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內撐式電機定子鐵心吊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具,具體為內撐式電機定子鐵心吊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電機定子鐵心裝配熱套和轉運過程中,主要使用定子鐵心壓圈上的螺孔利用吊鉤調運。但這種方式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一是電機定子線圈形狀的限制對于定子線圈喇叭口較大的電機,即使在定子壓圈上鉆有吊裝孔,吊鉤因受線圈邊延的影響也無法安裝使用;二是受定子壓圈結構的限制定子壓圈較薄,吊裝孔強度不夠,不能用于吊運整個鐵心線圈裝配,或者是由于結構緊湊定子壓圈上無法布置吊裝孔的位置;三是鐵芯線圈裝配結構的影響有集電環結構的鐵芯線圈吊鉤受集電環干涉無法安裝使用。由于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很多電機(如YJ146A、YBUD160A, YBVF45等)無法應用上述方法調運、 熱套。現有的解決方案是對于質量較小的電機,用白布帶系住電機線圈吊起鐵心線圈裝配,進行熱套或轉運,但該方法的缺點是靠線圈端部承載鐵芯線圈重量會造成定子線圈在鐵芯內的位移,同時白布帶會損壞線圈端部絕緣,導致線圈的絕緣包扎移位、變形,嚴重時導致線圈短路,而且使用白布帶熱套時完全靠經驗,白布帶的強度無法保證,如在吊運過程中,白布帶斷裂,會摔壞整個鐵心線圈裝配,嚴重時危及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或者是采用將鐵芯線圈裝配用墊筒支撐,吊起機座套定子鐵心的方式,而該方法的缺點是機座套鐵心時是否熱套到位不能直觀的反應,而是要通過觀察機座止口與墊筒面的距離,對熱套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而且機座套鐵心時,要對線圈喇叭口做防護,若防護不好,會損壞線圈喇叭口 ;所以這些都無法解決問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電機定子鐵心吊具在壓圈上無吊裝孔或無吊鉤安裝空間時無法使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內撐式電機定子鐵心吊具。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內撐式電機定子鐵心吊具包括上鉸座、 固定于上鉸座上表面的吊鉤、位于上鉸座下方的下鉸座、對稱鉸接于上鉸座四周的三個連桿組合、以及與下鉸座中心孔通過螺紋活動配合的活動桿;連桿組合包括一端與上鉸座鉸接的連桿、一端與連桿另一端鉸接的折桿、以及與折桿另一端鉸接的支撐板;所有折桿的折彎處對稱鉸接于下鉸座的四周;上鉸座的底部對稱設有兩個L形定位板,活動桿的頂部垂直固定有定位桿;活動桿的外側壁上設有手柄。使用時,向上提設于活動桿外側壁上的手柄使活動桿向上運動,帶動下鉸座向上運動,從而帶動對稱鉸接于上鉸座四周的折桿向上移動,當活動桿頂部靠近L形定位板時, 因活動桿與下鉸座中心孔是螺紋活動配合故轉動活動桿直到將固定于活動桿頂部的定位桿卡在對稱固定于上鉸座底部的兩個L形定位板內,這時折桿的折彎點下端張角β最小, 可以輕松地將吊具放入電機定子鐵心內;接著將設于活動桿外側壁上的手柄轉動90°,使得固定于活動桿頂部的定位桿與對稱固定于上鉸座底部的兩個L形定位板脫開,由于折桿
3的自重,下鉸座、以及連桿組合向下運動,這時折桿的折彎點下端張角β變大,直到鉸接于折桿另一端的支撐板與定子鐵心內壁接觸;然后天車起吊,支撐板撐緊定子鐵心內壁即可將定子鐵心吊起,這樣在電機定子鐵心壓圈上無吊裝孔或無吊鉤空間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操作方便簡單。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解決了現有電機定子鐵心吊具在無吊裝孔或無吊鉤安裝空間無法使用的問題,可廣泛適用于所有電機。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鉸座;2-吊鉤;3-下鉸座;4-活動桿;5-連桿;6_折桿;7_支撐板; 8-定位桿;9-手柄;IO-L形定位板。
具體實施方式
內撐式電機定子鐵心吊具包括上鉸座1、固定于上鉸座1上表面的吊鉤2、位于上鉸座1下方的下鉸座3、對稱鉸接于上鉸座1四周的三個連桿組合、以及與下鉸座3中心通過螺紋活動配合的活動桿4 ;連桿組合包括一端與上鉸座鉸接的連桿5、一端與連桿5另一端鉸接的折桿6、以及與折桿6另一端鉸接的支撐板7 ;所有折桿6的折彎處對稱鉸接于下鉸座3的四周;上鉸座1的底部對稱設有兩個L形定位板10,活動桿4的頂部垂直固定有定位桿8 ;活動桿4的外側壁上設有手柄9。
權利要求1.內撐式電機定子鐵心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鉸座(1 )、固定于上鉸座(1)上表面的吊鉤(2)、位于上鉸座(1)下方的下鉸座(3)、對稱鉸接于上鉸座(1)四周的三個連桿組合、以及與下鉸座(3)中心孔通過螺紋活動配合的活動桿(4);連桿組合包括一端與上鉸座鉸接的連桿(5)、一端與連桿(5)另一端鉸接的折桿(6)、以及與折桿(6)另一端鉸接的支撐板(7);所有折桿(6)的折彎處對稱鉸接于下鉸座(3)的四周;上鉸座(1)的底部對稱固定有兩個L形定位板(10),活動桿(4)的頂部垂直固定有定位桿(8);活動桿(4)的外側壁上設有手柄(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撐式電機定子鐵心吊具。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電機定子鐵心吊具在壓圈上無吊裝孔或無吊鉤安裝空間時無法使用的問題。內撐式電機定子鐵心吊具包括上鉸座、固定于上鉸座上表面的吊鉤、位于上鉸座下方的下鉸座、對稱鉸接于上鉸座四周的三個連桿組合、以及與下鉸座中心孔通過螺紋活動配合的活動桿;連桿組合包括一端與上鉸座鉸接的連桿、一端與連桿另一端鉸接的折桿、以及與折桿另一端鉸接的支撐板;所有折桿的折彎處對稱鉸接于下鉸座的四周;上鉸座的底部對稱設有兩個L形定位板,活動桿的頂部垂直固定有定位桿;活動桿的外側壁上設有手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巧妙,可廣泛適用于所有電機。
文檔編號B66C1/54GK202181168SQ20112024210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11日
發明者李勁梅, 李祥成 申請人:永濟新時速電機電器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