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收獲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能裝在玉米割臺上摘 穗輥下方的玉米秸稈粉碎機構。
背景技術:
我國目前各種玉米收獲機的秸稈粉碎機構均是配套現有的錘片式或甩刀式 秸稈粉碎機產品,使得玉米收獲機結構質量重,功率消耗大。目前玉米收獲機
秸稈粉碎消耗功率占玉米收獲作業中總功率消耗的60%左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功率消耗過大的問題, 提出了一種消耗功率低,可以裝在摘穗輥下方兩側的立式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 機構。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包括傳動裝置、刀盤 軸固定裝置、秸稈粉碎刀盤。設置在每對玉米摘穗輥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傳動裝置是由割臺齒輪箱上面伸出的兩個軸頭上的主動 皮帶輪通過傳動帶分別驅動摘穗輥兩側刀盤軸上的從動皮帶輪來帶動上刀盤和 下刀盤轉動,摘穗輥兩側刀盤的旋轉方向相同。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裝置是由上軸承座和下軸承座將刀盤軸固定在摘穗 輥兩側的割臺機架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秸稈粉碎上、下刀盤安裝在摘穗輥下方的兩側,兩側的 上、下刀盤上下錯開,刀盤轉動軌跡在摘穗輥下方相互重合,由于兩側的刀盤 轉向相同,在重合區內兩組刀相互作用,互為定刀。從摘穗輥拉下的玉米莖稈 被摘穗輾兩鑭的上下刀盤的刀相互作用而被切斷。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新穎,摘穗輥相當 于秸稈粉碎的喂入輥,兩側的刀盤切割刀在摘穗輥下的重合區相互作用互為定 刀,因此莖稈切割長短均勻,粉碎質量好;2、該秸稈粉碎方式將傳統的打擊方 式改為切割方式,因此大大的降低了功率消耗。
圖1為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結構示意圖(側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中1-摘穗輥,2-下刀盤,3-上刀盤,4-從動皮帶輪,5-上軸承座,6-刀盤軸,7-下軸承座,8-傳動帶,9-主動皮帶輪,10-割臺齒輪箱,11-切割刀 軌跡,12-重合區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實施例做進一步的描述,本實施例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 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任何限制。
本實用新型使用在配套功率為32千瓦,割幅為1.86米的三行自走式玉米 收獲機上。
本實用新型由傳動裝置、刀盤軸固定裝置、秸稈粉碎刀盤組成。秸稈粉碎 機構的傳動是這樣實現的由割臺齒輪箱10上面的兩個主動皮帶輪9通過傳動 帶8分別驅動摘穗輥兩側刀盤軸6上的從動皮帶輪4來帶動上刀盤3和下刀盤2 轉動,摘穗輾兩側刀盤的旋轉方向相同。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當玉米收獲機開始作業時,摘穗輥1按一定線 速度拉下的玉米莖稈進入兩側上刀盤3下刀盤2的重合區12,由于兩側刀盤旋 轉方向相同,在重合區12的切割刀互為定刀,相互作用,將玉米莖稈根據要求 長度逐一切斷,均勻媳撒在地里。
權利要求1、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包括傳動裝置、刀盤軸固定裝置、秸稈粉碎刀盤,其特征在于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設置在每對玉米摘穗輥的兩側。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其特征在于傳動裝置 是由割臺齒輪箱(10)上面兩個主動皮帶輪(9)通過傳動帶(8)分別驅動摘 穗輥兩側刀盤軸(6)上的從動皮帶輪(4)來帶動上刀盤(3)和下刀盤(2) 轉動,摘穗輥兩側刀盤的旋轉方向相同。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其特征在于固定裝置是由上軸承座(5)和下軸承座(7)將刀盤軸(6)固定在摘穗輥兩側的割臺機架上。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其特征在于秸稈粉碎上刀盤(3)和下刀盤(2)安裝在摘穗輥下方的兩側上下相互錯開,各刀盤切 割刀軌跡(11)在摘穗輥下方形成重合區(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收獲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能裝在玉米割臺上摘穗輥下方的玉米秸稈粉碎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功率消耗過大的問題。玉米收獲機秸稈粉碎機構包括傳動裝置、刀盤軸固定裝置、秸稈粉碎刀盤。設置在每對玉米摘穗輥的兩側。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新穎,摘穗輥相當于秸稈粉碎的喂入輥,兩側的刀盤切割刀在摘穗輥下的重合區相互作用互為定刀,因此莖稈切割長短均勻,粉碎質量好;2.該秸稈粉碎方式將傳統的打擊方式改為切割方式,因此大大的降低了功率消耗。
文檔編號A01D43/08GK201004825SQ20072010078
公開日2008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3月17日
發明者孟德勝, 張玉芬, 李晉汾, 李林林, 鋒 王, 王長青, 耿立剛, 靜 胡, 郭金芳, 陳惠芳 申請人:山西中天石科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