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輕便多功能耕田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yè)用耕田機械,特別指一種輕便型具有中耕、犁田、分 溝、旋耕功能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
技術背景在農村中耕施肥期間,農作物已經長得比較高了,如果采用大型機構設備, 將對農作物造成極大的毀壞。另外,農村實行了包產到戶,不適合使用大型機 械化設備,費效比很低。所以,目前在中國廣大農村中,中耕和施肥作業(yè)主要 采用牲畜拉犁的方式,牲畜拉犁方式的主要缺點是第一,為了穩(wěn)定住耕地的 犁頭,犁身做得非常厚實,所以犁身笨重,如果使用人力操作, 一般需由四、 五個人才能拉動犁身前進,所以普遍采用牲畜拉犁的方式完成作業(yè)。這樣,不 但農民需要喂養(yǎng)牲畜,而且作業(yè)時人與牲畜勞動強度也非常大;第二,在人與 牲畜進行耕地的同時,還需有專人進行撒肥,既耗費人力,又不容易控制撒肥 量;第三,在牲畜拉犁的過程中,也會對莊稼造成一定的損壞。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問題加以改進、創(chuàng)新, 提供一種集中耕、犁田、分溝、旋耕為一體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由發(fā)動機、行走輪、方向把手、耕田 器具等組成的耕田機,其結構包括一個安裝發(fā)動機、行走輪、方向把手的主機架,其中發(fā)動機設在主機架的 上邊,行走輪設在機架的下邊,方向把手設在主機架的一側;一個傳動機構,用于連接發(fā)動機和行走輪,使發(fā)動機的驅動力通過傳動機 構驅動行走輪和耕田器具;所述的方向把手為手扶式,且方向把手的左右扶手上設有操縱機構,用于加油、換擋、離合器、熄火開關和車燈開關;所述的耕田器具由耕田機架和安裝在耕田機架上的耕具組成,用于中耕、 旋耕、犁田、分溝的作業(yè)。本實用新型有以下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1、 經濟性,本實用新型售價在2000-3000元之間,而耕牛在3000-4000元 之間,柴油機中耕機在3000-6000元之間,使農友都能購買得起。2、 環(huán)保性,經改進后本實用新型都配套了四沖程摩托車動力,排放無煙、 無污染,旋耕齒裝在前面,使灰塵對人無影響,同時不傷苗,使農田可穩(wěn)產。3、 好維修,現在摩托車修理店多,本實用新型用摩托動力,用摩托鏈條, 車架是永久性的,旋耕齒和中耕齒一般都可用2-3年,因此維修方便,修理價格 也便宜。4、 工作適應性,湖廣地區(qū)的棉田,溝多、田窄、田短,本實用新型設計了 輪子窄,還可調整,解決了田窄的問題,驅動輪容易轉彎不需很大場地。車架 前裝了一加寬的小輪子,還可伸長縮短,使過溝變得很簡單,前輪往前一搭, 后面車架不重, 一搭手就過去了;旋耕齒也是兩節(jié)連接起來的,寬田窄田都可 工作,如在平原地工作則輕輕松松沒一點累的感覺。5、 提高工作效率性, 一般柴油機中耕機埋肥中耕只能犁十多畝田,人力消 耗都很大,如犁三四十畝,即需換三個人,使農友都苦不堪言;牛耕中耕埋肥 雖可達到十畝,但耕牛需要專業(yè)養(yǎng)牛的人工作,不是任何人都可用的,而本實 用新型一般人稍加訓練即可工作,小型機械婦女都能操作,解決了農民工外出 打工的后顧之憂。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外形圖 圖2是主體機構和傳動系統(tǒng)圖圖3是中耕作業(yè)機構圖 圖4是雙鏵犁作業(yè)機構圖圖5是分溝作業(yè)機構圖之一 圖6是分溝作業(yè)機構圖之二 圖7是旋耕作業(yè)機構圖 圖8是運輸作業(yè)機構圖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至8可知,本實用新型由發(fā)動機l、行走輪2、方向把手3、耕田器具4等組成,其特點包括一個安裝發(fā)動機l、行走輪2、方向把手3的主機架5,其中發(fā)動機l設在 主機架5的上邊,行走輪2設在機架的下邊,方向把手3設在主機架5的一側;一個傳動機構6,用于連接發(fā)動機1和行走輪2,使發(fā)動機1的驅動力通過 傳動機構6驅動行走輪2和耕田器具4;所述的方向把手3為手扶式,且方向把手3的左右扶手上設有操縱機構, 用于加油、換擋、離合器、熄火開關和車燈開關;所述的耕田器具4由耕田機架41和安裝在耕田機架41上的耕具組成,用 于中耕、旋耕、犁田、分溝的作業(yè)。由圖2可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機架5由至少兩根平行桿51和均布在平 行桿51上的橫桿52,及設在平行桿51下的梯形桿53組成,其中發(fā)動機1通過 一底板固定在主機架5的平行桿51上,梯形桿53對稱設在平行桿51下,梯形 桿53下部固定一傳動軸61,用于設置行走輪2。