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及其配制方法和專用處理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生活垃圾轉化為高效廉價有機肥的生活垃圾 肥化發酵處理液及其配制方法,本發明還涉及使用該生活垃圾肥化發 酵處理液將生活垃圾轉化為高效廉價有機肥的專用處理容器。
技術背景目前,農業生產中由于長期使用無機化肥,使得土壤板結,地力 下降,農作物品質變差,嚴重影響了農業豐產和經濟效益,迫切需要 能夠改良土壤和恢復地力的有機肥。人類生活產生了大量生活垃圾,尤其在城市,每天都集中產生了 大量的生活垃圾,其中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是寶貴的有機肥源。然而, 現有對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多采用填埋、焚燒等簡單作法,沒有做 到變廢為寶的充分利用;而現有用生活垃圾作有機肥料的技術,仍停 留在簡單的堆腐發酵,缺乏增強肥效和除臭、殺菌、殺蟲等措施和方 法,不僅處理效果差,肥效不夠,而且易傳播病害;有些雖作了所謂 的強化發酵,但其處理繁瑣,原料成本高,加上發酵容器不配套,使 得所謂的強化發酵仍存在肥力發揮不夠,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轉化處理簡便、成 本低、效果好、能將生活垃圾轉化為高效廉價有機肥料的生活垃圾肥 化發酵處理液及其配制方法,以及使用該肥化發酵處理液將生活垃圾 轉化為高效廉價有機肥的專用處理容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該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 理液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硫酸800—1200g 鐵屑200—300g 硅粉700—800g高錳酸鉀40—60g 香精200—300g 漂白粉200—400g敵敵畏1200—1300g水30000—40000g其中硫酸、鐵屑、硅粉可以增強發酵效果和肥力,并除臭;高錳 酸鉀、漂白粉具有抗氧化和消毒殺菌作用;香精除臭并改善氣味;敵 敵畏起殺滅害蟲的作用。所述生活垃圾處理液可進一步優化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硫酸1000g 鐵屑250g 硅粉750g高錳酸鉀50g 香精250g 漂白粉300g敵敵畏1250g 水35000g上述生活垃圾處理液的配制方法是,將鐵屑浸入硫酸中,待全部 溶化后過濾,加入硅粉、漂白粉、攪勻過濾,加入敵敵畏、高錳酸鉀、 香精和水,攪勻,得處理液。使用時將該處理液拌和在置于專用處理 容器中的生活垃圾中作肥化發酵處理。使用上述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將生活垃圾轉化為有機肥的專用處理容器包括容器體,在該容器體上設有生活垃圾進口和出口 , 在該容器體的底面上設有溝槽。該專用處理容器用于容納生活垃圾拌 入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發酵。在所述溝槽的上面設置了蓋板,該蓋板上可以具有通過液體的□。所述容器體上的生活垃圾進口和出口具有能封閉和打開的蓋和門。與現有將生活垃圾轉化為有機肥料的處理技術比較,本發明針對 生活垃圾的特性,科學配制了肥化發酵處理液,其中硫酸、鐵屑、硅 粉可以增強發酵效果和肥力,并除臭;高錳酸鉀、漂白粉具有抗氧化 和消毒殺菌作用;香精除臭并改善氣味;敵敵畏起殺滅害蟲的作用;該專用處理容器用于容納生活垃圾拌入肥化發酵處理液發酵,它排液 順暢,集中收污處理容易,發酵效果好。當在集中于該專用處理容器 中的生活垃圾中拌入所述肥化發酵處理液,不僅保證了生活垃圾發酵 處理的效果,而且處理簡便,且規范統一,便于工業化生產,使用材料價格低廉,處理成本比現有其他方法低20%以上。生活垃圾用該肥化發酵處理液發酵處理所得的有機肥,經農業部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檢驗結果符合GB/15063-94標準;實用表明,在配平缺 乏的必要肥素的相同條件下,經500畝常規方法試驗對比顯示,用本 發明肥化發酵處理液發酵處理所得的生活垃圾有機肥對水稻增產提 高10%以上,油菜增產提高15%以上,小麥增產提高12%以上,而且 起效快5-7天。具有顯著的實用效果和經濟效益。
圖1是本發明專用處理容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l.容器體,2.溝槽,3.蓋板,,4.出口, 5.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稱取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按下述方法配制生活垃圾肥化發酵 處理液硫酸1000g 鐵屑250g 硅粉750g高錳酸鉀50g 香精250g 漂白粉300g敵敵畏1250g 水35000g香精可以是工業香精。其配制方法是,將鐵屑浸入硫酸中,待全部溶化后過濾,加入硅 粉、漂白粉、攪勻過濾,加入敵敵畏、高錳酸鉀、工業香精和水,攪 勻,得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如圖1所示,使用上述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將生活垃圾轉化 為有機肥的專用處理容器包括容器體[l],在該容器體[l]上設有生活 垃圾進口 [5]和出口 [4],在該容器體[1]的底面上設有溝槽[2],溝槽 [2]深1.5-2cm,寬1.2-1.5cm,溝槽[2]匯集于排水溝,直通沉淀池, 在溝槽[2]上面設置了蓋板[3],該蓋板上具有通過液體的口,所述容 器體[1]上的生活垃圾進口[5]具有能封閉和打開的蓋,其出口[4] 具有能封閉和打開的門。將上述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拌入集中于上述專用處理容器中的經過分選的生活垃圾中,進行肥化發酵處理15—20天,得生活垃 圾有機肥料,再根據特定土壤肥力和特定農作物施肥要求,配平缺乏 的必要肥素,制成全價復混肥料,可作底肥和追肥。