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山地牛腳形農機底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具體是一種山地牛腳形農機底盤。
背景技術:
我國山區農村山地頗多,且為小塊,田間道路崎嶇狹窄,大中型農機無法行駛并進入田間作業,而小型農機尚待開發,限制了山區農業機械化的實現,阻礙山區農業的進一步發展,開發研制適于小塊山地作業的農機成為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山區現狀,為便于山區農田的機械化耕作而提供一種適于山地使用的山地牛腳形農機底盤,以利于實現山地農業的機械化。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山地牛腳形農機底盤包括構架、驅動裝置和耕作部件,構架后上部為變速箱安裝座,中部為發動機安裝座,頭部安裝耕作部件,構架后下方為齒輪箱,傳動軸從齒輪箱上部插入,軸下端帶有錐齒輪,齒輪箱上裝有驅動輪軸,驅動輪軸兩端裝有驅動輪,軸中部裝有錐齒輪,該錐齒輪與傳動軸下端的錐齒輪嚙合,構架后上方裝有扶手。
工作時裝上合適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動力由傳動皮帶傳至變速箱,經變速后經傳動軸及錐齒輪傳到驅動輪軸上,帶動驅動輪運動,驅動輪上的驅動片如牛腳插入地下推動耕作部件(犁鏵等)前進而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兩驅動輪輪距小,適宜在山間小道行走,宜于在坡地和小塊地上耕作;2、驅動輪和耕作部件間距離適中,整體結構緊湊,重心低,運行平穩;3、從變速箱到驅動輪軸間動力由一對錐齒輪傳遞,避免了皮帶或鏈條傳動故障多的缺陷;4、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利于推廣使用。
圖1-山地牛腳形農機底盤結構簡圖圖2-圖1中的A向視圖圖3-圖1中的B向視圖圖面說明圖1中1-構架 2-傳動軸 3-變速箱安裝座 4-發動機安裝座5-作業用具安裝座 6-作業用具懸掛架 7-驅動輪8-齒輪箱 9-扶手圖2中2-傳動軸 8-齒輪箱 9-扶手 10-驅動片11-錐齒輪 12-錐齒輪 13-驅動輪軸 14-口蓋圖3中5-作業用具安裝座 6-作業用具懸掛架 15-作業用具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的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構架式用薄鋼板剪切、折彎、焊接而成,其上部變速箱安裝座3和發動機安裝座4上設有相應的安裝孔,前部作業用具安裝座5上安裝作業用具懸掛架6,用螺栓固定,懸掛架6用鋼板剪切而成,構架1中部兩側面開有減輕孔,構架1后下方為齒輪箱8和驅動輪7,齒輪箱8用薄鋼板焊接而成,構架1的后上緣設有操作扶手9,用鋼管彎制。
如圖2所示,傳動軸2工作時上端與變速箱輸出軸聯接,傳動軸2從齒輪箱8上部伸入齒輪箱8,其下端裝有錐齒輪11,驅動輪軸13裝在齒輪箱8的兩側壁上,軸中部裝有錐齒輪12,錐齒輪12與傳動軸2上的錐齒輪11嚙合,以傳遞動力,驅動輪軸13兩端安裝驅動輪7,驅動輪7由圓形輪盤和驅動片10組成,驅動片10平面形狀為半梯形,其平面相對于輪盤徑向成一定角度焊在輪盤外緣上,輪盤和驅動片均為鋼板制成。齒輪箱8的一側面有口蓋14,用以裝卸錐齒輪。
作業用具15可根據作業需要選定,如犁鏵、收割部件、播種部件等。
權利要求1.一種山地牛腳形農機底盤,包括構架、驅動裝置和耕作部件,其特征在于構架(1)后上部為變速箱安裝座(3),中部為發動機安裝座(4),頭部安裝耕作部件,構架(1)后下方為齒輪箱(8),傳動軸(2)從齒輪箱(8)上部插入,軸下端帶有錐齒輪(11),齒輪箱(8)上裝有驅動輪軸(13),驅動輪軸(13)兩端裝有驅動輪(7),軸中部裝有錐齒輪(12),錐齒輪(12)與傳動軸(2)下端的錐齒輪(11)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牛腳形農機底盤,其特征在于驅動輪(7)由輪盤和驅動片(10)構成。
專利摘要山地牛腳形農機底盤是農業機械的一種。為解決山區山地大中型農機無法作業、致使其機械化難以實現的實際問題,提供一種小型而宜于山地作業的農機底盤。該底盤包括構架、驅動裝置和耕作部件,構架上面為變速箱和發動機安裝座,頭部安裝耕作部件,構架下方為齒輪箱,齒輪箱上裝有驅動輪軸,軸上裝兩個驅動輪,軸中部裝一錐齒輪,傳動輪從齒輪箱上部插入,其下端帶有錐齒輪,并與驅動輪軸上的錐齒輪嚙合。本實用新型用于山區山地農田作業,如犁地、收割、播種等,選裝不同的作業部件可進行不同的作業,亦可用于平地作業。
文檔編號A01B51/02GK2927637SQ20062012140
公開日2007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06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06年6月18日
發明者呂元林 申請人:呂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