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溫室中多茬水芹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蔬菜的栽培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多茬水芹的節水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蔬菜水芹是中國一種特色水生蔬菜,一般須在具有一定水位的水田生長,秋季種植,當年采收上市,也可延遲到來年早春采收。水芹主要在溫度、陽光和水資源比較豐富的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種植,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的種植面積較大。其種植區域都在淮河流域以南的水網地區,淮河流域以北地區由于水資源相對貧乏且冬季過于寒冷,水芹難以越冬而無法種植。
在本發明之前,水芹作為葉類蔬菜,難以長時間貯藏和運輸,因此在北方極少有新鮮水芹銷售,即使有則不僅少且其價格也非常高。另外,除了淮河流域以北地區無法種植,即使在淮河流域以南地區種植的水芹,除了極個別地方(目前國內報道只有安徽桐城)具有得天獨厚的水、土及氣侯條件可以采上多茬,絕大部分地區種植的水芹只能采收1~2茬,而且都是在第一茬整株拔收后,再重新進行第二茬的播種。另外,水芹種植一般須在有明顯水層的水田或池塘中進行,而我國是一個缺水國家,尤其是北方廣大地區水資源相對更加貧乏。因此,冬季寒冷,加上水資源貧乏的自然因素,制約了水芹在北方的種植及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一種可在各種氣候條件下,在北方冬季寒冷且水資源較少的地區種植并能采收多茬的蔬菜水芹的節水栽培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溫室中多茬水芹的栽培方法,其主要技術步驟為(1)在大氣日平均溫度25℃以下,采收水芹種莖;(2)將水芹種莖放置在遮光保濕環境中進行催芽;(3)在日光溫室內的種植畦中按每畝3000~5000kg用量施入有機肥;(4)當水芹種莖上長出2~3cm新芽時,將水芹種莖鍘成20~30cm長,將其按每畝300~400kg用量撒播到日光溫室內的種植畦中;(5)澆水,使耕作層土壤持水率保持在90%以上,促進幼苗生長并扎根土中;(6)當大氣溫度低于15℃時,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使室內日平均氣溫保持在15~20℃的適宜生長范圍、最低溫度在0℃以上;(7)當水芹長到20~50cm長時,即可根據市場需求,留1cm根茬收割上市;(8)施用速效肥料,并適當提高室內溫度至20~25℃和增加澆水量使耕作層土壤持水率90%以上,側芽萌發形成新苗后,適當減少澆水量使耕作層土壤持水率保持在80~90%;(9)重復步驟(7)、(8),;(10)當翌年春季大氣溫度回升至15℃時,揭去覆蓋的塑料薄膜;(11)當水芹植株基部節間開始伸長、進入生殖生長,再進行最后一次采收,或任其生長形成花莖,作為秋季栽培的繁殖材料。
本發明的優點和效果在于1.水芹種植、栽培可以不分地區、氣候條件,彌補了北方地區不能種植水芹的空白;2.采取濕潤栽培模式,可以大量節省灌溉用水,并使水生蔬菜水芹進入保護地蔬菜基地而不必利用水田或池塘種植,而且由于水生蔬菜對空氣濕度不敏感,在冬季低溫條件下不必經常象旱生蔬菜那樣須經常揭開塑料薄膜通風降濕,明顯降低管理用工;3.適度的澆水,栽培過程中保持較高的土壤持水率,可以稀釋長年保護地連作旱生蔬菜因大量施肥而積累在耕作層土壤中的鹽基離子濃度、降低危害旱生蔬菜的病蟲害基數,可望緩解乃至徹底解決保護地蔬菜基地的連作障礙現象;4.水芹可以收割多茬,使土地使用率大提高,每畝產量大幅度增加,通常一年生長期內可收割4茬,即“一次種植,多茬采收”,經濟效益也大幅度提高,一般情形下每畝地收入可達4~5萬甚至更多,特別是北方地區水芹蔬菜價格較高。
5.本發明的栽培方法簡單,易操作,一般農業工作者都能很快掌握。
6.本發明的栽培方法成本不高,大約每畝成本在3000元以內(不包括溫室建造成本),與所獲得的經濟效益相比微不足道。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和效果將在下面繼續描述。