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溫袋,尤其涉及一種塑料大棚用保溫袋。
技術背景通常,塑料大棚作為目前最主要的園藝設施用于栽培葉菜類、根菜類、果菜 類、花卉類、水果類植物。并且塑料大棚的保溫效果優秀,因此在農作物養殖 上也毫不遜色于玻璃溫室,而且由于被覆材料重量輕,因此也可以比玻璃溫室 大幅節省骨架材料,從而具有設置費低廉的優點。然而,僅用這種塑料大棚養殖過冬的農作物時有諸多困難。這是因為僅用塑 料大棚被覆材料不能取得足夠的保溫效力。因此,曾提出將白天曬熱的塑料大棚內溫度持續維持在適當溫度的塑料大棚 用取暖系統的實用新型。韓國實用新型專利第0267417號涉及一種塑料大棚的取暖系統,其利用保溫 袋阻隔白天曬熱的塑料大棚內空氣與外部空氣的接觸,并向保溫袋內部持續供 應熱風,所以無需在整個塑料大棚內都供暖,也能獲得最佳的取暖效果。因此,本申請人要提出能夠應用于上述塑料大棚用取暖系統等上,并且設置 簡便、耐久性提高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的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置簡便、耐久性提高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塑料大棚用保溫袋,在其內側可注入熱風,沿著上述保溫袋的邊緣按一定間隔壓軋設置的長方形壓軋面
設在上述長方形壓軋面上并且在其內穿根繩以支撐上述保溫袋的連接孔; 在上述保溫袋表面按一定間隔壓軋設置的圓形壓軋面; 設在上述圓形壓軋面上用以防止在上述保溫袋表面積水而下垂的排水孔。 為在上述保溫袋的內測形成空氣通道,在上述圓形壓軋面之間壓軋設置一個方向兩排的通道壁。為防止上述保溫袋下垂,插入設置于上述排水孔中,并在其一端設置用以懸掛在大棚內連接部件上的掛鉤,而在另 一端還設置具備比上述排水孔更大的圓形板的支撐部件。與現有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相比,本實用新型設置簡便、耐久性提高,因此提 高工作效率并節省勞動力,從而降低農作物的生產成本的功效。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的斜^L圖。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大棚用側面保溫袋的斜視圖。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的使用示例圖。 圖4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的構成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的較佳實施例。首先,如圖1所示,才艮據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l具有可向其內側 注入熱風的結構。即,塑料大棚用保溫袋(l;以下簡稱保溫袋)由兩層薄膜制 成,為能夠向其內供應(注入)熱風,在其一端設置自動開閉式熱風注入口 11, 且在自動開閉式熱風注入口 11的另 一端設置用以排出由于熱交換而變涼的空氣 的自動開閉式排氣口
另外,在保溫袋1上設置沿著其邊緣按一定間隔壓軋而成的長方形壓軋面12,并在該長方形壓軋面12上設置用以穿繩的至少一個連接孔13。據此,在該連接孔13上穿繩后將該繩連接在塑料大棚內的連接部件上,就 可以防止保溫袋l下垂。并且,若要將保溫袋1垂直設置在塑料大棚的側面上 時,就在連接孔13內連續穿繩后,將繩的兩端連接在塑料大棚內的連接部件上, 就可以設置完好。另夕卜,在保溫袋l表面設置按一定間隔壓軋而成的圓形壓軋面14,并在該圓 形壓軋面14上設置用以排水或支撐保溫袋1的多功能排水孔15。即,多個圓形壓軋面14相隔一定間隔縱橫排列在保溫袋1表面,據此,即 使在保溫袋1內供應熱風,也可使保溫袋1維持適當的厚度。并且,當保溫袋l設置于塑料大棚的頂部上時,容易發生保溫袋l下垂的現 象,此時使用支撐部件20就可以簡易防止下垂現象。即,支撐部件20貫通設 置在排水孔15內,并在其一端設置用以懸掛在塑料大棚內連接部件上的掛鉤 21,而另一端設置比排水孔15大的圓形板22。因此,若將支撐部件20的掛鉤 21懸掛在連接部件上進行設置時,就可以利用圓形板22支撐保溫袋1從而防止 保溫袋下垂。此時,圓形板22與保溫袋1的接觸面制作成圓形為佳。此外,當保溫袋l設置在塑料大棚的頂部上時,由于內部潮濕容易發生保溫 袋1表面積水,此時,可以利用排水孔15進行排水,從而防止保溫袋l下垂。并且,保溫袋1如圖2所示,在相隔一定間隔設置的圓形壓軋面14之間設 置通道壁16。即,如上所述在排列成一排的圓形壓軋面14之間設置壓軋而成通 道壁16,據此形成空氣通道。并且,由于該空氣通道可防止注入熱風時保溫袋 l抖動。具體來說,當熱風在保溫袋l內部流動時,引發保溫袋l的薄膜抖動, 從而影響鄰接的農作物。而通道壁16則抑制這種抖動現象,從而能夠最低P艮度
