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無溶劑復合機,尤其是雙模式涂布無溶劑復合機及復合單元。
背景技術:
無溶劑復合機是采用無溶劑型膠黏劑將兩種或多種基材復合在一起的一種方法,無溶劑復合機在軟包裝行業中被廣泛的應用。
在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0810027777.1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無溶劑復合機,其主要由機架、涂布機構、復合機構、收卷機構、第一放卷機構、第二放卷機構、動力機構、墻板、機頂、廢氣回收部、冷卻輥、過渡輥組、擺動張力輥組和控制箱組成。
上述無溶劑復合機工作的過程是:將第一原料放置在第一放卷機構上,將第二原料放置在第二放卷機構上,第一原料經過渡輥進入到涂布機構中,通過涂布機構給第一原料涂布黏膠,經涂布有黏膠的第一原料經過渡輥進入到復合機構中,同時,第二原料也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通過復合機構的復合經冷卻輥后收卷到收卷輥上。
上述結構的復合機實際上由涂布放卷單元和復合單元組成,第一原料在涂布放卷單元中通過涂布機構進行涂布,而在復合單元中只能進行復合工序,不能實現涂布工序。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在同一單元中既能實現復合和涂布,又能實現單獨的復合,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雙模式涂布無溶劑復合機及雙模式涂布無溶劑復合單元
為達到上述目的,一種雙模式涂布無溶劑復合機,包括放卷涂布單元和涂布復合單元;所述的放卷涂布單元包括放卷涂布機架、第一放卷機構、第一涂布機構;所述的涂布復合單元包括涂布復合機架、第二放卷機構、收卷機構、第二涂布機構和復合機構,第二放卷機構、收卷機構、第二涂布機構和復合機構設在涂布復合機架上。
上述雙模式涂布無溶劑復合機的工作原理是:(1)實現在涂布復合單元上同時進行涂布和復合,具體的原理為:將第一基材放置在第一放卷機構上,將第二基材放置到第二放卷機構上,第一基材經過第一涂布機構,通過第一涂布機構給第一基材涂布主劑或固化劑,經涂布的第一基材進入到涂布復合單元中的復合機構中,同時第二基材經第二涂布機構,通過第二涂布機構給第二基材涂布固化劑或主劑,在本實用新型中,如果第一基材涂布主劑,則在第二基材上涂布固化劑,如果在第一基材涂布固化劑,則在第二基材上涂布主劑,經涂布的第二基材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通過復合機構對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進行復合,然后進入到收卷機構中。(2)在涂布復合單元上單獨進行復合,具體的原理為:將第一基材放置在第一放卷機構上,將第二基材放置到第二放卷機構上,第一基材經過第一涂布機構,通過第一涂布機構給第一基材涂布黏膠,黏膠由主劑和固化劑混合而成,經涂布的第一基材進入到涂布復合單元中的復合機構中,同時第二基材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通過復合機構對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進行復合,然后進入到收卷機構中。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涂布復合單元中既能實現單獨的復合,又能實現涂布和復合的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放卷機構包括第二放卷支架和第二放卷輥,第二放卷支架安裝在涂布復合機架的一側,第二放卷輥設在第二放卷支架上;所述的收卷機構包括收卷支架和收卷輥,收卷支架安裝在涂布復合機架的另一側,收卷輥設在收卷支架上。
進一步的,第二涂布機構包括第二計量輥、第二轉移鋼輥、第二轉移膠輥、第二涂布輥和第二涂布壓輥;第二計量輥、第二轉移鋼輥、第二轉移膠輥、第二涂布輥安裝在涂布復合機架上,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一擺臂,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一氣缸,第一氣缸的活塞桿樞接在第一擺臂上,第二涂布壓輥安裝在第一擺臂的另一端上。通過控制第一氣缸,第一氣缸帶動第一擺臂擺動,第一擺臂能帶動第二涂布壓輥擺動,從而達到調節第二涂布輥和第二涂布壓輥之間間隙的目的,以適用于不同厚度復合膜的成型。
