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食用菌栽培方法及專用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方法及專用器具。
背景技術:
目前,食用菌生產環節包括配料、拌料、裝袋、滅菌、接種、發菌及出菇管理等,其中的滅菌和接種是關鍵環節。滅菌與接種操作是將裝入培養料的栽培袋放在土蒸鍋或高壓鍋內,采用常壓或高壓濕熱蒸汽進行滅菌處理,滅菌處理的栽培袋出鍋后,搬移至接種室或接種箱,環境消毒后在無菌條件下接種。上述栽培工藝,由于生產環節多,費工費時,生產效率低,且由于料袋滅菌處理時堆放疊壓,滅菌效果差,和接種時不能嚴格滿足對無菌條件之要求,造成污染率高,成筒率低,生產效益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污染率低、有利于食用菌規范化和工廠化生產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與本方法配套的專用器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食用菌栽培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1)上料將拌好的培養料裝袋,然后排放在距離地面10-20cm的栽培架上;(2)預置接種管在栽培袋中設置能使菌種與培養料接觸的接種管;(3)滅菌用塑料膜封罩栽培架及堆放其上的栽培袋,再覆蓋保溫層,然后輸入濕熱蒸汽對栽培架上的栽培袋進行滅菌處理;(4)接種滅菌處理畢,揭去保溫層,待栽培袋料溫降至30℃以下,揭去覆蓋袋堆的塑料膜,開啟接種管的漏蓋,通過管漏將菌種填滿接種管,復蓋漏蓋,菌種通過接種管的管逢或管孔與培養料相接觸,完成對栽培袋的接種操作;(5)發菌與出菇管理待接種管周圍被菌絲覆蓋,然后將接種管從栽培袋內拔出,按常規方法進行發菌與出菇管理。
上述食用菌栽培方法的專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專用器具為接種管,接種管的上部為管漏,管漏上設置漏蓋;接種管的下部為管錐,管錐的側面開有錐孔;接種管中部的管壁上開有管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由于本發明將食用菌培養料滅菌和接種操作集于一體,即滅菌后的栽培袋不搬動、不移位,直接在對培養料滅菌處理所形成的無菌環境中進行現場接種,栽培袋的大小(直徑<35cm)、長度不受限制,所以大大簡化了現有生產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
2、由于本發明采用的接種管預置在栽培袋的柱體中心或內部,菌種在培養料中是“線狀”分布,而非常規“點狀”分布,所以接種后的栽培袋發菌速度快,均勻一致,效果好。
3、由于本發明的接種操作是直接將菌種填塞進接種管內,接種管填滿菌種即完成接種操作,無須常規操作的開口與封口,接種效率高,污染率低。
圖1、本發明專用器具的主視圖。
圖2、沿圖1中A-A線的剖視圖。
圖3、沿圖1中B-B線的剖視圖。
圖4、本發明專用器具管漏部分的剖視圖 圖中1、錐孔2、管錐 3、管孔 4、管壁5、管漏 6、漏蓋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本實施例包括如下步驟 (1)上料將拌好的培養料裝袋,然后排放在距離地面10-20cm栽培架上,其中大栽培袋(直徑20-35cm,長度80-120cm)豎直立放;小栽培袋(直徑<20cm,長度50-120cm)井字型堆放,堆高80-120cm。
(2)預置接種管在大栽培袋的柱體中心插入與栽培袋同長度的接種管;在小栽培袋井字型堆放的交叉部位插入與堆高同長度的接種管。
(3)滅菌用塑料膜封罩栽培架及堆放其上的栽培袋,再用輕質保溫被或活動式保溫室覆蓋,從栽培架下部輸入濕熱蒸汽,待培養料溫度達到96-100℃時,保持1-3小時,停止蒸汽輸送,揭去保溫被或移去活動式保溫室,使栽培袋降溫。
(4)接種待栽培袋料溫降至30℃以下,揭去覆蓋袋堆的塑料膜,開啟接種管管漏5的漏蓋6,將菌種填滿接種管,復蓋漏蓋6,菌種通過接種管中部的管孔3和下部的錐孔1與培養料相接觸,完成對栽培袋的接種操作。
(5)發菌與出菇管理待菌絲覆蓋接種管周圍,吃料3-5cm后,將插入栽培袋的接種管拔出,以利通氣和菌絲發育,菌絲滿袋后,按常規方法進行出菇管理。
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食用菌栽培方法的專用器具為接種管,接種管的上部為管漏5,管漏5為裝菌種的漏斗,管漏5上設置漏蓋6;接種管的下部為管錐2,有利于接種管插入栽培袋中,管錐2的側面開有錐孔1;接種管中部的管壁4上開有管孔3。接種管中的菌種通過管孔3和錐孔1與培養料相接觸,呈“線狀”分布,而非常規“點狀”分布,因此接種后的栽培袋發菌速度快,均勻一致,效果好。
權利要求
1、一種食用菌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1)上料將拌好的培養料裝袋,然后排放在距離地面10-20cm的栽培架上;(2)預置接種管在栽培袋中設置能使菌種與培養料接觸的接種管;(3)滅菌用塑料膜封罩栽培架及堆放其上的栽培袋,再覆蓋保溫層,然后輸入濕熱蒸汽對栽培架上的栽培袋進行滅菌處理;(4)接種滅菌處理畢,揭去保溫層,待栽培袋料溫降至30℃以下,揭去覆蓋袋堆的塑料膜,開啟接種管的漏蓋,通過管漏將菌種填滿接種管,復蓋漏蓋,菌種通過接種管的管逢或管孔與培養料相接觸,完成對栽培袋的接種操作;(5)發菌與出菇管理待接種管周圍被菌絲覆蓋,然后將接種管從栽培袋內拔出,按常規方法進行發菌與出菇管理。
2、一種實現權利要求1所述食用菌栽培方法中的專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專用器具為接種管,接種管的上部為管漏,管漏上設置漏蓋;接種管的下部為管錐,管錐的側面開有錐孔;接種管中部的管壁上開有管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用菌栽培方法及專用器具,它包括上料、預置接種管、滅菌、接種、發菌與出菇管理等步驟,首先將拌好的培養料裝袋排放在栽培架上,然后將接種管插入栽培袋中,接著用塑料膜封罩并覆蓋保溫層,輸入濕熱蒸汽對栽培袋進行滅菌處理,滅菌處理完畢進行接種,接種時將菌種填滿接種管并通過接種管的管孔與培養料相接觸,從而完成對栽培袋的接種操作,發菌與出菇管理按常規方法處理。本發明對食用菌培養料袋的滅菌、接種操作集于一體,不需對栽培袋搬動、移位,即可在滅菌后的無菌環境中現場接種,并且將菌種填滿接種管即可完成接種操作,因此本發明大大簡化了現有生產工藝,提高了生產效率,具有污染率低、發菌速度快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G1/04GK1943311SQ20061010208
公開日2007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24日
發明者鄭澤清, 崔德芳, 藺銀鼎 申請人:山西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