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的羽毛粉飼料加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羽毛粉飼料加工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型的羽毛 粉詞料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羽毛粉生產工藝多采用水解加工工藝,即將羽毛加適量水,在高溫 高壓和輔助催化劑的作用下,使羽毛角質蛋白化解為動物可吸收的粗蛋白。所 采用加工設備是一種雙層水解鍋, 一臺鍋爐通過管道其高溫高壓蒸汽傳輸到雙
層水解鍋的夾層腔中,間接使雙層鍋內筒中的羽毛適量的水升溫汽化,在4.5 kg/cm2、溫度147° C和輔助催化劑的作用下,使羽毛中的角質蛋白被水解為粗 蛋白,完成羽毛粉的水解加工工藝。但是,由于需要一臺鍋爐,廠房占地面積 較大;傳輸管道的安裝和維護,成本消耗較大。
本申請人的專利ZL97221713.4公開的羽毛粉飼料加工裝置,采用"雙層水
解鍋,鍋體下部設置一加熱爐膛,直接加熱,完成羽毛粉的水解加工工藝,但 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安全系數低,而且污染環境;專利ZL20070089536.0公 開的一種羽毛粉飼料的加工裝置,采用一雙層水解鍋,雙層鍋的夾層內充滿導 熱介質,用電加熱器加熱導熱介質,間接使雙層鍋內筒中的水升溫汽化,完成 羽毛粉的水解加工工藝,但消耗大量電能,由于鍋體采用雙層鋼材制作,增加 了設備成本。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羽毛粉飼料加工 裝置,使生產設備簡化,生產過程實現自動化,提高了熱效率,降低了成本, 設備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的羽毛粉飼料加工裝置,其具有一單層水解鍋,鍋體內設置有攪 拌裝置,鍋體上設置有進料口、出料口,鍋體中設置有一溫度傳感器,鍋體外 壁上包裹一層由多組電阻絲并聯組成的加熱帶,電阻絲上設置有多個有間距的 絕緣瓷管,加熱帶外部設置一層保溫層。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越性
該新型的羽毛粉飼料加工裝置,采用電加熱帶直接加熱水解鍋,使鍋體中 的水升溫汽化,完成羽毛粉的水解加工,設備更簡單,熱效率更高,可完全實 現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節省約三分之一的鋼材,降低 了生產成本,也減少了熱損失,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保證產品質量。
該新型的羽毛粉詞料加工裝置,采用電加熱帶直接加熱水解鍋,借鑒電褥 子工作原理加熱面積加大,單位面積熱功率減小,保證鍋體內的羽毛粉不會 糊鍋,不會局部產生熱聚集,不會使局部鍋體燒紅,不會使機械強度減小,使 在其內部壓力下引起鍋體鼓包和爆炸。推翻了 "壓力容器不允許直接加熱生產 產品"的規定,該規定主要針對煤、氣、油、電直接加熱方式,此方式導致熱 能較集中,熱能不可控制,易造成壓力容器鼓包、爆炸危險。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中l一攪拌裝置;2 —鍋體;3 —加熱帶;4一瓷管;5 —保溫層;6 —溫
度傳感器;7 —進料口; 8—出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中所示,該新型的羽毛粉飼料加工裝置,其具有一單層水解鍋,鍋 體2內設置有攪拌裝置1,鍋體上設置有進料口7、出料口8,鍋體中設置有一 溫度傳感器6,鍋體外壁上包裹一層由多組電阻絲并聯組成的加熱帶3,電阻絲 上設置有多個有間距的絕緣瓷管4,加熱帶外部設置一層保溫層5。
生產過程首先封閉出料口 8,從進料口 7加進羽毛、適量的水和輔助催 化劑,將進料口7密封;然后接通電源,加熱帶和攪拌裝置工作,對鍋體內的
羽毛粉、水以及輔助催化劑進行加熱、攪拌,當鍋體內溫度達到羽毛粉的水解 溫度時,進行羽毛粉水解工藝過程;溫度傳感器控制鍋體內的羽毛粉水解溫度, 經過一段時間后,水解工藝完成,切斷電源,停止電加熱帶的加熱;當溫度降 至10(TC以下,打開進料口,進行烘干過程;烘干后從出料口中取出產品粉碎, 即可得到羽毛粉飼料。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的羽毛粉飼料加工裝置,具有一單層水解鍋,鍋體(2)內設置有攪拌裝置(1),鍋體上設置有進料口(7)、出料口(8),鍋體(2)中設置有一溫度傳感器(6),其特征在于其鍋體(2)外壁上包裹一層由多組電阻絲并聯組成的加熱帶(3),電阻絲上設置有多個有間距的絕緣瓷管(4),加熱帶外部設置一層保溫層(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新型的羽毛粉飼料加工裝置,其具有一單層水解鍋,鍋體(2)內設置有攪拌裝置(1),鍋體上設置有進料口(7)、出料口(8),鍋體中設置有一溫度傳感器(6),鍋體(2)外壁上包裹一層由多組電阻絲并聯組成的加熱帶(3),電阻絲上設置有多個有間距的絕緣瓷管(4),加熱帶外部設置一層保溫層(5)。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電加熱帶直接加熱水解鍋,完成羽毛粉的水解加工,結構更簡單,熱效率更高。
文檔編號A23K1/00GK201194521SQ2008200700
公開日2009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7日
發明者王榮亮, 靳榮普 申請人:靳榮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