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營養(yǎng)強化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強化鹵蟲的方法。
背景技術:
人工繁育日本沼蝦幼體需要大量的活體餌料,人工培育的鹵蟲普遍作為蝦蟹類幼體的活體餌料。在人工養(yǎng)殖過程中,發(fā)育階段的開口餌料的營養(yǎng)平衡對后期的苗種產量起到關鍵作用。微量元素作為一些酶的輔基及金屬結合位點,能夠維持骨骼發(fā)育,促進機體免疫機能和保持物質代謝的正常進行。本實驗室研究表明,人工培育的鹵蟲中銅、鋅和硒含量低于不能滿足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需要量。相比于自然水域,日本沼蝦幼體在人工養(yǎng)殖環(huán)境下攝食的活體餌料種類有限,實踐生產通常對活體餌料輪蟲營養(yǎng)強化后投喂,但往往忽略了微量元素的營養(yǎng)強化。
目前營養(yǎng)強化鹵蟲的方法有多種,其成本和效果也各有不同,給鹵蟲投喂單胞藻、酵母和魚油是較為常見的強化方式,已有的強化方法僅僅局限于在活體餌料輪蟲中補充脂肪酸和維生素,往往忽略了外源微量元素的補充。銅、鋅和硒都是水溶性物質,鹵蟲不能夠吸收水體中微量元素。迄今,脂肪酸和維生素強化鹵蟲的方法不能直接應用到微量礦物元素,而水溶性微量元素的強化鹵蟲方法尚未建立。所以,尋找鹵蟲微量元素強化技術,以滿足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需求,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為了克服以上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通過利用高濃縮小球藻來富集微量元素,通過利用富集微量元素后的小球藻對鹵蟲喂食進一步強化鹵蟲,同時利用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直接對鹵蟲進行強化,使得鹵蟲達到了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所需要的全營養(yǎng)狀態(tài),能夠極大程度提升日本沼蝦幼體的生長發(fā)育。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具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用高度濃縮小球藻為富集微量元素載體;
步驟二,配制濃度為500-1000 mg L?1的硫酸銅溶液和濃度為200-500 mg L-1的硫酸鋅溶液;
步驟三,取步驟一的高度濃縮小球藻加入步驟二配制好的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鋅溶液的混合溶液中進行富集微量元素銅和鋅;
步驟四,將步驟二富集微量元素銅和鋅后的小球藻取出;放入養(yǎng)殖有鹵蟲的水槽中,同時加入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對鹵蟲進行強化;
步驟五,使用強化后的鹵蟲對日本沼蝦幼體進行喂食。
進一步地,所述的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步驟一中配置小球藻的濕重為7×1010 cells g?1。
進一步地,所述的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步驟三中將10g小球藻加入到3-5ml硫酸銅溶液和3-5ml硫酸鋅溶液的混合液中。
進一步地,所述的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步驟三中富集微量元素銅和鋅的富集時間為1-3h。
進一步地,所述的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步驟四中強化溫度為28±0.5℃、pH 7.8-8.2、溶解氧大于6 mg/L、鹽度20‰。
進一步地,所述的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步驟四中乳化型魚油的加入量為2mg/L。
進一步地,所述的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步驟四中酵母硒的加入量為2mg/L。
進一步地,所述的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步驟四中強化時間為8-12h。
進一步地,所述的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步驟四中加入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對鹵蟲進行強化的過程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將水槽中通入氧氣并將體系溫度升溫至30-32℃,保持1-2h,然后加入乳化型魚油,加入乳化型魚油與水槽養(yǎng)殖液的質量體積比為1mg/L,保持1-2h,然后再加入酵母硒,保持1-2h,加入酵母硒的量與乳化型魚油的量相同;然后將體系溫度降為15-18℃,保持8-10h,進入第二階段,在保持體系溫度為15-18℃的條件下加入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加入的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的量與水槽養(yǎng)殖液體系的質量體積比均為1mg/L,加入后維持體系溶氧量大于6mg/L,pH7.8-8.2,鹽度20‰,在3-4h內將水槽養(yǎng)殖液體系溫度升至30℃,保持1-2h,強化完成。
