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光擴散板生產(chǎn)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直下式顯示屏背光源的高色域光擴散板。
背景技術:
光擴散板是利用透過光線在化學顆粒和樹脂之間不斷折射、反射和散射,在遮住發(fā)光源以及刺眼光源的同時,能使光源散發(fā)出均勻,柔和,美觀的光線,達到透光不透明的舒適效果。
與傳統(tǒng)的CCFL背光源相比,LED背光具有高色域、高亮度、長壽命、節(jié)能環(huán)保、實時色彩可控等諸多優(yōu)點,高色域的LED背光源使應用其的電視、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屏幕具有更加鮮艷的顏色,色彩還原度更高。為了使顯示屏色彩更加完美,顏色程度更豐富、更接近真實世界的顏色,研發(fā)人員一直致力于尋找提高LED背光顯示屏的色域值。
所謂色域值,即是顯示器的色彩表現(xiàn)范圍,該值越大,顯示屏顯示的顏色越豐富、色彩也就越艷麗,液晶本身不發(fā)光,而是靠背光LED燈珠實現(xiàn)發(fā)光,液晶顯示屏的色域值受LED燈珠影響很大,目前,常見的液晶顯示屏色域值一般僅為NTSC72%左右,因此,提高背光LED燈珠的色域值是當前的研究重點,也是提升液晶顯示屏幕色彩還原度的最佳選擇。
目前,LED實現(xiàn)白光的方式主要包括光轉(zhuǎn)換法、多色組合法和量子阱法,后兩種由于成本較高、技術難度大等因素尚未商業(yè)化使用;光轉(zhuǎn)換法是利用發(fā)光芯片和可被芯片所發(fā)光激發(fā)的熒光粉組合得到,實現(xiàn)工業(yè)化應用的白光LED大部分是藍光芯片與黃色熒光粉(如YAG:Ce3+)配合得到,然而采用這種方式得到的白光由于缺少紅色部分而導致其存在色域值較低,色彩還原度較差,還存在激發(fā)效率較低、粒徑難以控制的缺點,不利于后期應用。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LED背光源色域值較低、色彩還原度較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的高色域光擴散板。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改進的高色域光擴散板,從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擴散層和第二擴散層,所述第一擴散層通過共擠方式與第二擴散層復合,所述第一擴散層是由透光性塑料顆粒、紅色光學母粒、綠色光學母粒均勻混合后擠出而成的板材層,所述第二擴散層是由透光性塑料顆粒擠出而成的板材層。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一擴散層的厚度為所述改進的高色域光擴散板厚度的5%-40%。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紅色光學母粒和綠色光學母粒是由透光性塑料顆粒、潤滑分散劑分別與紅色熒光粉、綠色熒光粉均勻混合后通過雙螺桿造粒機造粒而成的塑料粒子。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透光性塑料顆粒是PP塑料顆粒、PC塑料顆粒、PMMA塑料顆粒、ABS塑料顆粒、PS塑料顆粒、MS塑料顆粒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二擴散層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三擴散層,所述第三擴散層通過共擠方式與第二擴散層復合,所述第三擴散層是由透光性塑料顆粒、紅色光學母粒、綠色光學母粒均勻混合后擠出而成的板材層。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三擴散層的厚度為所述改進的高色域光擴散板厚度的5%-4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實用新型是對應用于直下式顯示屏背光源的擴散板的改進,由第一擴散層與第二擴散層通過共擠方式成型而成,采用此種結(jié)構的光擴散板,第二擴散層成本較低,第一擴散層色域值較高,復合后在顯著提高光擴散板色域值的同時也能大幅降低成本。
第二、在第二擴散層的下表面設置有第三擴散層,第三擴散層與第一擴散層的材質(zhì)相同,進一步提升擴散板的的色域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中:第一擴散層1、第二擴散層2、第三擴散層3。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1:
查看圖1,一種改進的高色域光擴散板,從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擴散層1和第二擴散層2,所述第一擴散層1通過共擠方式與第二擴散層2復合,所述第一擴散層1是由透光性塑料顆粒、紅色光學母粒、綠色光學母粒均勻混合后擠出而成的板材層,所述第二擴散層2是由透光性塑料顆粒擠出而成的板材層。第一擴散層1的厚度為所述改進的高色域光擴散板厚度的5%-40%。紅色光學母粒和綠色光學母粒是由透光性塑料顆粒、潤滑分散劑分別與紅色熒光粉、綠色熒光粉均勻混合后通過雙螺桿造粒機造粒而成的塑料粒子。透光性塑料顆粒是PP塑料顆粒、PC塑料顆粒、PMMA塑料顆粒、ABS塑料顆粒、PS塑料顆粒、MS塑料顆粒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混合物。
具體的制作工藝為:
第一、取PP塑料顆粒、PC塑料顆粒、PMMA塑料顆粒、ABS塑料顆粒、PS塑料顆粒、MS塑料顆粒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混合,得透光性塑料顆粒,并作為第一擴散層原料。
第二、取92~96重量份的上述透光性塑料顆粒、0.3~0.8重量份的潤滑分散劑分別與2~8重量份的紅色熒光粉、2~8份重量份的綠色熒光粉均勻混合后通過雙螺桿造粒機造粒,分別得紅色光學母粒和綠色光學母粒。
第三、取85~95重量份的透光性塑料顆粒、2~8重量份的紅色光學母粒、2~8份的綠色光學母粒均勻混合,得第二擴散層原料。
第四、將上述第一擴散層原料、第二擴散層原料分別投入到兩臺雙螺桿擠出機,雙螺桿擠出機各區(qū)間的溫度設定為170度至270度,壓力為1MPa至4.5Mpa,而后經(jīng)雙流道共擠模頭成型出復合板材。
最后,板材成型后經(jīng)消除應力、裁切步驟,得到所需尺寸的擴散板成品。
實施例2:
查看圖2,本實施例的主要步驟、工藝與實施例1相同,這里不再贅述,其不同之處在于結(jié)構設置:
一種改進的高色域光擴散板,從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擴散層1、第二擴散層2和第三擴散層3,第一擴散層1通過共擠方式與第二擴散層2復合,所述第三擴散層3通過共擠方式與第二擴散層2復合,第三擴散層3的材質(zhì)與第一擴散層1完全相同,在厚度上可以設置為與第一擴散層1相同,或者設置為厚于第一擴散層1,或者設置為薄于第一擴散層1。
上述實施例僅是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