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肥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
背景技術:
:作物生長的條件好壞直接影響著它的健康生長,除了其它因素外,及時給農作物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及使用合適的保護劑是保證作物健康生長的重要條件。但是,盡管土壤施肥是基本措施,但對作物進行地下土壤施肥往往有很大的盲目性,農民的操作難度很大,其技術推廣速度減慢,成效差,而根外葉面肥可及時準確地供給作物所需的營養,而且效果好,易掌握,對普通農民接受快,其技術推廣速度也快,再加上若能給作物進行及時的保護,免遭病蟲以及像旱災等災害的危害,就可保證農作物健康生長,取得較高的產量,提高農民的收入。但是,以往的農業專家只是制作一些單一的營養劑或保護劑,不能對農作物進行供給營養、抗旱、防病、治蟲多重保護或提供增加產量、改善品質、提高商品性、提高效益的多功能農業劑型。植物營養專家只研究生產營養劑,而植物保護專家只研究生產植物生長的保護劑。本研究的創新之一就是將二者有機結合,目的就是發明一種一次使用,營養平衡,多重保護,一季使用,功能多樣,效果突出的新型營養保護劑,尤其是與髙脂膜同時使用,增強了該劑的使用功效,高脂膜是用高級脂肪酸制成的成膜物,它不同于常規化學殺菌劑,本身并不具有殺菌作用,使用后植物體表面有一層很薄的脂肪酸膜,雖然病菌仍可侵入植物體,但因有薄膜控制,侵入后不能擴展或很少擴展為害,從而達到防病目的,高脂膜實屬物理防治,本身無毒,對人、植物、魚類無害、無毒,是一種"無公害"農藥。實踐表明,無毒高脂膜與一些無公害殺菌劑和殺蟲劑使用,可有效增強使用效果,使這種新型作物營養保護劑使用效果更加突出。因此,使用綠色高效的新型農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可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農民收入,又不污染環境,是現代農業亟需的環保產品。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營養劑和保護劑有機結合在一起的高效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本發明的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其營養成分以磷鉀成分為主,輔以具增強作物抗旱性的無毒高脂膜和適量氮營養,同時依據不同作物對營養需求的特點,配以鈣、硼、鋅、錳、鐵等微量元素,使其營養平衡、全面。另外,還含有殺蟲、殺菌成分,以農田主要病害為對象,結合作物病蟲害的特點,有針對性的生產各種劑型的平衡營養保護劑。實現上述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氨基酸0.5-2.5份、磷酸二氫鉀0.5-2.5份、尿素0.5-2.0份、微量元素1.5-3.0份、高脂膜2-5份、水2001000份。所述的微量元素是磷、鉀、鈣、硼、鋅、錳、鐵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營養保護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下列步驟1)稱取各原料磷酸二氫鉀、尿素、微量元素、高脂膜、水,備用;2)將微量元素加入天然低分子量黃腐植酸中,在45-65t:度下熬合3-8小時;3)以天然角質蛋白和植物蛋白為原料經鹽酸水解后,再經脫色、脫酸、脫鹽、噴霧干燥等工藝而成氨基酸,其成分含有18種游離氨基酸,氨基酸總含量約50%左右;4)將熬合好的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尿素、磷酸二氫鉀混合,并加水稀釋過濾;5)在濾液中加入高脂膜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即得本發明的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本發明保護劑還與阿維菌素或氯氰菊酯組合。這是因為阿維菌素、阿維菌素都具有良好的殺蟲、殺螨、殺線蟲效果對。將營養成分和殺蟲成分有機的結合起來使用,可增加防蟲效果,對刺吸式昆蟲如蚜蟲、薊馬等的防效達85%以上,對鱗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害蟲的防效在83%以上。本發明保護劑還與堿式硫酸銅或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或代森錳鋅組合。這是因為堿式硫酸銅或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或代森錳鋅都具有良好的殺菌效果。將營養成分和殺菌成分有機的結合起來使用,增強了作物抗藥性,同時增強使用效果,比一般單獨使用農藥增產效果顯著,對真菌、細菌、病毒病害防效達75-90%以上,增產8-15%左右。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本發明保護劑還與氯氰菊酯和堿式硫酸銅、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或代森錳鋅組合。將營養成分、殺蟲、殺菌成分有機的結合起來,能夠保證作物在營養成分充分的條件下不受外界病蟲害的影響快速生長,大大的提高了作物的產量,同時減少了在農業生產中的給作物打藥的次數和生產成本。