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甘蔗剝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特別是甘蔗剝葉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現階段甘蔗收割基本上采用手工勞作方式,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生產效率低。在 甘蔗收獲過程中,采用機械剝葉、去蔗梢的技術日漸發展, 一些科研單位、公司甚至包括個 人在這一方面都有著不懈的努力。但長期以來, 一直未見適應我國制糖業要求的整桿式甘蔗 機械剝葉、斷蔗梢的裝置得以推廣應用。
目前,公開文獻報道了一些甘蔗機械剝葉裝置,其剝葉元件采用如鋼絲、橡膠指、尼龍 刷等剝葉材料,剝葉元件安裝在上下相互反向旋轉的剝葉輥上,以一定形式及角度連接鋼絲 繩或橡膠指狀物或尼龍刷,在一定的工作轉速下,利用它們來摩擦、打擊、牽扯蔗莖上的蔗 葉,克服蔗葉與蔗莖的連接力,從而將蔗葉剝離蔗莖并拋送蔗葉。比如"一種甘蔗聯合收割 機的甘蔗剝葉裝置"(專利申請日2007年4月30日
廣西大學也設計了一種甘蔗剝葉機,剝葉裝置包括安裝在傳動軸上的上下剝葉滾筒、固
定在剝葉滾筒的剝葉元件,其特點是剝葉滾筒的外圓柱面上分布有多頭螺旋條(螺旋條可
以焊接在輥筒的外圓柱面上),與剝葉輥筒旋轉軸線成一個夾角,螺旋條上鉆若干個小孔, 剝葉元件用螺釘或鉚釘通過小孔固定在螺旋條上,在每個孔的兩邊對稱布置有定位和固定剝 葉元件的定位塊。其中剝葉元件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排刷式塊狀物,若干個剝葉元件組成一 簇,安裝在螺旋條后,全部的剝葉元件在剝葉滾筒的外圓柱面上按一定螺距在空間上呈多頭 螺旋排列。使得甘蔗剝葉裝置安裝完剝葉元件以后,在整個剝葉過程中,上下滾筒之間的甘
蔗通道呈波狀曲面,能減少甘蔗通道阻力,減少能耗;交錯的剝葉元件組在滾筒上形成不均 勻的波狀力,使甘蔗葉能順利剝下而又盡可能少地劃傷蔗莖。
但是,上述公開文獻報道的甘蔗剝葉裝置還存在蔗葉剝凈率還不夠高,排葉狀況不好, 需要單獨設切梢裝置等問題。因此,目前國內的甘蔗收割迫切需要一種既能剝凈甘蔗蓆葉又 能解決甘蔗排葉問題的高效甘蔗剝葉裝置。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克服現有甘蔗剝葉裝置剝凈率低、難于剝去蔗莖上的 青葉,剝葉元件使用壽命短,甘蔗剝葉裝置與斷梢裝置兩者分開等不足之處的甘蔗剝葉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以下面方式實現的
甘蔗剝葉裝置采用橫向剝葉機構,也就是說,該甘蔗橫向剝葉機構是將甘蔗在徑向行進 的過程采用橫向剝葉的機構。
它包括剝葉元件、傳動部件和發動機,其特點是傳動部件外面有防護罩,防止甘蔗葉 纏繞傳動部件,傳動部件有若干組,它由主動輪和從動輪構成,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以鏈條 或傳動帶連接,每一組傳動部件傳動的時候,與之配合的另一組傳動部件的運動方向互為相 反。本甘蔗剝葉裝置是將甘蔗在徑向行進的過程采用橫向剝葉的結構,剝離的葉子從剝葉裝 置的兩旁排出。
以上所述的橫向剝葉機構的甘蔗入口處安裝有輥筒,輥筒可以由發動機通過傳動機構帶 動,以利于甘蔗向前順利進入剝葉元件的運動軌跡。
以上所述的剝葉元件由剝葉元件主體、剝葉部件和連接件組成,剝葉元件主體的主要材 料包括金屬、橡膠、尼龍或工程塑料,剝葉部件可以是一個或若干個,設置在剝葉元件主體 上,連接件將剝葉元件主體聯接在鏈條或傳動帶上。