進一步的,復合機構包括復合輥和橡膠壓輥,復合輥設置在涂布復合機架上,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二擺臂,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的活塞桿樞接在第二擺臂上,橡膠壓輥安裝的第二擺臂上。通過控制第二氣缸,第二氣缸帶動第二擺臂擺動,第二擺臂帶動橡膠壓輥擺動,從而達到調節復合輥與橡膠壓輥之間間隙的目的,以適用于不同厚度復合膜的復合。
進一步的,第二放卷機構設在涂布復合機架下端的一側,收卷機構設在涂布復合機架下端的另一側,復合機構設在涂布復合機架的上部,第二涂布機構位于復合機構的下方;在涂布復合機架上位于收卷機構與第二放卷機構之間設有第一導向輥,在涂布復合機架上位于第一導向輥的左上方設有第一張緊輥,在涂布復合機架上位于第一張緊輥的左上方設有第二張緊輥,在復合機構的右側設有第二導向輥,在涂布復合機架上位于復合機構的上方設有第三張緊輥,在第二張緊輥的下方設有第四導向輥。通過上述位置的設置,對于涂布復合單元來說結構緊湊,體積小。另外,當涂布復合單元實現單獨的復合功能時,第二基材可以有兩種線路選擇,一種是第二基材經第二導向輥、第三張緊輥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這種路線,第二基材從第二放卷機構到復合機構的路線短;另一種是第二基材先后經第一導向輥、第一張緊輥、第四導向輥、第二導向輥和第三張緊輥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這種路線,在第二放卷機構與第二導向輥之間預留了空間,便于對涂布復合單元進行安裝、維修等。
進一步的,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三氣缸,第三氣缸的活塞桿上樞接有第三擺臂,第三擺臂的一端設有預壓輥,預壓輥靠近收卷輥外圓周外,在第三擺臂的另一端設有第三導向輥。如果控制第三氣缸,第三氣缸帶動第三擺臂擺動,一方面讓預壓輥與收卷輥上的復合膜緊密接觸,提高收卷的質量,另一方面第三導向輥起到導向和張緊的作用。
一種雙模式涂布無溶劑復合單元,包括涂布復合機架、第二放卷機構、收卷機構、第二涂布機構和復合機構,第二放卷機構、收卷機構、第二涂布機構和復合機構設在涂布復合機架上。
上述雙模式涂布無溶劑復合單元的工作原理是:(1)實現在涂布復合單元上同時進行涂布和復合,具體的原理為:經涂布的第一基材進入到涂布復合單元中的復合機構中,同時第二基材經第二涂布機構,通過第二涂布機構給第二基材涂布固化劑或主劑,在本實用新型中,如果第一基材涂布主劑,則在第二基材上涂布固化劑,如果在第一基材涂布固化劑,則在第二基材上涂布主劑,經涂布的第二基材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通過復合機構對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進行復合,然后進入到收卷機構中。(2)在涂布復合單元上單獨進行復合,具體的原理為:經涂布的第一基材進入到涂布復合單元中的復合機構中,同時第二基材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通過復合機構對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進行復合,然后進入到收卷機構中。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涂布復合單元中既能實現單獨的復合,又能實現涂布和復合的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放卷機構包括第二放卷支架和第二放卷輥,第二放卷支架安裝在涂布復合機架的一側,第二放卷輥設在第二放卷支架上;所述的收卷機構包括收卷支架和收卷輥,收卷支架安裝在涂布復合機架的另一側,收卷輥設在收卷支架上;第二涂布機構包括第二計量輥、第二轉移鋼輥、第二轉移膠輥、第二涂布輥和第二涂布壓輥;第二計量輥、第二轉移鋼輥、第二轉移膠輥、第二涂布輥安裝在涂布復合機架上,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一擺臂,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一氣缸,第一氣缸的活塞桿樞接在第一擺臂上,第二涂布壓輥安裝在第一擺臂的另一端上;復合機構包括復合輥和橡膠壓輥,復合輥設置在涂布復合機架上,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二擺臂,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的活塞桿樞接在第二擺臂上,橡膠壓輥安裝的第二擺臂上。通過控制第一氣缸,第一氣缸帶動第一擺臂擺動,第一擺臂能帶動第二涂布壓輥擺動,從而達到調節第二涂布輥和第二涂布壓輥之間間隙的目的,以適用于不同厚度復合膜的成型。通過控制第二氣缸,第二氣缸帶動第二擺臂擺動,第二擺臂帶動橡膠壓輥擺動,從而達到調節復合輥與橡膠壓輥之間間隙的目的,以適用于不同厚度復合膜的復合。
