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結構簡單、清選效果 好的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多為氣流篩子式清糧裝置,大都 構造復雜、體積龐大、價格昂貴,難以使用在小型收割機上。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結構緊湊、體積 小、清潔率高、損失率低優點的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聯合收割機清糧裝 置,包括排氣管、出谷口和蝸殼,出谷口通過彎管與吸氣管相接相通,吸氣管 與蝸殼內腔相接相通,在蝸殼內腔裝有葉輪,該葉輪裝于葉輪軸上,在葉輪軸 的一端裝有皮帶輪,排氣管安裝在蝸殼的一側,該排氣管與蝸殼內腔相通。在所述出谷口和吸氣管上分別安裝有觀察孔。所述葉輪軸通過軸承及其兩端的軸承蓋與軸承座相連。所述蝸殼裝在后軸承蓋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成本低;清潔率高、 損失率低的優點,適合于與小型收割機配套使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B-B面的剖視圖。圖中l-排氣管,2-觀察孔,3-皮帶輪,4-前軸承蓋,5-軸承,6-葉輪軸, 7-軸承座,8-后軸承蓋,9-葉輪,10-蝸殼,12-吸氣管,13-彎管,14-出谷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參見圖1和圖2, 一種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包括排氣管1、出谷口 14和 蝸殼IO,出谷口 14通過彎管13與吸氣管12相接相通,吸氣管12與蝸殼10內 腔相接相通,該蝸殼10裝在后軸承蓋8上,在蝸殼IO內腔裝有葉輪9,該葉輪9套裝于葉輪軸6上,該葉輪軸6通過軸承5及安裝在其兩端的前軸承蓋4和后 軸承蓋8與軸承座7相連,在葉輪軸6的另一端套裝有皮帶輪3,排氣管1安裝 在蝸殼10的一側,該排氣管1與蝸殼10內腔相通。在所述出谷口 14和吸氣管 12上分別安裝有觀察孔2,該觀察孔2用于清出雜物和觀察用。本實用新型通 過軸承座7安裝在收割機上,動力通過皮帶由發動機傳動到皮帶輪3,皮帶輪3 帶動葉輪9旋轉,產生吸引氣流,將收割機出谷口 14處的輕雜物吸走,由排氣 管1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包括排氣管、出谷口和蝸殼,其特征是出谷口通過彎管與吸氣管相接相通,吸氣管與蝸殼內腔相接相通,在蝸殼內腔裝有葉輪,該葉輪裝于葉輪軸上,在葉輪軸的一端裝有皮帶輪,排氣管安裝在蝸殼的一側,該排氣管與蝸殼內腔相通。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出谷口和 吸氣管上分別安裝有觀察孔。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葉輪軸通過 軸承及其兩端的軸承蓋與軸承座相連。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蝸殼裝在后 軸承蓋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聯合收割機清糧裝置,包括排氣管、出谷口和蝸殼,出谷口通過彎管與吸氣管相接相通,吸氣管與蝸殼內腔相接相通,在蝸殼內腔裝有葉輪,該葉輪裝于葉輪軸上,在葉輪軸的一端裝有皮帶輪,排氣管安裝在蝸殼的一側,該排氣管與蝸殼內腔相通。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成本低;清潔率高、損失率低的優點,適合于與小型收割機配套使用。
文檔編號A01F12/44GK201088035SQ20072005740
公開日2008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20日
發明者王良玉, 陳德明 申請人:廣東省第二農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