當剝葉元件主體采用金屬、尼龍或工程塑料時,連接件采用鉸鏈形式和彈簧結構,安裝 在鏈條或傳動帶上;當剝葉元件主體采用橡膠時,則將橡膠通過連接件固定在傳動帶或鏈條 上。
當剝葉元件主體采用金屬時,剝葉元件主體為金屬直片或異形片,也可以將金屬片的端 頭彎曲,作為剝葉部件使用。
剝葉部件為硬質耐磨材料, 一方面剝凈率較高,也可以延長剝葉元件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甘蔗剝葉裝置剝葉的工作原理是當甘蔗輸入輥筒后,甘蔗徑向通過兩組 相配合的剝葉元件的運動軌跡時,傳動部件上的剝葉元件在向前運動中受到甘蔗的橫向阻礙 發生變形,產生彈力,隨著剝葉元件繼續向前運動,其變形量就越大,剝葉部件則以一定壓 力,角度緊密接觸蔗莖上的蔗葉,并鉤住,牽扯,當剝葉部件對蔗葉的牽扯力克服蔗葉與蔗 莖的連接力,蔗葉被剝離蔗莖并被剝葉元件輸送帶出,從剝葉裝置的兩旁排出,以上運動具 有連貫性。當蔗梢通過剝葉元件的運動軌跡時,蔗梢被運動中的剝葉元件以橫向持續不斷地 打擊、牽扯,在一定外力作用下斷折并輸送帶出,不再需要另外設置切除蔗梢的裝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是-
1、 將甘蔗在縱向行進的過程采用橫向剝葉的結構,剝葉元件能以最大能力將蔗葉剝離 蔗莖,尤其是靠近尾梢的青蔗葉,目前公開文獻報道的剝葉裝置難以將它們剝除。所以這是 本實用新型的最顯著的特點。
2、 剝葉效率高, 一次可以送入的甘蔗數量多;剝凈率高,甘蔗進入一次的剝凈率較高。
3、 節能,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剝葉裝置,比起現有的剝葉裝置可以減少功率30%以上, 主要是采用橫向剝葉的結構,比縱向剝葉減少了阻力。
4、 剝葉元件的工作壽命長,現有的剝葉裝置一般剝葉1000噸就必須更換,而本實用新型的剝葉裝置可以達到5000噸以上,主要是本實用新型的剝葉元件主體上的剝葉部件為硬
質耐磨材料,剝葉過程耐磨程度更長。
圖1是本實用新型橫向剝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甘蔗進入剝葉裝置的示意圖。 圖3是剝葉裝置縱向剖面圖。 圖4是剝葉元件安裝在傳動部件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俯視圖。 圖6是另一種剝葉元件的實施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甘蔗剝葉裝置的傳動部件由主動輪1和從動輪2構成,主動輪 1和從動輪2之間以鏈條3或傳動帶連接,每一組傳動部件傳動的時候,與之配合的另一組 傳動部件的運動方向互為相反,剝葉元件4安裝在鏈條3或傳動帶上,發動機通過減速機和 傳動軸5帶動主動輪1轉動,然后帶動從動輪2,甘蔗6縱向通過兩組相配合的剝葉元件4 的運動軌跡時,兩組傳動部件上的剝葉元件4以一定壓力,角度緊密接觸蔗莖上的蔗葉,并 鉤住,牽扯,當剝葉部件對蔗葉的牽扯力克服蔗葉與蔗莖的連接力,蔗葉被剝離蔗莖并被剝 葉元件4輸送帶出,從剝葉裝置的兩旁排出。當蔗梢通過剝葉元件4的運動軌跡時,蔗梢被 剝葉元件以橫向持續不斷地打擊、牽扯,在一定外力作用下斷折并輸走,不再需要單獨切除 蔗梢
如圖2所示,甘蔗進入橫向剝葉裝置前采用滾筒式機構,輥筒7可以由發動機通過傳動 機構帶動,甘蔗5進入輥筒7,即由輥筒7將甘蔗6順利輸入橫向剝葉裝置,由剝葉元件4 將甘蔗葉子剝掉。
如圖3所示,甘蔗6由輥筒7進入橫向剝葉裝置,通過剝葉元件4形成的運動軌跡,發 動機帶動傳動軸5,使得傳動部件的剝葉部件10對甘蔗葉進行鉤、拉、牽扯,剝干凈后經 過上壓輪13和下壓輪14輸送出去,從而達到既能高效剝凈蔗莖上的枯葉和青葉,又能將蔗 梢去掉的目的。為防止蔗葉纏繞鏈條3,傳動部件外面設有防護罩12。
