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創造屬于農業機械,主要涉及一種水稻育秧播種設備。
技術背景目前,國內外研制出許多技術先進的水稻工廠化育秧精密播種設備,如荷蘭飛梭 國際公司的針式精密播種機、英國Hamilton公司的穴盤育秧播種機和國內研制的電磁振 動式水稻穴盤精量播種機等等,均具有較高的播種精度,滿足水稻育秧農藝要求。但是,由 于這些設備結構復雜、技術先進、一次性投資較大、育秧過程中又需配備專用秧(缽)盤和 負壓發生器,而且秧缽盤又不能通用,嚴重制約了這些水稻育秧設備的推廣應用,導致我國 水稻育秧環節的機械化水平停滯不前,大部分稻區仍以人工育秧為主,無法培育健壯秧苗, 更不利于后序機械化插秧作業。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水稻工廠化育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水稻育秧生產實際情況, 研制出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秧缽盤通用的機械式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本發明創造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包括機架總成及配裝 在機架總成上的電動機,在機架總成縱向的左側和右側中間部位上分別固裝調整滑道,主 動帶輪和從動帶輪分別配置在左側和右側的調整滑道內,兩個張緊調整總成分別軸向定位 的安裝在機架總成的左側端部和右側端部上,其里端分別與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連接,環 形的水平輸送帶套裝在主動帶輪和從動帶輪上;帶有傳動鏈條的驅動系統配裝在機架總成 中間部位上,位于主動帶輪與從動帶輪和環形的水平輸送帶之間部位處,驅動滾輪配裝在 傳動鏈條上,傳動鏈分別將電動機與主動帶輪和主動帶輪與驅動系統連接;在機架總成上 側面位于傳動鏈條上方部位上固裝固定架,上齒條配裝在固定架上部下側面上,在機架總 成上側面上與上齒條橫向錯位的安裝下齒條,由殼體、前毛刷總成、種子均播輥毛刷、種子 均播輥和后毛刷總成構成的種子均播裝置配裝在固定架上,其中前毛刷總成、種子均播輥 和后毛刷總成均通過單向棘輪安裝在殼體上,且前毛刷總成和種子均播輥的轉動方向與后 毛刷總成的轉動方向相反,前毛刷總成和后毛刷總成上的齒輪分別與上齒條嚙合,種子均 播輥上的齒輪與下齒條嚙合;帶有滑槽的驅動槽板固裝在種子均播裝置上,傳動鏈條上的 驅動滾輪配置在驅動槽板的滑槽內;在水平輸送帶上側面上擺放秧盤,在機架總成上側部 上、位于種子均播裝置下方與秧盤上方之間從上至下依次配裝上型孔板、下型孔板和導種 管,滾珠配置在上型孔板與下型孔板之間相對側面的凹坑內。本發明創造用于水稻工廠化育秧系統中可將種子準確、定粒精播在育秧秧(缽) 盤內,若更換播種板,又可實現不同品種、播種量和種子間距的精確調整,具有結構簡單、造 價低廉、作業質量好、適應能力強、使用可靠、效率高、調整方便的特點,尤其適合和滿足我 國當前農業生產的需求。
圖1是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部放大圖;圖3是圖1中B-B剖面放大圖;圖4是圖3的C部放大圖;圖5是上型孔板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D-D向剖視圖。