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樹剪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園藝用具,更具體的涉及一種樹剪。
背景技術:
園藝已不僅僅是一種工作,其發展可以提高周圍環境的生活品質,更代表 著響應環保運動,因此為園藝工作人員提供一種有效快速作業的園藝工具具有 實際意義和經濟意義。
現有技術中的樹剪多數都是能夠進行多段剪的樹剪,主要包括上刀、下刀、 兩個手柄以及能夠實現多段剪功能的彈簧、連桿和多凹齒形滑槽結構等聯動部 件。上刀通常由一個單層刀片構成,下刀片由兩層刀片以及夾在兩層刀片之間 并與上刀片刀刃部相配合的刀墊構成,在使用該種樹剪時,首先要將樹枝等部 件夾在上刀與下刀之間后在進行剪切。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由于剪切時要 將樹枝壓緊在上刀與下刀(包括兩層下刀片以及刀墊)之間,這樣被修剪過得 枝條將會受到嚴重的擠壓,這些壓緊過的枝條的靜脈管常常在壓緊過程中被破 壞,來年這些修剪過的地方將不能長出新的枝條,嚴重影響樹木的生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修剪樹木枝條時不會破壞枝條靜脈管的 樹剪。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樹剪,它包括刀頭、 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所述的刀頭包括
下刀組件,所述的下刀組件的下端與所述的第一手柄的上端相連接,所述的 下刀組件上開設有卡槽,所述的下刀組件包括一個下刀片;
上刀片,所述的上刀片通過第一轉動軸與所述的下刀片組件相鉸接,所述的 上刀片的下端具有多個沿同一方向傾斜并沿上刀片的下邊緣連續排列的齒狀掛 鉤;
臂,所述的臂的下端與所述的第二手柄的上端相連接,所述的臂通過第二 轉動軸與所述的下刀組件相鉸接,所述的第二轉動軸平行于所述的第一轉動軸, 所述的臂上開設有弧形槽;
跳片,所述的跳片通過第三轉動軸與所述的下刀組件相鉸接,所述的第三轉動軸平行于所述的第一轉動軸,所述的跳片的一端部可滑動地與所述的齒狀掛 鉤的邊緣相接觸,并且鉤住一個齒狀掛鉤,所述的跳片的另一端部通過第一彈 簧與所述的上刀片相連接;
推銷,所述的推銷可滑動地穿過所述的卡槽和所述的弧形槽,所述的推銷可 滑動地與所述的齒狀掛鉤的邊緣相接觸,相鄰兩個齒狀掛鉤之間形成鉤槽,所 述的推銷插入所述的鉤槽中,所述的推銷通過第二彈簧與所述的下刀組件相連 接。
所述的下刀組件還包括一個下刀架,所述的下刀架與所述的下刀片相固定設置。
所述的下刀片的內邊緣具有一段呈鋸齒形的防滑邊緣。 從所述的第一轉動軸到所述每個鉤槽的槽底面的距離都相等。 所述的第三轉動軸位于所述的第一轉動軸和所述的第二轉動軸的下方。 所述的推銷包括與所述的第二彈簧相連接的連接片、與所述連接片相轉動連 接的推銷桿,所述的推銷桿可滑動地穿過所述的卡槽和所述的弧形槽,所述的 推銷桿插入所述的鉤槽中并可滑動地與所述的齒狀掛鉤的邊緣相接觸。
在所述下刀組件上設置有固定件,所述的第一彈簧繞過所述的固定件并且所 述第一彈簧的兩端都位于所述固定件的上方。
所述下刀組件的下端和所述第一手柄上端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連接套,所述 臂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手柄上端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連接套。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由于下刀組件上設置一個下刀 片,這樣在剪切樹枝的時候,樹枝將被夾緊在上刀片與下刀片之間,由于下刀 片的厚度相比與現有技術中的刀墊加上兩層刀片的總厚度而言,其要小得多, 因而被壓緊在上刀片和下刀片之間的樹枝部分也很少,這樣修剪后的樹枝其靜 脈管不會被破壞,來年還能在修剪處長出新的枝條。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上刀片與下刀組件處于收攏狀態時的主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在上刀片與下刀組件相對打開時的主視圖(下刀被剖 開);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解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在剪切動作發生前上刀片與下刀組件處于收攏狀態時的刀頭部位的主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在上刀片與下刀組件處于半打開狀態一時刀頭部位的主 視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在上刀片與下刀組件處于半打開狀態二時刀頭部位的主 視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在上刀片與下刀組件處于完全打開狀態一時刀頭部位的 主視附圖8為本實用新型在上刀片與下刀組件處于完全打開狀態二時刀頭部位的 主視附圖9為本實用新型在第一段剪切動作完成時刀頭部位的主視圖; 其中1、上刀片;2、下刀組件;3、第一轉動軸;4、跳片;5、臂;6、第 二轉動軸;7、第二彈簧;8、連接片;9、推銷;10、第二手柄;11、第三轉動 軸;12、防滑邊緣;14、第一連接套;15、第一手柄;16、弧形槽;17、鉤槽; 171、第一鉤槽;172、第二鉤槽;173、第三鉤槽;174、第四鉤槽;175、第五 鉤槽;18、第一彈簧;19、固定件;20、第一握把;21、刀頭;22、卡槽;23、 推銷桿;24、齒狀掛鉤;25、第二握把;26、第二連接套;27、下刀架;28、 組合片;29、下刀片。