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上述含有殺蟲、殺菌成分的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下列步驟1)稱取各原料磷酸二氫鉀、尿素、微量元素、高脂膜、殺蟲或殺菌成分或二者的混合體、水備用;2)將配方所述量的微量元素加入天然低分子量黃腐植酸中,在45-65t:度下熬合3-8小時;3)以天然角質蛋白和植物蛋白為原料經鹽酸水解后,再經脫色、脫酸、脫鹽、噴霧干燥等工藝而成氨基酸,其成分含有18種游離氨基酸,氨基酸總含量約50%左右;4)將熬合好的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尿素、磷酸二氫鉀混合,并加水稀釋,過濾;5)在濾液中加入配方所述量的高脂膜充分攪拌混合均勻;6)再加入的殺蟲或殺菌成分或二者的混合體后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即本發明的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本發明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的用途和使用方法1.作為葉面噴肥使用,在作物營養發育旺盛期和開花座果期噴霧,一般作物在生育前期取成品25-50克兌水400-800倍葉面噴霧,生育后期兌水300-600倍葉面噴霧,小麥宜在孕穗到成熟前10天期間每隔一周噴霧一次,共噴3-5次,兌水300-600倍;甜瓜宜在開花前到收獲前10天期間噴霧,每10天一次,共噴3-4次,兌水400-600倍,吊蔓瓜噴霧時適當降低濃度。'2.浸種、蘸根使用,浸種蘸根使用的濃度要比噴霧低,蘸根的使用成本極低,且使用效果好。一般浸種在600-1000倍液,浸10-20小時,對于小粒種子可適當減少浸種時間或降低濃度;蘸根一般用300-500倍液,有利于縮短緩苗期。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平衡營養保護劑具有以下優點1)根據農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生產適合其生理需要的營養保護劑;2)增加了殺蟲、殺菌成分,在增強作物抗藥性的同時增強使用效果,比一般單獨使用農藥增產效果顯著,對真菌、細菌、病毒病害防效達75-90%以上,增產8-15%左右;配以殺蟲劑使用可增加防蟲效果,對刺吸式昆蟲如^:蟲、薊馬等的防效達85%以上,對鱗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害蟲的防效在83%以上;3)具有營養平衡、全面、肥效高、保護性好、使用安全、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營養和保護的雙重效果,且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尤其對促進作物光合作用,增強作物抗逆性,保花結果,果實膨大,改善果實色澤、光潔度及飽滿度,改善品質,提高商品性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效。4)低成本、效益好而且易操作。具體實施例下面結合發明人提供的具體制造實施例和田間試驗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營養保護劑的有益效果。實施例1不含有殺蟲、殺菌成分的保護劑及其制備方法1)取氨基酸1.5份、磷酸二氫鉀2份、尿素2.0份、微量元素2.0份(鈣0.2份、硼0.6份、鋅0.8份、鐵0.4份)、高脂膜3份、水200份備用;2)將微量元素加入天然低分子量黃腐植酸中,在45"C度下熬合8小時;3)以天然角質蛋白和植物蛋白為原料經鹽酸水解后,再經脫色、脫酸、脫鹽、噴霧干燥等工藝而成氨基酸,其成分含有18種游離氨基酸,氨基酸總含量約50%左右;4)將熬合好的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尿素、磷酸二氫鉀按比例混合,并加水稀釋,過濾;.5)在濾液中加入高脂膜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即得本發明的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該平衡營養保護劑是針對一般情況下使用的劑型,既具有作物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又有防旱功能和保護功能,可使小麥、玉米等未谷類作物增產10.0-15.8%,有防小麥成熟期干熱風功能,籽粒飽滿,粒種增加,光潔度提高,品質改善,商品性提高。實施例2含有殺蟲、殺菌成分的保護劑及其制備方法1)取氨基酸1.5份、磷酸二氫鉀2份、尿素2.0份、微量元素1.5份(鈣0.2份、硼0.4份、鋅0.6份、鐵0.3份)、高脂膜3份、水500份、氯氰菊酯0.5份、堿式硫酸銅0.6份、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0.8份備用;2)將配方所述量的微量元素加入天然低分子量黃腐植酸中,在45-65。