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頂升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以預定的升距提升載荷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液壓頂升設備。
背景技術:
由于千斤頂與被頂工件的接觸面積較小,千斤頂在頂升大型物件或重載時存在缺陷。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可以頂升大型物件或重載的液壓頂升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液壓頂升設備,包括與工件接觸并保持水平狀態的托板,與托板垂直并與托板固定連接的可升降液壓柱,與可升降液壓柱相配合的固定液壓筒,同時控制若干可升降液壓柱的獨立液壓站,與固定液壓簡固定連接的底座,位于底座上的絲杠頂升;上述可升降液壓柱數量至少為3,相鄰可升降液壓柱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上述絲杠頂升數量至少為3,相鄰絲杠頂升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
上述固定液壓簡與底座可以通過四腳架實現固定連接。
上述底座可以是一個柵格架。
作為優選方案,還包括位于底座上的萬向輪,上述萬向輪數量至少為3,相鄰萬向輪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在無負載狀態下,可通過萬向輪實現移動;
工作時,首先將底座上的絲杠頂升調整到待抬升工件下方,既使托板保持水平狀態,又使萬向輪不承載;
3在一個獨立液壓站的控制下,所有可升降液壓柱同時上升,工件隨之
上升,當抬升到位后,可升降液壓柱自鎖;
下降時,首先打開可升降液壓柱自鎖機構,在統一液壓站的控制下,可升降液壓柱下降,直至工件復位;
釋放絲杠頂升,依靠萬向輪著地,然后移動液壓頂升設備。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 一)托板的設計可以使該設備頂升大型物件;
(二) 可升降液壓柱的并聯布置及同步升降可大大提高負載范圍及其
穩定性;
(三) 通過四腳架固定液壓倚與底座可以使液壓筒更加穩定;
(四) 萬向輪的設計可以使該液壓頂升設備移動方便。
圖l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困中,l代表托板,2代表可升降液壓柱,3代表固定液壓簡,4代表底座,5a、 5b、 5c、 5d代表萬向輪,6a、 6b、 6c、6d代表四腳架,7a、 7b代表拖拉桿。
圖2為
圖1沿A-A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液壓頂升設備,包括與工件接觸并保持水平狀態的托板l,與托板垂直并與托板固定連接的可升降液壓柱2,與可升降液壓柱相配合的固定液壓筒3,同時控制若干可升降液壓柱的獨立液壓站,與固定液壓簡固定連接的底座4,位于底座上的絲杠頂升;上述可升降液壓柱數量為4,相鄰可升降液壓柱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上述絲杠頂升數量為4,相鄰絲杠頂升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
上述底座為矩形柵格架;上述絲杠頂位于底座四角;還包括位于底座四角的4個萬向輪5a、 5b、 5c、 5d;上述固定液壓筒與底座通過四腳架6a、6b、 6c、 6d實現固定連接,四角架的底部支撐點全部位于柵格架上。上述底座相對的兩條邊上布置有拖拉桿7a、 7b。
權利要求1、液壓頂升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與工件接觸并保持水平狀態的托板,與托板垂直并與托板固定連接的可升降液壓柱,與可升降液壓柱相配合的固定液壓筒,同時控制若干可升降液壓柱的獨立液壓站,與固定液壓筒固定連接的底座,位于底座上的絲杠頂升;所述可升降液壓柱數量至少為3,相鄰可升降液壓柱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所述絲杠頂升數量至少為3,相鄰絲杠頂升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液壓頂升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底 座上的萬向輪,所述萬向輪數量至少為3,相鄰萬向輪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液壓頂升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液壓筒 與底座通過四腳架實現固定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液壓頂升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是一個 柵格架。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所述液壓頂升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 液壓柱數量至少為4,底座為矩形柵格架;所述絲杠頂升數量至少為4,且 位于底座四角;還包括位于底座四角的4個萬向輪;所述固定液壓簡與底 座通過四腳架實現固定連接,四角架的底部支撐點全部位于柵格架上。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所述液壓頂升設備,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相對 的兩條邊上布置有拖拉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頂升設備。包括與工件接觸并保持水平狀態的托板,與托板垂直并與托板固定連接的可升降液壓柱,與可升降液壓柱相配合的固定液壓筒,同時控制若干可升降液壓柱的獨立液壓站,與固定液壓筒固定連接的底座,位于底座上的絲杠頂升;上述可升降液壓柱數量至少為3,相鄰可升降液壓柱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上述絲杠頂升數量至少為3,相鄰絲杠頂升之間的距離保持相等。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可以頂升大型物件;提高負載范圍及其穩定性;可以使液壓筒更加穩定;可以使該液壓頂升設備移動方便。
文檔編號B66F7/08GK201406299SQ20092009678
公開日2010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18日
發明者曄 李, 李金銓, 韓玉珍 申請人:天津航宇翔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