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來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和整個剪切運動過程。 參見附圖l、附圖2、附圖3所示, 一種樹剪,它包括刀頭21、第一手柄15 以及第二手柄10,刀頭21的主要部件包括下端部與第一手柄15的上端部相連 接的下刀組件2、通過第一轉動軸3與下刀組件2相鉸接的上刀片1、下端與第 二手柄10的上端相連接的臂5、通過第三轉動軸11與下刀組件2相鉸接的跳片 4和推銷9,下刀組件2上開設有卡槽22,上刀片1的下端開設有五個沿上刀片 1的下邊緣連續排列的鉤槽17,相鄰兩個鉤槽17之間構成齒狀掛鉤24,這些齒 狀掛鉤24向同一方向傾斜,臂5通過第二轉動軸6與下刀組件2相鉸接,第二 轉動軸6平行于第一轉動軸3,臂5上開設有弧形槽16,第三轉動軸ll平行于 第一轉動軸3,跳片4的一端部可滑動得與齒狀掛鉤24的邊緣相接觸,并且鉤 住一個齒狀掛鉤24,跳片4的另一端部通過第一彈簧18與上刀片1相連接,推 銷9可滑動地穿過卡槽22和弧形槽16,推銷9插入鉤槽17中并且可滑動地與 齒狀掛鉤24的邊緣相接觸,推銷9通過第二彈簧7與下刀組件2相連接。從第一轉動軸3到上刀片1下端每個鉤槽17的槽底面的距離都相等。
第三轉動軸11位于第一轉動軸3和第二轉動軸6的下方。
推銷9包括與第二彈簧7相連接的連接片8、與連接片8相轉動連接的推銷
桿23,推銷桿23可滑動地穿過卡槽22和弧形槽16,推銷桿23插入鉤槽17中
并且可滑動地與齒狀掛鉤24的邊緣相接觸。
第二彈簧7和連接片8各有一對,在下刀組件2的相對兩側各有一個第二
彈簧7和一片連接片8,推銷桿23的兩端分別與兩片連接片8相轉動連接。
下刀組件2包括一個下刀片29和一個下刀架27,跳片4夾在下刀片29和
下刀架27中間,上刀片l部分夾在下刀片29和下刀架27中間,臂5部分夾在
下刀片29和下刀架27中間。
臂5包括兩片相對稱的組合片28,跳片4部分夾在兩片組合片28中間。 在下刀組件2上設置有固定件19,第一彈簧18繞過固定件19并且第一彈
簧18的兩端都位于固定件19的上方。
下刀組件2的下端和第一手柄15上端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連接套14,臂5
的下端和第二手柄10上端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連接套26。
第一剪柄15的底端部設置有第一握把20,第二剪柄10的底端部設置有第
二握把25。
上刀片l上設置有刀刃,下刀組件2上的下刀片29上通常不具有刀刃,它 起到一個刀座的作用,上刀片1與下刀片29—起作用將樹枝切斷。
在本實施例中,當樹剪在剪切運動開始前,上刀片l、下刀組件2以及臂5 的位置如附圖4所示,其中上刀片1處于H點,推銷桿23處于上刀片l下端的 第四鉤槽174內,跳片4的上端脫離齒狀掛鉤24并處于齒狀掛鉤24的上方;
如附圖5所示,當臂5從A點拉開到B點后,上刀片1在第一彈簧18的作 用下打開到C點,推銷桿23沿臂5上的弧線槽運動,推銷桿23開始脫離第四 鉤部174并接觸到跳片4,同時跳片4緊密鉤住第五鉤槽175,此時上刀片l還 未能完全打開;
在附圖6中,當臂5再拉開到D點的過程中,推銷桿23推動跳片4向E點 運動,跳片4慢慢的脫離第五鉤槽175,當跳片完全脫離后,上刀片1在第一彈 簧18的彈簧力作用力下完全打開到F點如附圖7所示,這樣就完成了開始剪切 的第一步打開上刀片1;
然后就可以把樹枝放入剪切口 (上刀片1的刀刃部與下刀片29的防滑邊緣12之間)內,附圖8中當臂5從D點推回到I點時,由第二彈簧7和連接片8 幫助推銷桿23進入到第一鉤槽171內,在第二彈簧7的彈簧力作用下推銷桿23 和第一鉤槽171很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如附圖9所示,當臂5從I點往回J點的運動過程中,推銷桿23在臂5的 弧線槽16內運動,通過推動第一鉤槽171從而推動上刀片1向G點運動,該運 動是以第一轉動軸3為中心,從第一轉動軸3到上刀片1下端鉤槽17的槽底面 的距離為半徑的圓切線運動,在該運動中,經第一手柄15和第二手柄10傳到 臂5上的力可以最大程度的傳遞到上刀片1,于此同時跳片4在第一彈簧18的 彈簧力作用下從第二鉤槽172跳入第三鉤槽173內,從而起到了剪切過程中對 第一擋的鎖定防止上刀片1的意外轉動,當臂5推到J點時即完成對樹枝第一 段的剪切。