實施例2:稱取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按下述方法配制生活垃圾肥化發酵 處理液硫酸800g 鐵屑200g 硅粉700g 高錳酸鉀40g 香精200g 漂白粉200g 敵敵畏1200g水30000g其配制方法是,將鐵屑浸入硫酸中,待全部溶化后過濾,加入硅 粉、漂白粉、攪勻過濾,加入敵敵畏、高錳酸鉀、工業香精和水,攪 勻,得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如圖1所示,使用上述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將生活垃圾轉化 為有機肥的專用處理容器包括容器體[l],在該容器體[l]上設有生活 垃圾進口 [5]和出口 [4],在該容器體[1]的底面上設有溝槽[2],溝槽 [2]深1.5-2cm,寬1.2-1.5cm,溝槽[2]匯集于排水溝,直通沉淀池, 在溝槽[2]上面設置了蓋板[3],該蓋板上具有通過液體的口,所述容 器體[1]上的生活垃圾進口[5]具有能封閉和打開的蓋,其出口[4] 具有能封閉和打開的門。將上述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拌入集中于上述專用處理容器 中的經過分選的生活垃圾中,進行肥化發酵處理15—20天,得生活垃 圾有機肥料,再根據特定土壤肥力和特定農作物施肥要求,配平缺乏的必要肥素,制成全價復混肥料,可作底肥和追肥。 實施例3:稱取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按下述方法配制生活垃圾肥化發酵 處理液硫酸1200g 鐵屑300g 硅粉800g 高錳酸鉀60g 香精300g 漂白粉400g 敵敵畏1300g水40000g其配制方法是,將鐵屑浸入硫酸中,待全部溶化后過濾,加入硅 粉、漂白粉、攪勻過濾,加入敵敵畏、高錳酸鉀、工業香精和水,攪 勻,得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如圖1所示,使用上述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將生活垃圾轉化 為有機肥的專用處理容器包括容器體[l],在該容器體[l]上設有生活 垃圾進口 [5]和出口 [4],在該容器體[1 ]的底面上設有溝槽[2],溝槽 [2]深1.5-2cm,寬1.2-1.5cm,溝槽[2]匯集于排水溝,直通沉淀池, 在溝槽[2]上面設置了蓋板[3],該蓋板上具有通過液體的口,所述容 器體[1]上的生活垃圾進口[5]具有能封閉和打開的蓋,其出口[4] 具有能封閉和打開的門。將上述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拌入集中于上述專用處理容器 中的經過分選的生活垃圾中,進行肥化發酵處理15—20天,得生活垃 圾有機肥料,再根據特定土壤肥力和特定農作物施肥要求,配平缺乏 的必要肥素,制成全價復混肥料,可作底肥和追肥。
權利要求
1. 一種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其特征是,它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硫酸800-1200g鐵屑200-300g硅粉700-800g高錳酸鉀40-60g 香精200-300g漂白粉200-400g敵敵畏1200-1300g 水30000-40000g。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其特征是, 它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組成硫酸1000g 鐵屑250g 硅粉750g高錳酸鉀50g 香精250g 漂白粉300g敵敵畏1250g 水35000g 。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的配 制方法,其特征是,將鐵屑浸入硫酸中,待全部溶化后過濾,加入硅 粉、漂白粉、攪勻過濾,加入敵敵畏、高錳酸鉀、香精和水,攪勻, 得處理液。
4. 使用權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將生活垃圾 轉化為有機肥的專用處理容器包括容器體[l],其特征是,在該容器 體[1 ]上設有生活垃圾進口 [5]和出口 [4],在該容器體[1]的底面上設 有溝槽[2]。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將生活垃圾轉化為有機肥的專用處理容器,其特征是,在溝槽[2]的上面設置了蓋板[3]。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將生活垃圾轉化為有機肥的專用處理 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容器體[1]上的生活垃圾進口[5]和出口[4]具 有能封閉和打開的蓋和門。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將生活垃圾轉化為高效廉價有機肥的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及其配制方法和專用處理容器。為了克服現有生活垃圾處理效果差、成本高、處理繁瑣等不足,本發明配制由硫酸、鐵屑、硅粉、高錳酸鉀、香精、漂白粉、敵敵畏、水等組成的生活垃圾肥化發酵處理液;將鐵屑浸入硫酸中,溶化后過濾,加入硅粉、漂白粉等;本發明專用處理容器包括容器體,在該容器體上設有生活垃圾進口和出口,在該容器體的底面設有溝槽。本發明用于肥化發酵處理生活垃圾,處理簡便、成本低、效果好,可將生活垃圾轉化為高效廉價有機肥,使農作物增產10%以上,且能改良土壤,改善農作物品質,具有顯著實用效果和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C05F9/04GK101250069SQ200710034479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23日
發明者唐成湘, 熊世順, 米過剛 申請人:唐成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