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的附件,具體地說是指一種用于水稻缽體苗拋秧機的秧盤。
背景技術:
水稻缽體苗拋秧機是為了適應雜交水稻缽體苗的拋秧移栽模式而發展起來的,它是將 水稻缽體苗盡可能直立地拋入水田中的機械,缽體苗被拋入水田中后,其缽體朝下,秧苗 朝上,由此來實現秧苗的播種。
秧盤是水稻缽體苗拋秧機上重要的零件之一,用來承載水稻缽體苗,并配合拋秧機的 其它部分,以便于將水稻缽體苗順暢、準確地拋入水田中。現有的秧盤的結構通常是在一 盤體上分布有用來容納水稻缽體苗的缽苗穴,缽苗穴底部開有通孔,用于配合拋秧機的推 頂動作。雖然現有秧盤具有多種結構形式,包括秧盤整體形狀、缽苗穴在秧盤上的分布、 缽苗穴的形狀等等均有不同的形式,但其共同的特征是秧盤都采用硬質材料制成,不具有 可撓曲的性能。
申請人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水稻缽體苗拋秧機,其技術方案已另案申請專利。該水稻 缽體苗拋秧機主要結構包括一主動輪、 一從動輪和繞設于二者外周的同步帶,同步帶上設 有可折裝的秧盤,主動輪內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驅動主動輪轉動,主動輪通過同步帶 帶動從動輪轉動,從動輪內設有氣缸及推秧頭,當秧盤隨同步帶轉動到從動輪一側時,推 秧頭在氣缸帶動下將秧盤上的缽體苗推出,從而實現拋秧動作。顯然,現有的硬質秧盤無 法用于此水稻缽體苗拋秧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秧盤采用硬質材料制 成,無法適用于秧盤隨皮帶輪轉動的水稻缽體苗拋秧機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包括一盤體,該盤體的表面分 布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容納水稻缽體苗的碗狀缽苗穴,該碗狀缽苗穴的底面開設有推秧孔, 所述盤體為軟質盤體。前述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盤體由吸塑威制成,吸塑膜的厚度為0.18mra。 前述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碗狀缽體苗穴的最底端至所述盤體頂面的髙度為16mm。 前述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盤體的兩側邊設有定位邊,定位邊上設有定位孔。 所述盤體的兩定位邊之間為缽苗穴分布區,該缽苗穴分布區內的碗狀缽苗穴的數量為
31橫排、24縱行,每一縱行與所述兩定位邊平行,每一橫排與所述兩定位邊垂直。
所述碗狀缽苗穴為上大下小的正四棱臺形,其橫截面為四個角為圓角的正方形,在一
橫排或一縱行的中心剖切面上,相鄰兩碗狀缽苗穴的相鄰側壁之間的夾角為3° ,該夾角
處的圓角半徑為0. 5mm。
進一步地,所述碗狀缽苗穴最大的橫截面的四個圓角半徑為1.5mra,最小橫截面的四
個圓角半徑為lnim。
該盤體在一橫排或一縱行上的相鄰兩個碗狀缽苗穴的中心距為16土0.02mm,所述缽 苗穴分布區的總長為496咖,總寬為384咖。
前述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推秧孔的直徑為8mra。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一,由于盤體釆用軟質的吸塑膜制成,不但可撓曲,而且具有一定的彈性,可與背景技術 中所述的申請人研制的水稻缽體苗拋秧機配合使用;二,其結構尺寸設計合理,牢固耐用; 三,本實用新型不但可與水稻缽體苗拋秧機配合作為拋秧盤,還可在育秧階段作為育秧盤。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2為圖1中A處局部放大圖3為圖2中B-B向剖視圖4為圖2中A-A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
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參照圖1至圖4,包括一盤體1,該盤體1的表面分布有向下 凹陷的用于容納水稻缽體苗的碗狀缽苗穴2,該碗狀缽苗穴2的底面開設有推秧孔21,該盤體l為軟質盤體,由吸塑膜制成,吸塑膜的厚度為0.18nun。
參照圖l,盤體l的兩側邊設有定位邊ll、 12,定位邊ll、 12上各設有三個定位孔 111、 121。盤體l的兩定位邊ll、 12之間為缽苗穴分布區10,該缽苗穴分布區10內的 碗狀缽苗穴2的數量為31橫排、24縱行,每一縱行與所述兩定位邊11、 12平行,每一 橫排與所述兩定位邊ll、 12垂直。該秧盤在拋秧機上工作時,圖l所示的左右方向為秧 盤的移動方向。
參照圖3、圖4,該碗狀缽苗穴2為上大下小的正四棱臺形,其橫截面為四個角為圓 角的正方形,最大的橫截面的四個圓角半徑為1.5mm,最小橫截面的四個圓角半徑為Iran, 該碗狀缽體苗穴2的最底端至所述盤體頂面的高度為16mm。在一橫排或一縱行的中心剖 切面上,相鄰兩碗狀缽苗穴2的相鄰側壁之間的夾角為3° ,該夾角處的圓角半徑為0. 5ram。 該盤體2在一橫排或一縱行上的相鄰兩個碗狀缽苗穴2的中心距為16士0. 02ram,所述缽 苗穴分布區10的總長為496mm,總寬為384mm。推秧孔21的直徑為8mm。
缽苗穴分布區IO加上兩定位邊11、12的總寬度為412mm,每個定位孔的直徑為5. 9mm。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所 例舉的各種尺寸為一種可行的尺寸,但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
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權利要求1、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包括一盤體,該盤體的表面分布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容納水稻缽體苗的碗狀缽苗穴,該碗狀缽苗穴的底面開設有推秧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為軟質盤體。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由吸塑膜制成,吸 塑膜的厚度為0. 18mra。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狀缽體苗穴的最底端 至所述盤體頂面的髙度為16mm。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的兩側邊設有定位 邊,定位邊上設有定位孔。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的兩定位邊之間為 缽苗穴分布區,該缽苗穴分布區內的碗狀缽苗穴的數量為31橫排、24縱行,每一縱 行與所述兩定位邊平行,每一橫排與所述兩定位邊垂直。
6、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狀缽苗穴為上大下小 的正四棱臺形,其橫截面為四個角為圓角的正方形,在一橫排或一縱行的中心剖切面 上,相鄰兩碗狀缽苗穴的相鄰側壁之間的夾角為3° ,該夾角處的圓角半徑為0. 5mm。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碗狀缽苗穴最大的橫截 面的四個圓角半徑為1.5mm,最小橫截面的四個圓角半徑為lmm。
8、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盤體在一橫排或一縱行 上的相鄰兩個碗狀缽苗穴的中心距為16±0. 02mm,所述缽苗穴分布區的總長為496ram, 總寬為384mm。
9、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秧孔的直徑為8mm。
專利摘要一種水稻缽體苗秧盤,包括一盤體,該盤體的表面分布有向下凹陷的用于容納水稻缽體苗的碗狀缽苗穴,該碗狀缽苗穴的底面開設有推秧孔,所述盤體為軟質盤體。由于盤體采用軟質的吸塑膜制成,不但可撓曲,而且具有一定的彈性,可與秧盤隨皮帶輪轉動的水稻缽體苗拋秧機配合使用。
文檔編號A01G9/10GK201286263SQ200820146370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3日
發明者張國梁 申請人:張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