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及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球,特別是涉及一種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及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礦山、水泥等行業應用最廣泛的用于一段磨礦的鋼球,
大多采用的是實心鋼球。在生產過程中,這些直徑在100mm左右的
鋼球將被磨損,當磨損到小于25mm以下時,大多數不再是球形,而
是變成了扁片、凹陷等形狀各異的小金屬體沉積在磨機內。這些小金
屬體基本不起磨礦作用。隨著時間的積累,這些小金屬體逐漸占據了
有效磨礦空間,使有效磨礦介質的充填率下降。另外,從排礦端排出
的這些小金屬體還要通過分級fl返回到磨機內。不僅影響磨礦效果,
同時也會在經過分級機時造成分級設備的加速磨損。通常的解決方法
是停機檢查,定期清理。本發明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減少在球磨機中形成的影響磨
礦效率的小金屬體的夾芯鑄球及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及生產方法內容簡述本發明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及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磨礦用的夾芯鑄球,是由球芯、骨架和主球體構成,球芯設置在鑄球的中心。
球芯的形狀是球形。主球體采用任何基體的鑄鐵材料制成。
磨礦用的夾芯鑄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生產球芯,將球芯位于鑄球體的中間部位,再進行澆鑄成球,形成夾芯鑄球。
球芯在生產時加有骨架,以保證球芯在鑄球的中心,再將帶骨架的球芯置于箱模中進行澆鑄成球。
本發明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在生產使用中當磨損到球芯時,球芯就會暴露。球芯是由粉狀脆性物質構成,因而將被粉碎。球芯材質可根據需要選擇。或變成細小顆粒被回收或進入尾礦排出,不會影響磨礦效果。雖然由于鑄球的磨損不均勻也會產生小金屬體,但占的比例會大大減少。從而增大了有效磨礦空間,使有效磨礦介質的充填率上升,提高磨礦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分級設備的磨損。在鑄球的生產中,加入的球芯不會對鑄造及熱處理等工藝產生影響。
圖1是可磨礦用的夾芯鑄球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及生產方法是這樣實現的,下面結合附
圖做具體說明。見圖l,磨礦用的夾芯鑄球,是由球芯l、骨架2和主球體3構成,球芯1設置在鑄球的中心。球芯1的形狀是球形。球芯1最理想的材質是廉價的玻璃。對于鐵礦山而言,球芯1可采用細的鐵屑或鐵精礦粉制成,以便回收。主球體3采用任何基體的鑄鐵材料制成。
磨礦用的夾芯鑄球的生產方法首先生產球芯l,球芯l的生產方法,由于所選球芯1的材質不同,其制造工藝也不相同。例如,選擇采用玻璃材質,可按其工藝,帶骨架2—次成型;對于鐵礦選礦廠,球芯1采用鐵精礦粉制成,可利用球團工藝成球,再添加骨架2。使帶骨架2的球芯1位于鑄球體的中間部位,再進行澆鑄成球,形成夾芯鑄球。球芯1的直徑大小根據生產工藝要球而定;球芯的形狀最好采用球型;球芯1的材質要求不對流程的選別指標產生影響且環保;球芯1的本體要粉狀易碎的脆性物質而且要有一定的強度。
球芯1在生產時要加有骨架2,以保證球芯1在鑄球的中心,球芯1制成后,先放帶骨架2的球芯1置于箱模中再進行澆鑄成球。
權利要求
1、一種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其特征在于是由球芯(1)、骨架(2)和主球體(3)構成,球芯(1)設置在鑄球的中心。
2、 根據權利要球1所述的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球芯(1)的形狀是球形。
3、 根據權利要球1所述的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主球體(3)采用任何基體的鑄鐵材料制成。
4、 一種磨礦用的夾芯鑄球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生產 球芯a),再進行澆鑄成球,使球芯(1)位于鑄球體的中間部位, 形成夾芯鑄球。
5、 根據權利要球4所述的磨礦用的夾芯鑄球的生產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說的球芯(1)在生產時加有骨架(2),保證球芯(1)在 鑄球的中心,再將帶骨架的球芯置于箱模中進行澆鑄成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磨礦用的夾芯鑄球及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夾芯鑄球是由球芯、骨架和主球體構成,球芯設置在鑄球的中心,形狀是球形,主球體采用任何基體的鑄鐵材料制成。其生產方法先生產球芯,再進行澆鑄成球,使球芯位于鑄球體的中間形成夾芯鑄球。球芯有骨架保證球芯在鑄球的中心,球芯制成后,先將球芯放入骨架骨架內,再將帶骨架的球芯置于箱模中進行澆鑄成球。本發明在生產使用中當磨損到球芯時而被粉碎,被回收或變成了細小顆粒而被排出進入尾礦,不會影響磨礦效果。增大了有效磨礦空間,使有效磨礦介質的充填率上升,提高磨礦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分級設備的磨損。在鑄球的生產中,加入的球芯不會對鑄造及熱處理等工藝產生影響。
文檔編號B02C17/20GK101491782SQ20081001023
公開日2009年7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月25日
發明者李寶泉 申請人:鞍鋼集團礦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