圖中件號說明1、張緊調整總成、2、調整滑道、3、機架總成、4、主動帶輪、5、固定架、6、上齒條、7、 電動機、8、下齒條、9、驅動系統、10、傳動鏈條、11、種子均播裝置、12、驅動滾輪、13、水平輸 送帶、14、從動帶輪、15、前毛刷總成、16、種子均播輥毛刷、17、種子均播輥、18、殼體、19、后 毛刷總成、20、驅動槽板、21、上型孔板型孔、22、三角形溝槽、23、秧盤左右限位板、24、上型 孔板、25、下型孔板、26、導種管、27、秧盤、28、滾珠、29、內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創造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一種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包括 機架總成3及配裝在機架總成3上的電動機7,在機架總成3縱向的左側和右側中間部位上 分別固裝調整滑道2,主動帶輪4和從動帶輪14分別配置在左側和右側的調整滑道2內,兩 個張緊調整總成1分別軸向定位的安裝在機架總成3的左側端部和右側端部上,其里端分 別與主動帶輪4和從動帶輪14連接,環形的水平輸送帶13套裝在主動帶輪4和從動帶輪 14上;帶有傳動鏈條10的驅動系統9配裝在機架總成3中間部位上,位于主動帶輪4與從 動帶輪14和環形的水平輸送帶13之間部位處,驅動滾輪12配裝在傳動鏈條10上,傳動鏈 分別將電動機7與主動帶輪4和主動帶輪4與驅動系統9連接;在機架總成3上側面位于 傳動鏈條10上方部位上固裝固定架5,上齒條6配裝在固定架5上部下側面上,在機架總成 3上側面上與上齒條6橫向錯位的安裝下齒條8,由殼體18、前毛刷總成15、種子均播輥毛 刷16、種子均播輥17和后毛刷總成19構成的種子均播裝置11配裝在固定架5上,其中前 毛刷總成15、種子均播輥17和后毛刷總成19均通過單向棘輪安裝在殼體18上,且前毛刷 總成15和種子均播輥17的轉動方向與后毛刷總成19的轉動方向相反,前毛刷總成15和 后毛刷總成19上的齒輪分別與上齒條6嚙合,種子均播輥17上的齒輪與下齒條8嚙合;帶 有滑槽的驅動槽板20固裝在種子均播裝置11上,傳動鏈條10上的驅動滾輪12配置在驅 動槽板20的滑槽內;在水平輸送帶13上側面上擺放秧盤27,在機架總成3上側部上、位于 種子均播裝置11下方與秧盤27上方之間從上至下依次配裝上型孔板24、下型孔板25和導 種管26,滾珠28配置在上型孔板24與下型孔板25之間相對側面的凹坑內。在機架總成3 橫向左、右內側壁面上沿縱向方向配裝秧盤左右限位板23,該秧盤左右限位板23與秧盤27 接觸限位配合。在機架總成3橫向左、右內側壁面上位于秧盤左右限位板23上方與下型孔 板25下方之間處配裝內板29,該內板29與下型孔板25接觸配合。在上型孔板24上表面 上縱向相鄰上型孔板型孔21之間設有連通的三角形溝槽22。作業過程如下電動機7的旋轉動力經傳動系統依次驅動主動帶輪4、水平輸送帶 13、從動帶輪14、驅動系統9的傳動鏈條10運動,回轉運動的傳動鏈條10通過驅動滾輪12,經驅動槽板20帶動種子均播裝置11在機架總成3和固定架5上做左右向往復直線運動, 其中,當向左向運動時,在下齒條8控制下種子均播輥17逆時針轉動,在種子均播輥毛刷16 配合下將殼體18內的種子播排到上型孔板24上;與此同時,前毛刷輥總成15和后毛刷輥 總成19在上齒條6控制下,前毛刷輥總成15停止運動,后毛刷總成19順時針轉動,后毛刷 輥總成19完成對位于上型孔板24上種粒的第一次充種作業,長形的水稻種粒在三角形溝 槽22內順利進入上型孔板24的上型孔板型孔21內;當向右向回程運動時,種子均播輥17 停止播種轉動,后毛刷輥總成19停止轉動,前毛刷輥總成15做逆時針轉動,完成第二次充 種作業后,位于上型孔板24型孔內的種粒經下型孔板25型孔及導種管26落入秧盤27上, 完成育秧播種作業。播種后的秧盤27由水平輸送帶13從左端送出。張緊調整總成1在調 整滑道2上調節水平輸送帶13的張緊度,保證作業質量和效果。秧盤左右限位板23可控 制秧盤27橫向左右位置,運行準確。滾珠28可減少上型孔板24與下型孔板25之間磨擦 力。
