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水稻中稻飛虱的方法
一種防治水稻中稻飛虱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水稻中稻飛虱的方法,尤其是一種針對水稻害蟲稻飛虱的方法。
背景技術:
稻飛虱以褐色灰飛虱和背飛虱危害最大。稻飛虱一般都躲在稻田中間稻株下部的 葉鞘和莖的組織內,刺吸稻莖的汁液,稻苗被害部分出現不規則的長形褐斑,嚴重時,稻株 基部變為黑褐色。由于莖組織被破壞,養分不能上升,稻株逐漸凋萎而枯死,或者倒伏。水 稻抽穗后的下部稻莖衰老,稻飛虱轉移上部吸嫩穗頸,使稻粒變成空殼或半飽粒,同時灰飛 虱能傳播水稻病毒病。
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治水稻中稻飛虱的方法,它為解決上述技 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技術方案是采用了三步法1、滴油殺蟲。2、灑毒土。3、施農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在消滅稻飛虱害蟲的同時,減少了農民朋友的工作量,而 且在水稻的產量上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生長出來的水稻質量也絲毫不受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1. 一種防治水稻中稻飛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滴油殺蟲,在每畝稻田中滴入600 克廢柴油或廢機油,且保持田中至少有淺水層20-30厘米,然后人工趕蟲,稻飛虱落水觸油 而死亡,治完后需馬上更換清水。2.如權利要求1所述,在更換清水后需立即撒“毒土”,每畝水稻田用樂果粉1. 5公 斤、濕潤細土 2公斤撒施。3.如權利要求1所述,最后用37%樂果乳劑1斤加水1噸左右噴施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水稻中稻飛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滴油殺蟲,在每畝稻田中滴入600克廢 柴油或廢機油,且保持田中至少有淺水層20-30厘米,然后人工趕蟲,稻飛虱落水觸油而死 亡,治完后需馬上更換清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在更換清水后需立即撒“毒土”,每畝水稻田用樂果粉1.5公斤、 濕潤細土 2公斤撒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最后用37%樂果乳劑1斤加水1噸左右噴施即可。
全文摘要
一種防治水稻中稻飛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畝的稻田里面滴入少量的廢柴油,稻飛虱沾到廢柴油死亡,然后速換清水,之后可灑“毒土”,將適量的果樂粉,濕潤細土灑入水稻田中后,用果樂乳劑況入適量的水噴灑,從而達到防治水稻中稻飛虱的目的。
文檔編號A01G13/00GK102084804SQ200910191808
公開日2011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4日
發明者孟強 申請人:孟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