由圖2可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傳動機構6包括主動鏈輪62、被動鏈輪63、 次主動鏈輪64、次被動鏈輪65、傳動軸61、傳動鏈條66,其中,主動鏈輪62 設在發(fā)動機1上動力輸出端,被動鏈輪63和次主動鏈輪64設在機架5上,次 被動鏈輪65設在傳動軸61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方向把手3為對稱設置的桿狀扶手31、 32,并通過一個 扶手座子33將扶手固定在機架5上,其中扶手31上設有離合器手柄311、熄火 和車燈開關312,扶手32上設有油門手柄321、掛擋手柄32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耕田器具4及耕田機架41包括一個可升降的后輪42、后 輪升降手柄43、連接掛鉤44,其中耕田機架41上設有左右固定桿41K 412和 中間固定桿413,連接掛鉤44通過一螺栓將機架41連接在主機架5上。由圖3至7可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耕具包括中耕齒414、犁田齒415、分 溝齒416、旋耕齒417,其中中耕齒414分別裝在耕田機架41的左右固定桿411 、 412和中間固定桿413上進行作業(yè),犁田齒415分別裝在左右固定桿411、 412 上進行作業(yè),分溝齒416分為大齒和小齒,分別單獨裝在中間固定桿413上進 行作業(yè),旋耕齒417裝在中間固定桿413上進行旋耕作業(y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行走輪2包括作業(yè)行走輪21、旋耕輪22、運輸輪23,其 中作業(yè)行走輪21為寬齒結構,用于中耕、犁田、分溝,旋耕輪22為彎頭桿狀 結構,與旋耕齒417配合作業(yè),運輸輪23為橡膠輪,與主機架5后掛的拖箱配 合行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行走輪2還包括設在主機架5前部的前輪24,前輪24通 過一副伸縮桿54和一焊在主機架5上的套筒55固定在主機架5上,用于跨溝 時將前輪24伸越溝沿作支撐,再將主機抬起前移跨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主機架5上方還設有油箱7和車燈8,其中油箱7通過設 在主機架5上的支架71固定,車燈8通過支架81固定在支架71上。本實用新型的工藝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及各部分之間的連接都是 用螺桿鎖住,使磨損后調松調緊和維修都方便。本實用新型先制造車架,將車 架上調節(jié)螺槽鉆好,安裝羽殼的腳,焊好,將油箱座焊好,包括點火器、高壓 包的鎖孔焊好,即可安裝其它的零件。安裝驅動輪的軸,兩頭設計成半月軸, 中間安裝鏈輪,鏈輪兩邊是軸承和軸承座,鎖在車架下面,驅動輪和旋耕齒都可在半月軸上換上換下,非常方便。再制造摩托動力底板,將動力鎖在底板上, 再裝在車架前面一點,再在動力后安裝一個摩托車副軸改裝的變速裝置,兩邊 軸承座鎖在車架上,動力小鏈輪帶大鏈輪,副軸旁安小鏈輪帶動下面驅動軸, 即可前進了。在車架前安裝一個寬點小點的輪子,可伸縮,在過溝時用。后面 安裝一個盒狀調節(jié)座,使手扶把手鎖在盒裝調節(jié)座上,手扶把手即可調高調矮。 手扶把手安裝在調節(jié)座上,上面左手安裝離合器把手,右手安裝一個活動油門, 一個定住油門, 一個掛檔把手,左手再安裝一個熄火開關和大燈開關,即使車 型組合起來了。在手扶把手下安裝一個中耕機架,可換中耕齒、分溝犁、人力 犁頭,后面安裝一升降輪,以控制犁的深淺,同時使人不需費力掌握機構。在 公路上行駛,只需將驅動輪拿下,換上膠輪,再帶一拖箱,即可運輸和回家, 旋耕齒也是這么簡單的換上換下。車架上安裝膠油箱,可防震,將后變速鏈條用鐵殼包起來,以達到安全性車動力ioocc,手板動力旁在磁電機上安裝了風扇,再用導風罩羽導風流向氣缸頭,氣缸達到散熱的效果,70CC馬達起動動力, 100CC馬達起動動力,125CC馬達起動動力,150CC馬達起動動力,都在前面 安裝的大的風扇,再用鐵殼或膠殼導流罩,達到風冷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的描 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思想的 前題下,本領域中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型和改 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 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1、一種輕便多功能耕田機,由發(fā)動機(1)、行走輪(2)、方向把手(3)、耕田器具(4)等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安裝發(fā)動機(1)、行走輪(2)、方向把手(3)的主機架(5),其中發(fā)動機(1)設在主機架(5)的上邊,行走輪(2)設在機架的下邊,方向把手(3)設在主機架(5)的一側;一個傳動機構(6),用于連接發(fā)動機(1)和行走輪(2),使發(fā)動機(1)的驅動力通過傳動機構(6)驅動行走輪(2)和耕田器具(4);所述的方向把手(3)為手扶式,且方向把手(3)的左右扶手上設有操縱機構,用于加油、換擋、離合器、熄火開關和車燈開關;所述的耕田器具(4)由耕田機架(41)和安裝在耕田機架(41)上的耕具組成,用于中耕、旋耕、犁田、分溝的作業(yè)。