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鉻鑄鋼磨球及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球磨機用高鉻鑄鋼磨球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磨球是粉磨設(shè)備最常用研磨體,在粉磨行業(yè)各類易損件中消耗量最大,因此人們不斷研究、改進、提高磨球耐磨性,降低單位磨耗。中國專利CN97100735.7公開的球磨機用高韌性高鉻耐磨球及其制造方法,磨球組成為C1.8-3.0,Si0.5-0.7,Mn0.7-1.2,Cr12-14,W0.1-1.0,Nb0.01-1.0,Re0.001-0.05,Mg0.001-0.005,Al0.1-1.0,Ti0.001-0.1和/或Ta0.001-0.005,P<0.08,S<0.06,余為鐵。所得磨球試驗硬度HRC50-60,沖擊韌性ak≥8J/cm2。然而該合金組成較高的碳及鋁含量,會導(dǎo)致材料韌性下降,磨球在使用過程中破球率較高,磨球更換頻繁,球磨機有效作業(yè)率下降,導(dǎo)致產(chǎn)能下降;其次,其硬度仍然相對較低,材料的耐磨性也有待改進。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術(shù)的不足,提供一種硬度更高,耐磨性和韌性更好的高鉻鑄鋼磨球。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合金材質(zhì)性能的上述高鉻鑄鋼磨球制備方法。
本發(fā)明第一目的實現(xiàn),主要通過改進合金元素組元及含量,采取降低合金中碳元素和鋁元素含量,適當(dāng)提高鉻元素及稀土含量,以及增添鉬、鎳和釩元素,從而達(dá)到提高材料強度、韌性及耐磨性,實現(xiàn)本發(fā)明目的。具體說,本發(fā)明高鉻鑄鋼磨球組成(wt%)為C1.0-1.6,Si0.5-1.0,Mn0.5-1.0,Cr10-18,Re0.03-0.1,Al0.03-0.1,Mo1.0-3.0,Ni1.0-2.0,V0.3-1.0,P≤0.03,S≤0.03,余量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zhì)元素。
本發(fā)明合金中降低碳含量,控制碳化物量,達(dá)到提高材料的韌性;降低鋁含量,也有利于提高材料韌性;
提高鉻含量,有利于提高組織中M7C3型碳化物量,從而提高材料硬度,達(dá)到提高耐磨性;稀土含量提高,有利于控制夾雜物形狀,細(xì)化組織,以及降低材料中硫、磷及氣體含量,達(dá)到提高材料的強韌性;加入鉬,與C生成M2C型或M6C型碳化物,并可固溶于基體中,使基體強化,增強耐磨性及回火阻力。但如果鉬含量過高,則M6C型碳化物增加,對韌性不利,故鉬含量較好控制在1.0-3.0。
加入鎳,有利于擴大材料中奧氏體化區(qū),固溶于基體,使基體強化,增加材料的淬透性,提高材料的強度及耐磨性;加入釩,與碳生成MC型碳化物,有利于提高材料硬度及耐磨性。
本發(fā)明中稀土(Re),與合金中通常使用稀土相仿,無特別要求。
本發(fā)明合金,由于具有較高強度及韌性,因此不易破碎等特點。鑄造磨球,可以是通常實芯磨球,其中一種較好為鑄成中空磨球,中空磨球,減輕了磨球質(zhì)量,不僅可以降低磨球成本,而且中空磨球質(zhì)量變輕,也有利于降低粉磨機功率消耗,節(jié)約使用電能。兼顧磨球有效使用壽命及材料成本,本發(fā)明中空磨球,一種較好為中空壁厚為磨球半徑的45-70%,其中更好為磨球半徑的50-60%。
本發(fā)明第二目的實現(xiàn),其特征在于冶煉符合上述合金,澆鑄成型后,經(jīng)900-950℃二次淬火處理,再經(jīng)400-450℃二次回火處理。上述處理,可以使材料獲得回火馬氏體組織,粒狀碳化物,以及部分貝氏體組織,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材料的強度、耐磨性和抗裂紋性能。
本發(fā)明高鉻鑄鋼磨球,由于采用調(diào)整合金組元及含量,從而提高了合金材料硬度、耐磨性和韌性,輔以澆鑄成型后采用二次淬火及二次回火熱處理,更是提高了材料物理性能。較對比合金磨球,具有更高硬度,HRc≥61,更好的韌性,ak≥10J/cm2,抗拉強度σb≥800MPa。有效降低了磨球破球率,試驗幾乎沒有破球發(fā)生,降低了磨球單位磨耗,以磨煤為例,噸耗降至11-15g/噸煤,延長了磨球使用壽命,降低了使用成本。鑄成中空磨球,在確保不破碎正常使用前提下,可以降低磨球成本,可以降低成本約5-17%。