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北方地區,以北京地區為例,從8月下旬開始,在大氣日平均溫度25℃以下時,采收水芹種莖;將水芹種莖放置在遮光保濕環境中進行催芽;然后向日光溫室內的土壤施用基肥并耕翻,做成平畦,按每畝3000~5000kg用量施入有機肥;當水芹種莖上長出2~3cm長的新芽時,則將水芹種莖鍘成20~30cm長,并將其按每畝300~400kg的用量撒播到日光溫室內的種植畦中;然后澆水,使耕作層土壤持水率保持在90%以上,較高的水分促使幼苗生根并扎根;幼苗扎根后適當減少澆水,使土壤耕作層土壤持水率保持在80~90%;當幼苗長到10cm高時,進行勻苗補缺保持植株間距在5~8cm;多余的幼苗移栽到其他溫室的種植畦內,移栽的畦內土壤在幼苗活棵以前,其持水率保持在90%以上;10~15天或萌發的水芹新芽已經扎根土壤中后,則將持水率保持在90%左右;當大氣溫度低于15℃時,覆蓋塑料薄膜及草簾等保溫,使室內日平均氣溫保持在15~20℃的適宜生長范圍,最低溫度0℃以上;當水芹長到20~50cm長時,留1cm根茬收割,作為生食蔬菜上市銷售;然后施用速效肥料如按每畝15~25kg用量施用尿素或相應含N量的碳酸氫銨等速效肥料;利用水芹短縮莖側芽萌芽力強的特性重新促發新苗及生長;適當提高室內溫度至20~25℃和增加澆水量使耕作層土壤持水率90%以上,促使側芽快速萌發;側芽萌發形成新苗后常規管理;再重復上述相應步驟,一次種植可反復采收3~5次;在開春后氣溫回升至15℃及以上時,揭去覆蓋的塑料薄膜;4月以后,隨著氣溫不斷升高、日照時間延長,水芹植株基部節間開始伸長、進入生殖生長,再進行最后一次采收;或任其生長形成花莖,作為秋季栽培的繁殖材料。
以一畝地收4茬計算,平均一茬1250kg,在田7個月,畝產達5000kg,按北京地區供應給賓館、飯店的水芹價格17~24元/kg,折合畝產收入可達8.5~12萬元,供應給普通市民價格也在8~10元/kg,每畝收入可達4~5萬元。因此,在北京地區就可以吃到原來南方才有的水芹蔬菜,避免了不耐貯藏、運輸的水芹從南方向北方調運導致產品萎蔫、降低商品性的缺陷。
本發明請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僅僅局限于本具體實施方式
的描述。
權利要求
1.溫室中多茬水芹的栽培方法,其步驟為(1)在大氣日平均溫度25℃以下,采收水芹種莖;(2)將水芹種莖放置在遮光保濕環境中進行催芽;(3)在日光溫室內的種植畦中按每畝3000~5000kg用量施入有機肥;(4)當水芹種莖上長出2~3cm新芽時,將水芹種莖鍘成20~30cm長,將其按每畝300~400kg用量撒播到日光溫室內的種植畦中;(5)澆水,使耕作層土壤持水率保持在90%以上,促進幼苗生長并扎根土中;(6)當大氣溫度低于15℃時,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使室內日平均氣溫保持在15~20℃的適宜生長范圍、最低溫度在0℃以上(7)當水芹長到20~50cm長時,即可根據市場需求,留1cm根茬收割上市;(8)施用速效肥料,并適當提高室內溫度至20~25℃和增加澆水量使耕作層土壤持水率90%以上,側芽萌發形成新苗后,適當減少澆水量使耕作層土壤持水率保持在80~90%;(9)重復步驟(7)、(8),;(10)當翌年春季大氣溫度回升至15℃時,揭去覆蓋的塑料薄膜;(11)當水芹植株基部節間開始伸長、進入生殖生長,再進行最后一次采收,或任其生長形成花莖,作為秋季栽培的繁殖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多茬水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5)后,10~15天或萌發的水芹新芽扎根土壤中后,可適當降低灌溉量,將土壤持水率保持在80~9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溫室多茬水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播種形成的幼苗長至10cm長時,進行勻苗補缺保持植株間距在5~8cm,其持水率保持在90%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多茬水芹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8)的速效肥料是每畝15~25kg用量的尿素或相應含N量的碳酸氫銨速效肥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茬水芹的節水栽培方法。本發明將水芹種莖催芽,在溫室內施有機肥,當水芹種莖上長出新芽時,將其鍘成20~30cm長后撒播到種植畦中,澆水,持水率在90%以上,幼苗扎根后,可保持在80~90%,當大氣溫度低于15℃時,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使氣溫在15~20℃范圍,水芹長到20~50cm長時,留1cm根茬收割上市,然后施用速效肥料,使植株短縮莖上側芽萌發,形成新苗并快速萌發,采收,溫度回升至15℃時,揭去塑料薄膜,當水芹植株基部節間開始伸長、進入生殖生長,再采收。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淮河以北無法種植水芹及一次種植采收一次以及免去了南菜北運和水芹無法儲運的缺陷。本發明一次種植水芹,多次采收,經濟效益大幅增加,節水,易操作。
文檔編號A01G7/00GK1849868SQ20061004059
公開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26日 優先權日2006年5月26日
發明者江解增, 曹之富, 曹碚生, 李紅嶺, 王雁 申請人: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