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溫室內風機布局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溫室設施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溫室內風機布局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溫室已廣泛應用于花卉的栽培和種植領域,它可為那些受溫度、濕 度和光線等生態因素影響較大的花卉提供了較好的生長條件,但溫室內的溫 度、濕度等因素靠自然條件還難于滿足這些對生長環境要求較高的花丼栽培 或種植,如寶蓮燈等名貴花卉的栽培,往往需要在溫室內設置空氣調節裝置, 使流經溫室內的空氣濕度得以增加、溫度得以降低。空氣調節裝置一般采用 風機結構,傳統連棟溫室內的風機一般均是設置在溫室墻面基礎上,水平方 向上排列成一行布局。此種風機布局結構只能使溫室下方的空氣流動,對于 較高的連棟溫室,其上方的空氣是難以產生流動,因此溫室內的降溫效果不 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 有效改變溫室內空氣流動和改善溫室內各層面降溫效果的溫室內風機布局結 構。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溫 室內風機布局結構,包括溫室墻面基礎、位于溫室墻面基礎上方的圍桿、風 機以及立柱,其特征在于在溫室墻面基礎上通過連接件和螺栓安裝有第一 層風機,在溫室墻面基礎上方的圍桿上通過連接件和螺栓固裝有第二層風機, 所述第一層風機與第二層風機上均設有風機橫梁和風機豎梁,第一層風機與 第二層風機的布局為相互交錯布局結構。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所述第一層風機的風機橫梁和風機豎梁與立柱固定,第二層風機的風機 橫梁與立柱固定、風機豎梁與圍桿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 案,當溫室內需要降溫時,同時開啟第一層和第二層風機,使溫室內的空氣
3與溫室外空氣充分交換流動,降低溫室內的溫度。這樣不僅可有效改變溫室 內的空氣流動,還可改善溫室各個層面溫度,使溫室內各個層面的溫度均適 宜花卉的生長。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降溫效率高 的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3是圖1的B部放大圖4是圖1的C部放大圖。
圖中1、風機;2、溫室墻面基礎;3、螺栓;4、連接件;5、風
機橫梁;6、風機豎梁;7、立柱;8、圍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發明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
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一圖4,溫室內風機布局結構,包括溫室墻面基礎2、位于溫 室墻面基礎上方的圍桿8、風機1以及立柱7,在溫室墻面基礎2上通過連接 件4和自攻螺栓3安裝有第一層風機,在溫室墻面基礎上方的圍桿8上通過 連接件4和自攻螺栓3固裝有第二層風機。所述第一層風機與第二層風機上 均設有風機橫梁5和風機豎梁6,第一層風機的風機橫梁5和風機豎梁6與 立柱7固定,第二層風機的風機橫梁5與立柱7固定、風機豎梁6與圍桿8 固定連接。第一層風機與第二層風機的布局為相互交錯布局結構,第一層風 機底部距溫室地面的距離為0.3m,第二層風機底部距溫室地面的距離為 2.3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當溫室內需要降溫時,同時開啟第一層和第二層風機,使溫室內的空氣 與溫室外空氣交換流動,降低溫室內的溫度。這樣不僅可有效改變溫室內的 空氣流動,進而改善降低溫室各個層面溫度。
權利要求1. 一種溫室內風機布局結構,包括溫室墻面基礎、位于溫室墻面基礎上方的圍桿、風機以及立柱,其特征在于在溫室墻面基礎上通過連接件和螺栓安裝有第一層風機,在溫室墻面基礎上方的圍桿上通過連接件和螺栓固裝有第二層風機,所述第一層風機與第二層風機上均設有風機橫梁和風機豎梁,第一層風機與第二層風機的布局為相互交錯布局結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室內風機布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層風機的風機橫梁和風機豎梁與立柱固定,第二層風機的風機橫梁與立柱固定、風機豎梁與圍桿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溫室內風機布局結構,包括溫室墻面基礎、位于溫室墻面基礎上方的圍桿、風機以及立柱,特征是在溫室墻面基礎上安裝有第一層風機,在溫室墻面基礎上方的圍桿上固裝有第二層風機,第一層風機與第二層風機上均設有風機橫梁和風機豎梁,第一層風機與第二層風機的布局為相互交錯布局結構。優點是當溫室內需要降溫時,同時開啟第一層和第二層風機,使溫室內的空氣與溫室外空氣充分交換流動,降低溫室內的溫度。這樣不僅可有效改變溫室內的空氣流動,還可改善溫室各個層面溫度,使溫室內各個層面的溫度均適宜花卉的生長。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且降溫效率高的優點。
文檔編號A01G9/24GK201278726SQ2008201428
公開日2009年7月2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31日
發明者崔家倫, 楊鐵順, 柯盛發, 瑩 王, 田秋豐, 閻月明 申請人:天津濱海大順花卉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