以下結(jié)合幾個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在中頻電爐中,加入廢鋼熔煉,熔化后取樣分析,根據(jù)實施例目標(biāo)要求(附表),補入相應(yīng)量的合金材料,在爐溫1630-1650℃時出鋼,在鋼包內(nèi)加入需要量的鋁塊及稀土,使鋼水在鋼包內(nèi)鎮(zhèn)靜5-8分鐘后,開始澆注。根據(jù)磨球大小,可以澆鑄成實心磨球,也可以澆鑄成壁厚為澆注球半徑50-60%的中空球(例如球徑920mm,壁厚為230mm)。澆鑄完畢,使磨球在鑄型中自然冷卻,三天后開箱脫模,吊入電阻爐內(nèi)加熱至1000-1050℃,保溫5小時以上。然后隨爐冷卻至900-950℃出爐,進行第一次淬火處理,當(dāng)磨球溫度低于400℃,停止淬火;再放入加熱爐升溫至1000-1050℃,保溫5小時以上,然后隨爐冷卻至900-950℃出爐,進行第二次淬火處理,當(dāng)磨球溫度低于400℃,停止淬火,自然冷卻至200℃以下。吊入加熱爐,升溫至400-450℃保溫8小時以上,進行第一次回火處理,隨爐冷卻至100℃以下;再加溫至400-450℃保溫8小時以上,進行第二次回火處理,隨爐冷卻。
此外,回火處理也可以不采取前述冷卻后再加熱熱處理方式,而是直接在淬火停止后在400-450℃保溫8小時以上進行第一次回火處理,再次加熱進行第二次回火處理。
實施例合金配伍及性能表(wt%)
說明余量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zhì)元素,表中抗拉強度為σb/MPa,硬度為HRc;韌性為akJ/cm2。
權(quán)利要求
1.高鉻鑄鋼磨球,組成(wt%)為C 1.0-1.6,Si 0.5-1.0,Mn 0.5-1.0,Cr 10-18,Re 0.03-0.1,Al 0.03-0.1,Mo 1.0-3.0,Ni 1.0-2.0,V 0.3-1.0,P≤0.03,S≤0.03,余量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zhì)元素。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高鉻鑄鋼磨球,其特征在于所說磨球為中空磨球。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高鉻鑄鋼磨球,其特征在于中空壁厚為磨球半徑的45-70%。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高鉻鑄鋼磨球,其特征在于中空壁厚為磨球半徑的50-60%。
5.根據(jù)上述權(quán)利要求所述高鉻鑄鋼磨球制備,其特征在于冶煉符合上述合金,澆鑄成型后,經(jīng)900-950℃二次淬火處理,再經(jīng)400-450℃二次回火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球磨機用高鉻鑄鋼磨球及制備方法,組成(wt%)為C 1.0-1.6,Si 0.5-1.0,Mn 0.5-1.0,Cr 10-18,Re 0.03-0.1,Al 0.03-0.1,Mo 1.0-3.0,Ni 1.0-2.0,V 0.3-1.0,P≤0.03,S≤0.03,余量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zhì)元素,澆鑄成型后,經(jīng)900-950℃二次淬火處理,再經(jīng)400-450℃二次回火處理。具有硬度高,HRc≥61,韌性好,ak≥10J/cm
文檔編號C21D9/36GK1851026SQ20061004037
公開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請日期2006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6年5月19日
發(fā)明者史國君, 謝華良, 張文君 申請人:江蘇共昌軋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