務(物理資源塊(PRB)利用)和用戶126-130分布的函數。對于當宏小區104嚴重加載(高PRB利用)時的情況,受CSG BS 108-112干擾的UE 126-130的概率是相當高的。還有,在宏用戶126-130在具有CSG小區集群的區域中的密度較高的情況下,希望宏UE 126-130將遭受較高干擾。
[0055]宏BS 106可檢測(I)在其覆蓋區域104中有多少UE 126-130受來自CSG BS108-112的傳送的影響,以及(2)與在(I)中檢測的UE 126-130干擾的CSG BS 108-112的數量。在第一實施例中,宏BS 106處理目標BS 108-112,其中ICIC將被觸發:如果受CSG小區干擾的UE 126-130的數量〈X,則宏BS 106將在最重要侵略者108-112啟用ICIC0如果受CSG小區干擾的UE 126-130的數量>X〈Y,則在靠近遭受嚴重干擾的UE 126-130的一組CSG小區108-112上啟用ICIC。如果受CSG小區干擾的UE 126-130的數量>Υ,則跨整個CSG LPN小區層114-118啟用ICIC0
[0056]在具體實施例中,CSG BS 108 - 112它們自己基于上行鏈路(UL)干擾觸發ICIC機制,如圖1A中的信號136所示的。宏小區104中的PRB利用或業務載荷將影響由CSG小區114-118在UL中接收的干擾。對于當屬于宏小區104的UE 126-130定位得靠近更高密度的CSG小區114-118的情況,CSG小區114-118將遭受高UL干擾。這個信息可用于在CSG小區114-118獨立觸發ICIC0
[0057]如果在CSG遭受的UL干擾>X,則在下行鏈路(DL)中啟用ICIC以保護宏UE126-130。在此情況下,CSG小區114-118可使用其PRB利用來確定適當ICIC比,如下面所說明的。
[0058]在由圖6A-9圖示的實施例中,例示了上面描述的三個粒度級別中的第一個,其中僅在最有效的CSG侵略者118上觸發ICIC方案。這個過程可通過擴展觸發附加CSG小區的ICIC方案,而被推測到上面描述的粒度的第二和第三級別,僅具有較小調整。
[0059]參考圖7,為了確定ICIC方案是否能或應該在引起嚴重干擾的CSG小區118啟用,宏小區106首先在步驟716確定受害UE 130是否能夠消除來自鄰居CSG小區118的CRS干擾(CRS-1C)。這個確定通過首先由宏BS 106在步驟714請求受干擾的UE 130的CRS干擾消除能力來實現。下面還參考圖8討論標識UE 130的CRS-1C能力的過程。如果在步驟716確定UE 130具有CRS-1C能力,則宏BS 106不需要采取任何進一步動作,因為預期宏UE130將不會受由來自鄰居CSG小區118的CRS產生的干擾138顯著影響,因為UE 130的干擾消除能力,并且過程恢復回到步驟702,以確定或等待從宏UE 126-130接收鏈路質量測量。
[0060]然而,如果UE 130不能消除始發于來自鄰居CSG小區118的CRS的干擾,則在步驟718,宏BS 106啟動在CSG小區118觸發ICIC方案以保護受害UE 130的過程。為了發起ICIC機制,宏小區104需要知道侵略CSG小區118的物理資源塊(PRB)利用,以確定適當的ICIC操作率(X:Y)。對于這個信息的需要起因于3GPP規定基于載波聚合(CA)的ICIC機制的不同操作率(例如包含而非限制1:4和1:8比),其中CSG小區114-118分別靜默帶寬的25%和12.5%上的它們的傳送。然而,基于所執行的仿真,CSG BS 108-112的PRB利用經常不超過10%,甚至對于嚴重加載的業務情形。從而,在CSG 114-118基于運營商的策略可采用更侵略性的靜默比。
[0061]ICIC操作率可以是CSG小區獨自或宏小區104和CSG小區114-118 二者的PRB利用的函數。該比也可由運營商例如根據它們是否將更喜歡侵略性方法采用ICIC比或更微小比進行修改。可存在幾種方式計算該比,諸如例如:
(I)僅基于CSG小區PRB利用:
如果CSG小區的PRB利用<Α%,則使用ICIC比(X1: Yl);如果CSG小區的PRB利用>Α%〈Β%,則使用 ICIC 比(Χ2:Υ2);
如果CSG小區的PRB利用>B%〈C%,則使用ICIC比(X3:Y3);如果CSG小區的PRB利用>C%,則使用ICIC比(X4:Y4),其中A〈B〈C。比(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