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含有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殺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組合物,具體地說是以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為有效成分的殺蟲組合物。
背景技術:
:多殺霉素(Spinosad),是在剌糖多胞菌發酵液中提取的一種大環內酯類無公害高效生物殺蟲劑。對害蟲具有快速的觸殺和胃毒作用,對葉片有較強的滲透作用,可殺死表皮下的害蟲,殘效期較長,能有效的防治鱗翅目、雙翅目和纓翅目害蟲,也能很好的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葉片的害蟲種類。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emamectinbenzoate),是從發酵產品阿維菌素B,開始合成的一種新型高效半合成抗生素殺蟲劑,它具有高效,低毒,無殘留,無公害等生物農藥的特點,對防治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和其它許多害蟲及螨類的活性極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觸殺作用。小菜蛾屬鱗翅目菜蛾科,在我國南、北方均有分布,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蟲,嚴重影響十字花科蔬菜的產量與經濟效益。尤其在南方地區,小菜蛾全年發生,發生嚴重時,可引起絕收。不同農藥品種的混配,是防治農業抗性害蟲的常見方法。通過室內毒力測定、田間試驗等,篩選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實際防治效果,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是害蟲綜合防治的重要手段。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混配及其應用尚無人報道。
發明內容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為有效成分的殺蟲組合物,用于防治農業上的害蟲,尤其用于防治抗性小菜蛾。技術方案一種含有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殺蟲組合物,由多殺霉素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組成,多殺霉素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質量比例在l:50—50:l之間。實際應用時可制成不同的應用劑型,包括乳油,微乳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殺蟲組合物有效成分在制劑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在1%—60%之間。本發明有如下顯著效果本發明具有殺蟲譜廣、防效高、持效期長、安全等特點,尤其對小菜蛾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為了有效治理小菜蛾,本發明人對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有效成分進行了配方篩選研究,結果如下將田間采集的小菜蛾幼蟲放入已準備好的白菜苗中,幼蟲化蛹后,將蛹收集到墊有保濕濾紙的培養皿中,放入產卵籠讓其羽化,然后將整盤的白菜苗放入產卵籠內讓小菜蛾幼蟲產卵,每盤白菜苗落卵量達500粒左右時,取出白菜苗盤,放在人工氣候箱,溫度24—26。C;相對濕度70%—80%;光照14(L):10(D)]中讓卵孵化,飼養至3齡幼蟲。試驗藥劑采用90%多殺霉素原藥,9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由本發明申請人配制成所需的制劑。采用夾毒葉片法進行測定用直徑lcm的打孔器打取葉蝶,放入培養皿,保濕。用毛細管點滴器從低濃度開始,每葉蝶點滴lul藥液,待溶劑揮發后和另一片涂有淀粉糊的葉蝶對合制成夾毒葉蝶,制作完畢放于12孔組織培養板的孔內。每處理4次重復,每重復不少于12個夾毒葉蝶,并設不含藥劑的相應的有機溶劑的處理作為對照。組織培養板每個孔內接1頭試蟲,置于正常條件培養。接蟲2—4h后,待試蟲取食完含藥葉蝶后,在培養板孔內加入清潔飼料繼續詞養至調查,淘汰未食完一張完整葉蝶的試蟲。每個劑量處理試蟲數80頭。處理后48h調査試蟲死亡情況,記錄總蟲數和死蟲數。根據調査數據,計算各處理的校正死亡率。并根據孫于沛法計算混劑的共毒系數(CTC值。)若對照死亡率<5%,不校正;對照死亡率在5%_20%之間,進行校正;對照死亡率>20%,試驗需重做。根據藥劑濃度(mg/L)的對數值為自變量x,以校正死亡率的機率值為因變量y,分別建立毒力回歸方程式,采用DPS軟件計算單劑及各配比混劑的LG。及95%置信限、LU及95X置信限、混劑共毒系數,比較增效情況。表1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及不同配比對小菜蛾毒力測定結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按照NY/T11547.7—2006殺蟲劑聯合作用劃分標準共毒系數(CTC)》120表現為增效作用;共毒系數(CTC)《120表現為拮抗作用;12(X共毒系數(CTC)<120表現為相加作用。從表1可以看出,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混配,在l:50—50:1(按質量)的范圍內,對小菜蛾表現為增效作用。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混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具體實施方式下列實施例中的百分比是制劑中的質量百分比。