進一步的,第二放卷機構設在涂布復合機架下端的一側,收卷機構設在涂布復合機架下端的另一側,復合機構設在涂布復合機架的上部,第二涂布機構位于復合機構的下方;在涂布復合機架上位于收卷機構與第二放卷機構之間設有第一導向輥,在涂布復合機架上位于第一導向輥的左上方設有第一張緊輥,在涂布復合機架上位于第一張緊輥的左上方設有第二張緊輥,在復合機構的右側設有第二導向輥,在涂布復合機架上位于復合機構的上方設有第三張緊輥。通過上述位置的設置,對于涂布復合單元來說結構緊湊,體積小。另外,當涂布復合單元實現單獨的復合功能時,第二基材可以有兩種線路選擇,一種是第二基材經第二導向輥、第三張緊輥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這種路線,第二基材從第二放卷機構到復合機構的路線短;另一種是第二基材先后經第一導向輥、第一張緊輥、第四導向輥、第二導向輥和第三張緊輥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這種路線,在第二放卷機構與第二導向輥之間預留了空間,便于對涂布復合單元進行安裝、維修等。
進一步的,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三氣缸,第三氣缸的活塞桿上樞接有第三擺臂,第三擺臂的一端設有預壓輥,預壓輥靠近收卷輥外圓周外,在第三擺臂的另一端設有第三導向輥。如果控制第三氣缸,第三氣缸帶動第三擺臂擺動,一方面讓預壓輥與收卷輥上的復合膜緊密接觸,提高收卷的質量,另一方面第三導向輥起到導向和張緊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實現雙涂布時的示意圖。
圖3為在放卷涂布機上涂布和在涂布復合機上復合第二基材其中一種路線的示意圖。
圖4為在放卷涂布機上涂布和在涂布復合機上復合第二基材另一種路線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雙模式涂布無溶劑復合機包括放卷涂布單元100和涂布復合單元200。
所述的放卷涂布單元100包括放卷涂布機架11、第一放卷機構12和第一涂布機構13。
所述的第一放卷機構12包括第一放卷支架121和第一放卷輥122,第一放卷支架121安裝在放卷涂布機架11上,第一放卷輥122設在第一放卷支架123上。
所述的第一涂布機構13包括第一計量輥131、第一轉移鋼輥132、第一轉移膠輥133、第一涂布輥134和第一涂布壓輥135,第一計量輥131、第一轉移鋼輥132、第一轉移膠輥133和第一涂布輥134安裝在放卷涂布機架11上,第一轉移鋼輥132位于第一計量輥131的一側,第一轉移膠輥133位于第一轉移鋼輥132的側上方,第一涂布輥134位于第一轉移膠輥133的一側,第一涂布壓輥135位于第一涂布輥134的上方。在放卷涂布機架11上樞接有第四擺臂130,在放卷涂布機架11上安裝有第四氣缸14,第四氣缸14的活塞桿連接在第四擺臂130上,第一涂布壓輥135安裝在第四擺臂130上,通過調節第四氣缸14,可調節第一涂布壓輥135的位置,從而達到調節第一涂布輥134與第一涂布壓輥135之間間隙的目的,以適用于不同的基材厚度。在放卷涂布機架11上位于第一放卷輥的上方安裝有第五導向輥15,在放卷涂布機架11上位于第五導向輥15的一側安裝有三個以上的第一過渡輥16,在放卷涂布機架11上位于第五導向輥15的下方設有第四張緊輥17,在放卷涂布機架11上位于頂部安裝有第五張緊輥18,在放卷涂布機架11的頂部安裝有第二過渡輥19。
所述的涂布復合單元200包括涂布復合機架21、第二放卷機構22、收卷機構23、第二涂布機構24和復合機構25。
所述的第二放卷機構22包括第二放卷支架221和第二放卷輥222,第二放卷支架221安裝在涂布復合機架21的一側,第二放卷輥222設在第二放卷支架221上。
所述的收卷機構23包括收卷支架231和收卷輥232,收卷支架231安裝在涂布復合機架21的另一側,收卷輥232設在收卷支架231上。
復合機構25設在涂布復合機架21的上部,第二涂布機構24位于復合機構25的下方,通過上述位置的設置,對于涂布復合單元來說結構緊湊,體積小。
第二涂布機構24包括第二計量輥241、第二轉移鋼輥242、第二轉移膠輥243、第二涂布輥244和第二涂布壓輥245;241第二計量輥、第二轉移鋼輥242、第二轉移膠輥243、第二涂布輥244安裝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樞接有第一擺臂26,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樞接有第一氣缸27,第一氣缸27的活塞桿樞接在第一擺臂26上,第二涂布壓輥245安裝在第一擺臂26的另一端上。通過控制第一氣缸27,第一氣缸27帶動第一擺臂擺動26,第一擺臂26能帶動第二涂布壓輥245擺動,從而達到調節第二涂布輥244和第二涂布壓輥245之間間隙的目的,以適用于不同厚度復合膜的成型。