再來打開臂5,由第二彈簧7和連接片8幫助推銷桿23進入第二鉤槽172內, 將臂5再往回推,則推銷桿23在臂5的弧線槽16內運動,通過推動第二鉤槽 172從而推動上刀片l進行第二段剪切運動,該運動也是以第一轉動軸3為中心, 從第一轉動軸3到上刀片1下端鉤槽17的槽底面的距離為半徑的圓切線運動, 于此同時跳片4在第一彈簧18的彈簧力作用下從第三鉤槽173跳入第四鉤槽 174內,從而起到了剪切過程中對第二擋的鎖定防止上刀片1的意外轉動,此時 即完成對樹枝第二段的剪切,再來打開臂5,以此類推就可以完成對樹枝第三段 的剪切,當完成所有擋位后上刀片1運動回到H點時樹枝經五段式剪切就可以 被剪斷。
如果還需要再剪,可以重復上述動作。
權利要求1、一種樹剪,它包括刀頭(21)、第一手柄(15)以及第二手柄(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頭(21)包括下刀組件(2),所述的下刀組件(2)的下端與所述的第一手柄(15)的上端相連接,所述的下刀組件(2)上開設有卡槽(22),所述的下刀組件(2)包括一個下刀片(29);上刀片(1),所述的上刀片(1)通過第一轉動軸(3)與所述的下刀片組件(2)相鉸接,所述的上刀片(1)的下端具有多個沿同一方向傾斜并沿上刀片(1)的下邊緣連續排列的齒狀掛鉤(24);臂(5),所述的臂(5)的下端與所述的第二手柄(10)的上端相連接,所述的臂(5)通過第二轉動軸(6)與所述的下刀組件(2)相鉸接,所述的第二轉動軸(6)平行于所述的第一轉動軸(3),所述的臂(5)上開設有弧形槽(16);跳片(4),所述的跳片(4)通過第三轉動軸(11)與所述的下刀組件(2)相鉸接,所述的第三轉動軸(11)平行于所述的第一轉動軸(3),所述的跳片(4)的一端部可滑動地與所述的齒狀掛鉤(24)的邊緣相接觸,并且鉤住一個齒狀掛鉤(24),所述的跳片(4)的另一端部通過第一彈簧(18)與所述的上刀片(1)相連接;推銷(9),所述的推銷(9)可滑動地穿過所述的卡槽(22)和所述的弧形槽(16),所述的推銷(9)可滑動地與所述的齒狀掛鉤(24)的邊緣相接觸,相鄰兩個齒狀掛鉤(24)之間形成鉤槽(17),所述的推銷(9)插入所述的鉤槽(17)中,所述的推銷(9)通過第二彈簧(7)與所述的下刀組件(2)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刀組件(2)還包括 一個下刀架(27),所述的下刀架(27)與所述的下刀片(29)相固定設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刀片(29)的內邊 緣具有一段呈鋸齒形的防滑邊緣(12)。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剪,其特征在于從所述的第一轉動軸(3)到 所述每個鉤槽(17)的槽底面的距離都相等。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轉動軸(11)位 于所述的第一轉動軸(3)和所述的第二轉動軸(6)的下方。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銷(9)包括與所述的第二彈簧(7)相連接的連接片(8)、與所述連接片(8)相轉動連接的推銷桿(23),所述的推銷桿(23)可滑動地穿過所述的卡槽(22)和所述的弧形槽 (16),所述的推銷桿(23)插入所述的鉤槽(17)中并可滑動地與所述的齒狀 掛鉤(24)的邊緣相接觸。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刀組件(2)上設置 有固定件(19),所述的第一彈簧(18)繞過所述的固定件(19)并且所述第 一彈簧(18)的兩端都位于所述第二固定件(19)的上方。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組件(2)的下端和 所述第一手柄(15)上端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連接套(14),所述臂(5)的下 端和所述第二手柄(10)上端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連接套(2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樹剪,它包括刀頭、第一手柄以及第二手柄,所述的刀頭包括下刀組件、上刀片、臂、跳片、推銷,所述的下刀組件包括一個下刀片,所述的上刀片通過第一轉動軸與所述的下刀片組件相鉸接,由于下刀組件上設置一個下刀片,這樣在剪切樹枝的時候,樹枝將被夾緊在上刀片與下刀片之間,由于下刀片的厚度相比與現有技術中的刀墊加上兩層刀片的總厚度而言,其要小得多,因而被壓緊在上刀片和下刀片之間的樹枝部分也很少,這樣修剪后的樹枝其靜脈管不會被破壞,來年還能在修剪處長出新的枝條。
文檔編號A01G3/02GK201142860SQ20072013118
公開日2008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3日
發明者陳財榮 申請人:蘇州協晟金屬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