實施例1按多殺霉素6%,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2%,乳化劑6027%,乳化劑500#5%,余量為乙醇和二甲苯,配制成乳油。制備方法將多殺霉素原藥6%、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2%、乳化劑6027%、乳化劑500#5%在乙醇和二甲苯中溶解后,在混合裝置中充分混合均勻,過濾后經檢驗合格進入自動包裝機,計量包裝后即得到所需的乳油。使用該混劑20—30克/畝在小菜蛾發生期兌水均勻噴霧,藥后一天的防效為93.5%,藥后7天防效達98%以上。實施例2按多殺霉素8%,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0.5%,乳化劑7005%,乳化劑NP-IO8%,乙醇8%,二甲苯6%,余量為去離子水,配制成微乳劑。制備方法將多殺霉素原藥8%、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0.5%、乳化劑7005%%、乳化劑NP-IO8%、乙醇8%、二甲苯6%在混合裝置中充分溶解后,補足去離子水,進入攪拌罐混合均勻后,經檢驗合格進入自動包裝機,計量包裝后即得到所需的微乳劑。使用該混劑20—30克/畝在小菜蛾發生期兌水均勻噴霧,藥后一天的防效為91.2%,藥后7天防效達99%以上。實施例3按多殺霉素1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3%,潤濕劑拉開粉5%,分散劑,06%,滑石粉8%,余量為高嶺土,配制成可濕性粉劑。制備方法將多殺霉素原藥12%、甲氮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3%、潤濕劑拉開粉5%、分散劑NN06。/。、滑石粉8%、余量為高嶺土,經粗粉碎機粉碎后,進入氣流粉碎機充分粉碎混合,經檢驗合格后進入自動包裝機,計量包裝后即得到所需的可濕性粉劑。使用該混劑10—15克/畝在小菜蛾發生期兌水均勻噴霧,藥后一天的防效為93.9%,藥后7天防效達100%以上。實施例4按多殺霉素8%,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8%,潤濕劑LS4%,分散劑SOPA一2706%,膨潤土1%,黃原膠0.05%,余量為去離子水,配制成懸浮劑。制備方法將多殺霉素原藥8%、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8%、潤濕劑LS4%,分散劑SOPA—2706。/。,膨潤土1%,黃原膠0.05%,余量為去離子水在高剪切乳化機中充分均勻混合45分鐘左右,進入砂磨機中砂磨數遍,檢驗合格后進入自動包裝機,計量包裝后即得到所需的懸浮劑。使用該混劑10—15克/畝在小菜蛾發生期兌水均勻噴霧,藥后一天的防效為92.5%,藥后7天防效達100%以上。實施例5按多殺霉素1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5%,潤濕劑十二烷基硫酸鈉6%,聚羧酸鹽分散劑8%,氯化鈉5%,余量為高嶺土,配制成水分散性粒劑。制備方法將多殺霉素原藥1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原藥15%、潤濕劑十二烷基硫酸鈉6%,聚羧酸鹽分散劑8%,氯化鈉5%,余量為高嶺土在造粒裝置中充分混合均勻、造粒,烘干,經檢驗合格后進入自動包裝機,計量包裝后即得到所需的水分散性粒劑。使用該混劑5—10克/畝在小菜蛾發生期兌水均勻噴霧,藥后一天的防效為96.0%,藥后7天防效達100%以上。實施例6按多殺霉素0.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0.5%,潤濕劑十二烷基硫酸鈉4%,聚羧酸鹽分散劑5%,氯化鈉2%,余量為高嶺土,配制成水分散性粒劑。使用該混劑150—200克/畝在小菜蛾發生期兌水均勻噴霧,藥后一天的防效為93.18%,藥后7天防效達98%以上。實施例7按多殺霉素4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20%,潤濕劑十二烷基硫酸鈉8%,聚羧酸鹽分散劑10%,氯化鈉5%,余量為高嶺土,配制成水分散性粒劑。使用該混劑2—4克/畝在小菜蛾發生期兌水均勻噴霧,藥后一天的防效為97.08%,藥后7天防效達100%以上。權利要求1、一種含有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多殺霉素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組成,多殺霉素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質量比例在1∶50-50∶1之間。2、按權利要求1中提及的含有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是在實際應用時制成不同的應用劑型,包括乳油,微乳劑,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3、按權利要求1中提及的含有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在制劑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在1%—60%之間。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以多殺霉素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為有效成分的殺蟲組合物,多殺霉素與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的質量比例在1∶50-50∶1之間;有效成分在制劑中的質量百分比含量在1%-60%之間。本發明用于防治農業上的抗性害蟲,尤其用于防治抗性小菜蛾。文檔編號A01P7/00GK101322493SQ200810029279公開日2008年12月17日申請日期2008年7月5日優先權日2008年7月5日發明者李志超申請人: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