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機架(5) 由至少兩根平行桿(51)和均布在平行桿(51)上的橫桿(52),及設在平行桿(51) F的梯形桿(53)組成,其中發(fā)動機(1)通過一底板固定在主機架(5) 的平行桿(51)上,梯形桿(53)對稱設在平行桿(51)下,梯形桿(53)下 部固定設置行走輪(2)的傳動軸(61)。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機構 (6)包括主動鏈輪(62)、被動鏈輪(63)、 ?冬主動鏈輪(64)、次被動鏈輪(65)、傳動軸(61)、傳動鏈條(66),其中,主動鏈輪(62)設在發(fā)動機(1)上動力 輸出端,被動鏈輪(63)和次主動鏈輪(64)設在機架(5)上,次被動鏈輪(65) 設在傳動軸(61)上。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向把手 (3)為對稱設置的桿狀扶手(31、 32),并通過一個扶手座子(33)將扶手固定在機架(5)上,其中扶手(31)上設有離合器手柄(311)、熄火和車燈開關 (312),扶手(32)上設有油門手柄(321)、掛擋手柄(322)。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田器具 (4)及耕田機架(41)包括一個可升降的后輪(42)、后輪升降手柄(43)、連接掛鉤(44),其中耕田機架(41)上設有左右固定桿(411、 412)和中間固定 桿(413),連接掛鉤(44)通過一螺栓將機架(41)連接在主機架(5)上。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便多功能辦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耕具包括 中耕齒(414)、犁田齒(415)、分溝齒(416)、旋耕齒(417),其中中耕齒(414) 分別裝在耕田機架(41)的左右固定桿(411、 412)和中間固定桿(413)上進 行作業(yè),犁田齒(415)分別裝在左右固定桿(411、 412)上進行作業(yè),分溝齒(416) 分為大齒和小齒,分別單獨裝在中間固定桿(413)上進行作業(yè),旋耕 齒(417)裝在中間固定桿(413)上進行旋耕作業(yè)。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輪(2) 包括作業(yè)行走輪(21)、旋耕輪(22)、運輸輪(23),其中作業(yè)行走輪(21)為 寬齒結構,用于中耕、犁田、分溝,旋耕輪(22)為彎頭桿狀結構,與旋耕齒(417) 配合作業(yè),運輸輪(23)為橡膠輪,與主機架(5)后掛的拖箱配合行 走。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輪(2) 還包括設在主機架(5)前部的前輪(24),前輪(24)通過一副伸縮桿(54) 和一焊在主機架(5)上的套筒(55)固定在主機架(5)上。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機架(5) 上方還設有油箱(7)和車燈(8),其中油辯(7)通過設在主機架(5)上的支 架(71)固定,車燈(8)通過支架(81)固定在支架(71)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yè)用耕田機械,特別指一種輕便型具有中耕、犁田、分溝、旋耕功能的輕便多功能耕田機。本實用新型由發(fā)動機、行走輪、方向把手、耕田器具等組成,其結構包括一個安裝發(fā)動機、行走輪、方向把手的主機架,其中發(fā)動機設在主機架的上邊,行走輪設在機架的下邊,方向把手設在主機架的一側;一個傳動機構,用于連接發(fā)動機和行走輪,使發(fā)動機的驅動力通過傳動機構驅動行走輪和耕田器具;所述的方向把手為手扶式,且方向把手的左右扶手上設有操縱機構,用于加油、換擋、離合器、熄火開關和車燈開關;所述的耕田器具由耕田機架和安裝在耕田機架上的耕具組成,用于中耕、旋耕、犁田、分溝的作業(yè)。本實用新型經濟,環(huán)保,好維修,適應性好,工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A01B49/00GK201084892SQ200720064039
公開日2008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候會輝, 鄔碧云 申請人:鄔碧云;候會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