權利要求一種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包括機架總成(3)及配裝在機架總成(3)上的電動機(7),其特征在于在機架總成(3)縱向的左側和右側中間部位上分別固裝調整滑道(2),主動帶輪(4)和從動帶輪(14)分別配置在左側和右側的調整滑道(2)內,兩個張緊調整總成(1)分別軸向定位的安裝在機架總成(3)的左側端部和右側端部上,其里端分別與主動帶輪(4)和從動帶輪(14)連接,環形的水平輸送帶(13)套裝在主動帶輪(4)和從動帶輪(14)上;帶有傳動鏈條(10)的驅動系統(9)配裝在機架總成(3)中間部位上,位于主動帶輪(4)與從動帶輪(14)和環形的水平輸送帶(13)之間部位處,驅動滾輪(12)配裝在傳動鏈條(10)上,傳動鏈分別將電動機(7)與主動帶輪(4)和主動帶輪(4)與驅動系統(9)連接;在機架總成(3)上側面位于傳動鏈條(10)上方部位上固裝固定架(5),上齒條(6)配裝在固定架(5)上部下側面上,在機架總成(3)上側面上與上齒條(6)橫向錯位的安裝下齒條(8),由殼體(18)、前毛刷總成(15)、種子均播輥毛刷(16)、種子均播輥(17)和后毛刷總成(19)構成的種子均播裝置(11)配裝在固定架(5)上,其中前毛刷總成(15)、種子均播輥(17)和后毛刷總成(19)均通過單向棘輪安裝在殼體(18)上,且前毛刷總成(15)和種子均播輥(17)的轉動方向與后毛刷總成(19)的轉動方向相反,前毛刷總成(15)和后毛刷總成(19)上的齒輪分別與上齒條(6)嚙合,種子均播輥(17)上的齒輪與下齒條(8)嚙合;帶有滑槽的驅動槽板(20)固裝在種子均播裝置(11)上,傳動鏈條(10)上的驅動滾輪(12)配置在驅動槽板(20)的滑槽內;在水平輸送帶(13)上側面上擺放秧盤(27),在機架總成(3)上側部上、位于種子均播裝置(11)下方與秧盤(27)上方之間從上至下依次配裝上型孔板(24)、下型孔板(25)和導種管(26),滾珠(28)配置在上型孔板(24)與下型孔板(25)之間相對側面的凹坑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在機架總成(3)橫向左、右 內側壁面上沿縱向方向配裝秧盤左右限位板(23),該秧盤左右限位板(23)與秧盤(27)接 觸限位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在機架總成(3)橫向左、右 內側壁面上位于秧盤左右限位板(23)上方與下型孔板(25)下方之間處配裝內板(29),該 內板(29)與下型孔板(25)接觸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其特征在于在上型孔板(24)上表面上 縱向相鄰上型孔板型孔(21)之間設有連通的三角形溝槽(22)。
專利摘要水稻秧盤育秧播種機屬于農業機械;在機架總成上分別配裝張緊調整總成、調整滑道、主動和從動帶輪、電動機、下齒條、帶有傳動鏈條的驅動系統及安裝上齒條的固定架,由殼體、前和后毛刷總成、種子均播輥毛刷和種子均播輥構成的種子均播裝置安裝在固定架上,前、后毛刷總成上的齒輪與上齒條嚙合,種子均播輥上的齒輪與下齒條嚙合,驅動槽板固裝在種子均播裝置上,傳動鏈條上的驅動滾輪配置在驅動槽板的滑槽內,上和下型孔板、導種管及秧盤從上至下依次配置在種子均播裝置下方與水平輸送帶上方之間部位上;本機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作業質量好、效率高,使用可靠,調整方便,適應能力強。
文檔編號A01C7/18GK201571321SQ20092035323
公開日2010年9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30日
發明者朱世賢, 申建英, 韓豹 申請人:東北農業大學