C度下熬合3-8小時;3)以天然角質蛋白和植物蛋白為原料經鹽酸水解后,再經脫色、脫酸、脫鹽、噴霧干燥等工藝而成氨基酸,其成分含有18種游離氨基酸,氨基酸總含量約50%左右;4)將熬合好的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尿素、磷酸二氫鉀按配方所述量混合,并加水稀釋,過ii;5)在濾液中加入配方所述量的高脂膜充分攪拌混合均勻;6)再加入的殺蟲或殺菌成分或二者的混合體后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即本發明的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具有營養平衡、全面、肥效高、保護性好、使用安全、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營養和保護的雙重效果,且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尤其對促進作物光合作用,增強作物抗逆性,保花結果,果實膨大,改善果實色澤、光潔度及飽滿度,改善品質,提高商品性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效。實施例3富氮劑氨基酸0.5份、磷酸二氫鉀1.5份、尿素2.0份、微量元素1.5份(硼0.6、鋅0.9)、高脂膜2份、水400份、阿維菌素1.5份。該富氮劑是在平衡各種營養成分的基礎上,針對缺氮土壤或作物而設計的富氮營養保護劑,其功能主要是增加氮素的供應,可使缺氮作物顯著增加產量,尤其是以葉為商品的農作物,其增產效果更為顯著。實施例4富磷劑氨基酸0.5份、磷酸二氫鉀2.5份、尿素1.0份、微量元素3.0份(硼0.5鋅0.8磷L7)、高脂膜5份、水800份、氯氰菊酯1.5份。該富磷劑能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對果實類作物可以促進開花,增加坐果,進而增加產量,同時提高品質和果實商品性,一般可增產11.0%以上;其果實糖度增加1.5-3.5個百分點。實施例5富鉀劑氨基酸1.0份、磷酸二氫鉀2.5份、尿素1.0份、微量元素3.0份(硼0.5、鋅0.8、鉀1.7)、高脂膜4份、水600份、阿維菌素1.5份。富鉀劑突出鉀的含量,可促使作物養分的運輸,莖稈硬度及韌性增加,增強作物的抗倒能力,增加粒重,可增產10-15%。實施例6富鐵劑氨基酸1.0份、磷酸二氫鉀0.5份、尿素1.0份、微量元素3.0份(硼0.6、鋅0.9、鐵1.5)、高脂膜4份、水1000份。富鐵劑使用與缺鐵土壤或富鐵作物可增加產量10%以上。實施例7富鋅劑氨基酸1.0份、磷酸二氫鉀0.5份、尿素1.0份、微量元素3.0份(硼0.5、鋅1.8、鐵0.7)、高脂膜3份、水900份、氯氰菊酯0.5份、堿式硫酸銅0.6份、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0.5份。富鋅劑具有廣泛的用途,近些年的大量實驗結果表明,隨著農作物產量的提高,土壤普遍缺鋅,不能滿足作物生長的需求,使用后期增產效果十分顯著,其增產效果可達20-35%;實施例8富鈣劑氨基酸1.5份、磷酸二氫鉀0.5份、尿素1.0份、微量元素微量元素2.0份(鈣1.5、硼0.6、鋅0.9)、高脂膜2份、水300份、氯氰菊酯0.5份、代森錳鋅1.0份。該富鈣劑具鈣含量高,對缺鈣作物使用具有明顯的增產作用,一般可增產15%以上。實施例9富硼劑氨基酸2.0份、磷酸二氫鉀1.5份、尿素1.0份、微量元素微量元素2.0份(硼1.4、鋅0.3、鐵0.3)、高脂膜5份、水8份、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2.8份、堿式硫酸銅l份。該富硼劑對缺硼作物或土壤效果有顯著作用,增加開花坐果,增產明顯,一般可達10%以上。實施例10氨基酸0.5份、磷酸二氫鉀2.5份、尿素1.0份、微量元素1.5份、高脂膜2份、水200份、阿維菌素1份。氨基酸1份、磷酸二氫鉀1.5份、尿素2.0份、微量元素3.0份、高脂膜5份、水300份、氯氰菊酯1.5份。實施例12氨基酸1.5份、磷酸二氫鉀0.5份、尿素0.5份、微量元素2.5份、高脂膜5份、水400份、堿式硫酸銅l份。實施例13氨基酸2.0份、磷酸二氫鉀1.5份、尿素1.0份、微量元素2.0份、高脂膜5份、水500份、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4.8份。實施例14氨基酸2.5份、磷酸二氫鉀0.5份、尿素2.0份、微量元素1.5份、高脂膜4份、水600份、代森錳鋅2.8份。實施例15氨基酸1.5份、磷酸二氫鉀1.5份、尿素2.0份、微量元素1.5份、高脂膜5份、水700份、氯氰菊酯0.5份、堿式硫酸銅0.8份、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0.8份。實施例16氨基酸1.5份、磷酸二氫鉀1.5份、尿素1.0份、微量元素2.0份、高脂膜3份、水800份、氯氰菊酯0.8份、代森錳鋅1.0份。試驗效果ll.甜瓜試驗效果為了明確該發明劑在甜瓜上的使用效果,于2006-2007年在甜瓜主產區進行了一系列試驗與示范,其結果總結如下。其中,處理一(不含殺蟲、殺菌成份)、處理二(只含其中一種成份)、處理三(即含殺蟲成份又含殺菌成份)是本發明的三種不同配方的平衡營養保護劑,ckl為空白對照噴水,ck2為葉面寶,下同。表一吊蔓甜瓜產量試驗結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3</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2.小麥試驗效果為了研究新型營養保護劑,提高小麥產量,改善小麥品質,開發新的噴肥劑,為市場提供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效果顯著的新產品提供科學依據。材料與方法,新劑型共3個,這雙對照,一是常規用藥,二是空白對照,不噴。試驗隨機區組設計,重復三次,小區面積9.3平方米,7行區,行長5.4米,行距25厘米,區間空一行,邊行不計產;各項調查在樣行進行。