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村鎮河道生態護坡植被快速復育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河道生態護坡工程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村鎮河道生 態護坡植被快速復育的方法。
背景技術:
河道護岸是水陸交錯帶,在調節氣候、保持水土、防洪方面具有重要 作用,健康的河岸生態系統能使物質通過其界面區的速度和形式保持適當, 從而使陸地加強了 "水土保持"。生態護岸能依靠植物良好的根系而使護岸 具有一定的固土和抗沖能力,有利于護坡、保持水土,防地表徑流和減少 面源污染,同時,也防止了水體"富營養化"的出現。生態護岸上的植物, 能從水中吸收無機鹽類營養物,其龐大的根系是大量微生物吸附的良好介 質,有利于水質凈化,形成健康的河岸生態系統。護坡植物是穩固護坡的 積極因素之一,具有良好的生態護坡特性,莖葉具有降雨截留作用、徑流 延滯作用、土壤增滲作用、蒸騰作用等水文生態效應,根系具有固結土 壤和支撐坡體的機械效應,土壤的剪切力和黏結力與土壤中根系的生物量 成正比關系,換而言之,植物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土壤緊實度就增加,所 以植物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大大增強了河道護坡穩定性。河道生態護坡是河 網地區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關鍵,當今積極提倡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 大背景下,通過水利工程結合生態原理開展生態護岸建設越來越受到我國 和世界各國的重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村鎮河道生態護坡植被快速復育的方法, 它不但能有效地恢復自然生態環境,而且,就地取材,可減少生物入侵性, 改善了護坡土壤成分,并快速發芽且分布均勻,有利于植物健康生長,可持久維護護坡的穩定。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的村鎮河道生態護坡植被快速復 育的方法的實施步驟如下(1) 、從臨近河網的河底挖取表層淤泥,露干、涼干或曬干,制成淤 泥粉碎物;(2) 、取護坡的沙質土粉碎,得沙質土粉碎物;(3) 、將(以重量百分比計)淤泥粉碎物11%-15%、沙質土粉碎物70%-76% 及水11%-15%攪拌混合均勻呈糊狀噴播物料;(4) 、用噴播機將噴播物料均勻地噴播到護坡土壤上,其用量為 140-180 kg/m2;(5) 、后將土著性護坡植物種子均勻播撒到護坡土壤上的由淤泥粉碎 物和沙質土粉碎物相混合的基土上,其用量為7. 5-9. 5g/m2;(6) 、在護坡的基土上施一層農家肥,施肥量為2.5-3.5 kg/m2;(7) 、再加一層以酒糟、鋸末、稻殼與農作物秸稈組成的有機質混合 肥料,其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酒糟16%-25%、鋸末19%-28%、稻殼24%-31%、 農作物秸稈27%-33%,有機質混合肥料的施肥量為0. 09-0. 18kg/m2;(8) 、定期養護,直至裸露護坡快速長滿植被。由于本發明采用了村鎮河道生態護坡植被快速復育的方法,有如下突 出的優點1、淤泥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植物種子以及貝類等水生生物殘骸 等營養物質,比單純的護坡土壤更能為護坡植物生長提供所需的豐富的營 養物質,有利于護坡植被快速自動復育;2、施農家肥,大多為有機肥料, 有利于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使土壤中空氣和水的含量協調,增加保 水、保溫、透氣、保肥的能力;3、利用當地土壤特性和農業生態材料,鋸 末、稻殼、農作物秸桿等就地取材,既省時省力,也可減少生物入侵性;4、淤泥質粘土和農作物秸桿的混合加入,改善了護坡土壤成分,使土壤結構
緊實,不易發生水土流失,有利于植物穩定生長;5、采用噴播機噴灑噴播
物料,可以使多種植物在護岸上生長分布均勻,種植方便并快速發芽,有