本發(fā)明通過采用小球藻對銅和鋅等微量元素的富集,使用富集后的小球藻對鹵蟲進行喂食強化,極大提高了鹵蟲體內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時采用分階段強化鹵蟲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了鹵蟲營養(yǎng)元素的強化效果,利用強化后的鹵蟲對日本沼蝦幼體進行喂食,能夠顯著提升沼蝦幼體的成活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對照組與強化后的鹵蟲微量元素含量對比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對照組與強化后的鹵蟲微量元素含量對比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3中為強化的日本沼蝦幼體對照組與強化后的幼體成活率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具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用高度濃縮小球藻為富集微量元素載體,其中小球藻的濕重為7×1010cells g?1;
步驟二,配制濃度為1000 mg L?1的硫酸銅溶液和濃度為500 mg L-1的硫酸鋅溶液;
步驟三,取步驟一的高度濃縮小球藻 10 g加入步驟二配制好的3 ml硫酸銅溶液和3 ml硫酸鋅溶液的混合溶液中進行富集微量元素銅和鋅,富集1-3h,存活或死亡的海水小球藻均可富集適量濃度微量元素銅和鋅;
步驟四,將步驟二富集微量元素銅和鋅后的小球藻取出;放入養(yǎng)殖有鹵蟲的水槽中,同時加入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對鹵蟲進行強化,強化過程溫度為28±0.5℃、pH 7.8-8.2、溶解氧大于6 mg/L、鹽度20‰,加入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的量與水槽養(yǎng)殖液的質量體積比均為2mg/L,強化時間8-12h。
對以上強化后的鹵蟲進行營養(yǎng)元素測定,同時與未進行強化的對照組進行對比,結果見圖1,可以看出,強化后的鹵蟲銅元素含量達到了35(μg/g干物質)左右,是未強化的對照組含量的3倍以上,鋅元素的含量將近60(μg/g干物質),是未強化的對照組含量的2倍以上,而未強化的對照組中并沒有檢測出硒元素的含量,在強化后的鹵蟲中能夠明顯檢測到硒元素含量。
實施例2
一種促進日本沼蝦幼體發(fā)育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強化方法,具體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用高度濃縮小球藻為富集微量元素載體,其中小球藻的濕重為7×1010cells g?1;
步驟二,配制濃度為500 mg L?1的硫酸銅溶液和濃度為200 mg L-1的硫酸鋅溶液;
步驟三,取步驟一的高度濃縮小球藻10 g加入步驟二配制好的5 ml硫酸銅溶液和 5 ml硫酸鋅溶液的混合溶液中進行富集微量元素銅和鋅,富集1-3h,存活或死亡的海水小球藻均可富集適量濃度微量元素銅和鋅;
步驟四,將步驟二富集微量元素銅和鋅后的小球藻取出;放入養(yǎng)殖有鹵蟲的水槽中,同時加入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對鹵蟲進行強化,強化的過程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將水槽中通入氧氣并將體系溫度升溫至30-32℃,保持1-2h,然后加入乳化型魚油,加入乳化型魚油與水槽養(yǎng)殖液的質量體積比為1mg/L,保持1-2h,然后再加入酵母硒,保持1-2h,加入酵母硒的量與乳化型魚油的量相同;然后將體系溫度降為15-18℃,保持8-10h,進入第二階段,在保持體系溫度為15-18℃的條件下加入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加入的乳化型魚油和酵母硒的量與水槽養(yǎng)殖液體系的質量體積比均為1mg/L,加入后維持體系溶氧量大于6mg/L,pH7.8-8.2,鹽度20‰,在3-4h內將水槽養(yǎng)殖液體系溫度升至30℃,保持1-2h,強化完成。
對于以上強化后的鹵蟲進行營養(yǎng)元素檢測,并與未做強化的對照組進行對比,結果見圖2,可以看出,強化后的鹵蟲銅元素含量超過了40(μg/g干物質),是對照組的4倍以上,強化后鹵蟲鋅元素含量達到了70(μg/g干物質)以上,是未強化的對照組的3倍以上,而硒的含量也更加明顯。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相比,在微量元素對鹵蟲的強化方法上進行了改變,其中本實施例采用了兩個階段對鹵蟲進行強化,通過最終結果可以看出,本實施例強化后鹵蟲體內微量元素含量明顯高于按照實施例1的方式強化后的微量元素含量。本實施例中通過兩個階段對鹵蟲進行強化,提高了鹵蟲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增加了強化后鹵蟲體內營養(yǎng)元素的含量,提升了品質,能夠更好地作為營養(yǎng)強化飼料對日本沼蝦幼體進行強化。
實施例3
在工廠化育苗中,將鹵蟲按以上實施例所述的方法強化后,對日本沼蝦幼體每天投喂鹵蟲20-30個/L,共投喂22天。幼體的發(fā)育狀況表明,與對照組為投喂強化鹵蟲相比,營養(yǎng)強化后的鹵蟲對日本沼蝦幼體的成活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能夠促進幼體的蛻皮變態(tài),進而減小青蝦幼體自殘現(xiàn)象的發(fā)生。如圖3所示,強化后的幼體成活率相對于為強化的對照組成活率提高了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