試驗設在渭南市臨渭區夏吉鎮牒吳村齊雙喜責任田,地勢平坦,土壤質地為壤土。前茬玉米收獲后畝施純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鉀12公斤,深翻并秸稈還田,于2005年10月20日人工開溝定量足量留種;三葉期按畝12萬苗定苗,2006年1月6日冬灌,并畝追施純氮2公斤,3月29日春灌,分別于6月3日和6月7日兩次收獲,只收小區中間5行計產。結果與分析三種劑型產量均超過兩對照ckl和ck2,依次為劑型一、劑型三、劑型二,畝產分別為591.0公斤、577.0公斤、571.0公斤,依次比對照一增產百分率為11.3%、8.7%、7.5%;比對照而增產8.4%、5.9%、4.8%。表1小麥噴施新型營養保護劑試驗產量結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分析與評價總的看,三種劑型綜合性狀與對照不噴相比明顯優于對照,尤其是千粒重增加明顯,角質率和粒質有所改善,品質有所提高,而穗粒數和畝穗數無明顯差異。但從產量看,一劑型一為最優,增產11.3%。小結與討論在參試的三個處理中,劑型一最優,劑型三次之,劑型二最低,故在生產應用時應選用劑型一配方。3.玉米試驗效果為了明確新型營養保護劑對玉米的增產效果,作了一下對比試驗,結果列于下表。表1玉米噴施新型營養保護劑試驗產量結果處理產量(公斤/畝)合計平均排位增產率(%)顯著性理論產量IIInick,cb0.050.01(公斤/畝)一698.0687.0669.02045.0681.7111.16.3A724.2681.0672.0621.01974.0658.037.27.2A695.3二678.0687.0641.02006.0668.729.04.33A685.515Ck2554.0560.0569.01696.0545.04一-B591.8農藝性狀及考種結果對每個處理的農藝性狀進行調查,收獲后對籽粒性狀進行考種,其結果匯總于表2。表2小麥噴施新型營養保護劑農藝性狀及考種結果角質率傻粒質§粒色激千粒重§穗粒數衝畝穗數§總評分§赤霉病g白粉病§條銹病§冬春性成熟期^3-株高處理254626oo241od06Qs33433273183344455544冬冬冬性性半半半半半""""353o7677r-12kk:一cc<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產當中,這也是本發明的獨特的地方之一。不同劑型使用效果匯總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column></row><table>注對照為葉面寶成本低廉是該發明的又一獨到之處。通常農民一畝地每料肥料使用的成本在150元以上,有的高達300元之多。本發明可大大降低農民的肥料使用成本,一般可減少三分之一土壤施肥,而只增加少量的成本噴施這種發明劑,其成本相當于節約的土壤施肥成本的十分之一。以小麥與玉米輪作為例,一般農民對小麥畝施二銨25公斤左右,尿素30公斤左右,普磷40-50公斤;對玉米畝施二銨'20公斤,尿素40公斤左右,其總成本大約兩料計300元左右,但在使用該發明劑時,可以使其成本降到200元,甚至更低,而本發明的使用成本只增加10-15元,農民在增加產量的同時,畝成本可降低80-90元;以甜瓜為例,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是產量增加,商品性提高所帶來的效益,使用該發明劑,畝增產10-15%,對吊蔓瓜來說,畝收入增加1200-1800元,在極早熟日光溫室使用,畝收入可增加2000元以上,而發明劑和多用工的成本只增加100元左右,其效益十分可觀;對爬蔓瓜來說,增產10%左右,畝收入增加300-400元,由于糖度提高1.0-2.5個百分點,其品質提高一個檔次,畝收入增加200-300元,兩項共計畝增加收入500-700元,而使用該發明劑及增加的人工成本只增加100-150元,其效益也十分明顯。該保護劑可以用于各種農作物,如小麥、玉米、棉花、水稻、油菜、西瓜、甜瓜及各種蔬菜。一般增產10-18%,其品質有較大改善,商品性有較大提高,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不同配方平衡營養保護劑防治病蟲效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8</column></row><table>/人調査結果可以看出,無論是那種配方,也無論是在哪種作物上使用,其效果比對照多菌靈或敵殺死或天王星明顯優越,三種配方的防病效果一般可達89%以上,防蟲效果也達88%以上,而對比物的防病、防蟲效果均不如本發明產品的效果。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三,一是本發明的作物營養保護劑的中的高脂膜與具有殺菌作用的成分相結合,加強了對作物的保護作用;二是對作物提供了全營養成分,改善了作物的營養,增強了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了作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三是高脂饃的使用,協調了作物水分的吸收與蒸騰,改善了作物對營養的吸收與利用,提高了作物的抗旱性,從而達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事實上,在使用平衡營養保護劑后,作物可以減少灌水量和減少灌水次數,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產量,大量的試驗結果表明,平衡營養保護劑充分顯示了科技創新在農業生產當中的重要作用。