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及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及大棚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及大棚。
背景技術:
:大棚的保溫系統裝置常用的就是薄膜,整體結構是在大棚框架外部覆蓋一層一整塊的薄膜,而由于風沙的磨損,這樣的整體薄膜經常容易破損,冬天的積雪導致的負載過重導致破損。夏天的大風經常使薄膜整體煽動,也導致應力下薄膜的破損、整體密閉性的破壞。一旦損壞,就迅速撕裂。人們需要一種可以組合式的大棚模板,以便于裝拆和固定,使其密閉性和結構性比原有大棚性能高。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及大棚。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其組成包括:塑料框架,所述的塑料框架為多邊形封閉框架,所述的塑料框架上部粘合有抗風化膜,所述的塑料框架下部粘合有薄膜,所述的塑料框架四周具有固定榫或槽。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組裝的大棚,一組上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順次排列,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之間通過榫槽連接或者搭接,在固定間隔上裝有大棚骨架,所述的大棚骨架與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固定連接。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組裝的大棚,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之間具有連接件。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利用加厚抗老化膜能夠承受更大的風雪破壞,抗老化膜延長大棚膜的使用壽命。塑料框架可以根據使用者情況進行熱加工,成為大棚需要的形狀。使用兩層或多層薄膜,保溫效果顯著,兩邊榫槽部分用來相互對接,增強密閉性。2.本實用新型使用高透光度的薄膜,提高大棚采光量,薄膜與塑料框架用熱粘合,行成密閉空間,也可雙層模板單體或者多個重疊使用行成更多的密閉空間,提高保溫效果,達到盡可能的熱量的保存和延緩熱量的散發。3.本實用新型可以按要求拼裝疊加,解決了大棚整體結構的不可調性的難題,工廠化生產降低成本,簡單易安裝,回收率高,可再次利用,不用大面積更換破損膜,分體更換降低大棚后期管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之間具有連接件,并附加骨架結構,整體性能好。4.本實用新型還可用與農村自家閑置的空地進行小規模的大棚建設,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組裝的大棚的結構示意圖,圖中5為骨架,7為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整體錨固在地面上。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的主視圖。圖中,I為塑料框架、2為抗風化膜、3為薄膜、4為榫槽。附圖3是附圖2塑料框架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其組成包括:塑料框架1,所述的塑料框架為多邊形封閉框架,所述的塑料框架上部粘合有抗風化膜2,所述的塑料框架下部粘合有合一層或多層薄膜3,所述的塑料框架四周具有固定榫或槽4,榫和槽部分用來相互對接,增強密閉性。實施例2:實施例1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組裝的大棚,一組實施例1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7順次排列,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之間通過榫槽連接或者搭接,在固定間隔上裝有大棚骨架5,所述的大棚骨架與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固定連接。實施例3:實施例2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組裝的大棚,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之間具有鋼制或者塑料的鎖扣式連接件。所述的塑料框架的凹槽便于裝卡在大棚支架上,所述的風化膜和所述的薄膜之間一定的距離,形成保溫空腔,這樣的透明的模板采光性能好,保溫性能好。變整體式結構為積木式結構的大棚,增加了 可調控性,安裝更為簡便。塑料框架可以根據使用者情況進行熱加工變形,模板邊框可以用多個密封膠條來加強密封性。
權利要求1.一種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其組成包括:塑料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塑料框架為多邊形封閉框架,所述的塑料框架上部粘合有抗風化膜,所述的塑料框架下部粘合有薄膜,所述的塑料框架四周具有固定榫或槽。
2.—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組裝的大棚,其特征是:一組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順次排列,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之間通過榫槽連接或者搭接,在固定間隔上裝有大棚骨架,所述的大棚骨架與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組裝的大棚,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之間具 有連接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層膜真空大棚膜板及大棚。大棚的保溫系統裝置常用的就是薄膜,整體結構是在大棚框架外部覆蓋一層整塊的薄膜,而這樣的薄膜經常容易破損,冬天的積雪導致的負載過重,夏天的大風經常使薄膜整體煽動,導致薄膜的破損和密閉性的破壞,人們需要一種可以組合式的大棚模板,以便于裝拆和固定,使其密閉性和結構性比原有大棚性能高。本實用新型的組成包括:塑料框架(1),所述的塑料框架為多邊形封閉框架,所述的塑料框架上部粘合有抗風化膜(2),所述的塑料框架下部粘合有薄膜(3),所述的塑料框架四周具有固定榫或槽(4)。本實用新型用于農業用大棚的。
文檔編號E04B1/32GK203145183SQ2013201224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胡歲國 申請人:胡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