如圖4和圖5所示,剝葉元件由剝葉元件主體9、剝葉部件10和連接件11組成,剝葉 元件主體9的主要材料包括金屬、橡膠、尼龍或工程塑料,剝葉部件11可以是一個或若干 個,設置在剝葉元件主體9上,剝葉部件ll可以為硬質耐磨體,例如碳化鎢金屬,65錳鋼 等;連接件11將剝葉元件主體9聯接在鏈條3或傳動帶(皮帶)上。
圖6是另一種剝葉元件的實施結構示意圖,剝葉元件4的連接件11 一端與鏈條3鉸接, 鉸接件內部用銷釘16穿過彈簧15,實現彈性鉸接作用,剝葉元件主體9受到甘蔗橫向阻礙 時,彈簧15產生彈力,剝葉元件主體9上的剝葉部件10以一定壓力,角度緊密接觸蔗莖上 的蔗葉,并鉤住,牽扯,當剝葉部件IO對蔗葉的牽扯力克服蔗葉與蔗莖的連接力,蔗葉被 剝離蔗莖。
權利要求1、一種甘蔗剝葉裝置,包括剝葉元件(4)、傳動部件和發動機,其特征在于它采用橫向剝葉機構,傳動部件由發動機通過傳動軸(5)帶動,傳動部件外面有防護罩(12),傳動部件有若干組,它由主動輪(1)和從動輪(2)構成,主動輪(1)和從動輪(2)之間以鏈條(3)或傳動帶連接,剝葉元件(4)聯接在傳動帶或鏈條(3)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剝葉裝置,其特征在于橫向剝葉機構的甘蔗入口處安 裝有輥筒(7),輥筒(7)由發動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剝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剝葉元件(4)由金屬、 橡膠、尼龍或工程塑料制成的剝葉元件主體(9)、剝葉部件(10)和連接件(11)構成,剝 葉部件(10)為一個或若干個,設置在剝葉元件主體(9)上,連接件(11)將剝葉元件主 體(9)聯接在鏈條(3)或傳動帶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剝葉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件(11)采用固定聯接或 鉸鏈聯接在傳動帶或鏈條(3)上。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剝葉裝置,其特征在于剝葉元件主體(9)為金屬直片 或異形片。
6、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剝葉裝置,其特征在于剝葉部件(10)為硬質耐磨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甘蔗剝葉裝置,它采用橫向剝葉機構,傳動部件由發動機帶動,傳動部件外面有防護罩,傳動部件有若干組,它由主動輪和從動輪構成,主動輪和從動輪之間以鏈條或傳動帶連接,剝葉元件聯接在傳動帶或鏈條上,當每一組傳動部件傳動的時候,與之配合的另一組傳動部件的運動方向互為相反,剝葉元件主體采用金屬片、橡膠、尼龍或工程塑料制成,剝葉部件可以是一個或若干個,設置在剝葉元件主體上,連接件將剝葉元件主體聯接在鏈條或傳動帶上。本實用新型的甘蔗剝葉裝置剝葉效率高,剝凈率高,可以剝去蔗莖上的青葉,剝葉元件使用壽命長,不需要另外設置斷梢裝置。
文檔編號A01D45/00GK201256544SQ20082010449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21日
發明者覃志昂 申請人:覃志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