權利要求1.一種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氨基酸0.5-2.5份、磷酸二氫鉀0.5-2.5份、尿素0.5-2.0份、微量元素1.5-3.0份、高脂膜2-5份、水200~100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營養保護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量元素是磷、鉀、鈣、硼、鋅、錳、鐵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物。3.—種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1)稱取各原料磷酸二氫鉀、尿素、微量元素、高脂膜、水備用;2)將微量元素加入吸附基質-天然低分子量黃腐植酸中,在45-65"C度下熬合3-8小時;3)以天然角質蛋白和植物蛋白為原料經鹽酸水解后,再經脫色、脫酸、脫鹽、噴霧干燥等工藝而成氨基酸,其成分含有18種游離氨基酸,氨基酸總含量約50%左右;4)將熬合好的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尿素、磷酸二氫鉀混合,并加水稀釋過濾;5)在濾液中加入高脂膜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即得本發明的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營養保護劑,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還有阿維菌素或氯氰菊酯1-3.5份。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營養保護劑,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還有堿式硫酸銅和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1.0-4.8份。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營養保護劑,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還有代森錳鋅1.0-4.8份。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營養保護劑,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還有氯氰菊酯0.5-2.8份、堿式硫酸銅0.5-2.0份、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0.5-1.5份。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營養保護劑,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中還有氯氰菊酯0.5-2.8份、代森錳鋅0.5-3.5份。9.一種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1)稱取各原料磷酸二氫鉀、尿素、微量元素、高脂膜、殺蟲或殺菌成分或二者的混合體、水備用;2)將配方所述量的微量元素加入天然低分子量黃腐植酸中,在45-65。C度下熬合3-8小時;3)以天然角質蛋白和植物蛋白為原料經鹽酸水解后,再經脫色、脫酸、脫鹽、噴霧干燥等工藝而成氨基酸,其成分含有18種游離氨基酸,氨基酸總含量約50%左右;4)將熬合好的微量元素與氨基酸、尿素、磷酸二氫鉀混合,并加水稀釋,過濾;5)在濾液中加入配方所述量的高脂膜充分攪拌混合均勻;6)再加入的殺蟲或殺菌成分或二者的混合體后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即本發明的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作物平衡營養保護劑,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氨基酸0.5-2.5份、磷酸二氫鉀0.5-2.5份、尿素0.5-2.0份、微量元素1.5-3.0份、高脂膜2-5份、水200~1000份。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本發明保護劑還與阿維菌素或氯氰菊酯等殺蟲、殺菌成分組合。該保護劑具有營養平衡、全面、肥效高、保護性好、使用安全、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具營養和保護的雙重效果,且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尤其對促進作物光合作用,增強作物抗逆性,保花結果,果實膨大,改善果實色澤、光潔度及飽滿度,改善品質,提高商品性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效。文檔編號C05G1/00GK101186541SQ20071018851公開日2008年5月28日申請日期2007年12月7日優先權日2007年12月7日發明者磊安,安成立,岳秀琴,張寶劍,健杜,杜軍志,宏王,胡俊鵬,路禪禪申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