復合機構25包括復合輥251和橡膠壓輥252,復合輥251設置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樞接有第二擺臂28,在涂布復合機架上樞接有第二氣缸29,第二氣缸29的活塞桿樞接在第二擺臂28上,橡膠壓輥252安裝的第二擺臂28上。通過控制第二氣缸29,第二氣缸29帶動第二擺臂28擺動,第二擺臂28帶動橡膠壓輥252擺動,從而達到調節復合輥251與橡膠壓輥252之間間隙的目的,以適用于不同厚度復合膜的復合。
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為收卷機構23與第二放卷機構22之間設有第一導向輥29,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位于第一導向輥29的左上方設有第一張緊輥210,通過傳感器檢測來調整第一張緊輥的張緊力;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位于第一張緊輥210的左上方設有第二張緊輥211,通過傳感器檢測來調整第二張緊輥的張緊力;在復合機構的右側設有第二導向輥212,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位于復合機構的上方設有第三張緊輥213,通過傳感器檢測來調整第三張緊輥的張緊力;在第二張緊輥211的下方設有第四導向輥214,第四導向輥214為張緊輥;在涂布復合機架21的頂部安裝有第三過渡輥215。
在涂布復合機架21上樞接有第三氣缸216,第三氣缸216的活塞桿上樞接有第三擺臂217,第三擺臂217的一端設有預壓輥218,預壓輥218靠近收卷輥外圓周外,在第三擺臂217的另一端設有第三導向輥219。如果控制第三氣缸216,第三氣缸216帶動第三擺臂217擺動,一方面讓預壓輥218與收卷輥上的復合膜緊密接觸,提高收卷的質量,另一方面第三導向輥219起到導向和張緊的作用。
上述雙模式涂布無溶劑復合機的工作原理是:(1)如圖2所示,實現在涂布復合單元上同時進行涂布和復合,具體的原理為:將第一基材10放置在第一放卷機構的第一放卷輥122上,將第二基材20放置到第二放卷機構的第二放卷輥222上,第一基材10經過第五導向輥15、第一過渡輥16和第四張緊輥17進入到第一涂布輥134和第一涂布壓輥135,通過第一涂布輥134和第一涂布壓輥135給第一基材10涂布主劑或固化劑,經涂布的第一基材10經第五張緊輥18、第二過渡輥19和第三過渡輥215進入到涂布復合單元中的復合機構25中,同時第二基材20經第一導向輥29、第一張緊輥210、第四導向輥214進入到第二涂布機構中的第二涂布輥244和第二涂布壓輥245之間,通過第二涂布輥244和第二涂布壓輥245給第二基材20涂布固化劑或主劑,在本實用新型中,如果第一基材10涂布主劑,則在第二基材20上涂布固化劑,如果在第一基材10涂布固化劑,則在第二基材20上涂布主劑,經涂布的第二基材20經第二導向輥212、第三張緊輥214進入到復合機構中的復合輥251和橡膠壓輥252之間,通過復合輥251和橡膠壓輥252對第一基材10和第二基材20進行復合,然后經第二張緊輥211和第三導向輥219進入到收卷機構中的收卷輥232上。(2)如圖3所示,將第一基材10放置在第一放卷機構的第一放卷輥122上,將第二基材20放置到第二放卷機構的第二放卷輥222上,第一基材10經過第五導向輥15、第一過渡輥16和第四張緊輥17進入到第一涂布輥134和第一涂布壓輥135,通過第一涂布輥134和第一涂布壓輥135給第一基材10涂布黏膠,該黏膠為由主劑和固化劑混合而成的雙組份膠,經涂布的第一基材10經第五張緊輥18、第二過渡輥19和第三過渡輥215進入到涂布復合單元中的復合機構25中,同時第二基材20經第二導向輥212、第三張緊輥214進入到復合機構中的復合輥251和橡膠壓輥252之間,通過復合輥251和橡膠壓輥252對第一基材10和第二基材20進行復合,然后經第二張緊輥211和第三導向輥219進入到收卷機構中的收卷輥232上。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涂布復合單元中既能實現單獨的復合,又能實現涂布和復合的功能。
當涂布復合單元實現單獨的復合功能時,如圖3和圖4所示,第二基材20可以有兩種線路選擇,如圖3所示,一種是第二基材20經第二導向輥212、第三張緊輥213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這種路線,第二基材20從第二放卷機構到復合機構的路線短;如圖4所示,另一種是第二基材20先后經第一導向輥29、第一張緊輥210、第四導向輥214、第二導向輥212和第三張緊輥213進入到復合機構中,這種路線,在第二放卷機構與第二導向輥之間預留了空間,便于對涂布復合單元進行安裝、維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