利于護坡的穩定;6、護坡植物生長快速,根系發達,物種豐富,配置合理, 極大地恢復了自然生態環境。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對本發明的村鎮河道生態護坡植被快速復育的方法的實施例作 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本實施例的具體步驟如下
先從臨近河網的河底挖取表層淤泥,露干、涼干或曬干,制成淤泥粉 碎物,后取護坡的沙質土粉碎,得沙質土粉碎物,接著按重量百分比將淤 泥粉碎物13%、沙質土粉碎物73%及水14%均勻攪拌混合呈糊狀噴播物料, 并用噴草機將噴播物料均勻地噴播到護坡土壤上,所使用量為150kg/m2, 再選取土著性護坡植物種子均勻播撒到護坡土壤上的由淤泥粉碎物和沙質 土粉碎物相混合的基土上,其用量為8.5kg/m2,接著在護坡的基土上施一 層農家肥,其施肥量為3 kg/m2,再加施一層有機質混合肥料,所述的有機 質混合肥料由酒糟、鋸末、稻殼與農作物秸稈所組成,其中各組分的含量 為(重量百分比)酒糟20%、鋸末22%、稻殼28%、農作物秸稈30%,有機 質混合肥料的施肥量為0. 13 kg/m2 ,在加完有機質混合肥料后,為防種子、 營養物質等被雨水沖走,可在護坡上覆蓋一層薄膜,待植物發芽后再將薄 膜清除,最后,定期養護,直至裸露護坡快速長滿植被。
權利要求
1、村鎮河道生態護坡植被快速復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實施步驟如下(1)、從臨近河網的河底挖取表層淤泥,露干、涼干或曬干,制成淤泥粉碎物;(2)、取護坡的沙質土粉碎,得沙質土粉碎物;(3)、將(以重量百分比計)淤泥粉碎物11%-15%、沙質土粉碎物70%-76%及水11%-15%攪拌混合均勻呈糊狀噴播物料;(4)、用噴播機將噴播物料均勻地噴播到護坡土壤上,其用量為140-180kg/m2;(5)、后將土著性護坡植物種子均勻播撒到護坡土壤上的由淤泥粉碎物和沙質土粉碎物相混合的基土上,其用量為7.5-9.5g/m2;(6)、在護坡的基土上施一層農家肥,施肥量為2.5-3.5kg/m2;(7)、再加一層以酒糟、鋸末、稻殼與農作物秸稈組成的有機質混合肥料,其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酒糟16%-25%、鋸末19%-28%、稻殼24%-31%、農作物秸稈27%-33%,有機質混合肥料的施肥量為0.09-0.18kg/m2;(8)、定期養護,直至裸露護坡快速長滿植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村鎮河道生態護坡植被快速復育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在加完有機質混合肥料后且在護坡上覆蓋一層薄膜,以 防種子、營養物質等被雨水沖走,至植物發芽后再將薄膜清除。
全文摘要
一種村鎮河道生態護坡植被快速復育的方法,其特征該方法的步驟如下先從臨近河網的河底挖取表層淤泥,露干、涼干或曬干,制成淤泥粉碎物;后取護坡的沙質土粉碎,得沙質土粉碎物;再將(以重量百分比計)淤泥粉碎物11%-15%、沙質土粉碎物70%-76%及水11%-15%攪拌混合均勻呈糊狀噴播物料;用噴播機將噴播物料均勻地噴播到護坡土壤上,其用量為140-180kg/m<sup>2</sup>;后將土著性護坡植物種子均勻播撒到護坡土壤上的由淤泥粉碎物和沙質土粉碎物相混合的基土上,其用量為7.5-9.5g/m<sup>2</sup>;在護坡的基土上施一層農家肥,施肥量為2.5-3.5kg/m<sup>2</sup>;再加一層以酒糟、鋸末、稻殼與農作物秸稈組成的有機質混合肥料,其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酒糟16%-25%、鋸末19%-28%、稻殼24%-31%、農作物秸稈27%-33%,有機質混合肥料的施肥量為0.09-0.18kg/m<sup>2</sup>;定期養護,直至裸露護坡快速長滿植被。
文檔編號C05F11/00GK101536634SQ20081003484
公開日2009年9月23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3月19日
發明者何培民, 張琴娟, 張飲江, 坤 羅, 魏小杰 申請人:上海水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