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面料,屬于紡織面料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的面料結構單一,層次感差,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且不具有閃光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層次感強的軟包閃光面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軟包閃光面料,包括面料本體,所述面料本體的上表面設有外層、下表面設有提花層,所述外層和面料本體之間設有填充物,并且外層的上表面設有若干裝飾物,所述裝飾物交錯排列,并固定在面料本體上,所述提花層固定在面料本體的下表面,所述面料本體由織物制成,所述織物由經向紗線和緯向紗線相互交織構成,所述的經向紗線和緯向紗線的斷面均為三角形??椢锵略O置透氣面料,透氣面料包括貼面柔軟耐磨層、中間吸濕層和網狀透氣層復合而成,所述的貼面柔軟耐磨層附在中間吸濕層的內表面,所述的網狀透氣層附在中間吸濕層的外表面,所述的貼面柔軟耐磨層為聚氨酯彈性纖維、粘膠纖維和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混紡而成,所述的中間吸濕層為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紡織而成,所述的網狀透氣層為滌綸纖維制成。透氣面料的內表面設置有柔軟透氣層,所述柔軟透氣層由菠蘿葉纖維、桑皮纖維、貢緞纖維、進口長棉絨纖維四種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柔軟透氣層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別為:所述的菠蘿葉纖維占5%-11%,所述的桑皮纖維占11%-16%,所述的貢緞纖維占18%-22%,所述的進口長棉絨纖維占41%-5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凸起的軟包和裝飾物增強了軟包閃光面料的層次感。
2、當白光通過三角紗線后,會形成不則顏色的光,透過布面的光會形成較強列的反射和折射,使織物具有較高光澤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軟包閃光面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實施例。
其中:面料本體1、填充物2、外層3、提花層4、裝飾物5。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涉及一種軟包閃光面料,包括面料本體1,所述面料本體1的上表面設有外層3、下表面設有提花層4。所述外層3和面料本體1之間設有蓬松的填充物2,并且外層3的上表面設有若干裝飾物5。所述裝飾物5交錯排列,并固定在面料本體1上。圖2實施例中的裝飾物5為珠子,珠子通過線固定在面料本體1上。由于蓬松的填充物2被外層3包裹,再被珠子局部向面料本體1方向擠壓,從而在面料本體1上形成同樣交錯排列的凸起軟包。所述提花層4固定在面料本體1的下表面。
所述面料本體1由織物制成,所述織物由經向紗線和緯向紗線相互交織構成,所述的經向紗線和緯向紗線的斷面均為三角形。
織物下設置透氣面料,透氣面料包括貼面柔軟耐磨層、中間吸濕層和網狀透氣層復合而成,所述的貼面柔軟耐磨層附在中間吸濕層的內表面,所述的網狀透氣層附在中間吸濕層的外表面,所述的貼面柔軟耐磨層為聚氨酯彈性纖維、粘膠纖維和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混紡而成,所述的中間吸濕層為聚乙烯醇縮甲醛纖維紡織而成,所述的網狀透氣層為滌綸纖維制成。透氣面料的內表面設置有柔軟透氣層,所述柔軟透氣層由菠蘿葉纖維、桑皮纖維、貢緞纖維、進口長棉絨纖維四種纖維混紡編織而成,所述柔軟透氣層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別為:所述的菠蘿葉纖維占5%-11%,所述的桑皮纖維占11%-16%,所述的貢緞纖維占18%-22%,所述的進口長棉絨纖維占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