地減少對農作物的影響。尤其,通道壁16壓軋成兩排,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耐久性。 另一方面,保溫袋1材料可選用普通的塑料大棚用塑料材料或無紡布或化學 纖維材料薄膜等多種材料。下面,參照圖3說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的使用狀態。如圖3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l;以下簡稱保溫袋)設置 在用導管30形成骨架的普通塑料大棚內的左右側壁與頂部上。首先,設置在塑料大棚內的側壁上的保溫袋l是,在設置于上方邊緣上的連 接孔13中連續穿繩后,將繩的兩端連接在分別設置于塑料大棚兩端上的作為一 實施例形成塑料大棚骨架的導管30上。結果,保溫袋l以下垂的狀態形成塑料 大棚的側壁。據此,熱風通過設在保溫袋l上的自動開閉式熱風注入口 11注入 到其內側從而膨脹保溫袋,同時阻隔塑料大棚內的空氣與外部空氣的接觸。另 外,白天為便于采光,解開保溫袋l兩端的繩去除側壁,而到了晚上需要取暖 時,則拉緊保溫袋l兩端的繩再連接在連接部件上,就可以簡便設置側壁。然后,設置在塑料大棚頂部上的保溫袋1是,在設置于邊緣上的連接孔13 中連續穿繩后,將繩的兩端分別連接在設置于塑料大棚的兩側上端的連接部件 上。結果,保溫袋1以展開的狀態覆蓋塑料大棚的頂部。另外,在設置于保溫 袋1表面上的排水孔15中間插入支撐部件20,并將支撐部件20的掛鉤21懸掛 在設置于塑料大棚上端的連接部件上,以防止保溫袋l下垂。結果,熱風通過 設在保溫袋l上的自動開閉式熱風注入口 ll流到其內側,從而膨脹保溫袋,同 時阻隔塑料大棚內的空氣與外部空氣的接觸。如圖4所示,用于熱風供應的自動開閉式熱風注入口 11連通主空氣通道32 與主空氣通道32之間,并設置在從主空氣通道32導入熱風并用以膨脹保溫袋
的多個輔助空氣通道33以及主空氣通道32的末端,且還設有用于排出塑料與 保溫袋之間封閉空間內的已進行熱交換的空氣的自動開閉式排氣口 17。 另外,還設有用以形成輔助空氣通道的通道壁16。綜上所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在保溫袋的邊緣設置可以穿繩的連接孔,從而 能夠將保溫袋簡便設置在塑料大棚內,并且由于連接孔設在壓軋面上因此提高 了其耐久性。并且,在保溫袋表面設置多個圓形壓軋面,且在該圓形壓軋面上設置排水 孔,因此即使在保溫袋表面積水也會直接排出,從而能夠防止下垂現象,并在 排水孔中間利用支撐部件支撐保溫袋因此進一步防止下垂。還有,在圓形壓軋面之間設置兩排壓軋而成的通道壁,因此在形成空氣通道 的同時,還可以防止熱風流入時通道壁容易械J皮損。據此,本實用新型具有,與現有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相比設置簡便、耐久性提 高,因此提高工作效率并節省勞動力,從而降低農作物的生產成本的功效。
權利要求1、一種塑料大棚用保溫袋,在其內側可注入熱風,其特征在于包含沿著上述保溫袋的邊緣按一定間隔壓軋設置的長方形壓軋面;設在上述長方形壓軋面上并且在其內穿根繩以支撐上述保溫袋的連接孔;在上述保溫袋表面按一定間隔壓軋設置的圓形壓軋面;設在上述圓形壓軋面上用以防止在上述保溫袋表面積水而下垂的排水孔。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圓形壓軋 面之間壓軋設置一個方向兩排的通道壁。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塑料大棚用保溫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部 件,其中所述的支撐部件插入設置于上述排水孔中,并在其一端設置用以懸掛 在大棚內連接部件上的掛鉤,而在另 一端還設置具備比上述排水孔更大的圓形 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塑料大棚用保溫袋,涉及一種保溫袋,為實現保溫袋的設置簡便、并提高耐久性而發明。一種塑料大棚用保溫袋包括在其內側可注入熱風,沿著上述保溫袋的邊緣按一定間隔壓軋設置的長方形壓軋面;設在上述長方形壓軋面上并且在其內穿根繩以支撐上述保溫袋的連接孔;在上述保溫袋表面按一定間隔壓軋設置的圓形壓軋面;設在上述圓形壓軋面上用以防止在上述保溫袋表面積水而下垂的排水孔。與現有塑料大棚用保溫袋相比,本實用新型設置簡便、耐久性提高,因此提高工作效率并節省勞動力,從而降低農作物的生產成本的功效。
文檔編號A01G9/24GK201051814SQ20072015586
公開日2008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3日
發明者樸榮哲 申請人:樸榮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